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的扶余乃是尉仇台,立有太子简为居。对于这样一个政局稳定,民风彪悍,国力强盛,拥有人口近四十万的国家。徐晃想要打下,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

    沃沮,即森林部落的意思,沃沮分为东沃沮(又名南沃沮)和北沃沮。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的东面,人们靠近大海居住。其地形东北狭窄,西南长,方圆大约一千里,北面与挹娄,扶余,南面与濊貘接界。

    东沃沮有百姓五千户,没有大君王,世世代代各地村落部族,各有长帅统治。东沃沮语言和高句丽基本相同,有些地方有些小差异。汉朝初年,燕国的逃亡者卫满在朝鲜称王,那时沃沮地方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汉武帝元封二年,兴兵讨伐朝鲜,杀掉了卫满的孙子右渠把他统治的地区分置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的治所。后来这地方被夷貘侵扰,朝廷就把郡治迁移到高句丽以北,这里就是玄菟故府。

    沃沮还归乐浪郡管辖,汉朝因为这里地域辽阔遥远,于是在单单大领的东面,分置东部都尉,治所设在不耐城,另外管辖领东七县,当时沃沮地方也是东部都尉管辖的县。

    汉朝建武六年,裁省边郡,东部都尉也因此撤废,这以后都用沃沮各地首领充任县侯,不耐,华丽,沃沮各县都是侯国。夷狄相互攻打征伐,只有不耐濊侯直到现在还设置功曹,主簿等郡县属曹官职,并都由濊民担任这些职务。

    沃沮各地村落部族的首领都自称为三老,沃沮国小,又处在大国夹缝之中,于是只能臣属高句丽。高句丽让沃沮各部大人当使者,让他们管辖沃沮,又派高句丽大加负责向沃沮人催交租税,貘布,鱼,盐,海中的其它可食之物,都让沃沮人不远千里挑着背着运到高句丽,还把沃沮人中的美女送去给高句丽人当婢女,妾妇,高句丽对待沃沮可以说是压榨奴仆,沃沮人对其是敢怒不敢言,高句丽被灭,沃沮人不但没有兔死狐悲,反而对燕国敬畏有加,甚至派出了使者谒见徐晃,希望能够归顺燕国。

    而且这些年糜竺担任乐浪太守,大力发展商业,沃沮人受益不小,他们部族之中不少人心向燕国,穿汉服,学汉字,比起高句丽来说,沃沮与汉人的关系反而更紧密一些。

    沃沮居地“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东宁盆地及太平岭山地。沃沮人房屋虽然仍为半地穴式,但已经出现了围绕穴壁而筑的火墙,北沃沮还没有形成阶级社会,仍然是氏族部落。

    沃沮人可以说是天然的海军,如今辽东海军之中就有不少沃沮人,所以沃沮不需要出兵攻伐,只需要派遣使者宣布天威,将沃沮纳入高丽郡管辖即可。

    挹娄在扶余东北一千多里的地方,那里靠近大海,南面和北沃沮相接,北面不知延伸到什么地方,从今天来看,应该到了西伯利亚。挹娄人外貌和扶余人相似,语言和扶余,高句丽不同,所以这里才是需要出兵攻打的地方。

    挹娄出产五谷,牛马和麻布,挹娄人大多勇敢强壮,也没有最高的君长,各村落部族都有头领。百姓生活在山林之间,常住在洞穴里,一些大户人家的洞穴纵深能到五六十米那么长,对于他们来说洞穴越多越好。

    挹娄地处最北边,比扶余还有寒冷,其习俗喜好养猪,百姓喜欢吃猪肉,穿猪皮制作的衣服。冬天用猪油涂身,厚大数分,以此来抵御严寒。夏天则经常光着身子,他们不爱清洁,厕所在中间,人却在厕所周围居住。

    挹娄人的弓箭很厉害,弓长四尺,弓力比之弩毫不逊色,用苦木做箭杆,长一尺八寸,用青石做箭头。挹娄人擅长射箭,箭头上还涂有毒药,中之必死无疑。不过这里出产赤玉,上等的貂皮,都是些不错的东西。

    挹娄受扶余统治,扶余对挹娄的剥削比之高句丽对沃沮还要凶残,扶余曾多次出兵讨伐,不过挹娄人虽少,但是国家山势险要,扶余人畏惧他们的弓箭,终究不能制服他们。

    挹娄人也惯于乘船抄盗,他们更是合适的海军人选,不过他们的习俗和其它东夷不一样,挹娄是最没有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

    徐晃要攻打扶余,便可联络挹娄以为援助,南北攻击。只不过对扶余用兵,不是短期内能有效果的,就如同攻打高句丽和三韩一样,徐晃在辽东二十余年经营,先灭掉了三韩,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经营,这才一举灭掉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苏辰拜徐晃为征东大将军,仍然领着平州大都督的身份,同时让辽东海军大都督太史慈协助,对扶余用兵。

    高句丽王被送到洛阳的时候,整个洛阳都沸腾了,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灭国之战,趁着此次大胜,苏辰也是趁机提出了立太子之事,并且趁此机会,封赏功臣。

第372章 太子、裁军、用兵() 
开元十一年正月,高句丽王室到达洛阳,举国沸腾,洛阳百姓争相目睹。

    苏辰在皇宫之中接见了高句丽王,当面训斥高句丽王十大罪状,高句丽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随后苏辰封高句丽王为高丽国公,在洛阳赐下一座大宅供高丽国公居住,无召令不得出洛阳,高丽国公领旨谢恩。

    正月二十,苏辰封赏在凉州之战、巴蜀之战以及高句丽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关羽被封为陈国公,鞠义被封为西平公,徐晃被封为郑国公,赵云被封为常山公,黄忠被封为长沙公,鞠演三兄弟,鞠演被封侯,鞠光鞠英也都被封了伯爵,其余将士也都各有封赏。被封为国公的几位将军中,也就只有关羽被封为一等公,其余都是二等公,由此可见,随着四海平定,国公之位也越来越难了。

    封赏完毕之后,苏辰又召令,立楚王苏进为太子,以华歆为太子太傅,步鹫为太子少傅,吕蒙为太子卫率等等,东宫属官在经过父子两的商议后,已经完全确定了人选。

    同时,朝中文武官员都已经上了年龄,为了保持朝堂人员队伍的年龄梯队,苏辰把司马懿、周瑜调入了军机处,诸葛瑾,鲁肃等人也被他调入朝中任职,担任六部主官。

    就在苏辰立下太子之后没多久,黄忠的奏报也送到了朝廷,益州南部蜀郡平定,南蛮首领孟获投降大燕国,只是让苏辰有些遗憾的是,刘备还是没有抓到,听闻刘备带着残兵败将从永昌郡南下,再无踪迹。

    没有抓到刘备,苏辰有些遗憾,不过如今大燕国力强盛,一个小小的刘备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他只是稍微惋惜了一会儿,就把此事抛诸脑后。

    益州平定之后,剩下的就是治理了,有陆逊和诸葛亮这一文一武搭班子治理益州,苏辰非常放心,他任命黄忠为交州大都督,接替司马懿镇守交州,同时任命关平为荆州大都督,对于关平的任命,不少人都颇有微词,就连关羽本人也上奏折说关平未经历练,难以当此重任。

    不过苏辰却乾坤独断,之所以任命关平为荆州大都督,主要是加强苏进的实力,天下各州的文武官员,主官之中年轻人甚少,大部分都是效忠于他的,唯独关平出自苏进麾下,乃是苏进的班底,以关平为大都督,也是为此考虑,毕竟荆州可是苏进多年的根基之地。

    关平倒是有自信,接到朝廷的令函之后,他上奏折谢恩,言语之中自信非凡,尤其是最后一句“请陛下放心,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一定管好荆州军务。”

    如今各地大都督在各州根深蒂固,苏辰有意来一次换血,所以老将们比如鞠义,张飞,关羽都被他调离了原本的岗位,张飞被他派派去了辽东,协助徐晃,这些年张飞虽然南征北战,可大功却很少,以至于到现在还没被封为国公,不过张飞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征讨东瀛,便是苏辰为张飞和太史慈二人准备的一份大功。

    为了加强中央军队的实力,苏辰从中原各大都督府调兵,将禁军人数扩大到一百万人,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军团,分别驻守在洛阳周围,四个军团的主帅都称之为大都督,级别比各州大都督高两级,禁军的大都督乃是正二品大员,各州的大都督一般是从二品或者正三品大员,比如如今的荆州大都督关平就是正三品,而交州大都督黄忠则是从二品。

    孙策、张辽、鞠义、关羽四人分别担任东南西北四军大都督,镇守洛阳四方,这四支军队乃是朝廷根本,以后会成为常备军,四军的士卒都是从各大都督府遴选精锐之士补充,不单独招募。

    除了四军之外,洛阳还有几支部队,首先是宿卫皇宫的武卫军,武卫军分为左右两军,轮流守卫皇宫,人数在三万人到五万人之间,武卫军主官称之为大将军,级别是从一品,比四军大都督还要高一级。

    如今高顺便是左武卫大将军,许褚乃是右武卫大将军,二人负责宿卫皇宫,虽然高顺不再担任司隶校尉,但能被皇帝托以宿卫职责,也是对高顺的信任。

    如今四海平定,只有辽东和西域两地还在用兵,中原各大都督府再保持之前的建制就有些没必要了,要知道在平定天下之前,各地都督府的人数达到了十数万,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二十万,即便调集了几十万大军进入洛阳,但各地都督府的人数还是很臃肿。

    苏辰召集军机处大臣商议此事,问道:“诸位,如今四海升平,朕以为终于各地的都督府已经没必要再保持这么大的军队数量,一来是为了减少朝廷开支,二来这些地方少有战事,继续保持这么大数量的军队,实无必要,今日召集大家商议,便是讨论一下各地都督府应该保持多少数量的军队。”

    其实苏辰的顾虑也是军机处的难题,现在的确没有必要继续保持这么多军队了,尤其是徐州、兖州、冀州、荆州、豫州这些地区,又不在四边四角,不需要防范异族,保持数万甚至是十数万的军队只会靡费粮饷。

    苏辰话音落下后,荀攸说道:“陛下,以微臣之见,对于中原地区各大都督府,的确应该削减军队的数量,臣以为中原地区各大都督府只需要保持三万常备军即可,此外各郡的鹰杨府也应该裁撤数量,将可战之兵保持到三千人到五千人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量。”

    “至于其它州郡,类似并州、益州,这些地方虽然属于边郡,但如今并没有太大的异族困扰,各地都督府军队的数量可以在三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但也绝不需要增加得太对,以现在各地折冲府的府兵人数统计来看,即便是遇到了大战,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调集大军御敌,所以常备军的数量不需要增加太多。”

    “而对于幽州、凉州、交州这些边地,倒是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军,一来是为了震慑异族,二来这些地方乃是今后燕国对外作战的桥头堡,这些地方不但不能裁撤,反而应该加强训练,保持我燕军的战斗力。”

    “嗯,公达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见,是否应该将各地裁撤的士兵发配到这些边郡”

    “这”听到这个问题,荀攸想了想,说道:“陛下,此事未尝不可,对于裁撤的士卒,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服役时间已经过半的士卒,这些士卒裁撤之后不妨直接转为军户,充实边地,而对于那些服役时间尚短的士卒,可以令其充实边郡,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再让他们退役。”

    “这是一大很大的工程啊,咱们也都知道,百姓故土难离,将士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军对普通士卒服役的年限为十年,说来也不短了,十八岁入伍,二十八岁退役,正是一个士兵最健壮的年华,燕国能够四海升平,都是因为将士用命,若非如此,朕与诸位何德何能享受这太平天下。”

    “陛下仁慈!”

    苏辰虽然有些感慨,可也没有继续纠结此事,为了太平天下,总有人需要牺牲,相对来说,燕国对士兵已经非常优渥了。

    商议完裁撤都督府士兵之事,苏辰就谈到了如今辽东的军事,说道:“根据公明的奏报,朝廷对扶余用兵之事并不太顺利,扶余之地相当寒冷,即便是习惯了辽东气候的士卒到了那里也都被冻住了手脚,去年冬天,朝廷大军没有任何斩获,反而在扶余手中吃了不少亏,马上就要开春了,开春之后便是我军队扶余用兵之时,对此事,诸位有什么想法”

    提到辽东军事,司马懿心中有些想法,只不过几位前辈都没有说话,司马懿也不出头,苏辰看到他的动作,问道:“仲达,你可是有什么妙计”

    既然皇帝亲自问了,司马懿也不藏拙,说道:“回禀陛下,臣的确有些想法。”

    “那你说说,让大家都听一听,你在交州戍边多年,想必肯定有些心得,军机处之中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