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到宋朝发明黑火药救国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宋人本来就有这东西,只是他们没有可以发射弹丸的枪炮——制造枪炮的难度可以比制造火药大多了!

    至于可以点燃爆炸的手雷,铸造外壳的难度也不小,而且投掷手雷的掷弹兵更是不容易训练——真要能练出几千掷弹兵,还扔什么手雷,直接拿陌刀砍人得了。

    因而《武经总要》上记载的那种“燃烧火药”,还是一种在宋代来说比较实用的武器,在陆战中的作用兴许不太大,但是在水战(海战)中还是很有用的。只要有个能安装在船上的弹射装置,可以把燃烧弹丢到几百米外,就能在水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武好古想到火药、燃烧弹和未来的海军建设的时候,他正和马植、纪忆,还有一名叫章怡的中年人一起,走在爆竹声声,人山人海的御街上。

    马植是在武家的除夜流水席结束后找到武好古的,他还给武好古带来了一个有点特别的好消息:西门青将会在二月来开封府,然后和马植一同赴辽。

    据说是想要搭使团的便车,携带一批黄金去辽国采购生药。

    而和马植同行不就是和武好古同行吗?

    看来武大郎和西门庆……是西门青的缘分还没有尽啊!

    而纪忆则是直接从章惇府上过来的。还带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章家人,长得有些干枯,看着像个小老头,留着山羊胡子。据纪忆介绍,此公和章惇是同辈,都是蒲城章家的子弟,名毅,字子毅,官拜门下省都事,承事郎。

    章惇的职官全称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很长的官名,意思就是首相。

    其中的尚书左仆射就来源于三省之一的尚书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理应是尚书令,但是在宋朝这个官职是虚设的,尚书左仆射才是尚书省最大的官。

    门下侍郎行侍中事则来源于三省中门下省,门下省理论上的长官是侍中,很少委任,和尚书令一样都是空的,门下侍郎行侍中事才是门下省最大的官。

    也就是说,章惇理论上是三省之中尚书、门下二省的最高长官。而一直空缺的次相的职官则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尚书省的第二长官兼中书省的长官。

    但是宋朝的官制比较乱,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这些职官并不实际负责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事,而是由另外委派的“判尚书省事”、“判门下省事”和“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三省。

    所以真正遵守制度,也不结党营私的宋朝宰相的事权是很小的,连名义上应该归自己官的三省都管不了。而没有什么事权,自然就只能做一个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好官了……

    不过章惇是要做大事的奸相嘛,自然就要揽权了。揽权的方式有三:一是独相以免掣肘,二是结党以揽朝纲,三是任用心腹以掌机要。

    而这位和纪忆一起出现的章毅所担任的门下省都事,就是门下省中的机要职官。相当于机要秘书,很小的一个官,但是却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上,就是章惇用来掌握机要的心腹。

    门下省可是负责审议诏令王言的,传说中宋朝宰相可以封驳圣旨的权力,就是通过门下省来实现的!

    顺便一提,宋朝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别负责诏令王言的执行、草拟和审议,也就是中书拟旨,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而所有进入门下省接受审议的诏令,都要经过这位章大都事的法眼!

    所以这个人物对章惇而言有多心腹,由此就可想而知了。而他之所以只是一个正八品的承事郎,多半也是少了一个进士功名……这就是章惇守规矩的地方了,他虽然掌握大权,但是绝不会为自己人谋取不合规矩的利益。所以他是个奸在路子上的奸臣。

    四个人互相拜了新岁之后,纪忆就提出同去潘楼一游,于是便结伴出行,刚过子时,四人就走到了御街和潘楼街的相交之处,纪忆这时停下脚步,抬手一指张灯结彩的潘楼。

    “子毅先生,崇道兄,良嗣兄,我们一起上潘楼观景如何?”

    潘楼观景是开封府元日的传统节目,因为潘楼就位于御街和潘楼街的交汇处,建得又比较高大,视线极佳,正好用来观看元日这天在御街上举行的各种表演和游行。

    在元日这一天,坐在潘楼之内,吃吃喝喝,听着小曲儿,看着楼下的表演和游行,也算是一件雅事儿。不过潘楼上能够用来观景的位子可不大好预订,寻常百姓是不用想的。便是一般的富豪,也不够面子在元日在潘楼靠御街的这一面订下个雅间儿。

    不过纪忆总是有办法的,武好古等人才到潘楼的大门口,就看见潘楼的二管事儿潘兴业满脸堆笑的出迎了。

    这潘楼其实是潘家将门的产业,不过并不是由潘家将门的子弟在经营——当年潘楼开张的时候,经商还是一件很低级的事情。所以经营潘楼的是潘美的一个假子和这个假子的后代,潘家将门只是坐享分红。

    而这位潘兴业则是那位潘美假子的后人,从十六岁起就在潘楼做事,一步步从跑堂的伙计爬到了如今的二管事儿——这是潘楼的三号人物,再往上就是大管事和掌柜了。

    “纪大官人,章大官人也在啊!”这位潘兴业是个三十许岁的中年人,因为常年在潘楼这个到处都是美食的地方做事,所以有些肥胖,不过却是胖得相貌堂堂,他先向纪忆和章毅唱了个喏,然后就看见武好古了,脸色就变得有点儿古怪。

    “哦,崇道也来了……”潘兴业冲着武好古拱拱手,然后凑近了些低声道,“地字七号间。”

    地字七号间?什么意思?难道是纪忆定下的包间?

    武好古一时没有明白,潘兴业却已经做了个肃客的手势,把纪忆、章毅和马植请上了潘楼。不过却不是地字诸间所在的二楼,而是天字诸间所在的二楼,一个位于潘楼街和御街交汇处的包间,实现极佳。

    包间里面已经有四个绝色女子在等候了,都是盈盈十七八的年纪,而且还都是肌肤塞雪,鼻梁高挺,眼眸微陷,一看就知道是白番和汉人的混血。

    四个女子见到纪忆,立即就迎了上来,盈盈一福,开口就是软糯的吴语:“见过大官人。”

    纪忆回头对武好古、章毅和马植三人一笑:“她们都是我从平江带来的家伎,都是墨娘子调教过的,你们一人挑一个带回去,算是纪某的一点心意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送女”吗?武好古心想:这纪忆是有绿帽情节吗?

    其实宋朝官场上互赠家伎甚至侍妾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章毅第一个拱拱手,笑着回道:“那便多谢了!”

    武好古却有点犹豫,美女,而且是混血美女,他当然是喜欢的!

    但是潘巧莲会怎么想?她还没嫁过门,武好古就收了女徒弟,现在又要收个家伎……

    正犹豫的时候,他突然看见的纪忆打过来的眼色——纪忆瞪了武好古一眼,显得有些着急。

    武好古这才反应过来:纪忆是在往马植身边安插眼线!自己要是拒绝了,马植也就有理由推辞了。

    他当下也拱了拱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纪忆笑了笑,又瞧着马植,然后一指四个混血女孩中最漂亮的一位,“良嗣兄,这是影儿,是墨娘子的得意弟子,可看得过眼?”

    马植呵呵一笑,眼睛似乎都亮了,当下就拱拱手笑道:“大官人真是太客气了,在下多谢了。”

    “大郎,你选谁?”纪忆又笑着问武好古。

    真的能选一个?不是假装选一个,待会儿还要完璧归还的吧?

    武好古心头顿时一阵荡漾。他穿越以来,可还是个童男子呢!

第213章 太腐败了() 
北宋开封府的元日庆典活动是从“大傩仪”开始的,所谓的“傩”就是传说中管驱除瘟疫的神——傩神。而大傩仪则是由宫廷举办的驱除瘟疫的祭礼。由皇城司、教坊司和殿前诸班亲自上场,戴着假面,穿上绣画戏服,扮成镇殿将军、判官、门神、钟馗、土地神、灶君等等各路神仙,浩浩荡荡千余人,护着假扮的傩神,吹吹打打出宣德门,沿着御街一路向南,直奔南熏门而去,出了南熏门再走往转龙湾,在那里挖个坑把疫病鬼怪埋起来,称“埋崇”,至此大傩仪才宣告结束。

    大傩仪之后,则是元日百官及诸国使臣拜贺之礼。所谓百官及诸国使臣拜贺之礼实际上是元日大朝会的替代。宋承前代之制,于元日、五月朔、冬至行大朝会之礼。设御座于大庆殿,设黄麾仗于殿之内外,陈贡物于宫架南。群官、宗室、使臣各服其服,中书侍郎以诸方镇表案,给事中以祥瑞案。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受拜贺……总之繁文缛节一大堆,不过在潘楼上是看不到大朝礼的,只能看到百官和使臣浩浩荡荡的从御街通过,还有禁军将士着甲胄列队护送,对了,开封府国子监学、太学、武学、小学的诸生也会参加大朝礼。若是遇上科举大比之年,还会有各地的举子参加,对开封府云英未嫁的佳人们来说,这可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不过大朝会之礼不是每年元日都会举行,有六种情况是可以不行大朝会的,分别是:一、皇帝个人身体不佳;二、皇室有凶事;三、受服制所限(比如死了太后穿孝服);四、有军事行动;五、有大灾,百姓饥寒;六、天气不宜。故而北宋一朝总共只举办过五十次大朝会。

    今年则因为西北战事还在进行,因而不行大朝会之礼,改为皇帝登东华门受白官及使臣拜贺。不过省事儿的只是皇帝,百官、使臣和诸生还是得熬着通宵(不是起床,而是根本没得睡),沿着御街去往东华门拜贺,也是挺累人的。

    武好古并不是官人,所以没有资格参加拜贺礼的,而纪忆和章毅到达潘楼之前,就已经命人把全套的朝服送到了潘楼。大傩仪一结束,他们俩就要换上朝服去拜皇上了。

    现在拜皇上的时间还没到,大傩仪的队伍正吹吹打打的从宣德门里出来。从宣德门到南熏门这条御街大道沿街地势高处,或酒楼或亭台,都已经被被开封府有钱有势的人占了,家里有人得病难治的,就置上香案贡品,称为“请傩”,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其他人则摆上小菜,温几插酒,或是家人,或是朋友,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等着看文武百官和番邦使者还有禁军将士们浩浩荡荡地通过。

    开封城的闲汉百姓们,兜里没那么多闲钱,就在街边沿途挤挤挨挨,凑成一团,翘脚观望。还有不少提篮挑担的小贩,沿着这条大道叫卖吃食和热气腾腾的茶汤,还有一些商贩则在路边搭起彩棚,摆出各色玩意,比如、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歌叫关扑。关扑就是一种以商品为诱饵的赌博,赌客花上远低于商品价值的钱财就能去赌一把手气,如果运气好的话就能得到商品,运气不好,钱财就归了卖家。每年元日至初三,开封内城到处都是关扑摊铺。

    开封府的三衙禁军有一部分已经上街当值了,别看这些军汉平时也不怎么训练,都是吊儿郎当的,不过今天可不一样,个个都精神十足,穿上红色的战袄,戴上范阳笠,佩刀持枪,从南熏门一直站到宣德门,看上去就仿佛是真正的精锐恁般。

    在潘楼的天字三号包间里面,马植这个时候已经和纪忆、章毅亲近了不少,滔滔不绝在和他们说着燕京城内除夜和元日的状况。

    “燕京苦啊,便是除夜和元日也没恁般多的吃喝玩乐,都没有钱,有钱的也不大在外面玩,外面只有成群结队的乞丐!”

    “对,就是要饭的,开封府偶尔也能看见,不过不能和燕京比……燕京就是个乞丐城!特别是元日前后,要饭的叫花子都快把城给挤爆了,门都出不去!”

    “不管,契丹人不管的,百十年前不让乞丐进城,现在不管了。现在契丹贵人都吃斋念佛,心善着呢,怎么能把叫花子往城外的冰天雪地赶?不仅不赶,各大寺庙,各个大户人家从除夜开始都要大开粥场。不过就是这样还是有不少饿死、冻死的!每天早上都能见到有死人倒毙街头!”

    “叫花子都是城外的农人啊,都是客户。辽国早就没有自耕之农了。土地要么是寺庙的,要么是契丹贵人的,要么就是汉人、渤海大族的。汉人、渤海人的农夫都是客户,一年到头的劳作,所得不足温饱,没得办法只得在农闲时进城乞讨。再过不下去,就得卖儿卖女,或是自卖为奴,真正的人间地狱……”

    原来大辽国内真是民不聊生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