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而泣了。

    忽然有人上来报信,在他耳边耳语几句,贾斯文眼睛一黑,叫随从处理了,急急忙忙回了官厅。

    阎铭阴冷道:“贾琮借监军之名来越权,大人可以弹劾他”

    “你先回去,我要静一静!”贾斯文遣退他,阎铭愕然之后,只得恭敬退出,贾斯文喃喃自语:“贾琮怎么会查得出来呢?这个人,不能留吕则民也是任其火背后的人但这时还怎么能弹劾他?罪名?飞仙记?不那是由豫王呈送的,皇帝又要面子,风险太大了,除非”

    贾斯文惊慌失措了,怎么想也想不到,贾琮厉害到了这个地步!

    过了一久,长随又送来贾琮的一份奏折,这份奏折是镇江总兵写的,可是,贾琮并没有第一时间报给通政司,而是交给了他

    贾斯文的脸色,越来越复杂了。

第320章 世事空知学醉歌() 
    镇江总兵刘挺是刘知远调过来协助的,理论上贾琮与刘知远平起平坐,都负责监督,而贾琮把刘挺奏折传给他,是什么意思,贾斯文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了,这是在拉拢他。

    可以说,贾琮这一招太冒险了,江南人文荟萃,江苏、浙江、江西,豪门大族林立,豪强地主们又常有联姻之谊,许多人自诩风流、正直,实际上门户之见极深,江左盟很多人与贾琮修缮关系的几率极低。

    江南人不乏正直之辈,重名重于性命,但并不是人人都一个样,当年东林复社都因为有私人恩怨,而反目成仇,比如复社创始人的杨廷枢,就赶走了不少同门中人。

    而贾斯文是个很聪明的人,贾琮对这个聪明人,不过多废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事若由刘挺揭发上去,巡盐御史、都转盐运使都有责任。

    这场对决,贾琮一开始虽然不是占了上风,但起跑线不低,户部协理江苏清吏司、内阁等都有人出力。

    关键皇帝也在后面支持收上盐税,而贾琮的真正目的,是压下盐价,不让资本家一家独大。

    贾斯文如果不妥协,很可能也会被罢官。

    但是贾斯文猜测,贾琮也好不到哪里去,贾琮既然正面出来硬抗,势必得罪了某些盐商背后的势力。

    扬州盐政改革的本质,表面上看是盐价的波动,实际上却是几方势力的重新洗牌。

    贾琮的手段并不浅薄,保留并拉拢了最大的沈三贯,同时也招收进来很多部分的灶户,在刘知远麾下听命。

    即使受到弹劾,贾琮的性命自始至终都是可以保住的,因为贾琮聪明地把功劳给了刘知远,黑锅也给了刘知远,但是民间的好名声,贾琮只给自己。

    像贾斯文这样的聪明人,他不会仅仅因为门户之见、顽固的看法,就放弃利益。

    所以,贾琮这个时候卖的人情,也让他内心起了波动。

    从贾琮来说,他不是巡盐御史,盐税收上来之后就得走,他的意思就在表明:我们可以好好合作,只要合作,你可以坐稳你的位子,你我齐心协力为朝廷百姓,你怎么贪我不管,但事后我不在这里取一分银子。

    从贾斯文来说,这是一个一下子做不了决定的抉择,他敢肯定贾琮会被弹劾,吕则民、张分宜都不会罢休,但他不敢肯定贾琮会怎样,谁知道皇帝是听刘知远而支持贾琮?还是为了平息局面而处罚贾琮?

    这些都是未知的。

    而他自己,接受妥协,代表转换阵营,未来的路途不好说,但是,与江左盟反目成仇,是注定了的,那些人不会放过他。不接受妥协?那就乖乖地吃贾琮这一棒

    贾琮给他出了一个很难的题

    “唔不愧是状元,果然奸诈”贾斯文坐在太师椅上,把头向后仰,眼神迷茫地看着御史衙门里横放了百年的油漆粱木,怎么办?

    只能说,贾琮看透了他,贾斯文并不是真正的君子,相反,他们是同类人。

    “辛苦你们了”贾琮欣慰地看着妙玉和管潮生,他现在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

    妙玉换了道袍上甲板,她如果继续穿道门或者佛门的衣服,就会给她带来不少便利,醒世姻缘传里面说过,古代女人做什么最好?

    答案是做姑子。

    因为姑子哪里都去得,任凭官老爷家、官太太家,豪门、寒门,甚至皇家宗室、皇宫大内。

    卞玉京是最好的例子。

    哪怕与官老爷们有了传闻,又能怎样?大家都看破不说破,逼不死人从某种程度说,这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贾琮带了妙玉,且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很多官员都会意。

    “你不该来的。”妙玉在舱间叹道。

    此时盐票基本在代理盐商中间发行通了,提高盐票价格、并督察私盐,刘知远的税,少说也收了几百万,这才仅仅是盐政上面,不算其他,贾琮摸摸下巴想了一会儿,道:“被弹劾是肯定的,但不会死,顶多也是罢官,也有起用的机会,我不后悔。而且,豫王已经被召回去了,据信中所说,今年应该要变天。”

    柳湘莲在门外欲言又止,马上就到秋后了,薛蟠怎么样?会不会皇帝一勾,就处斩了?

    起初柳湘莲是最恨薛蟠的,把他暴打了一顿,但是薛蟠这货,平时是恶霸,对待朋友,却极有义气,柳湘莲早不责怪了。

    又想贾琮各种事务缠身,柳湘莲便不问了。

    “变天的大势,不是东翁能左右的,但东翁做的这些,给豫王爷在皇上心中的印象,加了不少分。豫王爷外出巡视,从未出格,可能东翁努力了那么多,应该还不及一本道家古籍的力量。”

    “太平年间,需要的是守成之君,不管怎么说,盐税一上来,河道的功少不了东翁。不过东翁在江苏的名声,可谓争论极大,一方面出力做了不少事,一方面结交了官宦,又有一些江南文人抵制,毁誉参半”

    管潮生煮了几杯酒,几人开饮,贾琮却不悲观,开怀畅饮:“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我上任御史以来,一直是在享福,从不忌流言蜚语,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走,咱们去苏州吧。”

    “不去常州衙门了?”妙玉道。

    贾琮摇了摇头,刘知远、刘挺、范玄等人,都别过了,一条船顺流南下,飘飘荡荡,驶向三吴。

    果然不出贾琮所料,数日后的内阁奏折,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司马匪鉴、王应麟连声为贾琮叫好,说是“百年伟业,不世之功”。

    张分宜便暗中唆使御史弹劾,不知就里的人,还以为他们为了公务,个个尽心竭力,许多张分宜门生,对贾琮的治河之功避而不谈,就拿违反前朝惯例、压抑商人太过等等引经据典的文章来弹劾。

    踩到了有关他们利益的徽商,张分宜怎会善罢甘休?否则他就不是阁老了,他一面出来当和事老,一面不敢动刘知远,让那些“正直”的官员,去弹劾太监,结果就是他安然无恙,那些人把戴权和刘知远惹得勃然大怒

    自从九月过后,雍乐皇帝已经不处理奏折了,戴权怒而不批,其中最头疼的就是首辅杨清和,忙着上下疏通,老实说,这关他屁事啊?但谁叫他是首辅呢?

    而他们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逍遥快活的反而是当事人贾琮,虽然贾家也在心焦,但是贾琮以“被弹劾”为由,毅然决然除掉冠带、丢掉公事,逍遥快活地与美泛舟,到苏州寻欢去了。

    与此同时,大顺全天下的高级官僚们,都在心焦的等待,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这才是最大的势力洗牌。

第321章 变天() 
    玄墓山位于太湖之滨,本是风景怡人之地,只是他们登上去的时候,蟠香寺的光景有几分凄凉了,这庙宇原是妙玉的,邢家当初就跟妙玉租赁,足见妙玉的早年身家,十分不菲。

    只是人要落魄也容易,创业难,守成也难。官场得势失势,更是波谲云诡,莫可预测,妙玉原来是什么官家,也从未听她说起过,大概她很小就离家,记忆里也不是很清晰了,尤其经历了种种,与时间的洗涤,看明白了一些东西的人,更不愿提及往事了。

    他们轻装简从,到太湖的时候,季节已步入寒冬,山上唯寒梅傲立,两道山门的路,多年无人清扫,落叶与尘土淤积,只那梅花香味好闻些,进了山门与大堂,贾琮摇头道:“这种地方虽清净,待久了可不好,不会与世人交流了,你又这么年轻貌美,不被人觊觎才怪,小心太湖水盗。”

    “这大概就是我的活法了。”她师父的墓地在庙门后山,两人一起祭拜过,妙玉又领他观赏了一遍各个殿堂,包括邢岫烟曾经住过的地方,只是多了蛛网,叫下人打扫了,才去净室歇息。

    蟠香寺挨近后门的这间净室内,妙玉发挥了她烹茶的手艺,沏上来几杯好茶,古色古香的古董茶器内,茶叶很少,只飘荡着几片稀疏的叶子,但却浓淡适宜,苦与涩留在唇齿之间,不久之后又有一股回味,贾琮倒挺享受这种生活。

    “你该走了,我倒不想出去了,想清净一段日子。”妙玉走过来站在贾琮身边。

    贾琮转转眼珠:“我不放心你啊。”

    “再说身边失去了你这妙人,我保准茶饭不思,味同爵蜡。”贾琮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邢岫烟那茬,他倒没敢正视妙玉,巧舌如簧:“苏州美景,美不胜收,记得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诚为憾事也,我一个人可没意思。”

    “玄墓山不好么?”妙玉暗暗好笑,她知道贾琮怀了什么鬼心思,这下子,他在扬州、金陵、苏州都有女人了,来日是不是也要在杭州、徽州养呢?真是如她所说,与其说桃李满天下,不如说妻妾满天下。

    看到妙玉那意味深长的眼神,贾琮拉起她的柔软手掌,打花胡哨:“有你在才好,没有你,这湖光山色也就不美了。”

    她已经习惯了他的没脸没皮,想想心里边还是有点不服气,她现在虽无家世,到底容貌、才情、气质都不输给贾琮的任何女人,连黛玉也夸她是“诗仙”,正靠着贾琮乱想的时候,忽然素唇被一种火热霸占了,觉得全身都瘫软了下来。

    “唔……”

    许久过后,她缩了缩裙带半解的修长而又洁白的右腿,淡淡的体香与激烈过后的刺激味,还弥漫在空气之中,妙玉慵懒起身,轻咬嘴唇,心里长叹:“这时候真离不开你了。”

    ……

    杨清和站在大明宫的排班文官的首位,低垂下来的眼神蕴含着几丝疲惫,这个首辅越显老态。

    早在前几天,濒临死亡之神的雍乐皇帝诏密旨让他进宫答话,问及三位皇子的事情。

    因为雍乐皇帝就并非嫡子,加上豫王与贾琮的表现、暗中的派系斗争不停,杨清和不再坚持立长,而是说:“豫王爷既能守成,又能平息物议。”

    他说的物议,就是暗中的、不再奏折上明说的内斗,他肯定皇帝在之后已经写好了传位谕旨,杨清和这么说,虽有贾琮的锦上添花,更多的是局势原因,豫王不像其他两个歹毒狠辣,能保全国家元气。

    但是这件事情让杨首辅坚定了辞官之心,他很清楚,传开后,必然引起其他两王的人不满,不管他说了什么,支持哪个,事后都注定了无法久待,好在他已是老态龙钟,功名之心不那么热切了。

    因为这样,内阁很多奏折都在拖延之中,包括贾琮的事情,暂时得不到处理。

    “诸位文武大臣,皇上有令,请进暖阁来。”戴权出来台阶下宣旨。

    文官这边有杨清和、汪应元、张分宜、于成龙四个辅臣,武官那边则是镇国公兼京营都督同知牛清、理国公柳彪、北静王水溶等勋臣及勋臣后代有实权的。

    这些人现在都成了顾命大臣。

    皇宫的守卫,现在已经森严到了极致,在京的豫亲王、忠顺亲王都只能乖乖地待在府邸。

    ……

    陕西榆林镇,一个形态干瘦的男人,孤独地坐在营帐内,相比忠顺亲王的发福、豫王的中等身材,他比较帅气一些,脸色方正,正是科举取仕的标准容貌,不过气质有些阴鸷。

    秦王凌决补的眼神,狠狠地盯着地图上的燕京位置,他才是第一人选,也得到倚重,唯一手握部分军权的王爷,老皇帝病重早有消息,豫王也回去了,为什么他还在这里?真不甘心……

    ……

    而千里之外的苏州,没有得到朝廷指令的贾琮,看似逍遥,却不时关注着来苏州府衙的邸报,私下里与苏州知府沈镐、分巡道汪大成畅谈了几日。

    虽是有几分忧心,但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事到如今,他没有明显地卷进过王爷互争之中,而他的功劳,总会有上达天听的一天,论关系后台,也有不少人,总不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