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国手-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学,汉武帝时立学。

    初始仅设五经博士,授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门学科。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学科除最初的五经外,又逐渐增设了《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至王莽篡权前,时太学生人数已多至三万人,冠绝前古。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为刊正经书文字,遂刻熹平石经,将其立于太学门前,以惠全国各地前来观看和抄录经文之士,络绎于途者不知道凡几。

    汉朝太学生招生一般有四种途径:最好者由太学的最高长官“太常”直接选送,此为是正式生,享有国家俸禄;次之,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皆可遣子受业;再次,由各州郡所举高材明经者,亦有国家所试明经下第者;最次,州郡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儒,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

    另有由地方单独派遣受业者,闻名者如杨终,“年十三,为郡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即是。

    郭嘉便是由时任颍川太守奇其才,遣诣其入洛阳受业。

    “云伯,我再睡一会儿,到地方了您喊我。”

    “好嘞,公子您只管休息便是。”

    云伯驾着牛车,走的慢慢悠悠,生怕惊扰了郭嘉的睡眠。

    ————

    华怜小院。

    正在老树下备课的华安看着站立一旁几次抓耳挠腮欲言又止的古月,烦躁的放下了手里的毛笔。

    “我说古月,你有啥话就说啊,我都替你着急。”

    古月尴尬的又挠了挠头,才三旬的汉子,已是华发横生,好在他跟了华安,如今正在服用家主华安给他开的乌发药剂,效果还不错。

    “家主,那个…俺婆娘有个远房外甥这几日入洛阳求学,可能要到咱华府暂住几日,所以我…”

    屁大点事!

    华安瞪了古月一眼,随手抓起毛笔恢复备课,用毛笔备课简直让人抓狂,一个时辰也写不了几个字,怪不得以前批阅奏折的皇帝都是夙夜兴叹,光批注写字就能累死他们。

    怀念死了圆珠笔横行的年代…

    “你夫人是郭氏吧?哪里人?她那远房外甥是到太学受业吗?”华安一边用毛笔费力的写字,一边随口问道。

    古月忙点了点头,“家主,俺那婆娘是颍川人氏,小门小户的,不过她那外甥倒是出身名门,名字叫…哦,叫郭嘉,才十几岁就小有名气嘞。”

    郭嘉?

    华安握着毛笔的手一抖。

    “郭嘉?”

    古月迷惑的点了点头,“是叫郭嘉,我那婆娘念叨过几次嘞,我都听烦了,光听她说她那外甥那郭嘉如何如何,不过再厉害也肯定没家主您厉害。”

    华安鞋子都没穿,直接站了起来,微微急促的问道:“他要入太学求学?”

    “是啊,是入太学。”

    古月知道家主如今是鸿都门学的夫子,所以一直踌躇要不要将此事告诉家主,就是怕因此惹怒家主。

    毕竟但凡关注朝政的人都知道鸿都门学和太学势不两立。

    “不行!他不能去太学,一定要入我鸿都门学下!”

    华安弯腰抠上鞋子,拉着古月就朝外面走。

    “走,带我去见你婆娘。我要好好问一下和她外甥郭嘉有关的事儿。这个郭嘉可是个宝贝啊!”

第70章:给人希望(今日三更,求票)() 
历史上曹操麾下有谋士无数,却以颍川三杰为最。

    郭嘉,荀彧xun yu,戏志才。

    三人皆智谋无双,皆出身颍川,且三人年轻时便是好友。三人之中尤以郭嘉的谋智为最,堪称三国之智谋巅峰。

    有人称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足见郭嘉的才智或在诸葛亮之上。

    而今,这个大智若妖的谋士要投入太学门下受业?

    不可能!

    华安发誓,他一定要把郭嘉拐到自己的鸿都门学下当学子,若是可能,最好能将其收为自己的关门大弟子。

    如此,即便自己将来不幸横死在这东汉末年,也能在史书上留下这么一句:三国第一谋士郭嘉之师,嘉幼时深受其教诲,方有大智。

    美滋滋!

    “古月,如果能让这郭嘉入我鸿都门学下,我给你求个五等大夫爵位!”

    古月闻言瞬间眼红了,此前他随军征战数年,在遇到华安前有斩首十余级之军功,却因上官腐败,自己无钱行贿,最后屁爵位也没捞到,至今还是个民身。

    若是能因为自己婆娘的外甥改换一下求学的地方就能得到一个五等大夫爵位,那他豁出命去也要让那郭嘉改换门庭!

    “家主,您放心,臣下一定让俺婆娘劝她那外甥改换门庭!”

    华安不会骑马,所以再急也只能坐马车。

    看着古月策马扬鞭的雄姿,再看看自己四仰八叉的坐在马车里被颠簸的七荤八素的样子,华安暗暗下定决心,有时间一定要学会骑马。

    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乱世之中,不会骑马就等于丢了半条命。

    至于所谓的打造马蹄铁这样的馊主意,华安提都没提,最多自己偷偷摸摸的给家里的马匹钉上马掌就好了,说给别人听就是贻笑大方。

    满大汉一年才多少铁产量?造兵器都还远远不够。就算全民不开锅造饭,用手刨耕地,把锅砸了,锄头毁了,所有铁都回炉重冶成马蹄铁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军用马匹都钉上马掌,完全的得不偿失。

    在被颠簸的差点准备下车走路的时候,马车终于到了城郊华府。

    自从城郊华府建好至今,华安还是第一次过来,不得不说他这个家主很不称职。

    双腿酸软的华安被古月扶着跳下马车,抬头看着太医令华氏府邸的匾额和门口镇宅用的两尊狰狞石兽,再看看大门两侧站着的两个青衣小帽家丁,满意的点了点头。

    郑怜儿这婆娘,单纯是单纯了些,彪是彪了点,大户人家嫡女该有的能耐和见识还是不缺的。

    既然已经混到了封建社会贵族阶级,就要好好享受。脑子瓦特了的人才会喜欢风餐露宿,饿着肚子当官。

    济世之心不可无,这是夙愿。可也不能为了夙愿饿肚子,那样就忒没劲了。

    这天下,有机会就争一争,没机会就带着老婆孩子家眷钻进神农架避世不出,任你江山变换,社稷颠覆,我自岿然不动。

    “愣着干嘛?家主来了,赶紧开大门!”

    古月看着站在府门口愣头愣脑的两个家丁,暗骂他们没眼力劲。这些家丁都是府里新任女管家梅儿从逃荒的饥民中挑选的,年岁在十二至十六之间,年轻倒是年轻,却欠缺了大户人家下人应有的眼力劲和气势。

    “无妨,我也是第一次来这边,他们不认识我很正常。”华安随意的摆了摆手,在双腿舒缓后,带着古月和其他几个家将,径直从洞开的大门里走了进去。

    “怜儿!夫人呢?”

    家主第一次来府邸,丫鬟家丁家将和其家眷们都战战兢兢的排队侍立在两侧,静候家主吩咐。

    “家主,夫人随卫夫人和王府两位小姐去西边的道观里卜卦去了,午后才能回来。”

    一个三旬妇人有些胆怯的站了出来,低着头不敢造次。

    古月看着自己的婆娘,气不打一出来,丢人的败家娘们,就不知道在家主面前多说几句好话,露露脸也行啊。

    婆娘不行,丈夫助攻。

    “家主,这是俺婆娘,没得见识,您别介意。”

    华安惊奇的瞥了瞥脸上刀疤狰狞身材魁梧的古月,再看看虽然皮肤粗糙却身躯柔弱娇小姿色还不错的他婆娘,有点美女配野兽的既视感。

    “太公,今个是我这个家主第一次过府,家臣每人赏一千钱,其余每人赏五百钱,就这样吧。”

    白发苍苍站在人前的华汶点了点头,如今他兼着华府大管家的职位,梅儿给他打下手,他俩管着府里的大小事宜,赏赐钱财这种事自然需要他来执行。

    不过华汶毕竟年岁大了,力不从心,如今家里下人多了,他就从家臣的子嗣里挑选了两个机灵又忠心的收为膝下,专门培养他们接自己的班。

    诸如此类的府内事宜,他都是禀告给主母郑怜儿同意过的。

    虽然华安和郑怜儿一向以太公称呼自己,可华汶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华府的老仆人,不能仗着和家主关系亲近就破了家里的规矩。

    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仆,让华安很是感动和愧疚。

    “太公,您年纪大了,平日里就多歇着,良子,胖墩,你俩可给我照顾好太公。要是太公有点闪失,我打烂你们的腚!”

    华汶身后的两个十五六岁少年忙拱手回道:“家主放心,俺一定会像孝顺爹娘一样服侍老太公。”

    良子和胖墩是华汶选出来的两个接班人,郑怜儿准许过后和华安提过一次,华安私下让古月调查了一下,确实是两个机灵的孩子。况且他俩都是自己家将的子嗣,忠心暂时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自己选择的家将,都是在军伍里郁郁不得志的底层兵卒,不会有那么多的纠葛在背后。

    “好好干,等弱冠了,我亲自给你们取表字!有本事,我举荐你们入仕!”

    良子和胖墩闻言一喜,忙作揖到底。

    家将群里,两个年近四旬的大汉也瞬间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苦哈哈,战场拼命,为人卖命,无非是想让子嗣们更进一步,不像自己这般。

    如今,家主许诺为子嗣取表字,有意提拔他们入仕!他们怎能不感激!

    “谢家主隆恩!”

    满院的华府下人们跪伏在地,跪谢家主华安的莫大恩德。

    他们,今日终于看到了希望,跟着华安能飞黄腾达的希望!

    “行了,都起来吧。古月,带着你婆娘过来,正事要紧。”

第71章:医家医子(第二更,求票)() 
在华府不远处,无垠的良田间有一条溪流,清水涓涓。小溪两岸栽种有许多遮阴和固土的杨柳,如今正值伏夏,柳枝纷飞,杨叶翠绿。

    在其中一棵粗大的柳树下,站立着两个耆寿老者,正在纳凉交谈。

    “三月败柳絮,那柳絮可凉血止血,亦可解毒消痈,端的是好东西啊。”一个老者手握一根柳枝,眼神浑浊却犀利。

    另一个老者点头,“垂柳耐水湿,亦能长于旱处。其絮有奇效,确实好物。医子,我医家自春秋卢医故后,便避世不出,缘何如今您执意要出世?恕师弟愚昧,至今未能参悟。”

    “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吾医家避世实非所愿,皆躲灾祸而已,苟活残喘,焉需自夸。

    汉立以后,本应是我医家最佳出世之际,然武帝独尊儒术,打压诸子百家,致百家失颜色。

    如今,汉庭败像已显,黄巾起义从者如云便可窥究一二。

    至此,医家若再不出世,便极有可能从此泯然于史。吾等身为医家传人有何颜面再参拜医祖神农,先贤卢医?

    医家自祖神农以来已历三千载!万不能断于吾等之手!”

    身为当代医者,医家第二百四十九代传人,李钚倍感压力山大。每日夜不能寐,唯恐传世三千载的医家在自己手中断绝。

    如今汉室根基已断,各地军阀林立,豪门暗中串联,只待汉室耗干最后一丝精气神后,他们便伺机而动,绸缪这万里江山。

    李钚直觉,此为医家出世最佳时机,是以他在年初就暗中运作,原本他相中的医家世俗代言人是时任太医令,洛阳名医世家瞿氏家主瞿池,可没成想前不久瞿池突然被罢官致仕,新任太医令竟是一介还未弱冠的年轻人。

    查探新人太医令华安又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直至如今,李钚在对华安有了大致了解后才下定决心带领医家数百门生出世。

    “师弟,走吧,择日不如撞日,适才有弟子来报,那新任太医令华安已至府邸,你我前去,依我医家大名。先祖神农,先贤卢医之光辉,足以使他折服!”

    李钚很自信,医家手握天下泰半精深医书,药方,名医,传承三千载的底蕴,史上又有神农氏,卢医扁鹊此等绝世名医,足以让世间所有医者顶礼膜拜。

    在李钚眼中,他医家能选中华安,是他华安祖宗十八代修来的福分!

    他有何理由会不同意?

    “喏!遵医子令。”

    身为医家医子以下第一人,医家当代首席方技师秦琅却并不愿医家贸然出世。

    乱世之中好攫利,却也易消亡。然,医子李钚态度坚定,他秦琅也只能服从。

    愿天佑我医家。

    ————

    华府内。

    华安问了古月的婆娘很多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