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密
第54章 募兵和秋雨()
之前,马林就打算过,再招募5000新兵。然后,用这5000新兵,取代5000老兵,参加对丹麦的地面进攻。
因为,马林已经开始,把一些老兵,分批运往北非沿岸的兰佩杜萨岛,隐藏在岛上的河谷里。然后,还要准备购买大量的船只,隐藏在这个无人小岛的港湾内。
一旦罗马发生变故,罗韦雷大主教就会在岛上5000老兵的护卫下,直接在罗马附近登陆,然后直扑罗马城。
为此,罗韦雷大主教从马林这里支取了很多钱,在罗马城附近,购买了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并在此多修建了几个长桥码头。一旦罗马发生变故,那些藏在兰佩杜萨岛的军队,会登上船,在这个偏僻的小渔村登陆。
至于到了罗马城能否进城,这个问题完全不是问题。当年,罗韦雷大主教在罗马城可是一手遮天的,还把教皇当成傀儡。所以,在罗马城里,他的旧部很多。只不过,因为受到亚历山大六世的打压,都隐藏了起来。一旦罗韦雷大主教的军队过来,只要发出特定的信号,就有地下势力为罗韦雷大主教打开城门。在修建渔村码头期间,罗韦雷大主教就派亲信潜入罗马城中,联系到了部分隐藏起来的老部下,约定好了打开城门的暗号,并提供了资金帮助。
这5000人,可都是马林麾下的老兵,比如凯撒。波吉亚麾下的那4000意大利雇佣兵不知道强了多少。加上火枪兵的装备,论起战斗力,绝对比凯撒波吉亚的意大利雇佣兵强了两个档次。而且,凯撒波吉亚只有4000军队,还分散在教皇国几处重镇。真正守卫罗马的,才2000人。只要这5000人杀入城中,凯撒。波吉亚的军队必败。而如果凯撒。波吉亚和亚历山大六世一起被毒死的话,那些守军群龙无首,都未必会反抗。即使反抗,也不会很坚决。
当然,对于手下那些老兵,马林还是很自信的。即使凯撒。波吉亚好好的,带着2000军队拼死抵抗,马林也有信心自己手下会击败他们。
不过,为了保密,这5000老兵,马林全部安排了心腹的老兵,使用的军官,也都是平民出身的,没有一个贵族出身的。
因为,贵族出身的人难以忽悠,要是知道他们在谋划攻击罗马,他们未必乐意。而一直跟着马林的那群平民出身的老兵,虽然文化上差一点,但经验丰富,也知道如何打仗了。至少,教训罗马那2000意大利雇佣兵没问题。即使面对同等数量的瑞士雇佣兵,他们也是不惧的。
为了保险起见,马林直接派出了平民将领中比较出色的施泰因道夫,全权指挥这支军队。他麾下的军官,也全是平民出身,没有一个贵族子弟。
马林向施泰因道夫许诺,这次作战若是成功,回来他就是从男爵,将会和施瓦茨、弗伦茨贝格等人平起平坐
本土调走了5000人,自然会造成空虚和兵力不足。于是,马林决定,再招募5000人,填补空白。
至于大军出征后,国内安全,还是老规矩,召集国内7000民兵守卫。这七千当地民兵,全部接受老霍夫曼调遣。一旦马林离开东弗里斯兰,老霍夫曼就会成为东弗里斯兰伯国的最高防务指挥官,指挥这7000民兵。
有这些人防守,加上马林加固了国内几个城市,别人想攻下来,不要太难。毕竟,这些民兵,虽然野外浪战未必打得过全职的雇佣兵,可依据城墙防守,还是可以和雇佣兵掰腕子的。更何况,国内几个城市的城墙,马林都拨款修缮一新,还使用了水泥加固,敌人想攻下来,非常困难。而出兵在外的马林,若是回军救援,两面夹击之下,一般势力还真扛不住。
秋收还没结束,马林就让施瓦茨带着人马,去南方地区招募贫民了。秋收时节,是招不到人手的。因为,即使是多余的人口,在秋收时节,也会被那些农奴主雇佣,帮忙收割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秋收是要抢收的。为什么要抢收?因为怕下雨。一旦下雨,谷子就会烂在地里。那时候可没有烘干机,一下雨,地里的粮食就容易霉烂掉。所以,每次秋收,都是一场紧张的战争。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大家也不知道明天是否会下雨。所以,秋收期间,所有农夫都紧张地抢时间,不敢有任何怠慢,就怕中途会下雨。而因为担心人手不够,在秋收时期,庄园主们往往会选择雇佣那些没活干的穷人,让他们帮忙收割,以加快进度。所以说,秋收时期,是很难找到闲人的。
马林麾下人口,在得到萨克森人的赔偿后,很长充足。加上他还让手下士兵帮忙下地抢收,所以速度很快,在晴好天气,就完成了收割。
可是,别的地区,就未必那么幸运了。就在马林的秋收完成后两天,德意志全境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降雨
马林的黑麦,因为施用了钾肥和磷肥,所以导致收获期都比一般人提前些,加上因为牛多,导致春耕结束快,播种早。因此,全德意志,只有马林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完美地避开了秋收降雨期。而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包括荷兰地区和法国北半部地区,秋收到一半,就遇上了雨季
“唉这场降雨,不知道要让多少农民饿死”马林叹了口气。虽然如此大范围的降雨会让他手里的黑麦价格提升。可是,想到很多人饿死的场面,马林还是很唏嘘的。毕竟,他的灵魂,是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只是,不知为何,他内心居然还有一丝窃喜
和马林相比,他手下那些男爵和有封地的贵族们,可就乐疯了。几个乡下小贵族开起了丰收“趴体”:
“哈哈,今年幸亏我们秋收早,不然也得倒大霉啊!”
“那是,今年秋收时节下大雨,满地的烂谷子,粮食肯定会涨价,我们要发大财啦!”
“对,发大财了!来,为发大财一起干杯”
马林想了很久,终于明白自己为啥窃喜了——别的地方粮食肯定歉收,到时候,自己招募雇佣兵就更容易了。同样地,招募移民也会更简单
因为,别的地方歉收,会导致出现大量的饥民。为了活下去,有人选择卖命当兵,或者移民东弗里斯兰,就理所当然了。到时候,只要马林许诺一声“面包管够”,定会有大量饥民来投
于是,马林派人快马加鞭,赶上了南下的施瓦茨的队伍,让他稍微等一等,等到秋收结束后,饥荒开始爆发了,再摆摊子募兵。这样,挑选的余地会更大些。
同时,马林也让科勒做好准备。一旦施瓦茨募兵结束,他也要带队去招募难民了。因为秋收时期不合时宜的雨水,今年难民一定会很多。
至于如何安置?还真不是问题。即使本土安排不下,送到殖民地,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今年马林会很赚。当然,不是赚钱,而是赚人口谁让这场秋雨来的那么不是时候呢
第55章 一个小球球()
怀着复杂的心情,马林回到奥里希王宫,决定看望自己的宝贝儿子去。可是,等到进了王宫后院,看到儿子后,马林直接怒了
因为,马林心目中日后要当欧洲霸主的儿子,此时正在像个小狗一样,在地毯上爬来爬去的。更可气的是,费丽斯这个小姨,拿个红色的小球,正在前面逗弄着小凯撒,引诱其向前爬。那感觉,像是在遛狗
“特么的”马林不爽了,我儿子取了凯撒这么霸气的名字,未来是要当霸主的,你居然把他当小狗遛,不是严重降低了逼格么?
于是,在看到现场只有安吉拉、费丽斯和凯撒三人,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马林大步上前,直接捉住还在逗着小凯撒的费丽斯,大手直接在费丽斯小pp上“啪——啪——啪——”打了三下
“啊——”费丽斯猛地被偷袭,惊叫出声。
安吉拉也十分不满——你们这对狗男女,就算要玩sm,也别当着大妇的面啊还有,宝宝也在场呢
“干嘛呢?为什么打费丽斯?”安吉拉不满地质问道。
“这个死丫头,把我儿子当小狗遛,我能饶她?”马林气呼呼地说道。
“噗嗤——哈哈——”安吉拉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啥?也是你儿子,怎么能被当小狗一样遛着玩呢?”
“真没常识,这是妈妈教我的,说小孩子八九个月大,就开始学爬了,多爬爬更健康些。咱家凯撒刚满8个月,爬得已经很熟练了,真聪明呢!”安吉拉说着,还抱起了小凯撒,亲了一口,逗得小家伙咧嘴笑了。
“爬”马林想起来,貌似宝宝在学走路前,的确有个爬的阶段
“当然,我刚才就是为了让小凯撒爬得更快些,才拿这个球球逗他的。”费丽斯捂着小pp,不满地说道。说完,还把小球扔到地上,弹了起来后,又接住
马林眼神瞬间被这个小球吸引住了
这个红色的小球,大概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当然,这不是吸引马林的地方。吸引马林的是——这球弹性真好啊,在羊毛地毯上都能弹那么高
“费丽斯,这个小球给我看下”
“干嘛?你身为爸爸,难道还要和小凯撒抢玩具?”一旁的安吉拉不乐意了——那是我儿子的玩具
“不不是,我只是想知道,这个球为什么弹性那么好”
这个球,让马林想起了传说中的华夏国球——乒乓球
如果质量真那么好的话,马林不介意搞一搞乒乓球活动,也是个不错的娱乐项目呢
听到马林这样说,费丽斯也不说啥了,直接把小红球球递给了马林。马林一抓到手上,就觉得有点黏黏的感觉,捏了捏——好有弹性
“怎么那么像橡胶的呢,但是,好像又不像这球哪来的?”
“这个啊,是哥伦布男爵送的,说是在蛮荒群岛那边土著手里要来的。他带回来好几个呢,说是那边土著孩子的玩具,还有的被送给西班牙一个小博物馆了”
“哥伦布蛮荒群岛难道真是天然橡胶?不对啊,我明明记得天然橡胶现在应该还在巴西亚马逊流域的原始丛林里的”
马林却是不知道,天然橡胶的确原产巴西热带雨林。可是,热带雨林里,也是有人的啊
巴西热带雨林里的印第安人,虽然文明程度很低,远比不上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及玛雅人,但也是人类啊。
通过这些热带雨林里原始部落间的交往和贸易,天然橡胶的种子,早被带出了巴西热带雨林,带到了加勒比海边。然后,又通过加勒比人的独木舟,传到了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上面
“来人,去把哥伦布男爵请来!”既然是哥伦布带回来的,他肯定知道得更详细些,干脆叫过来问一问。
“是!”卫兵立即去执行命令了。
不巧得很,哥伦布现在还在莱尔县的农庄里。因为秋收刚刚结束不久,哥伦布正在自己的庄园里检验收成呢。
“上帝啊,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农庄,一年居然能生产出600万磅黑麦!这么多黑麦,都能卖出10万金币的天价了。早知道种田这么赚钱,我还搞啥大航海啊!种田比航海更赚啊!”哥伦布第一次参加马林分给自己的庄园的秋收。之前两年,他连续跑了两趟印度,家里都是妻子打理的,他也没过问庄园产出,不知道自家庄园粮食产量这么高。
“这都亏了马林大人的先进的农具和肥料!”哥伦布第二任妻子,西班牙女人比阿特丽丝说道。
“什么农具和肥料?”哥伦布是航海界的大拿,种田方面确实白痴了。
“我也不大清楚,农具反正都是铁制的,据说农奴们用的犁,比别的国家的要先进,很省力,一头牛就能拉动,而且耕作比较深,效果都能赶上萨克森重犁了。至于肥料我完全不知道,因为,那是属于伯爵大人名下的肥料厂送过来的,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成分”
“我懂了,伯爵大人这是在告诉大家——离开他,大家都别想发财呢”哥伦布政治头脑也是有的,知道马林把持了肥料的秘密,一般人就不那么容易背叛。除非,不想发财了。
“克里斯托弗,你能不能想办法,给费尔南多(哥伦布二儿子)也弄个世袭的爵位啊?”比阿特丽丝期盼地问道。要知道,哥伦布的男爵爵位,将来是要给大儿子迭戈继承的。可是,迭戈是哥伦布第一任妻子费丽帕生的,并非现任妻子比阿特丽丝所生。哥伦布岁数也大了,若是哪天去世,迭戈未必会厚待弟弟费尔南多。因为,比阿特丽丝平时,也偏向自己的儿子费尔南多。所以,比阿特丽丝担心哥伦布死后迭戈袭爵后会把自己母子赶出去。因此,他想让哥伦布帮自己的儿子费尔南多也混一个爵位和封地。
“这个有点困难啊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