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正当壮年的姜述出巡,委托太子姜靖监国。郑度初时认为姜述出巡,长则一两年,短则数月,国家大政方针不会改变,并没有将这事当成太大的事情。姜靖监国之初,精力都在控制军权上,将领调整完毕,内内外外基本换上了太子系或姜靖认为放心的人,精力开始转到政务上。

    世家子弟在军队势力不强,治军不是他们的长项,行政管理才是他们的专长。姜靖治理政务,无论是人员调换,还是大政方针微调,都避免不了牵扯世家子弟的利益。

    姜靖杀曹洪,免曹仁,一举扳倒曹家,在郑度看来,这是政治派别的内斗,其中隐有夺储的影子,与世家关联不大。直至涉曹案动,三十七世家一朝覆灭,郑度才知道这位笑容满面的太子,比姜述的手段更狠辣。姜述讲究一个平衡,姜靖根本不管不顾,顺者昌,逆者亡,将暴力机关抓在手中,将律法当成清除异己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郑家的情况福祸难料,相对世家来讲,郑家子弟不结党,不贪腐,立心很正,若照姜靖前期处理世家的手段而然,郑家人出不了什么大事。若是姜述还不归朝,姜靖很有可能恢复诛连法,一旦看着世家不顺眼,再搞一次政治清洗怎么办?

    年过六旬的卢植旁观者清,在涉曹案完结以后,突然来到洛阳,与长子、现任卢家族长卢毓进行了一番密谈。次日傍晚,卢毓前去拜访郑度,同行的还有李家族长李胜。

    崔家已经覆灭,王家紧紧靠着姜靖,五大世家现在能联合在一起的,只余郑、卢、李三家。郑度拿着卢毓和李胜的拜贴,苦笑着摇了摇头,出门迎接两人进门。

    郑度待左右奉茶上来,挥手让从人出门,谓卢毓道:“你们两人身份特殊,来我这里太招摇了,招惹太子猜忌怎么办?”

    卢毓答道:“本想秘密前来相会,家父说太子掌控情报系统,就是悄悄地来,也会被太子侦知,不如正大光明地来,正大光明地回去。”

    郑度苦笑道:“此事可一不可二,托人送信就行,能不见面还是少见面吧。”说完,郑度换个话题道:“子干卢植公进京有要事吗?”

    卢毓叹息一声,道:“心系合家安危,进京来与我商议,想将家族拆分,以达到避祸的目的。”

    郑度在旁若有所思,李胜有些疑惑地问道:“拆分家族?怎么拆分?拆分后就能免祸吗?”

    卢毓叹道:“家父自归原籍养老,每天都在研究大齐报,根据大齐报的宣传导向,分析朝廷下一步的动向。家父现在总结了不少心得,譬如抓捕曹操以前,大齐报提前数日,就开始宣扬旧军阀的危害性,家族势力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等等。抓捕三十七世家子弟以前,报纸提前多日,就提出官僚反动集团这个新名词。此案结束以后,这个提法依然不时出现,家父认为朝廷还会向世族大家下手,所以赶进京来,让我近日对外宣布,拆分卢家。”

    郑度点头道:“子干公说得有道理,陛下和太子都很注重舆论导向,抓了三十七家那么多人,朝局未乱,百姓拍手叫好,不得不说大齐报影响巨大,安百这人确实是个能人。”

    卢毓压低声音说道:“家父担心卢家被打入反动集团行列,让我将卢家十一分支、七旁系拆分出去,只保留涿郡主支。”

    郑度想了想,道:“就是你们涿郡主支,也远胜普通世家,拆分的只是些皮毛,不会起太大作用的。”

    卢毓又叹息一声,道:“最关键的一点我还没说,家父让我下达家令,只要出仕的弟子,从出仕之日起出宗。”

    “什么?”郑度沉稳没有出口,李胜却惊呼出口。

    卢毓道:“家父分析当前的情况,唯有如此才能免祸。此外还提出一点要求,从明年开始,我们族中子弟皆转到国学或分院就读。”

    李胜皱眉道:“子干公这是要投降。我们岂能就此认输?”

    卢毓道:“我们身为族长,家族荣耀多年,在我们身上光芒顿消,谁会甘心情愿?这次会面,就是一同商议这件事,若是没有好办法,只能依照家父的话去办。不管怎么说,至少那个法子可以保命。”

第532章卢子干夜会何苗() 
郑度说道:“只要家族向心力在,拆分支系旁系,子弟出籍都是名义上的事情。族中子弟到国学或分院就读,也不是什么大事,国学或分院教育资源摆在那里,师资不比三大学院水平差。郑家没有什么大问题,贵家准备何时公布?要不我们两家共同出公告?”

    李胜顿足道:“你们若是宣布这个消息,家族声望就会大落,我们五大世家就会成为过眼云烟,难道再没别的法子了吗?”

    郑度摇了摇头,道:“我们族中多是文官,刀子握在人家手中,消息又不畅通,我们的举动都在别人眼中,凭什么与皇家对抗?低调些好,族人的安全第一。”

    李胜急道:“我们军中子弟也不少,不过没有职级太高的军官罢了。那些平民出身的将校,难道不能拉拢为己用吗?还有情报系统,我虽然不知内情,除了反盟是太子创建,情报司和神鸟都是陛下创办的,原先由两位娘娘掌管,现在由太子两名平妻管理,正是新老交替、内部不稳之时,我们完全有机会收买些人为己用。利用别人的信息通道,组建我们的信息通道,让握刀的人听我们指挥,不是一样可以达到目的吗?”

    郑度心思一会,道:“要做这些事,得等到宣布家族拆分以后才能做。”

    李胜恍然大悟,道:“我们李家跟你们共进退,你们宣布拆分家族时,我李家也同时公布这个消息。”

    同一时间,卢植去拜访何苗。卢植是前朝老臣,立朝前才被配东莱,与何苗很熟。何苗大开中门相迎,将卢植迎入正堂,这份礼遇实属罕见。卢植坐下以后,示意何苗让下人退下,道:“你现在一定在猜测我的来意,一定在想我已奉旨回籍,怎会又突然进京。我一生波折太多,现在世道平安,原本想安稳度过余生,但我这次必须进京,与卢毓交待些事情,再来询问你几件事,从此回籍,恐怕再也进不了京了。”

    何苗虽然贵为何家家主,曾是军方二号人物,但是对待卢植,却显得十分尊敬,道:“子干公,您老有什么话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卢植道:“陛下为何不立三皇子为太子?”

    何苗一愣,猜不透卢植什么意思。姜述立姜靖为太子,是十分突然的事情,但也是必然的事情。姜靖原本就是黄巾少主,通过联姻,将短板补上,又机缘巧合,成为太史家夫,实力大到让人无法正视。何家在姜靖眼中只是过气的家族,根本无须顾忌,与姜靖相比,姜逆能力水平稍微差些,但是最重要的不是个人才华能力的问题,而是掌握的资源不一样,势力相差太大。

    姜靖从美洲强势归来,似是一夜间得到满朝重臣支持,宣布成为太子时,竟无一人提出异议。何苗是姜逆的舅老爷,自然希望姜逆上位,但何苗身为过气的皇亲贵族,又接连受到数次打压,实力大不如前,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何苗想了想,道:“三皇子十分优秀,陛下对他也很中意。我与三皇子最亲,也想让三皇子成为太子,但三皇子的竞争对手太强,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包括年纪较小的九皇子、十三皇子,都不是寻常人物。二皇子原本有王家支持,后来四皇子娶了王家嫡女,王家支持力度大减,二皇子因此被排除到了竞争者以外。九皇子、十三皇子年纪小,没有拉起自己的队伍,未赶上这波争储。以前文武百官皆以为最有竞争优势的,是大皇子和三皇子。我也尽心尽力,想助三皇子上位,但是陛下太过精明,看得十分透彻,数次手段皆没成功,何家和甄家反而因此失分不少。后来我分析一下原因,四皇子什么也未做,是贵妃娘娘和我不断出手,本想帮大皇子和三皇子争位,反而起了反作用,将储君位置留给了四皇子。”

    卢植默然一会,道:“太子地位果真无法憾动?”

    何苗摇摇头道:“黄巾系在军中力量本来就强,又联姻诸家,陛下又命嫡系和诸弟子倾力相助,根基太深,根本无法憾动。要想掀下太子,除非陛下话,别人怕是没有办法。”

    卢植沉吟一会,道:“就是整合世家之力也不行?”

    何苗想了想,道:“世家重文不重武,太子手握兵权,你让那些读书人与当兵的对搏,能有胜算吗?若是曹家没有失势,曹孟德领衔,其系有诸多军将营将,再联络余系的将领,会合数十万兵马为后盾,世家再倾力相助,或有一线生机。可以我们能想到的,太子早想到了。曹家原本四名军将,被太子拉去夏侯家族,势力去了一半,又将曹仁、曹纯调了闲职,接下来几个会合,现在连曹孟德也下在大狱,曹家已经成了一个名词。太子扳倒曹家,又调整诸系将领,你看现在掌兵的将领,除了陛下亲信和弟子,就是太子系的人马,想从军中寻找外援,几乎已无可能。没有兵马为后盾,想与太子过招,不是伸长脖子找砍吗?”

    卢植点了点头,又问道:“若是取得太后支持呢?”

    何苗一愣,道:“以太后的影响力,振臂一呼,陛下亲信弟子至少能拉过一半去,这事说不定能行。但是太后力挺太子,怎会帮助我们?”

    卢植放低声音说道:“太子好色,若是做个局,惹了太后的人,太后对他观感大降。若是再做几个局,惹得后妃对太子生出恶感,太后未必不能说服。”

    何苗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道:“若想立三皇子,得让三皇子回朝才行。现在太子掌握情报,一个不慎被现,满盘皆输。这个险冒不得。”

    卢植道:“我已让毓儿联系郑家和李家,近日准备宣布分宗,让三家将支系旁系都分出去。还要立个规矩,家族子弟皆到国学或分院学习,出仕时自动出籍。”

    何苗一愣,继而恍然大悟,道:“你想安太子之心?”

第533章绝不能轻视卢植() 
卢植点点头,道:“情报系统对我们三家盯得太紧,只有让太子对我们放松警惕,我们才好背后搞些动作。实际上加上太后或后妃都帮我们,成功几率也不大,但若提前做些手脚,陛下回京亲政之日,太子位置不是坐到头了吗?”

    何苗直视卢植,半晌没有说话,良久才道:“子干公才智过人,肯定已有完全之策,若是想扶三皇子上位,我何家肯定不遗余力。以前何家办了几件事,惹得陛下不高兴,非但没帮上忙,反而拖累了三皇子。争储之位风险太大,若无十足把握,轻易不敢动手,否则曹孟德就是前车之鉴。”

    卢植点了点头,道:“我在京久居不便,若有什么消息,我会让毓儿前来寻你。我近年在家闲着没事,看报养鸟,颇有些成就。即使远在涿郡,消息通传也快。”

    何苗又是一怔,道:“子干兄培育出信鸽了?”

    卢植笑笑,道:“只是小道。不过很好,试飞数次,没有出现问题。”

    卢家人员众多,在各地潜势力不小,有了信鸽,建立一套情报系统并非难事。若是何家在后帮忙,在宫中搞些动作,世家在外围活动,将会给姜靖带来不少麻烦。

    姜靖在世家异动之时,第一时间接到消息,听说三大世家欲要分宗,出仕子弟自动出籍,不由感到有些疑惑。熙倩在旁说道:“三大世家自削实力,对于太子来说是件好事。”

    姜靖摇了摇头,道:“这只是表面文章,支系旁系出宗就不是卢家人了?子弟出宗道理一样,只是表面文章,威胁力并未减少。卢植和何苗谈了多长时间?谈了些什么事?”

    熙倩道:“总共谈了近两个时辰,走时近午夜了。两人谈话时,左右都在门外,不知谈的是何内容。不过有个异常现象,那天何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精神却很旺盛,看起来心情很好。”

    姜靖沉思一会,道:“何苗这是遇到兴奋事了,消息肯定是卢植带来的。卢植在野多年,朝中故旧大多已是老朽之人,这次突然进京,到底为了什么?”

    熙倩道:“卢植这次进京,表现得很活跃,不仅去见过何苗,还去拜访过诸葛玄、蔡邕、辛评、杨大将、郑玄、胡昭、皇甫嵩、朱隽等人。”

    姜靖拿笔将这些人的名字写了下来,道:“蔡邕、郑玄、胡昭都是往年文友,皇甫嵩和朱隽以前与他一同剿过我们黄巾,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诸葛玄、辛评、杨大将当年与卢植层次差得较大,交际不深,有什么资格让卢植上门拜访?”

    熙倩想了想,说道:“诸葛玄是三殿下的妻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