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和令郎兄弟相称,老人家不必拘束。”贾琮笑容随性温和,匡母才放心出去,咧嘴笑,不知该说什么,匡六合欢欢喜喜买肉回来,外面就鸡飞狗跳,还传来磨刀声……

    秦钟大惊失色:“子礼,这家人是《水浒传》中的黑店,要谋财害命!”

    “噗!”贾琮喷出茶水,没好气道:“你没细心留意平民的生活,为什么是《水浒传》?难道不是《三国演义》的曹操,进了吕伯奢家?”

    曹操多疑,听见磨刀声,杀光朋友一家人,事后才知道朋友一家是要杀猪款待他。

    “是我少见多怪了。”秦钟讪讪干笑,心有余悸,不时眼睛瞄向门外,孙福他们还守着呢,怎么会有危险。

第72章 院试之前() 
匡母、匡六合母子俩杀鸡、买鱼,好生款待贾琮、秦钟,他们视贾琮为恩人,本来他们匡家家徒四壁,光景惨淡,贾琮借刘东升的关系,从天津府得到一张盐引,匡母雇人与长芦盐场交接,卖起合法的盐来,总算度过难关。

    而他家一如既往节俭,却是读书费钱,匡母又有小农妇的心思:想攒下来给儿子娶媳妇。

    今年癸酉府试,刻苦上进的匡六合势如破竹,中了前二十,备战院试。可是,秦钟落榜了,他心理素质不过关,四书也只是啃得勉强可以,远远没贾琮娴熟、融会贯通。

    席间,贾琮劝秦钟参加院试之前的府试复试,这种复试一直穿插在各种正经考试之中,秦钟啥事也以贾琮为主,唯唯点头,他蓦然想起去年某一天远远见过的贾迎春:肌肤微丰,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便血液沸腾,不得功名,誓不罢休……

    原本他会与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有交集,现在的人生轨道越偏越远了……

    来时,贾琮早已细心地送过匡母见面礼,是几匹布料,倒不是贸然的,他们告辞,匡母面谈匡六合。

    “我儿的这两个同年,真是好生俊俏,只是那位秦公子,有点像小姑娘似的,那位大恩人贾公子,那举止、那气度,不愧是京城大家出来的,我儿要好生结交……”匡母念叨。

    “娘,这般背后议论人不好。”匡六合劝谏。

    匡母一指头戳在儿子脑门:“你老母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是读书人,该比为娘有见识,好好读书,好好考,养你这么大,你爹腿一伸就走了,你哪里知道妇道人家的不容易?还好还好,我儿有孝心,小时候我一把屎一把尿,前儿娘病了,换你一把屎一把尿,为娘就算不得诰命,也值了!俗话说得好:积谷防灾,养儿防老啊!”

    匡六合是大孝子,虽然母亲的见识,在他看来或许肤浅、粗俗,但却不予辩驳,“哎哎”应声,一边帮老母揉肩膀、揉腿。

    ……

    “马典史,此番有劳了,些许银两,还是衙门的差爷们破费,事成之后,在下必有重谢。”贾琮坐在县衙签押房,房内堆满文案,文案各自归档,这排建筑在县衙右边,属于六房的办公场所。

    贾琮和马典史谈的事,自然是收集罗讼棍的种种不法证据,正面的斗争,只能用正面的手段来解决,贾琮、罗讼棍打赌,早已传扬出去,如果此事使阴刀子,对贾琮名声不好,当然,贾琮不是拘泥的人,不公开的事情,他不介意玩阴谋。

    古往今来,但凡爬到身居高位者,无不是权谋大家,不想用,也得用。

    事实上,此事樊知县已吩咐过马典史,罗国奇肆无忌惮,樊知县也准备干掉他了。

    “不敢当、不敢当。”马典史嘴上不敢当,哈哈一笑,银子照收,恭维道:“这事儿定然办好,贾案首是县尊大人、同知大人的得意门生,来日还望多多关照。”

    “好说。”贾琮取回了顺天社仓的捐银,收益上百,但是,顺天社仓被罗国奇坑了一把,衙门这边再层层剥削下来,并无多少了,还好的是京城山海书社那边,随着他名声打开、宣传,卖书收益都会越来越可观。也因为社仓这事,樊知县不满罗国奇好久了。

    马典史抱怨一阵,说是自从朝廷实行火耗归公以来,他们经手的银子大大下降。

    所谓火耗,便是官府收税上来的钱,需要重新放入官窑铸造,铸成银锭、元宝,才上交户部。这样,重铸过程之中,银两会有损耗,损耗的部分,依旧从老百姓身上搜刮,谓之火耗。

    火耗银子,历来是衙门从上到下贪吃的,归公了,自然引起小官僚阶级的反弹,断人财路,无疑是跟他们拼命啊!

    贾琮心道:“火耗归公,摊丁入亩,这雍乐皇帝还真敢做,魄力不小……”

    末了,马典史道:“我这就去安排人四方巡查,可能会到固安,那桩案子涉及固安县,来来回回,事情落实了,怎么也要十天半个月,先祝贺贾案首院试高中了……对了,刘御史已达官署大厅数日,怕要引见的……”

    果然不假,须臾樊知县就差门子来请,要到同知厅,隔着县衙约有几百米,贾琮告辞过去。

    ……

    干学政是很忙的一份公差,刘东升初到京郊,又兼巡按御史,可谓教育、官员作风监察,一把抓,仅仅是学政工作,就让他没有多少休息时间。

    按临宛平,刘东升到社学、学院、县学视察学风,遇到教育设施破损的,监督修筑。每到一处学生聚集地,必然要出经、策之题考察,对府学、县学生员,还要按照“六等陟黜法”处理:名次好的提升等级,名次不好的加以惩罚,这些选拔出来的生员,就是乡试的预备营。也就是说,乡试不是每个秀才都能参加,必须要过学政的岁考、科考这一关。

    这还没完,处理完这些事,刘东升便回同知厅:亲自坐堂,凡是有关生员、贡生、监生的不法事件,民众都可以来告状,由学政亲手处理。更何况刘东升头上的巡按御史衔,地方官也要好生招待。

    学政,差不多是秀才的主宰。

    而巡按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随时可上奏折弹劾畿辅官员,巡按所至,八方震颤。

    同知厅西跨院花厅,沈同知、樊知县陪着学台大人兼巡按大人刘东升,官场风气,宴席也就是工作。

    贾琮被人引进来一一作揖拜见,眼角余光打量三人,樊知县人高马大,粗汉模样,但别看他外表蠢蠢的,这人当官一点不蠢,发火起来满脸杀气。沈同知是典型的三角眼、薄唇,看起来不好相处。刘东升眼神精干,细看之下,面颊疤痕犹如毛毛虫攀爬着。

    贾琮心道:“这三位坐在一起,怎么越看越像太行山的强盗呢?”

    “一别数月,贾琮你身量高了不少,文采也精进了。”刘东升欣慰道,他一笑,脸上就像有几条虫子在动,特别渗人,难为沈同知、樊知县还吃得下饭。

    “后生可畏。”沈同知率先附和,樊知县才跟着附和:“巡按大人慧眼识英雄,不使明珠蒙尘。”

    贾琮识趣道:“折煞学生,皆是三位老师的功劳。”

    其实他心里在想:“这是强盗拜山头吗?以后我贾琮就要跟着这几个人在官场冲锋陷阵了?”

    刘东升不苟言笑:“望你六月过后还能谦虚,院试不比县试、府试,八股不好,堵不住众人的嘴,我可不会徇私枉法,中了秀才,有几桩机遇等着你……本官希望簪花礼上,雀顶蓝袍,你能站在首位。”

    ……

    永昌门市集,有几个头戴斗笠、身穿黑袍、脚跨草鞋的精干汉子,淹没在人群之中,仔细看看,这些人的身体结构不一般,虎背、蜂腰、螳螂腿,步伐有规律地动,好像机器人一样严密。

    褚校尉道:“终于回到宛平了,余大哥,这回兄弟能手刃仇人了吧?”

    “总要等到牢里再说。”余彪思量道:“由他们逮捕,你进了牢里,什么痕迹也看不出来,到时官面上好处理。”

    “大哥说的是,这样才细心、干脆。”

    ……

    时逢六月,序属小暑,一年一度的院试,童子试的最后一关,在酷热的夏末举行了。

第73章 院试开始() 
院试距离乡试还差一步,所以不在省城举行,各地的院试不一定是定期的,因为院试是由学政巡回一个省,宛平是京县,占了提前考的便宜。

    早在院试之前,刘东升就举行了西路厅的府试复试,由贾琮这位县、府双案首亲自指导秦钟八股文的技巧、门道,秦钟危险过关,只是秦钟名次排在倒数,院试不是很乐观。

    宛平、大兴、良乡、房山、涿州,五个县过了府试的童生,齐集宛平城内的考棚外。

    每个县的考生,都由本州县的教谕、训导(官学老师),或者知县、县丞派送。

    考棚外,考生们严格按照地域来站队,这样西路厅院试就有五个队伍,长长地排到外面大街。衙役维持秩序,驱赶无关人员。

    院试的作保、亲供与县试、府试相同,由州县官出具印结给学政,确保符合条件、不请抢手、不冒名冒籍。但是,规格上比县试府试严格太多了,学政亲自坐镇,查看差役检查,而且,作保的人必须到位,学政亲自询问,这规矩,只比乡试疏松一点。

    卯时的夏季日头不是很毒辣,气温适宜,几片黑云飘在宛平城头,平白令人增添几分沉重、紧张。

    贾琮排在第一队的宛平队之中,他发现考棚、栅栏皆重新修理过,刘东升雷厉风行,衙门差役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考生个个手跨考篮,沉闷、紧张,还有读傻了的考生,正在念念有词地背着朱熹的集注。

    “难怪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我彀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造就了多少悲剧,也网罗了多少英才……”贾琮不由感叹。

    考棚入口的木栅栏,左方摆一张条案,刘东升坐在条案后的椅子,按照手中印结唱名。

    各地州县官站在他后面,表情肃穆,不时把眼神看向他们州县的队伍,似乎在说:不要给我丢脸。

    右边站的是作保的廪生,刘东升唱名一个考生,如果有廪生作保,那个廪生必须站出来证明。

    “贾琮!”当刘东升读到这个名字,右边的王应麟就站出来认证,秦钟、匡六合也由王应麟作保。

    看着差役搜查贾琮的考篮、身体、脱掉鞋袜,王应麟心道:“贾子礼,九岁的秀才,能不能破纪录,就看你了……”

    ……

    院试的考试内容,唯一多出来的是开始之前加一场经解、策论或者诗赋,这一场贾琮自然不在话下,轻松过关。而此时考的,依然是四书题、试帖诗。

    五经题要等到乡会殿才出,所以,一般读书人,都是把四书啃烂了再说。

    今年癸酉院试,刘东升的命题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桌子按《千字文》分出号数,一看到这题目,贾琮心道:“诉讼?罗讼棍?刘学台出的题目,好像意有所指啊……”

    贾琮回忆那位扒灰圣人朱熹的集注:“听讼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则无讼矣……”

    四书要熟,朱扒灰的集注也要熟。

    略略酝酿,喝水、吃早点,悠哉悠哉的贾琮早已想出一篇逻辑通顺的文章来。院试严格,刘东升这种轻易不出差错的人,是不会进来观看,留意哪个考生的,以免予人口舌。

    说是双案首,其实考棚中也有考了好几年的童生,恰巧距离贾琮不远的一位哥们,便是前年的双案首,涿州才子张茂才。院试淘汰率太高,茂才兄考了两次都被刷下来,于是头悬梁、锥刺股、荧光映雪,苦读两年,这回茂才兄信心十足!

    张茂才目光挑衅地看过来,仿佛在说:“院试案首,是我张某人的!别跟我抢!”

    然而在贾琮眼里,似乎见到了《水浒传》的几位壮汉,手提大刀:你要吃刀板面还是混沌面?

    贾琮哑然失笑:“涿州张茂才?刚才排队,还在背朱熹集注的,不就有这位仁兄吗?”

    科场无情,竞争无情,唯有大浪淘沙,才能淘出黄金珍珠,京县双骄祁佳、顾贞在府试就败北,贾宝玉也败于府试。在考场中,除自己外,其他人都是对手,考了两辈子的应试,贾琮不止有强大的自信心,还有强硬的心理素质、应试思维!

    这道院试题目,说难也不难,前人就已写过,有的考生背下来,就照搬照抄。如果学政不知道前人的某篇文章,是有蒙混过关的希望的,但刘东升这种连《笑林广记》也要看完的学政,不容易蒙骗……

    其实三道童子试,虽然没乡会殿那般严格,但是对于时运不济的人,也许一辈子也过不去。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