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身为当红辣子鸡的王鉷,裴旻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他有李林甫这个大奸在,自己又拥有超然的地位与权力,对付王鉷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王鉷还有一个猪队友,杨婕妤的黑历史,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把柄。

    这一次却不一样!

    花鸟使闹得民怨沸腾,固然是因为那群宦官内侍心理变态,惹是生非,可追究起来,真正的祸首是李隆基、高力士。

    李隆基要是不好色,不会因为少了一个杨婕妤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高力士也不会弄出花鸟使这个馊主意。

    李隆基偏激护短,任人唯亲。

    高力士是他身旁最近亲的内侍,李隆基对于高力士的感情,早已不限于臣子,更有几分家人的意味。

    李隆基没有不对高力士说的话,也只有高力士在,他才能安心。

    面对一个不讲道理的皇帝,谁要是敢动高力士,那结果不言而喻。

    裴旻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压过高力士,也不想正面跟高力士为敌。

    此事也变得极为麻烦,但裴旻却不能坐视不管。

    历史上安禄山能够在短时间席卷北方半壁江山,固然是因为他实力强劲,唐王朝离心离德也是其中之一。

    李隆基后半生沉迷享乐,挥霍无度。

    李隆基每次出手封赏,动辄上万,乃至十数万。

    尤其是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家人过街,香味都能飘散数里。

    固然长安一片繁华盛景,但这种繁华却是用百姓的血汗换来的。

    没有到官逼民反的程度,但百姓的生活却也不是很好,人人都对杨国忠恨之入骨。

    安禄山以忧国之危举兵南下,说是奉了密诏讨伐杨国忠,一路上的百姓还欢呼雀跃,开门迎接安禄山的叛军。

    可见安史之乱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隐患早已存在。

    此事自己要是放纵,只怕唐王朝还会步人后尘。

    便在裴旻为此烦忧之际,刻有金漆火印的急诏密信突然抵达。

    一个传令兵,直接冲进了郡王府的议事大厅,手中高举着急诏密信。

    裴旻听得脸色都变了,这种金漆火印的急诏密信是朝廷最紧急的通讯之一。比前线战事的急报,还要高上一个档次。

    手持急诏密信的使者,可以出入任何地方,见任何的人,直到将情报传达。在这期间,谁要是敢阻拦,使者有生杀大权。

    通常这种急诏密信用于勤王诏书,也只有类似于贼寇兵临城下类似这种大事发生,才会出金漆火印这个级别急诏密信。

    “到底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用这般劳师动众?”

    裴旻心底泛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大步走道使者面前,高声道:“臣裴旻接旨!”

    传令兵肃然的将金漆火印的密信交给了裴旻。

    裴旻先查实了金漆火印的正确与有无破损的情况,无误之后,方才撕扯开金漆与火印,取出里面的密旨。

    密旨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陛下病危,火速入京!”

    **********

    兴庆宫!

    作为李隆基游玩办公的场所,偌大的宫殿此刻充满了凝重的气息。

    宫中内侍宫女,大气也不敢喘出,战战兢兢的忙着手中的事情。

    越靠近李隆基的寝宫,守卫越是深严。

    在这深宫大院里,此刻却如临大敌一般。

    李隆基脸色灰败的躺着,腹部有些鼓胀,不正常的肿大鼓胀,身上没有半点的人的活气,有着一股死气沉沉的感觉。

    偌大的寝宫,只有李隆基、高力士两个人。

    李隆基沙哑着声音说道:“高将军,你说静远,他,他会来嘛?”

    高力士泪眼摩挲,泣声道:“会的,郡王一定会的。”

    李隆基张了张嘴,半晌才道:“朕也觉得他会的,可是,可是,心底却有些不踏实。朕不怀疑静远的忠心,但,他对太子,是否能跟对朕一样?太子,太子是否也会如朕一样的对待静远?咳咳,孟子有一句话说得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有缄默半晌说道:“朕一直相信,能够与静远君臣相宜,就如姜尚辅文王、武王,诸葛武侯辅助刘备一样,开创佳话,成为后世君臣的表率。却不想……上天会如此待朕。静远现在手握重兵,居于西北……太子与他无恩无德,焉能不忌?一但逼急了静远,以他的本事,如何是静远的对手?太子不是朕,太子不是朕吶……”

    他急得怒火上心,连续咳了好几下,嘴角都溢出了点点鲜血。

    高力士大为惊恐,跪地叩首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奴相信郡王一定会来的……”

    李隆基好一阵子才平复了情绪,低声道:“其实,他不来,朕也不怪他,真的不怪他。换做是朕,也不敢来。毕竟这长安就要变天了,对于他而言,这里就是龙潭虎穴,来得,未必能够回去。不过,高将军,你听好了。朕现在不知什么时候就去了,要是静远不来,你传朕口谕。宣布威武郡王为国贼,召请天下节度使一并讨贼。”

    “陛下……”高力士神色震恐!

    李隆基用力的摇着手道:“就这样了,他要是不来,就说明他惧怕未来的皇帝容不下他。太子也会因此,更加容不得他。双方僵持下去,只会亲者痛,仇者快,早晚会有一战,不如直截了当……咳咳,朕也不想见到这一幕……奈何,天意难违,天意难违……”

第五十一章 去与不去() 
    陛下病危,火速入京!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让裴旻心头直跳。

    裴旻拿这这金漆火印的急诏,脑袋里想过多种可能。甚至想过从哪个山旮旯里冒出一支叛军,兵临城下了。

    怎么也没有想过居然是李隆基病危。

    对于皇帝,生老病死是一种忌讳。

    若不是真的到关键时候,不可能送来这种带着忌讳的急诏。

    “怎么可能?”

    裴旻非常清楚历史走向,李隆基绝对是帝王中长寿的一个,六十岁还在跟杨玉环你浓我浓。

    晚年为自己的儿子肃宗软禁,忧郁寡欢,便是如此,也活到了七十八岁,病故神龙殿。

    现在的李隆基还不到五十岁,年不过半百,怎么可能就病危了?

    “我……”裴旻正打算下令,立刻进京,心底莫名的一跳,手中的死抓着急诏,在一旁坐了下来。

    这急诏是高力士的亲笔字,上面还盖着李隆基的朱漆大印,绝对是假不了的。

    李隆基因为功成名就,起了懈怠之心,又受到王鉷、杨婕妤的诱惑,有些沉迷享乐,但绝对没有堕落到烽火戏诸侯的地步。

    也就是说,现在的李隆基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病故。

    裴旻突然发现自己对于长安存着一定的恐惧……

    一朝天子一朝臣!

    自己现在手握四镇兵马,战功彪炳,威名赫赫。

    一路过来,倚仗的就是李隆基这位奇葩的帝王性格,换做其他的皇帝,哪怕是李世民、刘秀、赵匡胤这样不杀功臣的帝王,也不会容忍自己这样的存在。

    一但李隆基真的病故,新任皇帝即位,自己的地位可就尴尬了。

    李隆基从不培养自己的儿子,太子毫无存在感,在庙堂上就跟摆设一样。

    自己这些年累积下来的威望人脉,足足甩现在的太子李琰十条街,自己此去长安,万一真的遇上李隆基驾崩,大唐易主,自己真的能够安全反回凉州?

    换做是十数年前的裴旻,孤身一人闯长安,自然是洒脱随意。但而今他有儿有女,还有妻子,这些人是他的支柱,也是致命的软肋。

    裴旻心底非常清楚,自己人脉不弱,但敌人更多,只是因为权倾一方,无人敢惹,一但自己倒台,各种阿猫阿狗必定蜂拥而上,落井下石。

    自己倒了,母亲,两位夫人,还有小七、小八、裴三郎岂会有好日子过?

    这些年自己在诸多事情上秉公处理,得罪了不少的小人,尤其是诸多心理变态的太监内侍。

    他们可是毫无道德节操的存在……

    细细一想,裴旻身上冷汗直冒。

    但想着这些年与李隆基相处的点点滴滴,李隆基或许有诸多毛病,好胜,好战,自负,还用人为亲,但是他对自己却是无话可说。

    没有李隆基无条件的信任,自己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人,焉能获得今日地位?

    “若真有那一日,朕与静远,同享荣光。”

    “朕有静远戍边,护卫庙堂,天下异族宵小,谁敢放肆!朕自远当在长安,高枕无忧。”

    “阿拉伯又如何?朕以你为帅,率我大唐劲旅西征,马踏大马士革,将我大唐疆域推向极西黑海,让我朝疆域更胜昔年高宗时期。”

    ……

    李隆基一字一句若雷霆震耳。

    裴旻霍然起身,不说李隆基未死,就算李隆基已经去世,这长安自己也非去不可。

    不仅仅是君臣之义,还有一路而来的提拔恩德。

    身为一个后世人,裴旻没有君要臣死,臣立刻抹脖子自杀的愚忠。

    但是他有身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感恩之心。

    李隆基的一路提携,一路庇佑,这些都是恩情,裴旻不敢忘却。

    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去见最后一面……

    裴旻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分别给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仆固怀恩写了一封信,并且将袁履谦、李林甫叫道了近处,将急诏密信给他们看。

    袁履谦、李林甫都神色大变,都不约而同的惊呼出声来:“陛下病危?”

    袁履谦是一脸的震撼,不敢相信,大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此时此刻在袁履谦的心中,李隆基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一个可以与李世民相提并论的皇帝。

    事实也是如此:

    李世民崛起于隋末大动乱,为唐王朝问鼎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军功第一。虽然玄武门之变,留有不可磨灭的污点,但是他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内有奇迹一般的贞观之治,外灭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收复辽东、破西突厥,重新开通丝绸之路,文武成就堪称瞩目。

    而李隆基又何尝逊色?

    他同样崛起于危难之际,先诛灭韦氏、宗楚客以及武氏余孽,后又平定太平专政。然后对内用贤臣开创了开元盛世。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开元盛世的经济更胜贞观时期。

    对外任用薛讷、裴旻、张守珪、杨思勖等大将,南征北战,收复河西九曲失地,辽东失地,多次击败吐蕃,更灭了突厥,打残突骑施,还恢复了安北都护府,重新掌控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

    新罗、百济、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拜占庭等国家纷纷入朝觐见,重现了天朝上国的雄风。

    李隆基前半生功绩,不论是现在,还是历史上,一点也不逊色李世民,甚至有人觉得依照唐王朝如此局面发展下去,李隆基超越李世民成为唐王朝最出色的皇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如此贤君圣主,居然病危,袁履谦这类忠君爱国的贤德,一时半刻接受不了,眼睛都有些红了。

    李林甫却满脑子想着李隆基病故衍生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既得利益。

    如此大事,将会拨动天下大变,自己的利益也会大受影响。

    “裴帅!”

    突然!

    李林甫霍然起身,重重的叩拜道:“此时此刻,裴帅决不能进京。您此时入京,将会如羊入虎口,会成为刀板上的蒸肉。裴帅应当惊闻噩耗,悲痛交加,一病不起。”

第五十二章 李林甫的决定() 
    裴旻并不奇怪李林甫会说这番的话。

    现在他跟自己不说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却也是利益与共,自己一但受困倒台,李林甫也就一无所有了。

    为了自己的利益,李林甫理所当然的会极力劝阻。

    李林甫如此劝说其实还有一个缘由,一股野望。

    李林甫此次回到长安,为裴旻摆平了王鉷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唐王朝的庙堂环境,了解了朝局动向。

    李林甫发现唐王朝远没有外表那么光鲜,李隆基也无法真正的与李世民相提并论。固然他们的功绩相仿,但李隆基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