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峡套帕礁龃笞郑鼙庖皇比喜怀隼矗闫拍源タ磁员叩幕ㄎ啤G嗤Ρ臼乔嗌舛τ捎谀甏迷叮延行┓追⒙塘耍渖系幕ㄎ迫词且坏阄聪坏貌蝗萌司磁骞湃说墓ひ账街摺V患庑┗ㄎ朴行┦铰杂胁ɡ说挠Ω檬呛樱蛏细咚实挠Ω檬巧剑硗饣褂行┳呤薹汕荩ú菔髂荆淙徽庑┦挛锒急豢湔帕诵矶啵热缒悄竦某岚蚍浅3ぃ呤薜难劬Ω裢獾拇螅故悄苋萌艘谎廴铣隼础

    这鼎身是圆形的,周扁沿着鼎身一路看去,竟转个圈走到了鼎后,只见鼎身后部还刻着些字,依然是一个也不认得。正巧这时白圭走了过来,拱手道,“大王可识得这些字么,如若不然,白某可代为一认。”

    “白爱卿请讲。”周扁也急于知道这些字到底是什么。

    “大王,大夏禹王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以镇之,这鼎便是兖州,鼎身之前便是这二字。至于鼎后的这些字乃是,‘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白圭使劲挤着眼睛,断断续续的还是将这些字给认完了。

    不料一转头却见大王一脸茫然,“大王不知这些字是什么意思么?”周扁立即摇了摇头,太难懂了啊。

    “哦,这些话的意思是在描述兖州在哪儿,有什么特征,具体什么白某也说不上来,若是少傅或者冢宰大人在这里或许能知道。”白圭摇头说道。

    “那白爱卿知道这兖州在哪儿么?”

    “当今齐国北部。”

    哦,那就是今天山东西北了,山东有个兖州,想必就是以此而来吧。

    想着周扁向下一个鼎走去,这是进门左手边的一个,却是方鼎,四个脚。怕大王迷惑,白圭忙跟上解释道,“这是青州。”那便是今天山东大部。君臣二人绕着这个大鼎看了几圈后又转向下一个鼎,青州背后便是徐州,又是一个圆鼎。

    徐州再往里走是扬州,是个方鼎,看来摆放位置是有规律的。紧接着徐州旁是荆州和梁州,中间一排正中是豫州,边上是雍州,一进门右手侧是冀州,四个角的是方鼎,其余五个是圆鼎。只听白圭说道,“大王,相传这九鼎五阳四阴,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啊。”

    “此话怎讲?”周扁疑惑道。

    “天圆地方,天为阳,所以圆鼎是阳,地为阴,所以方鼎为阴。这便叫天圆地方,阴阳顺当,正斜有位,九州泰康。大王,九鼎在此,不可不拜啊。”

    呵,应该拜一拜,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若是放到现在商鼎都是国宝,何况夏鼎呢?回头一看太师却是规规矩矩的挨个行礼,恭敬异常,于是周扁忙走到正中的豫州之鼎前面,也开始规规矩矩的拜了起来,而白圭自然是跟在大王身后的。

    等九个鼎逐一拜过一遍后,几人已是累的衣服都快汗湿了。又在后殿拜过那些个不认得字的牌位后,几人意犹未尽的走出大殿,从早上忙到现在,已过了午时,肚子还真的饿了。

    走到院子门口,周扁又回头望了望,只见那苍老的大殿沐浴在秋光之中,竟似披上了一层金光,更添几分威严。虽然这次拜九鼎更像是一场后世的旅游一样,但周扁的心里却从此更加坚定,九鼎在此,天下又舍我其谁呢?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种策略() 
三人回到明堂旁的侧宫内用了午饭,吃罢后,太师仍旧摸着胡须,似乎还在回想方才拜过的九鼎。知道太师定是有话要说,于是周扁也没离去,而是和白圭一起陪着太师留在了侧宫之内。

    果然等了一小会,便只听太师悠悠说道,“大王,方才拜过了九鼎,可有什么感想?”

    这口气还真像后世领着孩子逛过了博物馆的家长,不过周扁并不恼,“太师大人,这九鼎之精美远超乎想象,禹王那会的工艺还真是没的说。”周扁边说边拿眼瞧太师,见太师的脸色都快要变了,自然知道这个回答是不尽其意的,于是周扁忙改口道,“这九鼎乃国之重宝,常招诸侯强国觊觎,我王室需得自强,不然便犹如五岁小儿手持重金在闹市中独自行走,自身难保啊。”

    太师这才点点头,“大王能得此感悟,也不枉了老夫寄期望于大王身上。”

    一旁白圭却说道,“大王能有此心,是我大周之福。今日拜了这九鼎,某也有些感悟。”

    “请讲。”周扁也不由有些好奇了。

    “史载武王从朝歌运回此九鼎时,用了九万人,每一万人运一鼎,以前我以为是这鼎太重,今日见了才深切的感受到此九鼎乃九州之象征,自然沉重,便是一万人运一鼎,也只怕要嫌人少了,载不动啊。”

    鼎再重自然也是比不过国土之重的,这个比方确实极为恰当,不过这个时候的古人能说出来,也还是要令人高看了。

    一旁的太师听了也连连点头,“的确啊,若以九鼎代九州,怎么隆重都不为过的。”

    “不过大王说的更有道理,想当初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多重于我周室定王,幸得有王孙满大夫答道,一国之兴,在德不在鼎,而周室虽衰,但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使得楚庄王惭愧退去。想想如今我王室之衰微更甚于当时,非大王所说之自强,而不得以自保啊。”白圭接着说道。

    听到此周扁不由想到自己身边的王孙满,竟也是如同先人一般能言善辩,莫非后人取名时是刻意模仿先人,以表达敬仰之情,不过这个问题却只能等到再见王孙满时方才能问一问了。

    “嗯,的确如此,若非如今战乱不休,诸侯各国都在争夺领土,只怕我王室也不能保全至今啊。幸得天降大王英明如此啊,我周室如今复兴在望。现在这午后正巧无事,我们君臣就此商谈一下复兴之策,大王以为如何?”太师提议道。

    “正要向两位大人请教。”周扁自然不会拒绝。

    “既如此,那便请白大夫说说,老夫岁数虽大,却不及白大夫才智,先前白大夫所说的计划,很是让老夫惊叹了一阵。如今既已重回洛阳,就请白大夫说说以后的计策吧。”太师毫不做作的说道。

    白圭听了自然十分受用,推让一番后开口说道,“正巧白某有些话要对大王说,幸得太师大人谦让,某便先开口了。大王可知,当初我王室为何离开洛阳么?”

    这个问题周扁倒是知道点,但一直没想太深,“当时不是王子朝之乱,敬王避乱来到成周么。莫不是敬王在成周住惯了,不愿回到洛阳?”

    见太师摇了摇头,显然他是知道的,但却一直没详细跟自己说,不过此时显然到了自己知道的时候,果然白圭摇头道,“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由白某来为大王解惑。当时景王后没有亲嫡子,便有两家贵族单氏和刘氏立了王子猛为王,是为悼王,而王子朝以庶长子自称,依靠尹氏自立为王,二王相争,悼王败退狄泉,也就是今天的成周城,接着又在晋国的帮助下重回洛阳王城,子朝称臣。其后悼王故去,其弟王子匄继位为敬王,竟又被王子猛作乱打败退回成周,此时郑定公出面请晋侯出师,这才彻底打败了王子猛,王子猛及其部分支持者携带了我王室典籍逃往楚国,这便是王子朝之乱。”

    没想到这弱小的周王室竟也会兄弟相争,不过周扁还是奇怪的问道,“文王时不是定下了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么?为何晋侯等诸侯会支持敬王?”

    虽然是涉及自己先祖,但周扁还是很好奇这个问题,果然太师听了老脸竟是一红,想来其中还有什么厉害关系,不过太师却没说话,而是白圭继续接着说道,“大王,当时景王的王后虽然无亲生儿子,但却认养了王子猛和王子匄二人为子,所以从这里说,敬王继位乃是受天应命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周扁听了不由嗤之以鼻,心里虽保持怀疑态度但嘴上却并没说出来,不过显然白圭说起这个是有其他的目的,不会单单为了说这历史而说,为大王讲解王室历史乃是太史的职责。

    果然顿了顿后,白圭接着道,“大王,按说敬王在大败并赶走王子猛后,就能回到洛阳王城,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留在了成周,并请求晋侯帮忙在成周修建了王城。其实这并非是因为敬王舍不得离开成周,而是因为此时的洛阳已经不受敬王控制了。”

    “这却是为何?”周扁的好奇心被提起来了。

    “当初王子朝之乱时,支持王子朝的是景王的族人以及手下百工和臣子,其中以跟随平王东迁的八家贵族为首,而支持王子猛的只有太后和单刘两家。待赶走王子朝后,满城支持王子朝的贵族却多半没走,仍旧留在洛阳城内,却依然不服敬王统治,不听敬王号令,而没有这些贵族的支持,敬王即使留在洛阳也不得好过,于是不得以而退居成周。直到周考王封其弟于洛阳,称周公,这才又将洛阳纳入王室统治范围。”

    绕了这么大一圈子,竟是为了说贵族的重要的性,周扁不由瘪了瘪嘴说道,“白大夫可是担心本王得不到洛阳城贵族的支持么?”

    “正是如此,我王英明。我成周原先只有两家贵族,刘氏和单氏,其中刘氏几十年前便已败落,而单氏也在大王登基前垮台,所以成周其实并无大牌贵族,说句得罪的话,如太师等人也是依附王室而立。”白圭说罢转头看向太师,见后者微微点头,这才接着说道,“而洛阳却不同,满城中数的上号的百年以上大家族便有十几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产业或者田邑,连周公也奈何不得他们,而他们的势力却可以影响到周公的统治,譬如田氏,乃是洛阳第一大贵族,家中光是武士和护就便养着上千人,所以这些贵族家的影响,大王不得不考虑啊!”

    “等等,那田邑家既然有上千人的武装力量,为何却我王室在洛阳举事时,他并没有有丝毫动作?”周扁忍不住抢道。

    白圭微微一笑,“这便是识时务为俊杰了。当日田邑也是率着一干家奴想要来为周公室护驾,但还没到明宫,便碰见了张虎率队与周公的人马战在一起,田邑在一旁看了一会,便为我王室军队之勇猛所折服,于是便改了主意打道回府,再等我王室顺利入主洛阳,便投效了过来。”

    原来竟是如此,看来张虎竟立下了此功,想必是战斗队形给人带来的震撼很大吧,没想武力震慑的作用竟如此之大。不过这些老兵的战斗力虽强,但也是架不住上千人围攻,若不是田氏变机只怕自己此时也不能坐在这王宫之内了,周扁也不由有些后怕。“由此看来我王室军队扩招迫在眉睫啊,不然还真镇不住这班洛阳贵族。”

    “正是如此,不过如今正是秋收季节,招兵也要等到农忙之后。再说新招之兵也不能很快形成战力,其实白某说的是大王还是要多多亲近这些贵族,直接得到他们的支持。”

    周扁脑袋一转,终于知道白圭绕来绕去说的是什么了,“白爱卿,你说的是昨日朝会时,田邑问起的变法之事么,你怕本王在洛阳变法,分田地下去之后,没人愿意再替贵族家耕作,影响了这些贵族家的田产,而导致不被他们所支持?”

    “正是如此,大王英明。方才说过成周无贵族大家,所以变法顺利,而洛阳却不行。还记得当日白某初次到成周拜见大王时,所说的变法应缓行么?若是白某早些见到大王,自然要劝大王不要仓促变法,如今若继续在洛阳变法,则可能影响到贵族的支持,若不变法,则洛阳郊民或许对大王有所怨言。原先便有洛阳农民逃往成周要求分地,而被太师拒绝,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大王重回洛阳,却又不分地了,恐怕人心不稳啊。如今王室已两难了啊。”白圭长叹道。

    这个问题周扁也曾想过,所以昨日朝会只说今年之内不变法,不过那会想的是政权的转移要以稳为重,却没想白圭这么多,如今再听白圭一说,于是立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来自后世的周扁,周扁想了想理清思路后说道,“本王在成周变法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时率意为之,也不是随意照搬齐国和魏国的模式,却是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决定的。”

    “愿闻其详!”太师和白圭一起拱手道,他们也很想知道这个少年天子到底在想什么。

    “太师大人,白大夫,洛阳平民有多少?”周扁却是先问了个问题。

    白圭微一疑惑,不过很快便说道,“连着四周乡民,听闻大约有近三十万。”

    这个数字倒是令周扁也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