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问题,就是登上民都洛岛,容易感染疟疾。但这对别人来说也许可怕,在马林这里却不是问题
这次在大明收购草药,马林就收购了几百吨臭蒿。虽然达不到酉阳青蒿千分之六以上的青蒿素含量,但千分之二三还是有的。
马林让铁匠打造了蒸馏器皿,同时派人去福州采购了大量劣质白酒,然后运回基隆,亲自出马,指挥手下加工成酒精。然后,用来从那几百吨臭蒿里提取青蒿素。
忙了好几天,马林从三百吨臭蒿里,提取了大约600公斤青蒿素。而疟疾患者一次只需服用1克,痊愈不过需要几克。600公斤青蒿素,简直多到用不完。
马林带了400千克回国,其余都留下。等到派人去无人的民都洛岛上去抓捕野生民都洛水牛的时候,就可以带上这种药,免得有人得疟疾而死。
民都洛岛长宽不过百余公里左右,而且没有野人。而且,民都洛水牛貌似喜欢独居。只要派遣大队人马四面合围,要不了几天就能把这个小岛地毯式搜索一遍。马林不求能抓到上万头水牛,只要抓住五六千头,也是够用的了。毕竟,一头牛耕地100亩,就能耕地五六十万亩了。就算民都洛水牛体型小,每头耕地缩水到50亩,也能耕作二三十万亩呢,绝对够用了。
至于野牛不听话?公牛实在不听话得很,就阉割了呗。加上套了牛鼻环,还是能降得住的。实在降不住,那就杀了吃肉
有了从民都洛岛上抓捕的几千头民都洛水牛,加上从大明采购的耕牛和南方马,岛上基本就不缺耕牛了。而且,马林也没指望全面开发台岛,只是把这里当做和大明交流贸易的跳板而已。
这一天,马林正在和孔泰及张彩讲述未来的安排
马林拿出自己画的记忆中的台岛地图,指着地图吩咐道:
“我们前期主要集中精力开发台北盆地和基隆,等到这里稳定下来,就先派兵马占据这边”马林指了指后世台南的位置。
马林倒不是为了很快开发台南平原,而是害怕自己不出手或出手迟,被葡萄牙人或荷兰人捡了便宜。
自己固然目前主要开发台岛北部,可西南沿海大片平原,也绝不能便宜别人。所以,很有必要在台南一代沿海设立一个桥头堡,插上旗帜,声明主权,以不让别人钻空子。当然,若是等到人口充足了,开发台南平原也是可以的。
“占领台南的时候,免不了要和澎湖巡检司的人接触,到时候和澎湖水寨的人打个招呼”马林继续吩咐道。
但这时,张彩插话道:
“主公,澎湖巡检司洪武十七年因为海禁就废除了啊”
“啊?居然是这样?”马林顿时有些尴尬。
马林上辈子明末的穿越文看过不少,印象中自然有澎湖巡检司的存在,还记得大明跟荷兰人在这里大干了一场。
但实际上,澎湖巡检司是1563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二年)复设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剿灭倭寇,以及监控东南海上贸易。至于现在,因为倭寇还没像嘉靖年间那样成为大患,朝廷自然也就没有恢复澎湖巡检司。
张彩曾是大明朝的吏部尚书,是部长级的大佬,他的话自然不是瞎说的。而且,张彩也恰好知道其中内幕。于是,张彩向马林解释道:
“这些年也有胡建地方官奏请过恢复澎湖巡检司,但朝廷都驳回了。主要是,澎湖列岛土地太过贫瘠,不适合种粮食。岛上若是设立了水寨,估计粮食都要从陆上运过去”
马林点点头,他自然是知道澎湖列岛的情况的。
作为一名八零后,几乎就没有几个没听过外婆家的澎湖湾这首儿歌的。在90年代的时候,也就是马林上辈子小时候,这首歌几乎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音乐老师们很喜欢拿来授课的曲目。
那时候,马林听了这首歌,非常向往澎湖湾的美好生活。然而,长大后,查了度娘,才知道澎湖列岛真不是什么好地方
这里风高浪急,土地非常贫瘠。马林记得,度娘是这样说的——岛上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仅能种植红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又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和丝瓜,号称“澎湖三瓜”。
也就是说,澎湖列岛上,仅能种植红薯、花生、西瓜、哈密瓜和丝瓜集中有限的作物和水果。
而偏偏,在明朝这个时代,大明并没有红薯、花生,也从未想过在岛上种植西瓜、哈密瓜、丝瓜这种蔓藤作物(蔓藤作物趴在地上生长,不怕被海风吹得植株倒伏,同样,红薯也是,而花生也是开花后落入土里结果,所以不怕海风)。所以,在大明朝廷眼里,澎湖列岛就是一个不能长粮食的不毛之地,自然没有开发的兴趣。
马林一开始也不想开发澎湖列岛,毕竟台岛上可供开发的土地太多,没必要去开发贫瘠的澎湖列岛。可他想起一件事后,立即冷汗淋漓,并瞬间作出了出兵澎湖岛的决定
马林为啥要出兵占领澎湖列岛呢?他也是被逼无奈啊
之前,在和葡萄牙人划分地盘时,签署的瓜分条约上明文规定——台岛、琉球群岛和日本列岛属于马林的“势力范围”。
但偏偏,马林漏掉了澎湖列岛的归属划定。因为,在马林的印象中,澎湖列岛上应该有大明的澎湖巡检司的澎湖水寨。所以,他就没有要求把澎湖列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此一来,在归属不明确的情况下,葡萄牙人很可能钻空子占据澎湖列岛。甚至,可能学自己,利用澎湖列岛归顺大明,自请为土司。就算不成功,也能利用现在无人管理的澎湖列岛,作为走私基地,从大明走私货物
所以,为了不给葡萄牙人钻空子的机会,马林必须提前出兵抢占澎湖列岛。等到葡萄牙人过来,马林就坚称这里是东番岛的分支小岛。在自己已经事实占领的情况下,葡萄牙人也不好乱下手。除非,他们想撕破脸皮和北海国全面开战
所以,马林吩咐张彩道:
“除了开发台北盆地,你优先派人占据和开发澎湖列岛,并在上面复修澎湖水寨!既然没人管澎湖列岛,那么我要了!”
第1182章 获得樟脑()
澎湖列岛是一个缺少淡水的岛屿,没什么河流,只有一些积水的小湖泊。因为正好处于台岛的“太平洋水汽阴影区”,使得澎湖列岛成为东南沿海难得的较为干旱的地区,而且风大。
台岛的特点就是——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东部地区多雨,而西部沿海雨量则较小。比如台岛西南海岸的布袋盐场,就是一个著名的太平洋水汽阴影区,晴好天气多,很适合晒盐。
说起来,同属台岛太平洋水汽阴影区的澎湖列岛,也是适合晒盐的。但是,马林并不打算推广。
因为,真要在这里搞了晒盐,被葡萄牙人学了去那就惨了。北非广袤的海岸更加适合晒盐,葡萄牙人要是在北非和西非海岸搞晒盐,马林的煮盐生意立马就会被冲垮。所以,他宁可有好技术不用,也要坚持煮盐。毕竟,用煤炭煮盐,成本比用柴禾煮盐低多了,能形成成本优势。
但因为没什么河流,导致澎湖列岛上缺少淡水河港口。这样一来,长期停靠澎湖水寨的战船,就容易被船蛆蛀蚀船底了啊那么,大明水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用铁力木打造船底啊,船蛆就啃不动了!”一名龙江宝船厂的造船工匠解释道。
“啥?”马林直接傻眼了。他没想到,明朝人解决船蛆问题这么简单粗暴。铁力木,那可是硬得连船蛆也啃不动的坚硬木材。但,用来造船底似乎有些奢侈啊
马林不知道,这个年代的铁力木虽然不多,也不算少。因为铁力木优异的特性,被大量砍伐,用来造船和打造家具,甚至打造城门。所以,铁力木也是被大量消耗。到了后世,因为消耗太多,铁力木已经被国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了。
但在这个年代,铁力木并不稀缺。甚至,明朝还有全铁力木造的战船,400料的,造价也就七八百两银子,这还是包括了工匠工钱等成本在内的。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那么大,也不过每艘造价两千两银子左右。
根据明廷赏赐的龙江宝船厂的造船匠师所说,造一艘马林的500吨战舰这样的大船,全用铁力木,成本不过三四千两。若是只是底部和侧舷用铁力木,造价大约只有两千多两
“卧槽——”马林忍不住爆了粗口。
要知道,他的500吨战舰,在使用橡木的情况下,成本高达上万金币一艘。而一枚金币按照1比12的金银币来算,价值1。14两白银。也就是说,马林战舰的造价,高达1。14万两以上。
就算以后使用便宜的美洲木材造船,也不过便宜一半的成本的样子。毕竟,欧洲造船匠工资真的很高加上油漆和干性油价格,怎么也省不下来
但若是在大明这边造船,全用铁力木,成本也比在欧洲那边低很多。当然,前提是,得用工资低的大明造船工匠
按照现在的薪水算,大明造船工匠一年薪水才几两银子,顶级造船工匠年薪也不超过10两。而北海国造船工匠,哪怕是学徒造船工匠,日薪也有3芬尼,年薪达到21。7两。而老练的造船工匠年薪能折合40两以上单是薪水,差别就有几倍了
所以,马林瞬间决定——在大明这边也设立一个造船厂,直接从大明进口板材造船,成本可以低到爆。
不过,据龙江宝船厂的工匠们讲,大明的造船,是分段造的,按水密隔舱来分步骤建造。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明朝造船木料,多半都是切割过得,很少有可以作为龙骨的原木大料。即使有,也是刚采伐下来还没来得及分割的。但造海船的龙骨,需要等个一两年所以,马林想要采用欧洲造船技术在大明这边爆船的想法,暂时落空,起码两年后才可行。而且,现在就要预定足够的作为龙骨的大料
对此,马林也是深感无奈。他倒是想过从美洲运龙骨过来,可龙骨长几十米,根本不太适合远洋航运。所以,台岛这边的造船厂,只能等待大明这边的龙骨大料风干足够了。
但不管怎么说,用铁力木作为侧舷护木,却是很有必要的。铁力木侧舷,普通铁球炮弹根本难以打穿。再包个铁皮,真无敌了
只是,据说这次大明请流派给自己提供的造船工匠数量好像有点多。所以,马林并不打算把这些工匠都留在这边造船。毕竟,他们还要等适合作为龙骨的大料风干透了,暂时不能造船。或者说,暂时不能造西式战舰。
所以,马林打算把大部分造船工匠带往纽约那边,用红橡木批量制造战舰。至于台岛这边,只留两千工匠,分为两个班组,利用大明的铁力木造船。如此,既不耽误现在爆船,也可以在未来获得一支铁力木打造的豪奢战舰组成的舰队
说到木材,这些天,马林在视察台北盆地的伐木的过程中,居然发现被砍的诸多树木里,有很多香樟树。
香樟木本身就是不错的造船材料,因为其耐海水腐蚀。但是,马林知道,和其能够提炼樟脑丸的用途比,造船真不是个事儿。
因为,台岛上的香杉也是优秀的造船木材。可是,能提炼樟脑的,只有香樟木
于是,马林找来懂行的木匠,把木材分类。比如,香杉全部留下风干,等着用来造船。而被砍下来的香樟木,则全部挑出来,用于提炼樟脑
为什么要提炼樟脑呢?马林可不是为了获得给衣柜里驱虫的樟脑丸,而是为了弄无烟火药
之前就介绍过(被和谐的章节),无烟火药因为燃烧太快,需要钝化剂。马林之前用的是石蜡,但石蜡钝化效果一般,而樟脑,才是马林目前能获得的最好的钝化剂。
马林不是化工专业毕业的,自然搞不出更适合作为无烟火药钝化剂的苯二胺。但是,樟脑还是很容易获得的。可以说,樟脑是可以从自然界提取出的最好的钝化剂。19世纪末,在研发无烟火药的过程中,诺贝尔等大佬,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樟脑作为新火药的钝化剂。而法国人选用石蜡,就老出问题,还因为火药自燃,爆沉了自己一艘战舰
马林也在搞新式的无烟火药,虽然产量少,但关键时刻也是可以用来做大事的。
只是,木船比较脆弱。若是添加石蜡的无烟火药出事故,木头战船就死定了。因此,马林现在都不敢轻易把添加了石蜡的无烟火药上战舰。法国佬19世纪末的钢铁战舰都能被搞沉了,何况易燃的木头船?
但无烟火药的威力很大,尤其是作为发射药的时候。用来炮击敌舰,绝对牛比。所以,马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