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山军应该也遇到了麻烦。”
“所以才把主意打向了广宗的宝藏。”
“或许有所发现,怕消息传替出去,故而派兵封锁了周边。”
“或许,真的只是意外碰面。”
对与黑山军去挖掘宝藏一事,赵风觉得很正常。
就像自己会派遣游商,去各地收集青铜器物、青铜矿物,然后回来更铸小钱。
曹操派人去盗取了沛王墓地,搜集陪葬品。
赵风估计,墓地里的青铜器,肯定也被曹操更铸成了小钱。
其他诸侯,自然也会想办法来应对一样。
而张燕则是把主意,打向了张角埋在广宗的宝藏。
翌日。
众人议完事后。
因为没有什么其他要事,田丰就留下来,跟王烈和邴原一起学习拼音发音。
目前这三人,很多汉字的口音,已经偏向了后世的普通话。
熊大则要弱很多。
已经完全跟不上这三人的节奏了。
赵风甚至在想。
如果是拥有语言天赋的赵狗蛋,或许进度不会比田丰等人差太多。
又教了一些汉字的发音后。
邴原行了一揖:“赵先生!”
“我们来到并州,也快两个月了。”
“一直待在刺史府,都没机会出去走走。”
“不如趁今天没什么事情。”
“赵先生带我等去摇篮书院逛逛如何?”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王烈:“彦方兄以为如何?”
王烈笑道:“老夫这么久没活动身子骨。”
“出去走动走动,也不错。”
“另外,我等身为假院长,也确实应该去书院看看情况。”
“也好为以后如何教书育人,备一些方案。”
“只要赵先生同意,老夫便随你们走一遭。”
赵风沉吟了一下,看向田丰:“元皓兄,你去不去?”
田丰思索了一下:“摇篮书院的学生。”
“以后都会成为主公的麾下。”
“去看看也好。”
“看能不能提前发现一些好苗子!”
赵风听到三人都同意去。
便站起身来:“既然如此,那就去摇篮书院走一遭。”
然后转头看向熊大:“熊大。”
“你去叫亲卫队准备一下。”
“我们稍后就要前去东门外的军营了。”
熊大站起身来,一拱手:“喏!”
说完,收拾了一下案己上的东西,快步走出了议事厅。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众人,开口道:“诸位。”
“准备一下,出发吧。”
说完,就率先迈开步子,往议事厅外走去。
王烈、邴原、田丰三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跟熊大有明显区别,所以没什么需要收拾的。
放好竹简后,就跟着赵风走出了议事厅。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个插曲(三更!!!)()
晋阳经过赵风大半年的治理。
治安方面,自然要好上太多。
不过,虽然治安不错。
但赵风毕竟是刺史的身份。
所以赵风出行,也必然要带上一曲五百人的亲卫随行。
众人在街道上行走了一段路程。
邴原开口道:“从周边百姓的面色来看。”
“今年董卓造成的这次动荡,没给并州百姓造成太大的伤害。”
“至少现在还没看到面黄肌瘦的百姓。”
王烈笑道:“当初来之前,我就说了。”
“我最佩服的,就是赵先生的仁德。”
“有醉仙楼的存在,并州百姓,至少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
赵风罢了罢手:“过奖,过奖!”
“孟子在《尽心章句下》说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烈突然停下,对着赵风行了一长揖:“我代并州百姓,谢过赵刺史!”
赵风扶起王烈,笑道:“你有什么好代的?”
“我是并州刺史,对百姓好,那是应该的!”
“我可受不起你这一揖。”
王烈摇了摇头:“赵刺史绝对受得起!”
“要是天下诸侯都如赵刺史这般想。”
“哪里会有现在的天下大乱?”
赵风顿了一顿:“天下诸侯这么想,也没什么用。”
“还需当今陛下也这么想!”
“可惜,现在就算当今陛下这么想,也没用了。”
“别想太多,我们还是去摇篮书院看看先。”
王烈叹了一口气:“赵刺史说的有理。”
“我们继续出发吧。”
一行人迈开步伐,继续出发。
又行走了一段距离后。
邴原开口道:“看来赵刺史,平时御下很严厉。”
“这些路过的百姓,除了好奇的看向我们,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安的情绪。”
“只有赵刺史手下的人,平时不伤害百姓。”
“百姓才不会害怕赵刺史。”
“由此可以判断,赵刺史确实是一位好刺史!”
赵风笑道:“军法早有规定。”
“士兵们不管何时,都不能欺凌百姓,也不能拿百姓的东西。”
“军法又岂是儿戏?”
“而且我的兵,大都是穷苦百姓出身。”
“他们深知百姓的苦楚。”
“在军法的约束下,自然不会去欺负百姓。”
田丰在旁边打趣道:“主公出巡。”
“又没有打起旗帜。”
“百姓最多以为我们是某部曲的士兵。”
“根本不会知道,队伍中间会有主公的。”
一行人,边说边聊。
很快就来到了醉仙楼前方。
只听到醉仙楼里传来一声大吼:“你个穷酸儒!”
“骗吃骗喝了一个月,居然还想继续行骗?”
“就你这身子板,入伍当兵都嫌你体弱。”
“去大牢里好好待着,等到来年浦桥修路需要人手时,赚点钱来还债吧!”
赵风一听,就知道这声音是典韦传出来的。
停下脚步,转头看向熊大:“熊大。”
“你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跑进了醉仙楼。
不一会。
典韦左手抓着一人胸口的衣服,拖出了醉仙楼。
接着熊大和十几个士兵,也一同走出了醉仙楼。
一行人快步往赵风这里走来。
赵风打量了一下,典韦左手抓着的人。
此人看上去年龄不大。
穿着一身蓝色的华服。
从衣服的料子来看,反正不是便宜货。
赵风的亲卫,认识典韦,更认识典韦身后的熊大,故而没有阻拦,直接让开了道路。
典韦拖着蓝衣男子,走到赵风身边,甩开蓝衣男子,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发生了何事?”
“话说,你一个校尉,跑来抓捕一个骗子?”
“成何体统?”
蓝衣男子,整理了一下衣服,对赵风行了一揖:“在下可不是骗子。”
“这当中有些许误会!”
赵风显然不会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话。
对典韦问道:“问你话!”
“还不如实回答。”
典韦一拱手:“回禀主公!”
“末将刚刚操练完士兵,就带着几个手下过来喝喝酒,暖暖身子。”
“然后就发现这个骗子和徐掌柜发生了冲突。”
“经过徐掌柜的叙说。”
“这个骗子在这里白吃白喝白住了一个月。”
“每天都说自己的亲人就要送钱来了,结果每天都没人来。”
“当初徐掌柜看他穿着不俗,而且颇为儒雅,有可能是来投奔主公的才子,故而相信了他。”
“结果就发生了刚刚那样的事情。”
赵风看向熊大:“去把徐福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醉仙楼跑去。
不一会。
徐福快步跑到赵风身边,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我刚刚还以为是典校尉把这骗子抓到大牢去了。”
“要知道是主公来了。”
“我刚刚就应该出来的!”
赵风点了点头:“说说具体情况。”
徐福行了一揖:“喏!”
然后就解释了起来。
刚开始的发展,和典韦说的一样。
连续白吃白喝白住了十天后,徐福觉得不太对劲,蓝衣男子依然肯定的说,自己的亲友马上就会送钱来。
徐福作为掌柜自然知道,如今的小五铢钱不值钱,如果用小钱来支付的话。
基本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支付。
一个人,显然不可能带太多钱。
而且已经花费了那么多,加上蓝衣男子的谈吐,像是很有学问的人,也就继续让他欠着。
结果一欠就欠了一个月。
然后就发生了刚刚那样的事情。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典韦:“典韦。”
“你要记住,你是一个骑兵校尉!”
“就算要抓他去见官,或者丢入大牢,也应该由县令派人来处理。”
“这种事情,根本轮不到你来过问!”
典韦一拱手:“喏!”
“末将知道了。”
赵风点了点头:“这次就罚俸一个月,以儆效尤!”
典韦一拱手:“末将领罚!”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徐福:“醉仙楼的事,由你全权负责。”
“既然你说这小子吃白食。”
“你就派人去告诉晋阳令,一切按照流程来。”
“千万别因为这情发生在醉仙楼,就直接丢入大牢了!”
然后一挥手:“我们走!”
赵风一行人,刚准备走。
蓝衣男子,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刺史,请听在下一言!”
第五百二十二章 郭嘉现身()
赵风看到蓝衣男子行礼行的颇为标准。
好像刚刚也是这么行礼的。
只是当时赵风的心思,根本没在这人身上,也就没去过问。
不过,就算刚刚注意到了,赵风也不会去过问。
毕竟对赵风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
赵风之所以过问,也只是因为典韦的关系。
如果不是典韦吼出的那几句话。
即便有人在醉仙楼抓人,赵风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赵风还没闲到,路上发现任何事,都要去打抱不平的程度。
而且就像赵风对典韦说的。
这事不适合典韦这校尉身份的人插手过问。
自然更不适合赵风这个刺史身份的人来过问了。
除非是赵风遇到某个官员,在欺压百姓什么的,赵风才可能会插手过问。
这种常见的民事案件,连田丰也不会过问。
看到赵风顿足。
蓝衣男子再次对赵风行了一揖:“就只说一言!”
没办法,不这么说的话,可能真要去蹲大牢了。
而以自己的口才,蓝衣男子相信,只要有机会开口,这都不是事。
赵风回头看向蓝衣男子:“你已经说了两句废话了。”
“你既然知道我的身份,你觉得我会很闲吗?”
“还有,看你行的礼节,应该是读过书的人。”
“难道不知道,你现在最应该要做的,是介绍你自己的来历吗?”
其实不光是汉朝。
往后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进了衙门,还是与上官、老师等身份比你高之人,你都需要自我介绍。
换一个方式,就是自报家门。
比如,蓝衣男子自报家门,是世家之人。
那么他自然就不会是骗吃骗喝的骗子了。
因为这不单单丢了自己的脸,还丢了自己家族的脸。
在比如,一个寒门子弟,一个世家子弟,同时想某个差事。
自然是世家子弟会优先考虑。
不然为什么寒门那么难出头?
这事,就连在后世,也是通用的。
例如,你简历父母一栏,填写父母的相关资料。
你以为真的只是简单的资料?
其实也是让你自报家门的一种方式。
比如你父亲是一名导演,你去应聘一名演员,人事部的人,能把你和普通应聘者一概而论吗?
显然不可能。
汉代就更是如此。
因为律法规定,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能随便离开自己所在的县城。
能离开的人,都是需要向官府报备,然后官府发了文牒才可以的。
当然,现在天下大乱,这些律法,就没几个人在意了。
蓝衣男子,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刺史说的对。”
“是在下失礼了。”
“在下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