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工厂到大明-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震认同的点头道:“大明之害河,黄河为首,长江次之,大人的书是治水长江,对那方了解更多,咱们就以长江为例来说。”

    “长江水患,最多的就是梅雨季节,上中下游一两个月内多地大雨倾注河道,上中游还好,尤其下游,水漫河道淹没农田居舍,这才成洪成害,大人的十府巡抚就是因此而设的吧?”

    张国维点点头,张震继续道:“如果我们在上游甚至中游依着山势,建起几座大坝,下游汛期时拦水成几十丈高的大湖,旱季时放水方便下游灌溉,如此一来,这长江非但无害,还大大的利国利民!大人以为如何?”

    张震的话还未说完,张国维已然吃惊的嘴巴张的老大,等到听完好歹闭上嘴,那喉头吞咽着口水,带动胡子一翘一翘的,愣是说不出话来。

    屋内五人,只剩下其他四人吞咽口水的声音,后世那些水电站都能成旅游景点,现在有这个效果,张震一点也不惊讶,端起茶杯喝起了茶水。

    良久,张国维稍稍平静,忍不住叹道:“贤侄你这真是天胆啊!成不成不说,可比我敢想多了!若真能建成这般大坝,别说封爵了,流芳百世也不在话下!”

    张震笑道:“这大坝用料苛刻,建造更是艰难,此时也只能当个计划,不过其中有个法子,此时就能在运河闸口用上。”

    “哦?快说来听听!”张国维惊喜道,有能用的办法,他当然不会错过,谁让对方的想法这么匪夷所思呢?

    张震含笑沾了自己杯中茶水,在桌上随手画了河流船闸模样,指着简图说道:“大明的船慢,过水闸不易,不若在运河一侧建个这样的船闸,两面有闸,下游来船,开后闸,水平进船,关后闸开前闸,水平了出船,若上游来船,反其道行之即可。”

    张震顺着黄河下来,一路上一来是船快,二来是各处夜不关闸,一路畅行无阻,当时看过水势,又听说了镇上那过闸漕闯三浪吃面的传说,知道就凭大明的人力划船过闸艰难,这才说了这后世船闸的基本构造。

    后世水电站那几十米的落差,几千上万吨的轮船都能通行,这运河上这不到一米高的水闸竟是鬼门关一般的存在,张震也很是无语。

    反正准备靠这运河起家,索性就先给大明点甜头吧。

第55章 万人空巷() 
和张震对话,张国维那心情是时而激荡时而低落,反复反转多次,怕是比面对崇祯时的伴君如伴虎还要累的多。

    终于得了船闸这有用之法,张国维心神一松,再也支撑不住,脑袋一歪,坐在那太师椅上就睡着了。

    粗重的鼾声响起,这位巡抚大人许是累极了,睡的很是香甜。

    张国维个子稍矮,微胖,张震自己是够呛能抱动的,吩咐张黄河夏仲勇两个小心将大人搀扶到自己卧室,又过了一会,南阳镇上的郎中才请来。

    就是上那金疮药这巡抚大人也不醒转,这下就连郎中在内,所有人都服气了,彻底服气了,这才是好官啊!

    张国维睡到午后半晌未有醒转的迹象,龙王庙工地上上竟然来人了。

    张震问明来意,原来是刘尚书派去给张国维送信的那人回来了,这人不敢隐瞒,说是半道上跟丢了张大人,向那工部侍郎请罪,这才有了侍郎来访。

    亲眼见过张大人的睡姿,这位宋侍郎才放了心,留下一人等候张大人醒来号报信,向张震道谢一声,自家回那龙王庙工地了。

    张国维这一觉,从上午一直睡到后半夜才醒来,张震还在油灯下看书,见他醒了,慌忙叫了刘氏置备饭食为其垫饥。

    两人在灯下长谈半夜,张震认为有那杂交种和水利之事就足够了,这一夜虽未再说什么惊世骇俗的话,但张震的见解之另类,还是让张国维惊讶连连。

    待到天明,宋侍郎又来相请,张国维和张震作别,明说要借侍郎的奏章一用,完后就回金陵,待到麦收时再来,就此去往龙神庙了。

    ——————————

    随着工业园的八个女孩越来越熟练,每天都有新枪下线,还是保质保量的那种。

    柳如烟林飞雪两个通房丫鬟,也被张震收了,不过收的时候也是在夏莹莹来天葵的时候,待她那天葵过去,张震还是由她侍寝。

    而那几亩玉米,因为夏莹莹等几女勤劳的授粉按时的浇水,长势相当不错,收获后上秤一称,亩产高达一千一百多斤,让众女咋舌不已。

    这还是张震穿越的时候那玉米已经开始出天樱,基础没打好的结果。

    枪,子弹,种子,这三样渐渐齐整,让张震的底气更足。

    ————————————

    至于外界,最大的事莫过于闯王借着龙神之事大肆发挥,发檄文攻击朝廷,有不明就里的百姓以为大明气数将尽,稀里糊涂的就投了义军,让河南道的战局更加糜烂。

    因为大明对匠户的管制严格,加之多数有自由的匠人不愿远行,这工匠只陆陆续续的来了百来个,张震二话不说,好吃好喝的管着,让打造些稀奇古怪的器具练手,只说主料未来,不能开工。

    吃喝不愁,每月还有银子领,工匠们并无怨言,安心住下了。

    疍人们在困龙岛上每日操练,吃的饱穿的暖,每人的体重都有大幅度增加,那肌肉块更是结实无比。

    连带的那些水寇也跟着一样壮实了,疍人们一个个守口如瓶惜字如金,水寇们对这主人的好奇就别提了,他们又哪里知道,这些哑巴一样的强人并不比他们多知道多少。

    南阳镇旁边有块麦田长势惊天的消息早在运河一线传开,常有船只划进独山湖,或从陆上步行结伴而至,观摩赞叹一番才退去。

    青黄不接闹粮荒这种事,在连年灾荒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相比寒冬,这春天总有些旮旯里有小草会发芽,总有些看上去已经枯萎的枯树吐出新叶,经历一冬天的封冻,年后开航的运河也更加忙碌,码头上也有不少活计能挣上几文钱,再加上张震这等不时佘粥的,对饥民来说,春天更容易渡过。

    佃户们听信了张震的话,在日落时分浇水,半夜子时之前必须停止,这样最利于小麦生长,还不虞麦苗被次日的阳光灼伤。

    这可是张震从后世的菜农口中听来的经验,佃户们通力合作一夜几块地集中浇水,效果也是非常好。

    拔节,抽穗,灌浆,小麦在一天天疯长,眼见麦穗已经开始发黄,芒种还未到,张国维如约而至。

    看着满地硕大的麦穗头,张国维激动的热泪盈眶,而让他激动的怒发冲冠的事也在两日后发生了。

    正是芒种这天,张震不忙着套种玉米花生之类的秋季作物,反是给佃户们人手发一把镰刀一个围兜,张罗着把那高出来的麦穗割下来带出麦田。

    这个做法,张国维直接气炸了,头一次不顾踩踏了麦子,箭步冲进田里,拉着张震的衣领气的说不出话来。

    张震一见他的样子,很快明白过来,笑道:“大人忘了我和你说过的话了?现在那啥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保证粮种的纯度,这些高出一截的麦苗必须清理干净!”

    “一棵不留啊?!”

    张国维错愕片刻回想起来,心中总有些不舍得,这问话都带着哭腔了,那脸成苦瓜样,苦恼的拽着自己胡子,力道之大,张震清楚的看到他拽下几根来,看那样子,仿佛割这高麦是要他的老命一般。

    而张国维这话,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哪怕丰收近在眼前,关键谁也没见过这等麦穗挤麦穗,偏偏个个麦穗还分外实诚的景象。

    就是最有经验的老农,此时也不敢妄说这片地的亩产量会是何等的惊人。

    而佃户们都巴望着产量上九石十石呢!想想三亩地能留下二三十石粮食,谁不幸福的发晕?

    这拨开麦穗那麦粒还有些青嫩呢,哪怕是高麦,一看就是播种前掺进去的那些,谁又舍得割啊?

    “一棵不留!”张震坚定的说道,说完笑道:“大家也不用担心佃租,要不这样,割下来的麦穗头称重全部记下,只算作定抽成的产量,不计入交租的产量,如何?”

    众人明白了意思,马上就是一阵欢呼。

    “少爷英明!!”

    “少爷是好人,等回家俺老婆子多烧香火,保佑少爷长命百岁,多子多孙!”

    大明的麦种长出的麦子很快清理一空,各家称了重量,清楚的记在了小本上。

    而这匪夷所思的举动,也瞬间传扬开去,等到开镰那天,南阳镇万人空巷不说,几十上百里外都有人步行赶来观看的,那独山湖里,更是停泊了几百艘大小船只,这三百亩地的周围,怕是围了两万人也不止。

    ——————————

    ps:铺垫写了十二万字,谢谢大家能坚持下来,不出意外一两章内就造反了,更新完毕,睡觉!

第56章 找死!() 
此时的收割,小农户小地主不算,大地主家里,按例是要地主开镰,并且在开镰之前要备好三牲供奉了香火,拜祭过才好收割。

    说是这样能保来年的收成,这个说法张震是很不屑的,丰收靠的是水肥,靠的是田间管理,要是拜拜神就能丰收,那大明就不会有饥荒了。

    三百亩田,也就是小地主,三牲免了,当然样子还是要做做的,准备了香案香火,张震简单拜过,割下了第一绺小麦,高举过顶,佃户们欢呼一声,各自开动。

    这佃户除了张震所招的码头力工,其家人也算。

    这一家家,少的是单身汉,多的有十来口,此时男女老少齐上阵,四百来口人一起开动,三百亩田而已,辰时开动,申时就全部放倒了。

    此时还是村里有专用的扬场,连年灾荒,加上种上之后无人看管总被饥民偷割了去吃掉,除了张震有人手看着,村上并无一家种地的,那占地四五亩的扬场也成了张震专用的了,而且这两天已经全部洒了水用石磙矼过了。

    张震早看过各家长势,不得不说,别看方玉话少,种地可是真舍得下力气,就数他的地里庄稼长势最好,这点毋庸置疑。

    谁让他离村子最远呢,就是轧场,也是他最晚了。

    这头一天是要轧出一家让佃户对比,好安心的。

    至于让看客安心,张震早备下几千斤大米,一日两顿佘粥,多少有些吃的,又有专人在地边上看着,免得饥民疯抢粮食。

    加上杨翰林在衙门呢,官府的弓兵也借来了一些,倒是不虞有意外。

    这人多力量大,又是牛车装卸,加上佃户们怀抱着运送,只小半个时辰,三亩地的庄稼就运到扬场里松散好,三头牛拉了石磙开始转圈。

    这饥荒连年的,牛可是北地除了猪之外最稀罕的物种,三头牛能买来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当然石磙是不缺的,这东西造出来,扔在那千百年也不坏,弄个磙锅子就成,扬场上十多套石磙。

    就在张震目瞪口呆中,就见汉子们两人一组拉一个石磙,跑起来比那大牛还快呢。(人拉石磙轧场,我老爸在零几年还在临沂山里见过,作者是没见过的,想想挺无奈的,希望现在已经绝迹了吧。)

    三亩地而已,摊的又薄,近二十个石磙,哪怕是麦子稍生一些,也就是费力一些,不过一个多时辰就轧好了。

    麦秸堆垛,扬场,装斗称重,最终测定,牛逢春的这三亩田,亩产十石零三十七斤。

    这可是一千二百三十七斤啊!这还没加上去除的一百斤杂麦的麦穗头。

    第一块地就有十石的产量,虽然没有了自己的抽成,张震是非常高兴的,自己图的不就是百姓吃得饱穿的暖么?区区佃租抽成不算什么。

    张震坚信,这只是好的开始!

    单单麦子就到了十石了,牛逢春惊喜之下,自然想为东家添彩,把那晒好的麦穗头锤出麦子拿出来了,再称重,八十四斤。

    十一石零一斤,这个惊人的产量,别说百姓了,就是张国维也目瞪口呆,老泪纵横的说道:“就是那水稻也未有过这等产量,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贤侄且在此地等着,我这就进京面圣,为你请功!”

    说着转身就要走,张震拉都拉不住,这么一位大官,哪怕是张震招呼人手,更无人敢伸手,只得目送其纵马北去。

    傍晚佘了粥,饥民和当地百姓带着心头的震撼各自散去,留了人手看好地里庄稼,张震吩咐一声,大开筵席为佃户们庆功。

    有了牛逢春这惊人的收成为对比,此时佃户们的心里踏实无比,就算自家地里到不了十一石,九石十石总是有的吧?这就是三千斤粮食啊!一年怎也吃不完,若是换成粗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