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还有大汉?”
蔡邕:“天下大乱,首在人心丧乱,便是因为如你姬家者太多。哼,自诩以天下为己任,实则都是为了一己之私。”
姬昀:“先生当知,数年来我大哥一直身负国贼之名,其声名狼藉比之董卓尚有过之,而其权势却胜出董卓不知凡几。我大哥若反,谁人能挡,可我大哥是若何做的,我姬家又是如何做的。数年来,我姬家可曾迫害过任何一个忠臣,我大哥的多次让步先生应该都看在眼里的。试问天下,谁能在我大哥的位置上还能如此忍让。我大哥忠于汉室,天地可表,先生何以以偏概全。”
姬昀的话,说的是事实,数年来,姬溪的多次让步蔡邕都是看在眼里的,蔡邕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他无从反驳。而后态度有些缓和,说:“那何不再人上一次呢?陛下年轻气盛,虽有过错,多加指劝导也就罢了。”
姬昀:“先生还不明白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能打消陛下疑虑的唯有我姬家交出兵权,可这样做,后果是什么呢?先生但凡能找出一人代替我姬家,学生可替大哥做主,即刻交出兵权,全家归隐。不瞒先生说,学生早已物色好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梦都想着和一家人去那里悠闲度日啊。”
蔡邕才不相信姬家会归隐呢,不过他相不相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想不出谁能顶替姬家,并随之领悟到一见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姬家,大汉随时可能会倾覆。
不可调节的矛盾赤裸裸的浮现在眼前,姬家交出兵权,大汉必亡,姬家不交出兵权,大汉是姓刘还是姓姬呢?
察觉了蔡邕的徘徊,姬昀说:“先生,除了相信我姬家,大汉还有别的出路吗?”
这是一个问句,但姬昀却说的非常笃定,而事实也确实如姬昀所说的,当今天下,能匡扶社稷者只有四人,姬溪,曹操,孙坚,刘备,而与其他三者相比,显然姬溪是最合适的。
蔡邕沉吟良久后才问:“相信?你让老夫,让大汉如何相信?”
姬昀深吸口气,方才郑重的回答:“先生,你只能相信,大汉,也只能相信。”
闻言,蔡邕久久无言,对这个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但细想想,除此以外,又能得到什么回答呢。
蔡邕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姬府,自此后,再也不过问姬昀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而自那以后,姬昀的手段也逐渐的变的缓和,他开始用自身那无双的智谋来温水煮青蛙,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将国家发展壮大上。
在姬溪离开长安前,曾与姬昀彻夜长谈,最终决定,自此后,姬溪不再过问政事,全身心的发展军事,而政事,全部交由姬昀来做,并且,姬昀将吕春也带离了长安,于是,长安再也没有能够掣肘姬昀的力量,可以由的姬昀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416章 塞北的马场()
史书上的洛阳,是东汉的政治中心,后在董卓之乱时被付之一炬,而因为姬溪这支小蝴蝶的缘故,一切早已变的不同,数年的战乱,洛阳虽饱经摧残,然终归没有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自雍和八年洛阳重新回到姬溪的手中后,又是一轮新的整顿治理,俨然已经焕然一新,且更加的雄伟,比之经营数年的长安尚有不如,但也相差不远。
直白的说,在此时的洛阳,姬溪就是皇帝,这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姬溪都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调动而不会遭到任何的反驳,因为他已经是秦王。他的府邸,自然便是王府。
姬溪很不喜欢华歆为他修建的这座秦王府,他觉得远不如长安的那座庭院住的舒服,然而,时势使然,已他秦王的身份,该有的规格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姬溪的王府占地方圆十余里,各种宫殿设施一应俱全,是以姬溪搬进去了两个月,还是有些地方摸不清楚。
两个月中,种种事情逐渐步入了正规。在这之间,姬溪的劳累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短短两个月下来,姬溪整整瘦了一大圈。家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谁也没有劝阻姬溪,大家都知道,姬溪要用此种方式来发些心中的怒气。大家都知道,长安的事情虽然了了,可来自刘协的疑虑甚至可以说是背叛却深深的伤了姬溪的心。
所幸,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抹平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姬溪慢慢的也想通了,脸色也开始好转,慢慢恢复成了原本有说有笑的样子,只是,姬溪的目光身处却仍有那么一抹哀伤,那一抹哀伤使的姬溪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这一日,王府正殿中,洛阳城内的肱股心腹齐聚一堂,有吕春,贾诩,姬渊,黄忠,张统,华歆,此外,还有一个女人,是芙儿。
芙儿本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她此来,是受了高顺所托,前来洛阳询问云中城的进退。
今日所议的,便是云中之事。几个月前,姬溪本意打算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了,后因刘协勾结曹操夺权之事,姬溪不得已放弃了这个计划,并立刻率领大部兵马南下增援,只留给高顺五万兵马继续对云中城试压。
经过这几个月的缓冲,云中城内的袁熙和各部首领已经缓过气来,兵力再达巅峰,足有二十万大军。五万对二十万,高顺的压力可想而知。
芙儿带来了高顺的建议:练兵的目的已然达成,若想再打下去便不应以练兵为目的,而应以攻城拔寨为最终的目的,且必须要增兵,高顺要求姬溪给他增兵十万,助他深入塞北。
对此,黄忠当即响应,请为前锋。
吕春却有不同的意见:战乱方休,应保持静默,静观天下大势,贸然进取,只怕会打草惊蛇,生出其他的变故,是以吕春建议只应固守,不可冒进。
贾诩说应该观察曹魏的动静,因为眼下的曹魏也正在对塞北虎视眈眈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与吕春的出发点不同,但也是建议观望。
姬溪有些徘徊不定,看向沉默不语的芙儿,可有可无的问:“芙儿,你觉得呢?”
芙儿的话令姬溪为之深思,令其他人倍感敬佩。
芙儿:“奴婢想问,经此番大变后,王上与曹魏的联盟是否依然奏效?”
姬溪:“曹操已经遣使来赔罪,说自己是被猪油蒙了心,他娘的,这家伙比我还不要脸。不过嘛,合则两利,我没有拒绝的理由。”
芙儿:“既然结盟,那么,谁为主,谁为从?”
此一问,姬溪陷入了沉思,只能说:“我之国力与曹魏不相上下,稍有所长并不足为判,这主从倒真不好分辨。”
芙儿:“不然,奴婢认为,王上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处于曹魏之上,当为结盟之主。”
姬溪诧异的问:“此言何意?”
芙儿:“王上封王之前存在诸多掣肘,现今无所顾忌,此为天时;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关中乃天选之地,易守难攻,此乃地利;数年来,中原战火纷飞,曹袁之战的隐患尚未全然解决,而关中数年来虽饱经沧桑,然根基从未动摇,此乃人和。”
这话说的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可似乎并不足以证明什么,因为站在旁观着的角度上,此三者架在一起再不足以在对曹魏的战争中取胜。是以姬溪疑惑的看着芙儿,等着她继续解释。
芙儿便继续说:“有此天时地利人和,须当勇猛精进,何以裹足不前?”
贾诩:“塞北之地不管是于我还是于曹魏,都没有甚大的用处,攻占塞北之后,必然会加重我国的负担,此一点你可想过?”
芙儿:“请诸公暂时抛却我国之利益,换个角度想想,但就塞北而言,是我等更需要呢,还是曹魏更需要呢?”
在做的,姬溪,吕春,贾诩三人,都是一点就通的角色,闻言,三人立刻嗅出了个中的玄机,良久,姬溪叹道:“呵呵,确实是我等鼠目寸光啦,文封,文和,可服气啊。”
吕春浅笑,没有言语却对着芙儿抱拳一拜。贾诩呵呵笑道:“错生女儿身啊。”
华歆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也对这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几个武将却非常感兴趣,只是他们却全然不明白芙儿的话中到底有什么玄机,最后还是贾诩给出了解释:塞北于姬溪而言,确实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对曹魏而言,却是志在必得之地,无他,中原地势平坦,不论是征伐还是固守,曹操都需要大量的战马,大量的好马,而塞北,正是天然的马场。姬溪虽然也需要战马,但一来并不急迫,二来有正身在西域的徐庶每年向关中补充。所以,塞北对姬溪无足轻重,对曹操却势在必得。若曹操控制了塞北,自此在军事上再无掣肘,实力更上一层楼,而若姬溪控制了塞北,那么便可以在于曹操的结盟中占据绝大的主动权。
把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所以,众人当场便意见达成一致,攻占云中城,深入塞北,不求一统,但要控制住塞北的马场,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家手中。
第417章 忘忧丹()
最终,姬溪指派高顺为统帅,贾诩为军师,黄忠,姬渊围副将,自洛阳发兵八万,前往云中城与高顺会和,攻占云中城,进而进军塞北。
姬溪本想亲自领兵出征,但遭到了大家伙的一致反对,归咎袁胤有二,其一,姬溪已经身为秦王,不可随意亲征,其二,姬溪留在洛阳能够给曹魏制造一个并没有倾尽全力的假象。
细想想,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于是乎姬溪也不再坚持,接下来议定了出征的日子便让众人散去,独独把芙儿留了下来。
如姬溪这般人精,自然不难看出芙儿一直有些欲言又止,且,方才芙儿的建议虽然另辟西路,堪称绝妙,但想来早已知会了高顺,本也不是特别难懂的道理,犯不着让芙儿亲自跑一趟,所以,姬溪觉得芙儿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和他说。
直截了当的问:“芙儿,还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你我之间,不必客套。”
芙儿感激的看了姬溪一眼,话语有些吞吐,可还是说道:“高将军妻子早亡,孩子年幼,请王上垂怜,给高将军赐下一门婚事吧。”
闻言,姬溪顿时愣住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芙儿竟是为高顺的婚事而来,且,芙儿已经待在高顺身边三五年了,姬溪一直以来都认为,二人虽然没有成婚,可已经与夫妻无异。所以,芙儿骤然将高顺的婚事提了出来,姬溪顿时懵了。
继而再想,芙儿是不是在提醒自己,暗示自己给高顺与芙儿指婚。这么一想,姬溪顿时觉得大有可能,再而笃定了自己的猜测。可芙儿的眼睛多毒啊,打眼一扫便知道了姬溪的心思。而后道:“王上误会了,奴婢戴罪之身,残花败柳,不敢也不能辱没高将军门风,奴婢只求能待在高将军身边服侍便好,然一家终归是需要主母的,所以奴婢厚颜求王上为高将军指婚。”
闻言,姬溪再一次懵了。在这个时代,女子的三从四德还远没有深入人心,男子再娶司空见惯,女子改嫁亦是普遍现象,所以,姬溪非常不同意芙儿的意见,却非常理解芙儿为什么要求自己喂高顺指婚。归根结底,当年何后的美男计对芙儿的影响还未散去,芙儿或许早已想通了,但那伤害甚至是屈辱却从未被芙儿忘却,所以,芙儿认定自己配上不上高顺。
姬溪鄙视芙儿的自卑,却也钦佩芙儿的坚持,可他又能怎么办呢?答应吗?可定不行,莫说高顺那里过不去,自己心里也过不去,他可是深刻的知道高顺对芙儿的感情的。那么,不答应呢?如芙儿这等人,话既然说出了口,那么必然留有后招,即便自己不答应,想来她还是有别的办法。
且不考虑答应或是不答应,关键问题是解开芙儿的心结,只要解决了芙儿对当年之事的芥蒂,则一切迎刃而解。
如何解决呢?姬溪陷入了沉思,敷衍芙儿说:“嗯,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容我想想,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合适不合适,还不全由姬溪说了算,芙儿也知道姬溪在拖,可也不好再行追问,便欠身一拜退下。
看着芙儿离去,姬溪沉思不语,芙儿和高顺的感情纠纷令姬溪心烦,在这心烦中在想到家中的那位妹妹,姬溪更烦了。姬家和刘协决裂,最难过的不是姬溪,而是姬蔓。在这决裂的过程中,姬蔓从未发表过任何意见,表面上还在强颜欢笑,可她那日渐的憔悴,却是肉眼可见的,为此,姬家人苦口婆心的劝,却怎么也化不开那眼眸最深处的伤,对这种事情,饶是智谋可改天换日,也别无用处。
姬溪只能寄希望于时间的洗礼,可在时间的流逝中,姬蔓却未见丝毫的好转,前几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