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在我们的头顶上肆虐,就在我们的首都伦敦,德国人轰炸了我们的政府所在地,妄图让我们屈服,但是,我们是绝对不会屈服的!”

    克雷格是在向自己的下属下达战斗命令,但是,这个命令,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轰炸德国首都柏林,这绝对是一次必死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并不是下达的,而是申请的,在六个轰炸机中队中,克雷格申请到了这次任务。

    现在,他要说服自己的手下。

    “对,我们绝对不会屈服!”一名机长说道:“既然德国人把炸弹,扔到了我们的首都,我们同样要将炸弹,扔到德国人的头顶上,我们机组,愿意执行这次任务!”

    “这次,需要六架轰炸机,去轰炸柏林,现在,谁愿意去,举手报名。”克雷格说道。

    他很满意,自己的部下,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好,大家都很棒。”克雷格说道:“那我们选择六组经验最丰富的机组人员去轰炸柏林,剩余的,去轰炸巴黎。”

    轰炸巴黎!

    克雷格申请命令的时候,是整个中队都出动,轰炸柏林,是很危险的,而且,象征性的意义更大,所以,克雷格只打算动用六架,剩余的,都去轰炸巴黎,因为那个罪恶的家伙,就在巴黎!

    当轰炸机部队司令,接受到了任务之后,一搜罗,发现自己的手下,只有布伦海姆轰炸机适合。

    在三十年代,英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一样,大部分都是双翼的,单翼的相当稀少,后世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四发轰炸机兰开斯特,现在还没影呢。

    “布伦海姆”的前身是1935年4月首飞的、欧洲飞得最快的客机“布里斯托”142。同时,在改装为轰炸机之后,这也是英国空军订购的第一种现代全金属承力蒙皮的悬臂式单翼机。

    1937年3月,“布伦海姆”轰炸机开始装备英国空军的轰炸中队,以替换那些老旧的轻型双翼轰炸机,如霍克、哈特和奥达克西。

    而到现在为止,这种轰炸机,已经是英国中型轰炸机的主力了。不仅仅是英国本土,海外的殖民地也装备了很多。

    在整个二战时期一共有4422架“布伦海姆”参加了各个战场的作战行动。

    这种轰炸机的最新改型,已经具有两千三百多千米的续航能力,这个长度,刚好可以满足对柏林轰炸的往返。

    所以,仅仅是从航路选择上,就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能在中途有任何的差错,否则,就可能飞不回来了。

    “看来,我们只能飞直线,从基地出发,穿越荷兰领空,到达柏林。这样,也可以避开德国人的雷达警戒网。”一名机长说道。

    如果看距离的话,其实如果从英国中部,直接飞越北海的话,似乎会更加简单,但是,德国人在北部沿岸,是部署了雷达警戒网的,这样容易暴露己方目标。

    更可怕的是,在海上飞行,没有任何的地标作为参照,这样,很容易迷航,哪怕是一度的误差,足以让他们和柏林擦肩而过,最后无功而返。

    只有在飞越荷兰的时候,利用荷兰的地标中途校正,才能够让他们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这是必须的。

    相比轰炸柏林,轰炸巴黎的航线就方便多了,一条直线过去,就足够了。

    “我建议,我们轰炸巴黎的轰炸机部队,作为第一梯队先出发,轰炸柏林的机队,作为第二梯队出发。”又一名机长说道。

    德国人在法国海岸,肯定也部署了雷达设备的,只要己方一过去,就会惊动德国人的防空网。

    这样,德国人的注意力,就放在了法国,己方正好可以从北方进入荷兰领空,更加有效。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夜间拦截还是个很大的难题,德国人的夜间战斗机,数量绝对稀少。

    “好,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克雷格说道:“现在,所有机组人员都去休息,下午六点的时候,准备出发!”

    想要晚上能干得漂亮,现在就必须要养足精神。

    他们休息了,而地勤人员,开始了忙碌,为出征的轰炸机进行起飞的准备,保养,检查,加油,挂弹。

    当太阳西下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好了。

    “这次,最困难的,并不是防备德国人的拦截,也不是地面高炮,而是能否准确地找到目标。”克雷格望着眼前精神振奋的机组人员们,下达着命令:“所以,我希望,每一名导航员,都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引导,同时,听从长机的命令。”

    最困难的是导航!要知道,在二战中,导航技术最先进的是德国,英国人擅长的是干扰德国人的无线电导航信号。

    英国的无线电导航,是在42年才开始大批量地使用的,现在根本就不成熟,用着原始落后的手段去引导飞行,是很困难的。

    即使如此,他们也要完成任务!

    “嘎吱!”就在这时,在他们的后方,一辆车子,突然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了一名胖胖的男人。

    丘吉尔!

    现场一阵骚动,没有人能想到,在战争中,首相日理万机,居然能够来为他们送行!

    “各位,轰炸德国首都柏林,轰炸巴黎,是我们一项重大的战斗行动,大英帝国的人民,都在期待着你们凯旋而来!我,就在这里,等待着你们胜利返航!”

    丘吉尔的话不多,却立刻就鼓动起来了气氛,在场的人,本来还心中还带着悲壮,现在,已经是雄心勃勃,充满了英雄气概。

    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在他们背后看着呢!

    夜幕终于降临,一架接一架的轰炸机,从跑道上起飞,飞向了一条不归路。

第六百九十章 夜间战斗机(加更)() 
法国,巴黎,郊区,一座普通的机场。

    整个法国北部,都属于德国的控制区,而这座军用机场,防守更加严密。

    白天的时候,这座机场上起飞着普通的fw190战斗机,守护巴黎上空安全,似乎没什么异样,但是,一到了晚上,这里的封闭机库,就打开了,从机库的大门里,推出了相当奇特的战机。

    这是一款双发战斗机,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奇特了。

    因为,优秀的战斗机,都是单发的,双发动机的战机,机动性能比单发的要差一大截,仅仅因为发动机在机翼上,就限制了飞机的过载。

    但是,双发比单发优秀的一个地方,就是动力储备充足,载重量大,这也是轰炸机用双发,甚至四发的布局的原因。

    不过,战斗机,要什么载重量大?

    如果是白天的战斗机,那肯定不需要,越轻巧越好,但是,夜间战斗机,就不是了。

    夜间战斗机,从来不是为了和敌人的战斗机格斗而生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拦截对方的轰炸机!而想要在夜间作战,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第一个,就是如何发现目标。

    在这个时代,夜间战斗机主要还是依靠飞行员敏锐的视力在晴朗的夜空中进行观察,以及更多的仔细和认真,耐心。

    即使如此,能够发现敌方的轰炸机,更多的还是靠运气。

    只靠运气,当然不行,更多的是要靠实力,比如现在!

    这架夜间战斗机,将两台db603发动机布置在机身两侧,提供1900马力的动力,驱动这架夜间战斗机,绰绰有余。

    同时,机头的空间,就空出来了。

    这架战机到处都带着诡异的特殊,比如,座舱几乎就在机头上,一个巨大的气泡型座舱,拥有全向的优秀视野,同时,在机头的前面,还有一些叉子一样的雷达天线。

    不错,想要在夜间发现目标,就必须要靠雷达!这个时代的电子设备还是相当的原始的,必然带来体积的庞大和重量的飙升,这也是采用双发的必然结果。

    而为了适应机头,这架飞机采用的是前三点起落架。

    造型无比特殊,但是,由于一直是在利比亚基地进行试飞,所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种飞机的存在,而且,它只在夜间飞行!

    而今晚,已经不是普通的飞行训练,而是战斗了!

    维尔纳…斯崔伯上尉,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的创立者,同时也是这种he219夜间战斗机的指标提出者。

    在历史上,德国最初是改装夜间战斗机,比如在双发的容克…88基础上,改装为夜间战斗机,毕竟只是应急的而已,而现在,当希瑞克提出指标之后,这款专门为夜间作战而建造的战斗机,很快就被亨舍尔公司捣鼓出来了。

    同时,它也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猫头鹰。

    现在,维尔纳正带着自己的雷达操作员费希尔下士,走过跑道旁边的草坪。

    这种夜间战斗机,最近才进入低速的生产阶段,整个德国空军的装备数量,也不超过三十架,而在这边的基地里,只部署了十架。

    “上级要求我们夜间战斗机中队提高警惕,随时会出现敌情。”维尔纳上尉说道:“我们已经不再是训练,终于也要作战了。”

    听到了他的话,费希尔楞了一下:“难道,英国人还敢来轰炸我们?”

    现在,英国人正在英伦岛上瑟瑟发抖,这种情况下,英国人难道还敢来轰炸?

    “是的,那个丘吉尔,就是个疯子,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英国,都疯了。”维尔纳说道,此时,在他眼里看来,英国人不束手就擒,还真是疯了,整个欧洲,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挡住德意志扩张的脚步?

    刚刚走到了自己的战机跟前,整个基地,就响起了防空警报的声音。

    “快,上去!”维尔纳喊道。

    这款战斗机构型特殊,起落架也很高大,普通的战斗机,不用舷梯,飞行员就能跳上去,但是,这款战斗机,必须要用几米高的舷梯,才能够够着驾驶舱。

    两人快速地爬进去,接通了耳机,里面就传来了命令:“发现英国轰炸机部队,正在从海峡对岸起飞,预计三十分钟之后到达。”

    德国的雷达部队,已经在海岸线上设立了警戒网,由于距离太近,以至于英国人的轰炸机部队,起飞没多久,就已经被这边发现了。

    预警时间相当充分。

    “01号收到,夜间战斗机第一大队,全部起飞!”维尔纳在无线电里面大声地喊道。

    虽然还有半个小时才到达,但是,如果让对方飞到了巴黎附近才拦截,当然是不行的!

    两侧的奔驰发动机,依次被启动,三叶螺旋桨旋转,推动着战斗机在跑道上滑跑,前三点的起落架很高,让战斗机有些发飘,随着速度的加快,跑道灯在飞速地向着后面退却。

    维尔纳娴熟地拉动操作杆,前面的高高的起落架,抬起来了,接着,继续向前滑行了两秒,后面的起落架,也跟着起来了。

    近12吨的机体,就这样离开了地面,这个起飞过程,简直就和轰炸机差不错。

    不错,就是这个重量数量级,超过了很多的轻型轰炸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战斗机,几乎就是几吨而已。

    he219夜间战斗机的庞大可见一斑,同时,它也有着超高的续航力,比如以 484 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 2,300 公里航程,也就是在天空中巡逻五个小时!

    所以,在发现英国人起飞之后,他们也就开始起飞了!

    夜空是宁静的,一架接一架的夜间战斗机,飞上了天空,沿着巴黎向西的航线飞行。

    此时,维尔纳比较轻松,他们的飞行,全程都是受到地面的指挥引导的,单独靠他们自己的机载雷达,是远远不够的。

    在后世,机载雷达动辄就是上百公里的探测距离,甚至还有变态的高达几百公里,足以充当预警机的作用,但是现在,他们的机载雷达,有效距离只有四千米而已。

    此时,在他按照地面引导飞行的同时,费希尔也开始摆弄起来了雷达,先要进行各个系统的预热,这是个细致的工作。

第六百九十一章 找到目标() 
晶体管,已经在德国开始大量生产,这种半导体元件的出现,大大地缩小了电子设备的尺寸和重量,迅速地改变了德国的电子装备水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用晶体管来代替的,哪怕是到了后世,雷达中的元件,还是有一部分电子管存在的。

    首先要预热!

    黑暗的夜空中,一张大网,已经逐渐撒开,而此时,英国的轰炸机部队,还一无所知。

    “注意,高度四千,准备佩戴呼吸面具。”一边爬升,机长霍德一边向着自己的机组人员说道。

    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开始稀薄,氧气也跟着减少,所以,高空飞行的发动机,需要增压器才能够工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