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十三却不动声色,冷冷的道:“既然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帅都推举我为联军的统帅,那十三就却之不恭。不过十三有一句话要说在头里。三位大帅某一日要离开,请好言告知十三,十三必然厚赠金箔,好聚好散,若是不辞而别,拐带我的粮饷、辎重、城池,甚至拐带外人谋夺我的城池,损害联军的利益,可别怪十三翻脸无情。”

    “那是自然!”

    “那是自然!”

    三个大帅在郝十三的军营,又见郝十三说的认真,赶紧连连附和。

    郝十三见三个大帅满口应承,心道;‘看某日你们背弃今日的言语,我如何收拾你们’,却朗声道:“那我们先喝了今天的第二碗酒。”

    (注:孙德崖——濠州起兵时,被郭子兴推举为大帅,两人之间龌龊不断,原因众说纷纭。彭大、赵君用、毛贵徐州兵败来投,也就是《明史太祖实录》中所说的濠州五个大帅的时期,五个大帅的顺序是彭大(一说是彭大已死,其子彭咬住盗用其名)、赵君用、毛贵、孙德崖、郭子兴。

    郭子兴抱彭大大腿,孙德崖看着不爽,怂恿赵君用打击郭子兴,将郭子兴绑到自己家中,根据明史记载,是朱元璋力挽狂澜,救了郭子兴,至此,孙郭矛盾升级,太祖就是因为老郭不争气,才出走自立门户的。

    彭大、赵君用、毛贵后来‘裹挟’(明史这样说)郭子兴攻打盱眙、泗州,孙德崖留守濠州,后来孙德崖粮食尽了,去和州投靠了朱元璋,据说,郭子兴就是因为朱元璋收留了孙德崖而气死了。孙德崖历史上的下场,‘据说’是郭子兴死后,孙德崖要谋夺滁州,被朱元璋袭杀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加官进爵() 
还没等郝十三提第三杯酒,俞延玉就抢先离席,单膝盖跪地,右手握胸道:“俞延玉愿意率领俞家子侄,并水军三千,归顺庆丰军郝都督,生死全凭都督定夺,请郝都督收纳。”

    郝十三没想到俞延玉会有这样的举动,如今郝十三还跟李普胜合兵,这样的挖墙脚,有些不地道了。他赶紧离席搀扶起俞延玉,表示对老人家的尊敬:“使不得!使不得!”也不知道郝十三说的是下拜使不得,还是归顺使不得。

    “昔日我三家联合,共拒官军,早已经有言在先,去留随意,呦呵使不得的?”俞延玉道。

    郝十三虽然与巢湖水雄合兵,有了水军的支援,可是他已经许诺李普胜,等时机成熟,允许李普胜返回天完政权,俞家子侄若能真心滚顺自己,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不但能得到好几个著名的文武人才,关键是,郝十三有了属于自己的水军了,有一天打通通往长江的水路裕溪河,水军可以进入长江,既能协助和州防守,又能依靠水军,打击沿江两岸,扩大自己的作战半径。

    不过,虽然俞延玉是一片真诚,郝十三必须得考虑李普胜和廖永安的态度。自己的水军可以慢慢的打造,因为此事与李普胜闹得不愉快,划不来,闹不好,还会引起孙德崖、毛贵两个大帅的恐慌:郝十三要并其军。

    李普胜本来就是性格敦厚之人,巢湖水雄三家合营时,确实有言在先,俞家子侄和廖家兄弟,都没有归顺天完政权,只是因为遭遇官军的巨大威胁,而临时组织的军事联盟,去留本就说好是随意的。

    而且郝十三没有派人策反俞延玉,仅仅是喝顿酒的功夫,就让俞延玉坚定的跟随郝十三,这属于俞家子侄自己的选择,李普胜却是不能干涉,而且当时喝酒的时候,李普胜也在场,不过酒量差了一点,提前出溜到桌底下而已。

    “如今巢湖水雄已经没有官军的威胁,我等三家确实有言在先,既然俞家子侄已经认准了郝都督,我也不能强留,正如都督所言;好聚好散,都督收纳他们无妨!”李普胜真诚的说。

    “既然如此,那任命俞延玉为和州太守,归庐州施耐庵节制;任命俞通海为都督府水军下万户(上万户将兵一万,中万户将兵七百,下万户将兵三千),屯驻巢湖,负责往来运送军需,归本都督直接调度;任命俞通渊、俞通源为都督府参军,有功劳另行封赏加官;任命俞通河为都督府副千户,拥有进入本都督的不需通报的权利!”

    郝十三慷慨陈词,毫不客气的给俞家父子任命高官,他根本无法抵挡水军的诱惑,摆出一副:只要跟随我,高官利禄,大大有的架势。

    俞家父子各个欢喜,赶紧离席下拜谢恩,俞家子侄认为,这是郝十三对他们最大的信任了。

    俞通海本来就是统领水军的,如今水军还在他们手中,而且被加封为万户的官职。郝十三费尽辛苦,好不容易打下的和州,郝十三毫不吝惜的让俞延玉作为地方主官,这是极大的信任。俞通源、俞通渊作为都督府参军,也是都督的幕僚,以后有功劳,升职空间大大的。

    尤其是俞通河的位置,听郝十三那语气,有点跟蒙古大汗的‘那可儿’的意思差不多,若果将郝十三比作成吉思汗,那俞通河的位置,就算是不能和最早跟随成吉思汗的博尔术相比,最次,也是像哲别一样的人。(注1)

    一应封赏完毕,俞家子侄都回到席位,俞老先生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是庆丰红巾军阵营中的人,居然端着自己的案几,直接到了郝十三右手边的席位侧,他上下打量一番,没有找到适合放自己案几的地方,唯独见施耐庵与郝十三的案几只间,有很大的空间,也部分什么尊卑贵贱,索性,直接将案几放在施耐庵的上边。

    同属于巢湖水雄的廖永忠,见俞家父子已经被郝十三封了高官,也想起身表示归顺。却被廖永安一把拉住,郝十三只是将这席位的情节看在眼中,不知道廖永安兄弟,究竟是什么意思。

    坐在施耐庵后面的前军千户徒单钧,本来就看俞通河不顺眼,眼看着自己在战场上功勋卓著,他编练的拐子连环马,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自己还是个千户的职位,而俞家子侄,已经各个荣光,气不过的说:“都督,我等也立下战功,如今我们却还是千户,难道还要被一个新来的萌古人统吗?”

    徒单钧的话,引起在座的庆丰军老班底的共鸣,虽然大家不附和,却也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郝十三。

    郝十三知道徒单钧就是这个直脾气,有话说在明处,心直口快,从不隐藏,也不责怪他无礼,笑道:“我本是想等酒至半酣的时候再宣布,看来我坐下劳苦功高的将领已经等不及了——吴六玖,拿出来念吧!”

    吴六玖吊着一个胳膊,费力的从怀里掏出郝十三已经草拟好的任命书。一应将领见郝十三对众人的封赏早有考虑,心中满是期待,也不再责怪郝十三厚此薄彼了。

    “都督府任命!”吴六玖冷喝一声,坐在的红巾军文武,齐涮涮的笔挺站立起来,乃是后世郝十三大学军训时候学来的标准军姿,这军容军貌,把在座的三个大帅都看傻了。

    李普胜、毛贵、孙德崖,起兵都有二三年之久,几时见过这般威武有素的军容军貌?俞家父子,虽然不明所以,也都依葫芦画瓢的站立起来。

    “都督府任命:……

    任命徒单钧为前军中万户,兵额编制五千,着其编练三千拐子连环马;

    任命付友德为左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吴六奇为右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张破虏为中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五千;

    任命杨通知为后军中万户,所部兵额三千(骑兵);

    任命焦禄为重武器下万户,所部兵额三千,武器装备,另行调拨;

    任命胡大海为左哨游骑兵上千户,所部兵额一千;

    任命耿再成为右哨游骑兵上千户,所部兵额一千;

    任命吴六玖为都督府左宿卫上千户;

    任命徒单斛为都督府右宿卫上千户

    ……”

    庆丰红巾军一应将领都得到升迁,五个战兵千户,连升下万户、中万户两级,各个欢喜,纷纷下拜谢恩。

    郝十三也少不了给了施耐庵、余德臣、刘伯温等像样的封赏,又与毛贵、李普胜、孙德崖分清了战利品,满座文武,无不欢颜。

    “谢都督提携!”

    ……

    “郝都督慷慨!”

    ……

    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来,这杯酒,敬给我劳苦功高的将领们!”郝十三举酒主客道,庆祝手下将领高升。

    ——————————————

    注1:那可儿——蒙元大汉的亲兵侍卫,意译相当于伴当儿,满清就叫戈什哈了。

    注2:百户、千户、万户——都分为上、中、下三等,兵额标准为三、七、满三种,以万户参照,下万户兵额三千,中万户兵额七千,上万户兵额一万+。郝十三封的五个战兵万户兵额五千,收军队数量的限制,定额为五千。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伯温一言() 
众人喝酒喝的畅快,酒至半酣,一应文武,已经喝得放开了,在没有先前的拘谨。

    中军万户张破虏端着酒杯跑到郝十三面前,对众人大大喇喇的说:“如今都督已经领有这许多兵马,我认为,都督的名字应该改一下了!”

    汉人在蒙元统治下,寻常百姓是没有资格取名字的,除非做官和有功名,才能有资格取名字。

    郝十三为什么叫郝十三?因为他是编户奴隶出身,朝廷为了便于对编户奴隶的管理,给奴隶进行编号,郝十三的编号,正好是十三号,所以,郝十三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元末的汉家百姓起名有几种,第一种出生年月日计算,如张九四(张士诚)、朱重八(朱元璋)、朱五四(朱元璋父亲)等等。

    第二种,以家庭兄弟排行。不过已经不用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伯、仲、叔、季排行顺序,比如伯嚭(吴国夫差的奸臣)、仲尼(孔子)、刘季(刘邦)等,而是直接老大就叫什么大,老二就叫做什么二,如常大(常遇春)、徐大(达)、红巾军将领沙刘二等。

    第三种,有点道家渊源的。成吉思汗曾经问道长春真人丘处机,所以,元朝道家比较受朝廷重视,很多人属于道家门徒。比如徐真一(徐寿辉)、方谷真(方国珍)等。

    第四种,直接以特征为名字了。如红巾军天完政权丞相倪蛮子倪文俊(蛮子是对南方汉人的蔑称),双刀赵赵普胜(善于用双刀),李扒头李普胜(光头),明眼子明玉珍(一只眼)。

    第五种,稍微有点社会背景,以及有点色目人血统的,通用‘保保’二字,如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李保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

    张破虏自己本身叫做张三十一,因为跟施耐庵聊老大给他们讲的三国、水浒故事,与施耐庵交好,所以施耐庵给他起名叫张破虏,他很受用这个名字,所以极力怂恿郝十三改名。

    在座的诸位早就想让郝十三改名了,尤其是施耐庵,都已经向郝十三提过好几次了,可是都被郝十三拒绝了。张破虏的提议一提起,众位文武纷纷附和,兴致盎然,仿佛老大不改名,他们就要杀人放火似得。

    “对,都督是应该有个新的名字了!”

    ……

    郝十三抬手,让场面恢复平静,说出自己的想法:“‘十三’这两个字,乃是蒙元留给我的浓厚的奴隶烙印,我不肯改名字,就是因为大元朝不被推翻,我要永远用这个烙印来鞭策自己。”

    施耐庵多次请求郝十三改名,郝十三都没改,所以赶紧规谏道:“都督此言差矣!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都督的名字要号令群雄,必须要有一个得体大气的名字,都督不能固执己见,要顺应形势。‘十三’二字,乃是都督出身寒微的凭证,继续沿用,恐怕要被天下豪杰看清,而那些清高的文人,也会因为都督出身的寒微,而不肯辅佐都督!”

    施耐庵说着,拿着眼神想酒席末尾的刘伯温看去,正是暗中敲打刘基刘伯温。

    李扒头李普胜也劝道:“都督应该从谏如流,不见我家陛下,本名徐真一,如今已改名徐寿辉,张九四也正名叫张士诚,连郭子兴手下的小小总管朱重八,也改名叫朱元璋,都督应该早日恢复汉名,顺应形势。”

    郝十三见众人都是苦口婆心,不好在固执自己的意见,“那请问各位饱学之士,十三应该改名叫什么好一些呢?”

    “郝破天啊!”张破虏抢先建议道。在他看来,都督的名字一定要起的大气,至少要比穆家寨出来的破国、破军什么的大,那只有破天了。

    “不行不行!这名字太大,容易遭雷劈!”郝十三连连摆手拒绝道。

    施耐庵粘着花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