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靖听闻这个好消息,十分兴奋,留下一千水军驻守子翔港,统领主力即刻东上。傍晚时登6,转完一圈,十分满意,定为个美洲居民点,因为刘开先踏足此地,以其字为名,定为信阔城。前面海湾以周树字为名,取名木德湾。
信阔城的选址,与现代墨西哥库利亚坎城暗合,此地气候温润,沿海边一条狭长地带都是肥沃的土地,周围水源充足,稍加改造,便是上好的良田。海边是天然深水港,长约十公里左右,可以规划一个庞大的港口,东边山林密密麻麻,多有巨树可以采伐,为港口提供造船和修船的木材。
张靖立营完毕,次日一早,就分派部下,兵分两路,沿海岸向南北搜索,抓捕附近土著为奴,修建港口和城堡。随行汉商也不甘寂寞,各自要了一块地皮,准备修建商铺。
随军前来的国学弟子派上用场,只用了几天时间,便完成了信阔的总体规划设计。各队兵马6续捉回许多奴隶,信阔城建设开始,斥候也向6地纵深侦察,现不少居住在山林中的土著部落。
廖开部水6并进,北行数百里,到了海湾尽头,现一个部落与当地土著习俗不同,衣着与国内上古衣物相似,部落图腾现龙的图像,族人语言虽然不通,但是许多音节与汉语相似。
踏上美洲海岸以后,情报系统配有专门的信鸽培养员,由近到远开始试验,现虽与内州隔着大洋,但是信鸽并未受到影响,这个现让情报系统欣喜若狂,这样美洲舰队重新有了耳目,张靖因此信心大增。
廖开传来的消息,是用信鸽传回,张靖当即用信鸽回信,让廖开部对这个部落只围不杀,静候他赶到处理,然后乘坐旗舰直接往北。探险队听闻这个消息,也大感兴趣,请示张靖以后也随军同行。
张靖来到这个部落,因为语言不通,这个部落的人对忽然包围他们的大齐兵马敌意很深,青壮皆手持武器,团团护住村落。张靖让士兵喊了一会话,见对方听不懂,想了想,让国学弟子依序画出古代图腾模样,让士兵交给其部落长老。
不久,十余位须全白的老者出现,他们手中捧着一些竹甲、龟板,张靖也领着探险队迎了上去。探险队一名叫赵星的国学弟子,专攻文史语言,细看竹简、龟板上的图案,从怀中掏出一本书籍比对一番,对张靖说道:“将军,这些文字与时的甲骨文极为相似,这个部落的祖先应是古汉人流落至此。”
说完,赵星便对应各字,与部落长老校对音,摸索出些规律,琢磨一会,又向张靖说道:“这个部落音与殷地音相似,应是殷商后人。”
张靖点头示意,让赵星继续与他们沟通,开始琢磨这姜述所说的印地安人与殷地人有无关联。说起语言文字,不得不说秦始皇立了大功,秦朝以前,各地语言文字皆有不同,虽然年代相隔不是很远,但是把握古殷人语言很难。赵星很有语言天分,比照相似的甲板文,先译成汉字,再询问长老音,不久以后就能与长老们简单沟通。
第464章美洲的殷地安人()
经过赵星翻译,这些部落长老说他们祖先是殷商后人,当年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商纣王而死。周武王死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谋反,企图复国,周公进行了第二次东征,武庚战死剿灭,叛乱平定。殷人见复国无望,只能纷纷出逃。
出逃者分为三拨,一拨向东北方向逃亡,人数最多,约有千人一拨逃往南方,人数最少,约有百余还有一拨,头领是武庚的次子费当,合共有三百余人,准备了充足的水和食物乘船向东逃亡,逃到美洲海岸时只余百余人,称为费当族。
费当族掌握造船和治金工艺,经过千余年展兼并,共分为十一支,约有五万余人,皆是沿海而居。他们这一支分离出来较晚,合族人只有两千余人,但是族人凶悍,能冶炼武器,还会武技和古阵法,在此定居两百余年,周围部落皆不敢轻易招惹。
张靖通过赵星翻译,与费当族长老经过沟通,现费当族人虽然脱离本土已有上千年,但是生活习俗改变不大,以渔猎耕种为生,熟知当地土著的生活习惯,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通,正是千金难觅的好向导。张靖立即下了决断,传晓各军费当族是汉人遗民,兵将遇到费当族人要以礼相待。
费当族长老听说张靖是如今故土的皇子,十分礼敬,带着张靖参观族内的民居、冶炼工坊、造船工坊、捕鱼现场,最后在祖先陵前举行祭拜仪式。
来到费当族人耕种的田地,其中的玉米、马铃署、烟草、可可等作物正是张靖要寻找的植物,当下问费当族长老讨了些种子,至此张靖此行初步完成任务,剩下的是要寻找金鸡纳这种植物。
费当族民居与内州偏远地区的民居有些相似,冶炼工坊比旧朝工坊落后许多,但是打造的青铜武器十分锐利,也不生锈,这让张靖很感兴趣。造船工坊打造的都是小船,外表虽然丑陋,但是功能很好。张靖看着小船,回想自己带领船队远赴美洲的凶险,不由十分好奇,道:“远隔大洋,你们祖先乘坐这样小舟过来,实在不容易。”
长老答道:“据祖先流传下来的传说,大洋上有股潮流,只要准备好足够多的淡水和食品,潮流自然会送到此地。这都是些古老传言,真实情况我们也不知道。”
张靖让国学弟子记下,回到内州寻访沿海渔民,看看能否找到这股潮流。若真按长老所言,无须太多动力,沿着潮流就能越过太平洋,以后美洲与内州的交通就会便捷许多。
张靖等人受邀旁观费当族的祭拜仪式,到了埋葬其祖先的陵墓,赵星悄悄对张靖说道:“他们修建的这种小金字塔,无论级数还是式样,与兖州的少昊陵十分相似。”
费当族招待张靖一行十分热情,留张靖等人在村落住了一宿,次日一早张靖邀请费当族长老青壮到旗舰参观。美洲舰队的战船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费当族人还未登船,就被这庞然大物吓了一跳,等见到船上先进的设备和操作机箱,便如刘佬佬进了大观院一般,良久回不过神来。
为了震慑费当族人,张靖又做了次战术演练,火炮轰鸣声中,费当族人皆吓得瑟瑟抖。最后张靖又送给费当族人一些兵器,费当族青壮试了试,现锐利无比,当即欢天喜地,对张靖等人推崇百倍。临行前,张靖邀请费当族长老及部分青壮参观信阔城,费当族人对张靖莫名的信任,十余位族中长老商议一会,只留两名长老看家,召集部分青壮随船而行。
信阔城还是初建,但是抓来的奴隶数量很多,分工明确,井然有序,进程非常快。坊墙刚刚立好基础,因为总体规划图已经完成,部分汉商也在修建商铺和工坊。费当族人转完一圈,听着张靖逐一介绍各区用途,都是大开眼界。待到品尝过张靖的欢迎酒宴,对精美的菜品和醇香的美酒,都是赞不绝口。张靖十分大方,送给费当族各种调料和一批美酒,费当族人更是感激涕零。
临行前,一位壮年汉子拉着赵星,来问张靖,道:“我们族人可以迁来吗?”
张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笑道:“大家都是一族,这信阔城是为我们同胞所建,你们费当族人即使合族迁来,我们也会敞开大门接纳。”
过了几日,廖开又传来情报,说北边海岸现一个部落,称为田齐族,共有数千人,能用汉语简单沟通。张靖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召集探险队一同前去实地察看。正要出营,轮值士兵来报:几名费当长老求见。
张靖闻言略一琢磨,让周树带着赵星前去迎接。在中军营帐落座以后,为一名长老道:“听说我们族人可以迁到信阔城,不知将军有何条件?”
张靖笑道:“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只要遵守大齐法令,没有其它的附加条件。”
长老询问兵役及赋税情况,听说当兵有军饷,农渔税低得惊人,皆面露喜色,道:“上次族人见识了信阔城,一齐嚷着要迁到此地,我们长老们聚议,这次前来就要想举族来归,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张靖当即应允下来,道:“你们临行前通知一声,我派船只去接。有几件事情要和诸位说明,一是居住的房屋要你们族人出劳工二是我们军队征伐时,要从贵族召募部分士兵,以为各军向导三是诸位迁来以后,我要安排人教习族人汉话,你们同时要学习大齐的法律法规。”
诸长老大喜,点头应下,张靖又道:“北边现一个部落,名叫田齐族,能说汉语,估计也是炎黄遗族,我要去那边看看。”
为一名长老道:“田齐族与我族有些渊源,这个部落是四百年前迁来,说是齐国遗族,祖先名叫田横,传说曾在中原为王。田齐族善于打造铁器,族人皆习武艺战阵,族人虽然不多,但是很能打仗,强横的墨西卡人也不愿跟他们冲突。”
第465章田横后人在美洲()
张靖听到这里,问赵星道:“史书记载田横率领五百壮士,不是在田横岛自杀了吗?”
赵星道:“史书记载此事,只是廖廖几句话,临淄田家就是田横后人,军中若有田家人,知晓的事情或能多些。”
张靖送走费当族长老,派人去寻中军右部校尉田见。田见年近四旬,是田丰儿族兄,离主支很近,原在五营担任中军部司马,为人老成持重,成立美洲舰队时调任中军校尉。
田见正在港口监督奴隶施工,闻听命令急忙赶到中军营帐,张靖待他坐下,道:“你们田家与田横有无关系?”
田见闻言一愣,道:“田横?汉初田横?”
张靖点点头,道:“明德廖开字在北方现一个部落,名叫田齐族,能说汉话,传说是田横后人。史书记载田横引五百壮士在田横岛自杀,如今又冒出个田齐族,因此寻你来问问当初详情。”
田见恍然大悟,道:“我听族中老人说起过当年之事,我们这一支并非田横后人,祖先是田横之侄名叫田若,当初听闻田横自杀,秘密带着族人去寻田横尸,渡海到了田横岛,遍寻不见尸身,就连新立坟头也没有。后来辗转寻到当年曾经参与剿捕的数名齐籍汉兵,了解到当初详情。最后总结出几个疑点,一是当初汉兵围剿田横岛时,先派水军寻找船只,转了一圈也没见到一艘船,若是没船,田横五百部下如何到的岛上?因此怀疑田横当初将船藏了起来。二是最后动进攻前,汉将曾经派人送去招降圣旨,田横接了圣旨,也写了回信,之后再无消息。汉将后来派人上岛查看时,岛上已是空无一人,只现了两份遗书。一份遗书是田横所书,说国存人存,国亡人亡另一份是五百部下所留,说是主亡仆死。但是除了两份遗书,并无现尸身,汉将派船沿着周围寻找,寻了七八天并没一点踪影。即使跳海身亡,周围也应现尸体,这又是一个很大的疑点。另外,当年田横左右曾经返回临淄,据说与当初的家主田若见过面,取走一批财物,其后下落不明。当初与家主谈些什么,取走财物又是为了什么,无人知晓详情。但是可以说明一点,当初的五百壮士至少有一部分还活着。我就知道这些,都是听族中老人说的,若要落实这些事情的真伪,最好回去询问一下家族的长老。”
张靖听到这里,心里大约有了个数,将信阔城指挥任务交给龚省,重新召集探险队员,让冯生准备验血器具,带着田见一同赶往北方田齐族所在地。
田齐族聚居区距离信阔城大约两百公里,从子翔港往西,沿着海岸线直往北行,次日凌晨赶到。张靖领人下船之时,廖开带领一名老者同来迎接,介绍说是田齐族族长田盛。
田盛年约五旬,身材魁伟,与汉人长相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说话勉强能够听懂,口音带着齐地方言。张靖原籍临淄,又在东莱住过,田盛所言大半能听得懂。
众人一起到了廖开立营处,张靖指着田见,对田盛说道:“田校尉是临淄田家人,跟你们田齐族应是一族,我们准备了验血材料,可以验试一下。”
田见身材也很阔大,两人站在一起,还真有几分相似。田见用临淄方言与田盛聊了几句,彼此感觉十分亲切,各自认定应是同一血脉。不一会,冯生准备完毕,一个白瓷碗里盛着一种透明液体,田见、田盛各滴了一滴血进去,两滴血逐渐融合,但是度很慢。
冯生见众人全都望着他,解释道:“若是血脉毫不相干,血液绝不相融,说明两人出自同一血脉。血脉融合很慢,说明血缘离得甚远。”
验过血液以后,田盛视田见如自家人,听说田家女在后宫为妃,对张靖也十分客气。张靖就问当初田横渡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