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众商贾都出了船长室后,郑冲便命十名荷枪实弹的郑氏水兵候在门口,将舱室门关了,不许人靠近。

    那吴同清见人都离开了,便迫不及待的道:“郑公子,我手上有茶叶三千担,不知公子可出到多少收购?”

    郑冲微微一笑道:“你那茶叶多少斤一担?”

    “百斤一担,分毫不差。泾县尖茶一千六百五十担,屯溪绿茶一千三百五十担。”

    “那你打算多少一担出手?”郑冲稳坐钓鱼台,笑着缓缓问道。

    吴同清咬牙道:“泾县尖茶十两纹银一担,屯溪绿茶十二两纹银一担如何?”

    郑冲既然敢做这次生意,私下里自然是将这些货物的市场价格都调查清楚的了,听了吴同清的价码,忍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

第73章 海贸的暴利() 
见了郑冲的反应,吴同清轻咳一声道:“郑公子如此失仪,是否觉得我这价码太便宜了?”

    郑冲暗骂吴同清无耻,亏他说得出口,这种离谱的价码也喊得出来。

    原来这泾县尖茶和屯溪绿茶虽然都是上好茶叶,但却不似安徽六瓜安片、黄山毛峰等其他名茶那般珍贵。

    泾县是安徽省的一个老茶区,尖茶是传统产品。远在唐宋年代,就曾出过白云兰片、梅花片、涂尖等类的名贵茶叶。明朝时期,泾县尖茶便成批出口东南亚一带,便是专门供出口用的,故而尖茶又被称之为“洋尖“。这种茶叶虽然也是绿茶中的上品,但因为产量不少,是以价格一直不算高。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称“眉茶“。屯溪绿茶的集中产区在黄山脚下休宁、歙县、宁国、绩溪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黄山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由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因这些绿茶都在屯溪加工输出,故名“屯绿“。“屯绿“在明万历年间即在国际市场上首露头角,便是当做出售洋人的另一种上好茶叶对外海贸,也属于较为常见的外贸型茶叶之一。

    在产地收购时,泾县尖茶百斤也就是五两,屯溪绿茶稍贵些是百斤六两。运到福建之后,算上运费、储存费并商贾的利润等费用之后,这两种茶叶的价格便会翻倍,尖茶要十两,屯绿十二两。郑氏此前收购茶叶海贸,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不过经郑氏收购后,若是要海贸出口的话,尖茶价格便会到二十两一担,屯绿到二十四两一担,然后按这个价再卖给泰西人,甚至有时候会高达三、四十两一担茶叶,也都是有的。

    吴同清一开口便是按以往的价格喊价,看来还真是生意人的秉性,价格上是不肯轻易松口的,哪里有半点急着脱手的意思?

    郑冲闻言,冷下脸来道:“吴掌柜,你这茶叶价格还当是卖给红夷人的茶价么?如今我们在和红夷人打战,双方贸易断绝,你按这个价给我郑氏,让我卖给谁去?”

    吴同清咬牙道:“郑公子,明人面前不说暗语,你郑氏掌控海贸,门路自然是有的,今年虽然断绝了海贸,但也该有其他门路出货的啊。”

    郑冲冷笑道:“吴掌柜,你好像弄错了一件事,现下不是我急着想要收购茶叶,而是你急着将手上的茶叶脱手!若是如此,我们也没必要谈下去了。来人!让下一位……”

    进来二字还未出口,吴同清急忙喊道:“郑公子,且慢,有话好说。”

    郑冲嘿了一声,挥退已经开门进来的卫士,吴同清苦着脸道:“既然如此,请郑公子示下,收购价格多少合适。”

    缓缓说道:“吴掌柜,你这些茶叶估摸已经在福建转悠了两三个月了吧,人人都知道我大明与红夷开战,无人敢收购你的茶叶。你这一趟生意,说实在的,若是我不收购你的茶叶,你铁定是要赔进去的。若是你想要现银交易,我只能让你保个本。不过我有另一条路子,可让你保本,回去之后还能多赚一点。”

    吴同清闻言,眼前一亮道:“愿闻其详。”

    郑冲拍拍手,几名卫士抬了几口箱子鱼贯而入,放在吴同清面前,逐一打开之后,吴同清眼前一亮。只见这几口箱子里装着的都是胡椒、香料、象牙、犀角、玳瑁、西洋绒毯等西洋货物。

    郑冲指着这些货物说道:“我也并不瞒你,说实话现下与红夷人断绝了海贸之后,海战一起,朝廷下旨,海路断绝,去吕宋的大批海船也停滞了许久,福建、广东各处沿海都缺现银。我郑氏手上也没有多少现银,如果用现银交易的话,我只能收购你一千担茶叶,而且只要尖茶,每担只能出到六两。”

    闻言吴同清顿时面如土色,这批尖茶收购价是五两一担,运至福建,还算上这几个月的储藏费,差不多也是每担一两银子,郑冲用现银六两一担收购,他还真是只能保本而已,便连回去的行脚费也要亏进去。

    只听郑冲续道:“不过呢,若是你答应以货易货,我可以三千担茶叶都收购下来,尖茶每担我可以给到这些洋货折银价七两,屯绿每担折银价九两。”

    吴同清闻言微微一愣,郑冲接着说道:“海贸断绝,红夷人上一趟吃了大亏,必定兴兵前来报复,我郑氏如今都在日夜备战,更不知何时才会重开海贸。莫说我们的货卖不出去,便是这些洋货今后市面上也会少了许多。我们八闽之地洋货都少了,更何况你们内地诸省?若是你换得这批洋货回去,囤积居奇一番,更可抬高许多价格出售这批洋货。尖茶每担折银价七两、屯绿每担折银价九两,换来的洋货,运到内地去,价值便可翻上一番,你这一趟便算是赚回来了。”

    其实当吴同清第一眼看到这批洋货的时候,便已经心里动了以货易货的念头。郑冲说的没错,洋货是很紧俏,而且象牙、犀角这些东西,吴氏在歙县还有些作坊,可以将象牙雕刻成各种首饰、装饰品甚至是象牙筷子,香料也是急缺的,绒毯也不错。

    胡椒自不必说,虽然胡椒唐朝时候便传入了,但在国中种植产地极少,产量也少得可怜。北宋一朝,全国只有广州种植胡椒,每年产量不上百斤。

    此刻明朝时期稍好一些,云南广西也有种植,但仍旧不能满足需要。川人做菜需要胡椒,医生配药需要胡椒,道家养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助于延长寿命,迷信房中术的士大夫想要壮阳,也得胡椒助阵。

    产量小,需求大,便是海运极发达的宋朝,即便是外贸极繁荣,胡椒大量运入国内,胡椒在宋朝也是很稀缺的。就拿南宋时期的浙江农村来说吧,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只有贵客上门,才有可能地往汤碗里放几粒。胡椒在宋朝都极为稀缺,更何况是海贸远没有宋朝发达的明朝?

    从北宋到南宋,甚至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人消费的胡椒主要都来自于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因此这批洋货之中,胡椒也是极为贵重的。

    不过老奸巨猾的吴同清虽然贪婪的舔了舔嘴唇,但还是摇头道:“郑公子,这价码太低,是不是再升一升,若是能……”

    郑冲毫不客气的打断他的话道:“吴掌柜,我与你已经浪费了很多唇舌了,我说的价码不会改,若是有兴趣,咱们便让账房先生过来折算银价,随后易货交易,若是没有兴趣,那我这批货便另找他人易货便是。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呢!”

    吴同清苦着脸道:“这价码太低,小人难以做主,若是能升一升,我也能做主。”

    郑冲冷笑道:“出门在外的掌柜,哪个不都是能做主的?你这话骗别人还行。”

    吴同清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哭起来:“郑公子,您行行好,我家老爷派我走这一趟货,便是想让我多赚一些回去,若是价码太低,我难以交差啊。”

    老子信了你的邪,还玩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吗?郑冲厉声喝道:“来人,把他给我叉出去!”

    闻言吴同清立刻停了哭声,急忙道:“好好,郑公子,就按您的价码,咱们立刻折算银价。”

    郑冲哼了一声,这些商贾当真是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也不是那么好谈的。不过呢,现在的商贾起码的信誉、商誉还是很好的,答应过的事,签过的合约就一定会履行,不似后世那般不堪。

    当下郑冲唤来账房先生、验货牙人,便命吴同清与账房先生到二层舱室之内去折算银价,便是将茶叶的银价算好后,用尖茶每担六两,屯绿每担八两的价格,置换等值的洋货。

    同时也让吴同清派人过来验货,而郑冲这边也会派验货牙人前去检验吴同清的那批茶叶货色。最后双方勘验无误,便会签订一份易货合约,然后双方签字画押。

    而不论是吴同清从产地收购茶叶,还是在福州郑冲以货易货收购这批茶叶,甚至将来郑冲将这批茶叶卖给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当中谁都没提过茶税二字。

    可怜的大明朝廷,一边因为缺钱粮而不停的在农民身上加收三饷,可一边却放弃了商税。魏忠贤还在的时候,大明朝仅浙江一省一年的茶税便能收到二十四万两白银,可他倒台之后,东林党上台,这些年的商税都是随心功德,于是浙江一年的茶税变成了十二两,就真是十二两,绝没有漏了个万字!

    好似这一趟吴同清自产地收购茶叶,每百斤茶叶原本该交茶税两百钱,然后到了福建这边,郑冲收购再出口给红夷人,本来也该征收一道关税的,可惜这些税钱朝廷的东林党不收。于是郑冲就不好意思的笑纳了,茶税?关税?那是什么?

    而与吴同清谈好之后,郑冲换来的茶叶依旧可以用尖茶每担二十两,屯绿每担二十四两的价格卖给红夷人,甚是可以更高价格出手。从中郑冲在尖茶上每担至少赚了十二两,屯绿赚了十四两,尖茶合计赚了19800两,屯绿赚了18900两。

第74章 坐待雪花银()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说当官的赚钱容易,而有时候做生意也是这样,当你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商业消息时,便可从中赚得大笔银子。郑冲因为知道郑氏很快会与荷兰人议和,重开海贸,因此放心大胆的开始收购这些茶丝瓷器,于是很快便从第一个商贾之处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三万八千七百两。

    当然这些茶叶还需要出售给荷兰人之后,才能赚得真正的白银。不过郑冲很有信心,因为战争,远东的荷兰人这大半年来也没什么海贸可做,一旦和谈成功之后,他们第一件事一定是疯狂收购,然后尽快运回欧洲卖掉,以弥补损失。欧洲那边的市场或许也极为需求茶叶丝绸,运回去的茶丝身价一定会暴涨,荷兰人也在等大批的茶丝。

    而换取三千担茶叶,郑冲总共花掉了一箱犀角,一箱象牙,一箱香料,三箱玳瑁,胡椒五袋而已。其余价值便不多说,单说胡椒一项,每斤胡椒是按20两的折银价率来计算的,而这些胡椒在南洋这些产地,却不过百斤一两银子。郑冲收购的这批茶叶若是运到欧洲,在那里的收购价将会达到百斤百两甚至更多,足见海贸的利润有多大。

    与吴同清谈妥折银价后,吴同清看郑冲这批洋货实在是好,便又出价一万两现银向郑冲购买了五袋胡椒和五十张西洋绒毯。与吴同清交易完后,郑冲还剩下犀角九箱,象牙九箱,上等香料二十九箱,中等香料四十八箱,南洋鳖甲三十箱,胡椒一百五十袋,玳瑁二十七箱,还有西洋绒毯一百五十张。

    于是接下来顺序与各大商帮、各大字号的掌柜继续商谈交易,这些掌柜的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说他们老奸巨猾并非是说他们商誉不好,而是为了压低价格,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在谈价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说服你降价。

    最奇葩的便是江右商帮的万福商号陈尤嘉陈掌柜,他的纠缠软磨功夫很是厉害,被郑冲赶出去三次,他三次又跟在别人身后挤了进来,真是脸皮比城墙还厚。商贾们如此举动,难怪读书人会瞧不起他们,为了金钱,宁可折腰。不过在商贾们看来,这不算什么,走买卖靠气节是不能吃饱饭的。是以很多读书人做商贾成功后,多半会雇佣掌柜的替他们行商,而自己则不再出柜了,丢不起那人!

    与商贾们一个个的商谈很是费心费力,饶是郑冲体质改变后,体能过人,但最后一个谈完之后,他也累得不行了,其实有时候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耗人精力。

    送走最后一个商贾,郑冲这才发觉天已经全黑了,施福喜滋滋的上前道:“公子,货都出的差不多了,还剩下犀角一箱,南洋鳖甲三箱,玳瑁两箱,还有西洋绒毯三张,其余货物一箱不剩。当中象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