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夏日炎炎,盛夏左右的京城热的让人有些受不了,甚至在正午的时候,温度高的连蝉都不怎么想叫了。
而正午的时候,本来繁华的京城街道更是安静的连一只小鸟的叫声都能听到。
这样热的天气里,谁都不会傻着在街上闲逛的。
可就在这种天气下,一匹快马突然在街上狂奔起来,马蹄声阵阵,惊的京城两旁店铺里打盹的伙计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暗骂谁这么不识趣,在这个时候在街上狂奔。
而就在店铺伙计肉眼骂了一句的时候,马上的人已是高声喊道:“八百里加急,蜀地发生暴乱……”
马上的人喊了这么一句之后,突然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就连他身下的马也突然倒地抽抽起来,旁边跑出来的伙计小厮见此,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好像中暑了。”
“可不是。”
“好像蜀地发生暴乱……”
“关我们什么事,只要京城没事就行。”
“他这么晒着会死人的。”
“那把他送到开封府吧。”
炎热天气下的开封府一般都很安静,就连包拯这样的人都会忍不住打个盹,倒是公孙策,仍能够心平气和的在书房看书。
百姓将那个送报的人送到开封府的时候,公孙策最先得到消息,他一听是蜀中的消息,顿时察觉事情不妙,于是连忙去喊包拯。
包拯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中午的时候打盹很正常,但他听得蜀中暴乱的消息后,顿时睡意全无,道:“快给那名报信的人解暑,牵来本大人的马车,我们立马进宫。”
蜀中一向都不太平,宋灭后蜀之后,蜀地百姓就曾经多次发生叛乱,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但当年全师雄所建的兴国军仍旧留有残余,他们甚至时不时的还会在蜀中部分地区进行比较活跃的活动。
而除此之外,蜀中与大理国和吐蕃国接壤,三方边境经常发生矛盾,那里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为此也时常有动乱发生。
蜀中可以说是大宋开国这些年以来,仍旧很难真正安心的地方。
如今蜀中有急报传来,这事本不属于开封府的事情,但那些百姓把送报的人送到了他的开封府,包拯就不能不管。
公孙策是最了解包拯的,所以他在听完包拯的这些话后,不敢有所迟疑,连忙派人将包拯的马车给牵了来,而那名送报的人也已经慢慢醒转。
他见自己到了开封府,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整个大宋的人都知道包拯的威名,遇到他就不用有什么担心了。
“包大人,蜀中暴乱……”
那人话还没有说完,包拯突然制止了他:“不必多言,随我进宫,你亲自跟圣上说。”
说完,包拯立马吩咐道:“进宫。”
;
第91章 何人能往()
包拯带人进宫的时候,赵祯正在皇宫里小憩。
喜公公听包拯说是急报,犹豫再三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来到赵祯休息的房间,道:“陛下,包拯包大人有要事求见。”
喜公公喊了一声,赵祯并没有任何反应,毕竟在这样的天气,就算是打盹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立马清醒,更何况喜公公的声音并不是很高。
见赵祯没有反应,喜公公拿来扇子给赵祯扇了几下,任何又喊道:“官家,包拯包大人有要事求见。”
这次赵祯微微动了一下,眯眼看了看喜公公,接着懒洋洋的问道:“小喜子啊,包爱卿有何事?”
“听说蜀中暴乱……”
喜公公的话还没有说完,听到蜀中暴乱这几个字的赵祯突然清醒了,他一直都想当一个在史书上能够留下好名声的皇帝,既然是好皇帝,怎么能容忍蜀中发生暴乱?
“来人,快宣包爱卿觐见。”
包拯带人送急报的人来到御书房的时候,赵祯正来回不停的走着,他看到包拯之后,不等包拯行礼,立马问道:“包爱卿免礼,你说有要事禀报,是何要事?”
包拯微微拱手,道:“圣上,蜀中送急报的人昏死在了街上,被百姓送往开封府,臣也只知一二,说是蜀中暴乱,因此臣怕事情太大,未及时通知中书省,而是先来见圣上,还请圣上恕臣逾越之罪。”
此时赵祯正急着知道具体情况,倒也没有在意包拯没有将急报先送往几位宰相那里,只道:“包爱卿无需多言,快讲急报呈上来。”
包拯颔首,而后命那名送急报的人将急报送上来,按照规矩,像这种急报应该先送往几位宰相所在的中书省,而后由宰相递交皇上,包拯只是开封府府尹,是没有权看急报的,所以包拯虽然遇到了送急报的人,但对于急报的内容,他却是一点不知的。
赵祯见急报的蜡封未去,便知是怎么回事,因此对包拯的这种态度很是欣赏,他把急报打开,看过之后顿时一惊,接着怒道:“可恶,大胆……”
包拯立在一旁,因为不知急报内容,为此不曾多言,这时赵祯将急报递给包拯,道:“包爱卿你且看看吧。”
包拯犹豫了一下,道:“圣上,这怕有些不合适吧,不如将庞大人文大人他们叫来如何?”
赵祯见此,道:“包爱卿,你是开封府府尹,地位不比他们低,曾经也是做过宰相的,要你看你就看,那么多规矩做什么。”
包拯没有办法,只好接过来看,看过之后,他也是不由得大吃一惊,急报是蜀中成都府知府陆百派人送来的,急报中说,蜀中多地发生兴国军叛乱,如今已有多个州县失守,兴国军势力越来越大,很快便将攻打成都府,他希望朝廷能够尽快派兵支援。
包拯看过之后,眉头微凝,大宋的主要敌人是辽国、西夏和南唐,所以在这三国的边界处设有重兵把守,相比较下蜀中虽然经常发生叛乱,而且跟吐蕃大理接壤,但大宋在那里并没有囤积太多的兵马,只有两千常备军和三千厢兵而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吐蕃政局不稳,他们自己还自顾不暇,更别说随便找大宋麻烦了,而且吐蕃与西夏相邻,西夏打不过大宋和辽国,就会侵占吐蕃的领土,如此一来,吐蕃更不会随意找大宋的麻烦。
至于大理,大理自建国以来就与大宋的关系不错,很少发生战乱,而且大理偏居一隅,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侵略其他国家,所以两国也算和平,只在大理国政局不稳的时候,才与大宋发生过冲突。
吐蕃和大理与大宋还算和平,因此大宋朝廷并没有在蜀中多设兵马,再者,蜀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里面的将士哗变,完全可以在蜀中建立一个小朝廷,所以大宋也不敢在蜀中设置太多的兵马。
基于这些原因,如果蜀中发生叛乱的话,一般很快就会取得一些胜利,因为大宋朝廷在那里根本没有多少可用的兵马进行抵抗。
只不过包拯在想到这些之后,却仍旧觉得事情很奇怪,大宋开国这些年来,除了刚灭掉后蜀时在蜀中的态度有些跋扈外,从那之后对蜀中百姓来说是很不错的,而且兴国军已经被灭八十多年,他们怎么还可能死灰复燃,而且这么快就在蜀中发展壮大起来?
包拯沉思不语,赵祯见此,问道:“包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圣上,成都府在蜀中至关重要,必须保证成都府不落在叛军手中,臣以为应当立马派人前去剿灭敌匪。”
赵祯听完,点点头:“包爱卿言之有理,只是该派何人前往呢?”
包拯神色微紧,接着说道:“蜀中费不寻常,当派以为圣上信得过的人才行,至于派谁,这应该由宰相以及百官商量,臣不敢逾越。”
赵祯有点讨厌包拯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不由得凝了凝眉,道:“无妨,你且说一个人选吧,权当让朕参考了。”
包拯细细思之,道:“近来我大宋很少与辽国开战,杨宗保杨元帅尚留京城,不如让他去蜀中剿匪如何,杨家一门忠烈,是不容怀疑的。”
包拯说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赵祯,赵祯沉思许久,接着说道:“我大宋虽与辽国和平了几年,但却不能不居安思危,听闻辽国今年大旱,所以必须防着他们,杨爱卿朕已经决定让他过几天就去边关防卫的,他若去了蜀中,朕敢肯定辽国定会派兵攻打玉门关的,所以还是换个人吧。”
包拯见赵祯这样说,心知赵祯并不是完全信任杨宗保,不过他觉得赵祯分析的也有道理,杨宗保若是在蜀中脱不开身,辽国攻打玉门关的可能性很大。
“既然圣上觉得杨宗保杨将军不合适,那不如就让二皇子赵渊去吧,二皇子颇通兵法,如今又在兵部任职,要他去蜀中平叛,也算是历练了。”
;
第92章 齐推赵沐()
蜀中发生叛乱的消息传的很快。
包拯刚跟赵祯说完建议派何人去的时候,庞吉以及文彦博刘沆三位宰相已是急匆匆的进了皇宫。
赵祯见他们来了,觉得这事也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所以就命人宣他们进来了。
三人进来之后,庞吉先给赵祯行礼,接着瞪了一眼包拯,而后才道:“圣上,像蜀中急报这样的事情应该跟我们几位宰相商量的,怎么能让包大人如此逾越?”
听到庞吉这话,包拯撇了撇嘴,赵祯则微微凝眉:“事情紧急,是包爱卿先遇到的此事,朕都没有怪他,你倒先抱怨上了。”
“圣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包大人掌管京畿之地,就应该做自己分内之事,这样的事情……”
赵祯有些厌烦,语气突然一冷:“好了,朕说没事就没事,你们来是跟朕吵架的还是提供意见办法的?”
庞吉心中隐隐有些不甘,但他也知道包拯在赵祯心目中的地位,为此也就没有多言,道:“圣上教训的极是,是臣之过。”
赵祯摆摆手,道:“既然你们都来了,那就说一说各自的意见吧。”
刘沆在枢密院使,专管这类事情的,他最先开口:“圣上,臣觉得应该派兵前去镇压,而且越快越好。”
赵祯点点头:“这个朕已经跟包爱卿谈过了,包爱卿建议由魏国公赵渊领兵前往,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一听包拯推荐赵渊,众人都有些吃惊,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包拯与赵渊并没有什么交情,而庞吉才吃惊的时候,却又突然觉得包拯这是有害赵渊之意。
蜀中的地形很复杂,想要剿匪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渊若去,说不定就折进去了,相比较下,去抗击西夏反而更安全,毕竟西夏那里有狄青,狄青可是常胜将军,有他在保管出不了错。
念及此,庞吉心中一沉,赵渊要是真在蜀中出了事情,那他可就没有可压的筹码了。
“圣上,魏国公赵渊前两日提出要去抗击西夏,如今西夏频频扰我边境,让魏国公去那里历练更好,至于蜀中的事情,臣觉得交给秦国公赵沐更为合适。”
庞吉推荐赵沐,很显然是想让赵沐去蜀中受难,文彦博眉头微微一凝,道:“庞太师,为何秦国公赵沐去蜀中剿匪更为合适?”
庞吉道:“文大人应该知道,那些兴国军所占领之地,就算被我大宋收了回来,也势必千疮百孔,战后的恢复工作必须做好,秦国公赵沐在户部任职,对于这种事情在行啊,他去剿灭了兴国军后,紧接着进行建设,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听到庞吉的解释,就是文彦博一时之间也提不出反对意见,因为庞吉说的很有道理,战争是可怕的,战争过后,很多百姓的家园将会被摧毁,战后一个地方能不能稳定,后期的恢复工作很重要。
像这种事情,在文彦博看来,赵沐的确比其他人更加的合适,至少他去了之后会认真的办事,而不会因此而为自己捞取利益。
文彦博说不出反对的理由,赵祯也觉得让赵沐去不错,因为他信任赵沐,最终这事就这样定下了。
----------------------------------------
夏日炎炎。
秦国公府连一丝风都没有,闷热的令人难受,今天大街上的事情花小紫已经得到消息并且传给了赵沐,赵沐听闻蜀中暴乱,也是吃了一惊。
蜀中怎么会暴乱?
不过他虽然吃惊,却也没有怎么当回事,在他看来这种事情朝廷自有人去处理,他是皇子,现在又在户部任职,应该不会有人想到让他这样一个人去蜀中平乱吧?
可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喜公公突然带着圣旨驾临秦国公府了。
“圣上有旨,封三皇子秦国公赵沐为镇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