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九妹很高兴,拉着王宁安的手,笑着问道:“可练过武术?”
王宁安不好意思道:“只练了几个月,学点护身的剑法。”
杨九妹把脸一沉,“光会护身可不行,要能杀敌,把你的宝剑给我,老身教你两招。”
王宁安有些迟疑,可是架不住杨九妹的热情,他只好把腰里的软剑抽出,送到了杨九妹的手里。
杨九妹还没说话,一旁的小妮子突然惊呼起来。
“姑太,他的剑怎么和我的一样?”
说着小妮子也抽出一柄一尺多长的宝剑,只是剑柄处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杨九妹看在眼里,大吃一惊,努力追忆着说道:“我听大哥说,当年王伯伯教给爹爹一套护身剑法,爹爹效仿王伯伯,铸造了一柄软剑,后来传给了大哥,又辗转落到了你的手上……对了,这柄剑是王伯伯留下来的?”
“是他老人家的,只是来历有些故事……”王良璟把前段时间伏击辽国士兵,抓了韩千寿,拿回祖传宝剑的事情说了下。
杨九妹听在耳朵里,越发震撼,身形竟有些踉跄。
两柄宝剑,杨家世代传承,最后竟然没有男儿担得起,沦为女子闺房玩物。而王家的宝剑流落辽国,隔了一个甲子,后辈子孙又给抢了回来,还击杀了上百名辽寇。
越是对比,差距就越明显,杨九妹只剩下浓浓的羞愧。
“你们家还有谁在,老身想去拜会。”
王良璟急忙道:“我奶奶还在。”
“噢?快带我去看看老嫂子。”
人世凋零,还剩下的老人实在是太少了,杨九妹见到了王老太太,两个人当年只有一面之缘,那时候王老太太是嫁入王家的新妇,杨九妹还是四五岁的黄毛丫头,时隔多年,一个个垂垂老矣,一个也是满脸皱纹。
两位老人见面,提到了这些年的过往,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断,提到了这大半年,王家的变化,杨九妹越发感叹。
“老嫂子,什么都不如子孙有出息,你有福啊!”杨九妹一边感叹,一边说道:“正好我在沧州住些日子,把杨家的枪法都教给他们,也不算埋没了东西,我也对得起爹爹和大哥的在天之灵了。”
第73章 爱读书的杨姑娘()
王老太太可不敢轻易要人家的枪法,连忙拒绝:“使不得,使不得啊!”
“唉,老嫂子。”杨九妹叹口气,“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年杨家丢人啊!自从我大哥去世,家中便没有了顶梁柱,子孙架鹰溜狗,赌钱生事,甚至眠花卧柳愈发,没有规矩,早就忘了祖宗的大仇。看到了王家的部曲,我真是惭愧,为了不让杨家枪法埋没,只有留给王家!”
……
杨九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休息了一天,她就把杨家枪法,一共三十六路全数教给了王良璟。
别看王良璟笨头笨脑的,学起武艺可是灵性十足,没有几天的功夫,就把杨家枪法炼出了三四分的火候,连杨九妹都大感意外。
相比之下,王宁安就逊色太多了。
他被杨九妹叫去,教了几手软剑的招数。
软剑不同于重剑的大开大合,讲究以巧取胜,招数奇诡,往往从不可思议的方位发出攻势,防不胜防。一柄软剑在杨九妹的手里,简直就是一条凶狠灵巧的毒蛇,可到了王宁安的手里,就成了软趴趴的蚯蚓,练了几天,一点进步没有,还险些把自己给伤到。
“就这么点本事,还想扫平辽国呢,真是吹牛皮!”杨怀玉毫不客气,讥讽着王宁安,他被姑太怒斥了,心里的怒气都算到了王宁安的头上,看着他笨拙的样子,杨怀玉心里乐开了花。
“哥,我觉得你是不对的!”
小妮子板着脸,郑重说道。
杨怀玉一瞪眼,“曦儿,你怎么帮着外人说话,姓王的功夫就是不行吗!”
“姑太早就说过,战场上有力用力,没力要用智。我看王二郎能消灭上百辽兵,人家脑子聪明着呢!”
杨怀玉更加不屑,“聪明?连几手简单的招式都学不会,根本是个废物。”说完之后,杨怀玉大摇大摆,出了王家,到了对面的摊子。
在王家的经营之下,土塔村比起以往繁荣了许多,街边也有买东西的摊位。
一大碗面条,浇上浓浓的肉汤,配着大肉片和青菜,是所有人的最爱。就连杨怀玉也不得不承认,土塔村的猪肉比起京城的还要好。
肥嫩多汁,入口即化。
配上热气腾腾的面条,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
这也算是土塔村唯一吸引他的东西了。
真不知道姑太脑子里想的什么,连家传枪法都能教给别人,最可气的是对方才是个都头而已,蝼蚁一般的东西,也值得这么抬举!真不知道姑太是吃错了什么药。
……
“怀玉那个孩子,真是骄纵坏了。”杨九妹劳累了一天,用热水泡着脚,低声叹气。
小妮子杨曦蹲在地上,乖乖给姑太洗脚,一声不吭。
“丫头,你说王家谁是主事的?”
杨曦愣了一下,“还能是谁,王叔叔呗。”
“错了!”杨九妹感叹一笑,“这几天我旁敲侧击,打听了不少消息。王家真正能咸鱼翻身,靠的是王宁安。别看那小子年纪轻轻,可是他有内秀,早晚不同凡响!”
杨曦强忍着笑,低声道:“大哥可是说王宁安连几招剑法都学不会,是个废物!”
“呸,我看他才是废物,自己就是个半吊子,还有什么脸笑话别人!”杨九妹感叹道:“武功对王宁安来说,不过是装饰而已,他的本事可大着呢!你知道不,最近京城最流行的《三国演义》就是他写的。”
“啊!”
杨曦真的吓到了,“姑太,他才多大啊?”
“我大宋不乏神童,光是会著书不算什么。关键是书中智计权谋,勾心斗角,几百个历史人物,驾轻就熟,丝毫不乱。光是这份心智,就让人赞叹。老身拉着他教两手本事,其实是想结一个善缘,杨家真的衰败了,不能不留一手了……”
杨曦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杨府,无论多大的风雨,都不会影响到她的身上,她一直快乐得像小鸟。
这一次姑太只带着大哥出来,是她偷摸乔装,堵在十里亭,硬要跟来,见见外面的风光。可一路上她却不止一次见姑太感伤哀叹,莫非杨家真的出了问题?
杨曦想要再问几句,杨九妹却没了心思,懒懒靠在枕头上。杨曦只得从姑太的房间里出来,外面已经是星辰闪烁,皓月当空。
阵阵夜风,送来花香,少女心中有事,显得烦躁无比。她没有回房,而是信步闲游,不知不觉,走到了王家的后院。
借着月光,她能清楚看到,月色之下,一个少年正在练着剑法。
是王宁安!
杨曦认了出来,王宁安正在一遍一遍练习,杨曦微微摇头,这套剑法她在七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明显看得出来,王宁安练得死板生硬,一点灵性没有,他果然不适合练武。
就是这么个少年,居然值得姑太去巴结?他有什么了不起!
好奇之下,杨曦不走了,留心观察。
王宁安全然不知道有人看着自己,他还是一刻不停,不断挥动宝剑。不得不承认,他在武功一道,实在是天赋有限。但是王宁安有自己的主意,他需要的不是冲锋陷阵的本事,能保住自身安全就好。
王宁安渐渐把功夫都放在了拔剑上面,尽可能更快,更熟练,哪怕只有一分一毫,也值得付出百倍的汗水。
一击必杀,既然繁杂的东西学不会,不如就来简单的,王宁安坚信熟能生巧,只要足够快,就能要了对手的命!
他忘情练着,一次次拔剑,越来越快……杨曦渐渐凝重起来,她很有武功天赋,杨家年轻一辈的人中,功夫最好。
她不由自主设想,假如自己站在王宁安的对面,突然拔剑,自己能不能躲开?杨曦估计,至少有九成把握,可还有一成啊,也就是说,这个武功天赋平平的少年,竟然能威胁到自己,真是不可思议!
……
杨曦越发觉得王宁安不一般,生怕自己暴露,她悄悄离开。走到了一半的路,向左是卧房,向右,是王宁安的书房,她路过两次,却没有进去过。
想到王宁安的特殊,少女好奇心越发强烈,竟然鬼使神差,溜到了王宁安的书房外面,顺着后面的窗户,翻进了屋子里。
书房不大,只有两间,一张硕大的书桌,上面凌乱地摆着一些纸笔,在书桌中间,有一摞文稿。
杨曦对天发誓,她不是有意要看,只是扫了一眼,封面上写着“吴越春秋——西施传”。
居然是四大美人之一,小妮子好奇心越发强烈,捧起书稿,浏览起来。谁知这一看可不要紧,杨曦一下子就迷住了。
沉鱼美人,只不过是山村少女,欢快纯洁,天真烂漫——恰逢越国战败,范蠡寻来西施,苦训三年,送给吴王夫差。
年轻的西施被范蠡的优雅风度打动,也相信了范蠡所言,等到灭了吴国,就会接她泛舟西湖,做一对神仙眷侣。
西施相信了范蠡,她用尽自己的美貌,去欺骗夫差,去扰乱吴国,她终于成功了,吴国灭亡,吴王夫差自刎宫中,临死之前,夫差告诉西施,他早就知道她是越国的奸细,却不忍见她受委屈,唯有百依百顺,以江山酬美人,但愿西施能得偿所愿……夫差死了,西施为了他流下了泪水。
西施又满怀期待,等着范蠡前来,履行当初的诺言。可是西施等来的是范蠡手持白绫,让她自缢,以免再祸乱越国江山……
“好一个无耻的范蠡,好一个可怜的西子!”
杨曦愤然而起,此时门被推开,王宁安赤着上身,从外面走了进来……
第74章 一怒拔剑()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体远没有成熟,王宁安的个子很高,肌肉还没跟上来,有几根肋条都能数得清。他又不是那些年纪轻轻,就调戏丫鬟,昏天黑地作死的贵公子,实际上,王家只有两个老妇,帮着照料老人起居。
练武回来,王宁安想冲个澡,然后赶工一点东西,准备休息。
哪知道书房里竟然多了一个人,还大声尖叫。
“登徒子!臭流氓!”
“拜托,这是我的书房,你还是小贼呢!”王宁安接着蜡烛的光,看清楚了对方的面容,正是随着杨九妹一起来的小妮子,貌似叫什么杨曦。
杨怀玉对王家人的不屑,王宁安清楚,只是懒得和不知道几世祖一般见识,连带着对他的妹妹也没有好看法。
“信不信我喊人抓贼了?”
杨曦吓得不轻,大半夜偷偷潜入别人的书房,还被人家堵了正着,简直羞死了人。小姑娘的脸蛋瞬间就红了,跟大苹果似的,又羞又愤,眼泪在眼圈来回直打转,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
王宁安看得也是头皮发麻,“喂,你没安什么坏心思吧?要是没事,你赶快回房吧,我,我就当不知道。”
杨曦迟愣了好半天,王宁安都想去叫人了,小妮子突然跳起,捂着脸就跑了。
“连句道歉都不说,真是惯坏了!”
王宁安气哼哼坐到了书桌前面,一见自己的书稿被弄得十分凌乱,他更生气了。跑自己面前耍大小姐脾气,我可没心思惯着你。幸好书房里没有什么关键的东西,不然非让那个臭丫头付出代价!
整理了一会儿,王宁安继续动笔,润色。
《三国演义》算是一炮而红,没有给他带来实际收入,但是却带来了泼天的名气。王宁安觉得要趁热打铁,一来能刷声望,二来出版书籍的利润也不小。而且王宁安还有更深层的算计。
日后王家要向着将门发展,而眼下文贵武贱,话语权都垄断在文人手里,武将不断被抹黑攻讦,连反击的空间都没有。
假如经营出版业,有了庞大的读者,就可以借助灌输一些观念,日后甚至能弄出报纸,替将门摇旗呐喊……当然了,那都是长远的打算。
暂时先把第一批想出版的书弄好,王宁安觉得,宋代出版业算是发达,可是同网络时代是没法相比的。
在全民创作,如山的环境下,随便给猪脚找点麻烦,那就是“虐主”,要遭到口诛笔伐。
可是在纸质出版的时代,书籍获得相对困难,越是悲剧,就越容易震撼人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不用太往前算,就是那些经典的武侠,有多少到了最后猪脚也不是最厉害的人物,有自杀的,有被戴绿帽子的,有残疾的,有孤苦一生的,有师徒反目成仇的……总之悲催凄惨,不同时代,就要有不同的作品,去迎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