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会在乎脚下的虫子,除非那是一只臭虫,会脏了你的脚,范承谟所能代表的意识形态,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回头去了,本着恐吓惊吓的目的,他选择了一部星球大战,让范承谟感受一下长老会的力量,就直接让他们走。

    这些本就不是李向前需要考虑的,正如,当范永斗这个名字映入梁存厚的眼帘的时候,哪怕常年养尊处优,心胸开阔,也不禁起了很大的变化,杀意。

    八皇商可是明末绕不开的人物,他们贩卖战略军事物资给八旗兵,沟通消息,甚至还帮助贿赂策反官员,可以说是立下了所谓的汗马功劳的了,他们得到的回报当然不少,自然,也就进入了长老会的,观察名单,总的来说,任何人都会对这些吃着大明的饭,最后当了大清朝的功臣皇商很感兴趣,未必是要弄死他们,如果长老会真的要一个个把历史上投靠满清,而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都弄死,一来不现实,二来太浪费资源,引起仇视,第三,真这么做的话,那么那些原本在历史上投靠满清,却是毫无姓名的人如何公平呢。

    范永斗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已经来到了帝都,原本,范永斗和其他七家皇商,都是根植于张家口的商人,在明朝政治日趋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关头,商人特有的灵敏嗅觉,使他们看到了满清的崛强和野心,于是在正常贸易之外,暗中为满洲人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搞起政治买卖。

    这也是第一个习性,除了商人的本职来说,范永斗喜欢投机政客,依靠大量的贿赂和交易,进行暗地里的勾结,这样做生意。

    一个投机者。

    梁存厚对眼前的安蓝说道:“那么,这个范永斗是走了你的门路,可是你又介绍给我了?”

    安蓝恭谨道:“这本就是这个口外商人想要来帝都,孝敬朝廷新晋,下官当然知道,论拔尖,您当然是诸位长老之间的头领,我自然是给他机会,让他孝敬您了。”

    安蓝确实如此,原本他还想着什么内阁或者尚书之类的官职,但是越在长老会手下做这么一个初期的带路党,为他们介绍各种实情,他就越绝望,由于长老们大多粗疏,也有着实力太强而肆无忌惮的情况,所以就显露了无数的计划和雄心。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长老们一口气将帝都四周大片土地都拿下来了,原本那些地皮还有一些主人,也直接用黄金买下,这个时代的小吏原本都没什么人权,要买东西都是强买强卖,而现在,新朝的长老直接给钱,当即就吓得屁滚尿流,而且他们还口中说着,计划着修建什么火车站,还说,有了那火车神器,从帝都到天津卫,不过一刻(古代的半小时)时间就可以到达,而且一次可以拉好几千几万石的东西,安蓝虽然觉得神奇,但是毕竟他们有着帝都老百姓已经见怪不怪的东西,千年隼,所以也就这么信了。

    但是慢慢的,他忽然明白了一点事情,这些长老们,大概有几百人,他们是打算直接占据成为一个朝廷啊,自己只怕,除了依附于他们,是没有别的出头之路了,不过,这种情况,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新朝建立,肯定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让自己的基本盘吃香的,比如大汉的诸侯们,大唐朝基本上就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将,都是士族们在玩,当然了,其他人,想要起家,自然是要依附于他们的。

    于是,这也是安蓝的小心思,自己并无让范永斗可以飞黄腾达的能量,但是如果介绍给长老,范永斗这个小子,如果抖了起来,那么自己身上不也是可以借机出名吗,自然就会有门路来走动自己,可以趁机去结交长老。

    这些日子以来,帝都百姓也渐渐回过味来,毕竟是人多嘴杂,甚至长老们也对此暗中推波助澜,大体明白了什么,之前传说的,天上星宿下凡的传说差不多是真的了,而自从先帝国丧大典上,太子神情凄凉的出来,帝都的人可是着实有人见过太子的,毕竟每年祭天之类的典礼,小太子也是要出席的,而很多人都说,现在掌权的,事实上就是那群说着奇怪口音,剃着短毛的男男女女,而他们也确实好像天上神仙一样,开着那“飞船”飞在天空,甚至还有擅长作画的人前去绘画。

    安蓝和突然出现在帝都的吴梅村交流过一下,得知吴梅村是在那飞船里,清晨还在应天府(南京)呢,到了一大早,那个长老已经把他一推,说紫禁城到了,着实将他吓了一跳呢。

    就吴梅村的说法,他们这几天正在做的,可是一些大工程,对于“旧城区”,也就是现有的帝都,要好好整改,安装水管,通电,可以在大白天就能亮起来,好像已经在紫禁城和一些地段使用的灯具一样。

    所以,安蓝的心思就是这么简单,范永斗可是下了点本钱的,理由也充分的很,原本范永斗已经搞定了留守山西的姜襄,不过常年沟通蒙古,打着联络旗号的范永斗,忽然发现,帝都这里,今日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便宜的粮食,基本上原本那些囤积居奇的商人,都死得很惨,当然了,由于李自成本身就打着均田免赋的旗号,所以也没有多少粮商敢于顶风作案,所以损失不大,但是现在,很奇怪的是,他们的粮食卖的也太便宜了。

    能不便宜吗,长老会在帝都公开平价出售大米,反正他们又不需要钱,因此价格就是在南京的进价,根本没有怎么加价,几乎就是以现在帝都米价的三分之一出售的。

    (本章完)

第147章 下岗职工() 
当然了,见识多了为了多买房就假离婚的夫妻们,长老会肯定也不可能无限量的卖大米,那是明明白白的让人去套利啊,因此长老会是按照大明朝原有的,还能继续运作的保甲制度,按照大概人头发放。

    这样的发放没有过几天,但是目光敏锐的商人们马上就有了感觉,原本囤积居奇的他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那天天飞在天上的,被叫做什么“千年孙”的神物,居然可以一下子从南京飞到帝都来,而且一次可以装好几千石的粮食,嗖的一下就到了,也不花多少钱,因此这价格不就降下来了吗。

    他们一下慌了,如果是以前,还可以罢市,闹事,前去自己平时交保护费的缙绅大户,甚至就是当朝公爵皇亲那里去哭诉,但现在,怎么看都没人敢于如此,起码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到螃蟹之前,没人愿意就此和长老会对抗,开玩笑呢,人家可是正正经经的神仙下凡,反正现在,可是明明白白的,城里的消息四处传播,人家可是一天内就搞定了危害天下十几年,甚至几次三番在帝都周围路过都没事的八旗兵,谁敢去招惹?

    不过,好在长老会可不是傻子,这样搅乱市场的行为,同时在分发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一些帝都市民低价出售大米套利,去购买粗粮进食这种事,他们也知道了,这帝都人民不缺钱,这里毕竟是积累百年,树大根深的地方,除非是赤贫人士,不然的话,谁都不会缺钱,只不过前些日子由于物流贩运被切断,所以造成了暂时的恐慌性抢购,其实呢,这里可是朱棣征发北方阔佬前去帝都定居,人为的硬生生的制造出来的一座城市,可谓是深有底蕴,要知道,几个月后,那些八旗兵进了城后,将城北和内城完全占据,原本的主人驱逐开了,那些穷疯了的旗兵,可是整整抢了半个月,才把这些富户抢劫完毕啊。

    所以,长老会新近发布的布告,未来将在南北交通方面,修建铁路,使得天鉴变通途,第一期工程就是从帝都南站到达天津卫的高铁一号线,之后就是天津工业区的建设,按照长老会的规划,帝都还是老老实实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那样的政治中心,最多加上点文化产业作为点缀,至于未来的大学自然是挪去风景秀丽的廊坊大学城,当然了,一群原本都是工科生的家伙,有的还偏科,怎么看都没有教授样儿,而且现在,这个大明朝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生,所谓的大学自然无从谈起,连小学生都没有呢。

    这套系统的亮点就在于,抛弃原本帝都的,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七环的设计,直接按照后世的时候,卫星城的设计,以高速铁路为通勤主要方式,搭配高速公路,京津冀一体化终于提前了三百五十年开始了运作。

    当然了,以长老们的产能,这个工作十年内完成,已经是烧高香了,这是后话,但也已经给所有明白的商人一记重拳。

    所谓商业,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物流产业,通过更有效率的贩卖,谋取巨额利润,但是现在,只需要几天时间,长老会事实上就向这个世界显示了自己最强大的力量:以高科技带来的对商业模式的改变而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进而促进社会进步。

    当然了,以这些没有读过书的半文盲,他们能够理解的内容就是,这些来历神奇的长老们,真的拥有神鬼莫测的能力啊,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些粮食,都是直接从南京临时运来的,关于这些,自然有人已经去南京询问细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这玩意,真的是可以大量的将远处的货物运到帝都来。

    自然是有人如丧考妣一般大叫起来,哀叹自己赖衣求食的生存空间要没了,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商人们的聪明劲啊,尤其是那些,敢于走蒙古这条路,一路从张家口绕道去盛京,给那些强盗送去赖以生存的粮食,食盐,甚至于是兵器,谋取最大的暴利。

    这样的人,立刻就在脑子里,列出了这样一道不等式长老的运输成本无限小于他们的,运输量无限大于他们,运输速度自然也是更快的,那么,如果可以……

    这就是范永斗为什么,敢于作死,求取安蓝,要求他为自己介绍长老们,方便沟通沟通。

    当然了,对于这样卖国成性,而且也有无数把柄被抓在八旗兵手里,心知肚明,一旦他们倒台,必然有人把自己供出来的,因此,趁机想办法,在里面渗透一下,了解一下这些短发人到底从何处来,甚至,范永斗最高的理想是,如果能得到这么一艘,嗯,他们叫做飞船的东西,那他还不得赚翻了啊。

    当然了,范永斗这样的想法,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之前我们说过,长老会是以电子档案治国的,招惹了长老会,或者长老会对你提前有了意见,那么,意思就是说,对你的提防自然是十足十的高。

    这也是,在内阁大堂内,梁存厚接见了这个范永斗,当然,理由是,范永斗有一件有利于民生,造福万众的事情,要来通报,求取长老接见。

    梁存厚思考再三,还是接见了这家伙,对于范永斗的处置,却争吵了起来。

    没错,争吵,长老会毕竟没什么太过严密的规章制度,草创时期,基本上很少有保密的信息,因此范永斗的所谓求见,第一时间就在长老们的聊天频道里传开了,一时间,也基本上就是炸开了锅,几乎每一个人的注意力到集中在了范永斗身上。

    这也难怪,毕竟信息是完全公开的,而大家都闲得很,他们做的各种事情,一片石大战,团灭顺军八旗兵的余波最多刚刚传递到周边的地区,还要加上那些官僚们反映的时间,所以,却也比不得范永斗的效率快捷,本身他就是常年跑草原的人,着实和一些不开眼的马贼打过交道,胆子大,速度快。

    (本章完)

第148章 徐官屯() 
但是,别忘记了,在电子档案中,范永斗可是被标记了一个,主动做汉奸的典型。

    所谓的汉奸,其实也有很多种类,有的是因为走投无路,没有别的办法,主动去投靠,比如我们的孔有德先生,还有洪承畴同志,几十万大军,一朝丧尽,结果最后,大家才发现,这位洪先生是一位怕死鬼,于是也投敌了。

    这一点,也是让长老会对于吴三桂这样的多加优待的原因,毕竟是左右夹击以后,无奈投靠,而且还是被欺骗了的,吴三桂也确确实实做到了,从不屠城,从不掠夺百姓。

    这大明朝的教育,还算及格,也就是说,所谓投靠者,往往都是被逼无奈做出的选择。

    而唯一的,是在生命和生活都无恙,完全是看中了金钱和好处,才投靠的,那当然是……范永斗这个家伙了,还有他所代表的张家口口外商人,八位“皇商”们。

    这一点,就完全与其他人不同。

    他们是看到好处,主动当带路党,导致千万生灵死去的。

    当时,梁存厚只是点击手中终端,在他的聊天群里说道:“谁知道范永斗是谁?”

    很快,就有人马上回应,“我擦,老大,这是汉奸啊。”

    “没错,铁杆汉奸,绝对是不安好心的。”

    “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