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不知是感到尴尬还是担心闯了大祸的后果,知道真相之后的斥候队长只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做了把对方彻底杀光的决定。

    至于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虽然是使者可毕竟这些人是奥斯曼人,既然这样迟早有一天都是要被杀掉的。

    “伯爵的军队就在前面的村子,”斥候队长微微回头向身后的女人说“听着我答应带你来是因为你懂得奥斯曼人的语言,不过我不能保证伯爵大人会信任你,所以你自己要小心点。”

    “请你放心队长,我知道该怎么做,”女人回答得很有信心,她的目光落在身前男人马鞍上挂着的一个皮包上。

    那里面有一份经过之前那个与奥斯曼人发生战斗的村庄时拿给她看的一些信件,那是从当时被杀的奥斯曼使者身上搜出来的,也正因为察觉到那些信件可能十分重要,所以他们才一路追杀那些逃掉的奥斯曼人。

    而女人相信,不论这些士兵说的那位伯爵是什么人,他肯定会对这些信里的内容感兴趣的。

第十五章 被团灭的使团() 
距西耶城不太远的一处谷地里的山坳,因为地势的原因,附近矗立起的山梁挡住了凛冽的寒风,虽然同样也是被积雪覆盖得如同涂上了闪亮的一层银装,中午的太阳投射下来时,除了刺眼的明亮,还有一丝难得的暖意。

    斥候队沿着山梁一侧向前走着,从高处已经可以看到山坳里的营地,时不时的还能看到有几个骑兵模样的小点快速的离开营地向远处跑去。

    蒙蒂纳军队在进入波斯尼亚之后十分小心谨慎,卡尔大公很大方,在离开之前不但提供了不少补给,而且还提供了一些能够获得帮助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如果遇到奥斯曼的大股军队需要回避时,该向哪个方式撤退的路线。

    当时卡尔还对亚历山大说,他会在那些地方派人接应,或许是觉得亚历山大可能不太信任他,卡尔对自己如此热心的解释是虽然他不可能公开反对奥斯曼人,但是如果能给奥斯曼人找点麻烦,或是能延缓他们进入卡尼奥拉的时间,总是一件好事。

    这个解释未必能说动亚历山大,不过迄今为止看来大公的话都还是兑现了的,正因为这样蒙蒂纳军队在进入波斯尼亚几天之后,依旧能迅速的寻找到足够的帮助。

    亚历山大并不急于和当地的贵族们接触,他知道北波斯尼亚的确有很多贵族始终是反对奥斯曼人的,而一些逃亡到北方的南方贵族更是希望能把奥斯曼人从被侵占的土地上赶出去。

    这看上去似乎是很明显的事,一大批贵族为夺回沦陷的土地而联合起来抵御异教徒的入侵。

    但事实上到了这里之后亚历山大就发现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可以说这里的形势要远比他在卡尼奥拉听说过的复杂的得多。

    除了已经征服了南方的奥斯曼人,和卡尔大公一样窥伺这片北方土地的人很多,其中既有当地的一些大贵族,也有其他国家的君主。

    这原本也是很正常的事,当一个国家面临危机时,除了最大的敌人,往往一些平时就觊觎窥伺的邻居也会趁机咬上一口,现在的北波斯尼亚就是这个样子,很多的眼睛都在盯着这片土地,希望能从中分得一份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的军队进入波斯尼亚后会遭到冷遇的原因。

    在之前经过的那些地方,当地贵族们都是充满了戒备和敌意的态度,似乎只要这支军队有停下来不走的迹象,就立刻联合起来把他们赶出自己地盘的架势。

    亚历山大并不惧怕这些贵族,在经过几天的观察后他已经大致上了解了这个时期波斯尼亚人军队的一些特点,根据他的观察和听一些当地曾经与奥斯曼人交战老兵们的讲述,亚历山大心里隐约有个印象,那就是“这些人败给奥斯曼人并不冤枉”。

    巴尔干人的彪悍勇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那些老兵的描述里,亚历山大却发现奥斯曼人显然有着要比波斯尼亚人更健全也更先进的战略与战术。

    至于武器装备,亚历山大不能不承认如今的奥斯曼军队可以说是引领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先驱。

    不论是战略战术还是技术装备,奥斯曼人都堪称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霸主。

    面对这样的军队,亚历山大甚至有点佩服波斯尼亚人了,毕竟能把奥斯曼人暂时阻止与纳乌萨瓦河南岸,就凭这一点波斯尼亚人已经足以自豪。

    虽然最终还是不得不和奥斯曼人签署到了依附条约,但是很显然北波斯尼亚贵族们和奥斯曼人一样,只是把这个条约看成暂时休战的手段罢了。

    只是亚历山大知道,北波斯尼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却是令这片土地最终渐渐沦陷的原因,那就是这里缺少一个共同的君主。

    波斯尼亚王国的直系王室成员并没有在之前默罕默德二世的征服中幸免于难,伴随着大批贵族逃亡北方,关于该由谁来继承这个国家的王位成了一个真正的难题。

    有资格触摸王冠的贵族不在少数,按照与王室的亲疏远近,很多贵族都曾经先后宣布自己拥有继承权,这甚至险些酿成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内战。

    这样的结果让很多贵族不禁开始害怕起来,一些颇有影响的大贵族们在担心之余最终决定召开会议,而他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暂时建立起一个复国联盟而对该由谁继承王位予以搁置。

    这样的选择虽然暂时平息了内部的纠纷,但是不论是奥斯曼人还是在其他那些觊觎这片土地的国家看来,这样的联盟实在是漏洞百出经不住打击,同时这也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机会。

    于是北波斯尼亚到处一时间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使者密探来来往往,似乎每个稍有实力的贵族背后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势力的身影。

    亚历山大要找的,是一个叫伊沃·德拉纳的贵族。

    按照卡尔大公的说法,这个伊沃·德拉纳是他的一个远房表亲,在北波斯尼亚算是颇有名望的一个贵族,最主要的是这个伊沃·德拉纳的领地上有着很丰富的矿场,这让他这个人富得流油。

    有着颇为令人羡慕的财富,这个当地贵族虽然因为爵位不高没有在那个贵族联盟里获得什么显眼地位,但是却也成了中小贵族们的领头人。

    卡尔希望亚历山大能和这个人合作,同时也希望能通过他向北波斯尼亚的贵族联盟施加影响。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来卡尼奥拉,不过我知道你的目的肯定不简单,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相互帮助呢,”这是亚历山大离开卡尼奥拉之前卡尔对他说的话“你获得你想得到的,而我得到我梦寐以求的。”

    卡尔想得到什么,亚历山大其实不需要多猜也能想到,进入北波斯尼亚没有多久他就知道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会有那么多人试图征服巴尔干,除了这里重要的地理位置增加了这块土地的重要之外,这里丰富的资源也让无数窥伺者为之垂涎欲滴。

    正因为这样,亚历山大倒是不急于去见那个伊沃·德拉纳了,他要沿途好好看看这里的一切,同时要仔细了解一下这片土地上的局势。

    亚历山大知道如果向那个伊沃·德拉纳打听,听到的肯定不是他希望知道的,那个人或许会对他说一些真话,不过绝大多数显然只会是对他自己或是对卡尔大公有利的,所以他需要用自己眼镜和耳朵去打听一下。

    布萨科带着斥候队长和那个女人出现的时候,亚历山大正在看一幅他自己绘制的地图,经过这些天行军路上搜集的消息,他大致上把北波斯尼亚的势力略微理顺了一下,不过看着上面那一连串的名字和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布,再加上听到的一些虽然似是而非,却又不得不重视的关于其他国家对这片地区的渗透影响,亚历山大觉得这个地方还真不愧叫做“巴尔干火药桶”。

    亚历山大并不想在这里呆很久,他的目的是找到索菲娅和然后顺便找机会从匈牙利的大铜矿捞上一笔,这个他从没忘过。

    之说以答应卡尔大公的建议来到波斯尼亚,更多的还是因为希望籍此机会延缓奥斯曼人的进军。

    亚历山大不知道什么时候索菲娅才能听到自己的消息,即便知道了对方的下落,可在这种随时会出现意外的局势下要想顺利见面也依旧很困难,所以亚历山大想要给巴耶塞特二世找点麻烦,至少要延缓他进军的速度。

    而在沿途挑起北波斯尼亚或是卡尼奥拉人的反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亚历山大没打算让卡尼奥拉的卡尔大公就这么清闲的躲在自己的公国里捡便宜,如果可能他不介意把大公也拉下水。

    亚历山大认真的听着斥候队长的报告,对于其中一些似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也反复的询问,当听说他们发现了被焚烧的灰烬时,亚历山大又询问了那些奥斯曼人的装束,当听说其中有个人的包头巾上挂着一条用马尾鬃毛编成的帽尾时,亚历山大略微露出了一点意外。

    “那么说你们袭击了一队奥斯曼使团?”

    “好像是这样的大人。”

    “而且还杀光了对方所有人?”

    “我们没放跑任何一个。”

    “难道你不知道袭击使团是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吗?”

    “当然知道大人,不过这并非是我们的过错,那些奥斯曼既没有吹响表明使者身份的号角,也没有任何旗帜说明他们的身份,我想这一定是他们一直以来认为在这块土地上没有人敢冒犯他们,所以才会这么傲慢,这只能说他们运气不好。”

    亚历山大有点无奈的摇摇头,至于那个使者团是不是真如斥候队长说的那样早已经是死无对证,而队长带回来的东西也的确引起了他的兴趣。

    使者团当中居然有人是戴着镶有马鬃帽尾,这意味着什么不能不引起亚历山大注意。

    奥斯曼人的等级制度是很严格的,这其中在服饰上的区别显然要比欧洲人要更加严格甚至苛刻。

    穿戴僭越自身地位的服饰是很严重的错误甚至是罪责,而马鬃帽尾意味是奥斯曼人中高级官员所特有的一种配饰。

    只要想想作为一些被占领地区最高长官的帕夏帽檐上也只会悬上三根或是两根马鬃帽尾,亚历山大已经隐约猜到这个奥斯曼使团当中应该有至少一个身份颇高人物了。

    只会会派遣这种高官作为使者的,即便不是巴耶塞特苏丹本人,也绝不是某个总督帕夏那么简单。

    只是现在那些人已经被自己的手下送进了地狱,看着站在对面的斥候,亚历山大不禁有点无奈。

    然后他的目光投向了站在后面的女人身上。

    “那么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终于听完报告的亚历山大看向那个站在后面的女人,他不认为斥候队长会无聊的给自己找个女人回来。

    “她认识那些异教徒的字。”

    队长略微兴奋的说着把从另一个信使身上搜到的信件和把柄弯刀拿给亚历山大看。

    “这上面刻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微微皱眉,来到波斯尼亚后其中一个很糟糕的事情就是和当地人之间的语言障碍。

    可以想象在一片到处都充满敌意的陌生土地上又因为语言不通而陷入困境的军队会遇到多少麻烦。

    看到亚历山大透着询问的眼神,女人走上前,她先是向亚历山大鞠躬行礼,然后才用略显沙哑的声音念着刀鞘上铭刻的那些词句。

    “漫漫长夜啊!你何时亮天?

    尽管白昼愁绪还是有增无减。

    夜空的星星为什么像用巨绳拴在山崖上,

    眼睁睁地不肯移动一星半点。”

    她的声调听上去很奇怪,或许是因为她的拉丁语有些生疏,所以咏颂出那些词句时腔调奇特,有着一丝颇为古怪的味道。

    “这是著名的奥斯曼诗人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女人看着亚历山大低声说“这个人把这首诗里的词句铭刻在刀上,说明他很喜欢这首诗。”

    “你说这诗词是那个人自己刻上去的,为什么不是他的先人?”

    亚历山大略感好奇的问。

    女人微微抬起先是望了眼面前的年轻贵族,然后低下头小心翼翼的回答:“因为据说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不喜欢这位诗人的作品,他甚至说乌姆鲁勒·盖斯是个下流放荡的色情狂,所以他统治时候的奥斯曼人不可能把?的诗词刻在随身携带的武器上。”

    “那么说巴耶塞特苏丹一定很喜欢这位诗人的作品,所以你才认为这些诗句是这柄刀现在的主人刻上去的?”亚历山大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女人。

    “是的。”女人说了一句随即又抬起头,于是迎上了亚历山大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