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信鸽功能尚不为人知,还是姜述听甄姜说起家丁甄贵驯鸟有术,训练鸽子能够定点来回。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姜述闻讯大喜,用了不少手段,才从甄姜处将此人讨了过来。在快马传信的年代,信鸽作用非常关键,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姜述将其列为重要机密。
姜东此时传来一个好消息,赵云跟随童渊习武,期满已经出师,回到辽东闻知朝廷征召之事,前去太守府打探消息,被姜东留在府中。马上将到年关,姜述要回青州过年,让姜东为赵云安排军职,暂时留在辽东。
万年公主比姜述同岁,往昔姜述进宫之时,常跟随刘辩与姜述相处,姜述会讲许多故事,青蛙王子、白马王子、白雪公主之类的童话,让万年公主非常着迷。宫中除了刘辩之外,万年公主整日也跟在姜述身后,两人关系很好。
汉代少女一般十二三岁结婚,十岁已经懂得人事,赐婚之后万年公主反而觉得害羞,姜述进宫之时有意躲开。并不是万年公主不赞成这门婚事,她对姜述非常崇拜,嫁给他感到十分满意,而是害羞之心让她不知道如何面对。
姜述实际上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若非战乱迫近,他几乎想要放弃前番的努力。何后、刘辩、万年公主都对他不错,宦官也不似历史记载那般可恶,朝堂诸公也相处融合,可以说姜述是这个时代的宠儿,朝堂内外几乎没有政敌。
计算时日,姜述进宫拜别何后,又去太子府辞别刘辩,留下十余家人看护府第,与郭嘉等人一起返回齐郡过年。万年公主听闻消息,求了何后出宫相送。洛阳城门外,少年油亮的发髻,俊俏的面容,貂皮披风迎风招展,虽然年纪还小,神态已颇为潇洒。万年公主上前叮嘱几句,道:“夫君要回去过年,本宫也不多说什么,本宫对于军国大事毫无兴趣,但求夫君能够平平安安。”
姜述不由哑言失笑,在他看来万年公主还是一个女孩,此时说的却是大人话,不过俏脸上的真诚和担忧,让姜述内心特别感动。实则人生就是这样,让人关心同样是一种责任。说起来,姜述还未遇上太大的麻烦,也没有让身边关心的人提心吊胆,这也算是一件足以引为自豪之事。
姜述拉住她的小手,轻声道:“别为我担心,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回一趟家而已。”
万年公主显得很老成,道:“本宫从来没有对你失去信心,是怕万一。”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人聊了一会,万年公主伸手将姜述的披风系了一遍,踮脚突然送上一吻,娇脸瞬间红透,羞得低头匆匆走向车驾。
姜述吓了一跳,良久未回过神来,心思万年公主真够开放,也不怕有人说她有伤风化。望着她的车驾慢慢进城,姜述这才翻身上马,一行人直奔青州。而不远处的高埠上,静静的站着一位少女,呆立半晌,直至姜述的身影逐渐远去,脸色落寞,不自觉落下两行珠泪。
或许是穿越后一直很顺,所谓泰极否来,或许万年公主有第六感觉,不幸为她言中,一向顺风顺水的姜述马前失蹄,在兖州地界着了别人的道。
自从夺舍以来,姜述遇到的最大危机是首次进宫之时,后来因祸得福,其后一直一帆风顺。看起来似是姜述运气极好,其实其中有许多有利因素。姜家是大族,姜述身为嫡子,本就占了天大便宜,当初信口说出家令,就逼得官承低头便是明证;姜述有书法基础,记得许多名人大作,因此得到孔融、郑玄两位大家赏识,名声因此越来越大,修《三字经》又将天下大族一网打尽;又发明许多赚钱门道,与天下诸大商家共享,形成利益体共同进退;虽有职务,但是未入朝堂,与朝堂诸臣没有利益冲突;皇室之中与刘辩交好,又得何后看重,后来更是成了皇亲;宫中宦官首领,多与何后私下交好,因此不愿多事;武将以何进为首,与姜述也是姻亲,共推刘辩上位,彼此相处融洽。如此多的因素相加,倘若姜述遇到种种波折,反而显得很不正常。
偏偏这个时候,姜述在梁郡被人阴了一把,一行人在馆舍就餐时被全部迷翻。典韦、姜丁等人虽是老江湖,防范也有疏露之处,而且对手手段高明,众人并没有发现任何前兆。
郭嘉、姜乙等人醒来之时,发现身处馆舍后院房内,盘点一下,行李、马匹、银两样样不少,就是少了姜述。姜乙、姜丁等人顿时急了,大呼道:“家主,家主。”在院中乱寻起来。馆舍之内,遍寻不到,又到前面去看,店面已经上了门板。最后寻到后院一间偏房,发现里面关着不少人,连忙解救出来,一问方知是馆舍的掌柜伙计。
郭嘉走到这帮人面前,掏出腰牌,厉声道:“本官乃大将军府少吏,此事关系重大,诸位据实说明情况,不得隐瞒!”
掌柜见这伙人表情不善,不由战战兢兢,见到腰牌,知道皆是官身,心情略定,道:“小老儿姓于,蒙主家不弃,在此间掌管十年余,一向尽心尽职,从未出过什么事故,不想今日遇到这等祸事。午时进来一波人,将小老儿挟持至后院,前堂之事小老儿不知,具体情况要问伙计。”
郭嘉逐一询问,大致弄清午时发生的情况。对头尾随他们一行入了馆舍,见他们分别进了几个包间,迅速挟制掌柜和伙计,在酒菜里做了文章,迷倒众人。有人在前堂主持,食客走后,以主家查帐为名上了门板。而后将掌柜伙计厨丁和郭嘉等人分别关在房内,其间有数辆马车进出。
郭嘉看完口供,吩咐道:“掌柜速查一下,看看有何异状?”
掌柜前后仔细察看,谓郭嘉道:“物品银钱皆原封未动,柜上多了二十两银子,还有一封书信。”
郭嘉打开书信一看,只有十六字:慕名相见,并无恶意,且请静候,切勿报官。
郭嘉看完书信,让姜乙等人分头到周边询问情况。众人询问一圈,次第回来。姜乙道:“左邻右舍皆言,均未发现异状,午后上门板时有人询问,答道馆舍帐目不符,主家派人封门查帐。”又有家丁说道:“午后有人看见后门驰出数辆马车。”
郭嘉仔细调查询问,查到马车出了城门,再要追查守门兵丁,势必惊动官府。郭嘉担心逼得对方太紧,于姜述人身安全不利,无奈只得暂回馆舍等候消息。众人都知郭嘉足智多谋,皆来询问如何行事,郭嘉苦笑道:“对头非同一般,仓促做得如此干净利索,幕后之人智谋出众,实力恐怕也庞大得很,定非常人。从目前情况判断,此人对侯爷应无恶意,我等暂且在此耐心等候。”
到了饭时,掌柜备好酒食,亲自过来相请,但是郭嘉等人皆是心急如焚,如何吃得下去?正在此时,有人送来一封书信,郭嘉打开一看,上书十二字:众人勿忧,与客相聚,明日即回。郭嘉细看字迹,确是姜述手迹,又比对信上暗记,知晓姜述确实无事,心中大定,通知众人暂在馆舍等候不提。
姜述醒来以后,发觉置身一辆马车,车内装饰十分讲究,猜想应是大户人家所有。姜述从窗帘往外一看,早已出了繁华之地,外面只见大片田地。周围十余名壮士骑着健马,郭嘉、姜丁等人却是不见,姜述仔细心思一番,知道此次被人阴了。在人群熙攘的闹市竟被迷昏,简直不可思议,行此手段之人,定非等闲之辈。处于如此劣势,也不容不低头,姜述稳定一下情绪,呼道:“有人吗?”
马车停了下来,有位黑脸无须、长相端正的青年男子,掀开车帘,探头问道:“公子,有事吗?”
姜述心中暗骂,自己被捉,还问有没有事?不是废话吗?姜述问道:“阁下高姓大名?在下如何到了此处?”同时却在仔细观察,发现此人手腕粗壮,手掌满是厚茧,知是勤练武术之人。
青年男子笑道:“公子莫问,在下奉命行事,不得不为。一路之上,公子别出花样便好,否则……”青年男子说完,拿起车厢内一个木枕,两手运劲,木枕立即开裂,顺手搓了一会,木枕很快化成一堆木屑。
青年男子露了这手,姜述知道以现在的身手,跟人家没法相比,道:“既然如此,到了地头再说。”
再行半刻钟,前方山路变陡,马车已经不能前行。青年男子掀开车帘,道:“公子请下车,步行一段时间就到。”众人沿着小道走上山梁,地势忽然变陡,前方出现一座关隘,足足有丈许高,两旁皆是石头砌成,只留三尺宽的通道,使用大闸封住,闸外设有拒马。
沿着陡峭的石阶往上走,还有五十步时,只听弓弦声响,一只响箭从众人头顶斜飞入林,前方有人喝道:“口令!”
姜述暗呼不妙,看来应是进了贼窝,以眼前情况来看,贼人组织严密,行事谨慎,明悉攻守之道,匪首应该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青年男子大声道:“富贵在天!”
对方回道:“黄天有命!”
口号无误,上面那人大呼:“你等从拒马左边穿过,莫要走错,以免受伤。”然后又呼喝道:“李麻子,将闸拉起。”
;
第52章 初见张角()
过了关隘,一位壮士迎了上来,道:“十四师弟,如何刚到?师父已经问了几遍。”
青年男子道:“路上耽误一会,三师兄辛苦。”
从此处回头一看,发现关隘下方山坡陡峭,匪首当真眼光狠辣,选择关卡之处独具匠心,如此险峻工事防守,想要攻破关隘,伤亡必定十分惨重。
前面不远出现大片空地,左侧悬崖边用石头砌起半人高的围墙,右侧山坡数十排石头房子,显然是众人居住之所。不远处传来叮当叮当的凿石声,扭头看去,约莫数百名壮丁正在凿山开石,所凿石头或方或圆,一个个大如笆斗。圆的用作滚石,可以用于防御,方的可以建屋造舍,修建工事,挖山开石又可开辟场地,真是一举三得。看到此处,便知匪首能耐,姜述内心陡然重视起来。
类似关卡接连过了三道,每道关卡工事坚固,戒备森严。姜述越看越是心惊,表面虽然面露微笑,内心却如翻江倒海。
“公子,前面便是大厅,师父定然已在大厅迎候。”青年男子道。
姜述笑而言他,道:“一路欣赏沿途雄伟气势,别有一番感触。”
说话间山路陡然拔高,转过一条弯路,山顶霍然出现在前方;两侧皆是郁郁苍苍的青松林海,劲风吹过松涛阵阵,宛如劲浪拍崖,又如千军万马呐喊之声;林中伐木开道,宛如麦田中割出的垄沟和过道一般,在这林海之中,别具匠心伐出数十条纵横蜿蜒宛如迷宫的林间通道。
这些通道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整座山头兜头笼罩,姜述慧眼如炬,在一片松涛中发现端倪,每两个通道交叉之处必有一棵高大松柏,松柏枝叶间藏着堡垒平台,既可作为瞭望之用,又可当成箭塔使用。
现在姜述对匪首简直佩服之至,如此一来,即使敌人偷入密林,也皆在重重监视之下,即使侥幸躲开数处瞭望塔,但想躲开全部根本不可能。姜述暗暗心惊,这是土匪么?组织体系严密、防卫措施到位,匪首定是足智多谋、深通兵法的一代枭雄。
大寨坐落在山顶上,这里经过改造,山地削成两段,下侧平坦,场地巨大,沿着寨墙一溜高大石屋,石屋上层建有垛口,显然下方住人存物,上方可以当做防守箭塔;上侧高出下端不少,以十几层台阶相连,最高处盖有木石大屋,门楣上书三个黄字:救世厅。一般土匪皆将议事之所称为聚义厅,救世厅却第一次听说。
一条青石大道沿着寨门直通大厅,大道两旁,百余名大汉穿着整齐,手持兵刃虎视眈眈排排站立,眼光如隼,狠狠盯着来人。青年男子在前带路,面不改色心不跳。姜述明白这种架式是要立威,直接将这种场面无视,若是这帮人想杀自己早就杀了,既然当初不杀现在就不会有险,因此定下神来,若恍若无事一般,信步走过刀阵,如闲庭漫步,毫无惧意。
“早听说贵客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姜述循声而望,只见东首屋顶石垛后站着一人,此人四十余岁,身材健硕,面目清秀,留着胡须,身着道袍,腰悬长剑,双手连连鼓掌,脸上挂着淡淡笑意。
随行众人一齐上前见礼问安,那人说了句:“免了。”随后从屋顶一跃而下,对姜述拱手施礼,道:“得罪,请贵客厅内用茶。”
道士从五丈余高处跃下,状若无事,这份功夫实属罕见,姜述不由为之心折,还礼道:“客气,路上周到的很。”
那人哈哈一笑,道:“人在江湖,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