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荩忱轻轻咳嗽一声:“大士,你回来就好,现在这下大家聚集的差不多了,下午准备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布置吧。”

    裴子烈和萧世廉脸上的笑容都收敛起来,同时颔首。他们这么大早上来可不仅仅是为了和李荩忱说一声“新年快乐”的。今年是大年初一不假,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安心放假了。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而在这新一年中,这么多袍泽弟兄又将剑指何方,还需要他们来决定。就算是李荩忱他们想要放假,恐怕此时已经身在汉中的尉迟迥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荩忱本来就不具备和尉迟迥正对面较量的资格,如果此时他再懒懒散散,到了传统意义上元宵节之后再开始安排布置的话,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对于尉迟迥这样的敌人,李荩忱只是在战略上藐视他,但是绝对不敢在战术上藐视他,至少时至今日,尉迟迥第一次入蜀时候的战术依旧被众多将领赞叹不已。

    “中午都留下来吃顿饭,咱们哥儿三个可是有好些时候没有好好聚一聚了,今天是个不错的机会。”李荩忱伸手揽住裴子烈和萧世廉,打破这因为未来的危机而变得有些凝滞的气氛,“不过咱们可是说好了,今天下午还要谈正事,所以酒是不能喝的。”

    “这个自然,早就听闻嫂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今日世忠是不是得让某和大士见识见识?”萧世廉笑着说道,旋即压低声音,“说句实话啊,你家妹子每次都要逞强做饭,但是······啧啧啧!”

    李荩忱郑重的点了点头,转过头吼了一嗓子:“怜儿,你夫君说你做的饭难以下咽!”

    李怜儿顿时瞪大眼睛,伸手掐腰:“萧伯清!”

    萧世廉惨叫一声,撒丫子就跑。

    李荩忱和裴子烈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 
    大年初一,整个建康府的街道上都笼罩着新年的气氛。

    尽管大年初一街道上的大多数店铺都不开门,来往行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但是满地的爆竹碎片还有人们脸上难以掩饰的喜色,都无疑在给这座江南第一大城渲染上难以抹去的热闹。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南陈在战场上一直高歌猛进。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南陈和北朝在淮南、在荆州僵持的时间太长了,并且无论是哪个战线上都不占据优势,所以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兵临城下的阴霾一直笼罩在建康府百姓的头顶上。

    现在不一样了,南陈守住了淮南,又在荆州和巴蜀打开局面,整个南北朝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应该有这样担心的不再是南陈百姓,而是北周百姓,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因为骠骑大将军萧摩诃,因为荡寇将军李荩忱,是他们打下了荆州和巴蜀,将战火烧进北周国土中,保护了这一方百姓。

    在大多数人心中,最喜欢将一大群人的功绩归结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自然就是所谓的“英雄”,越是在乱世,越需要这样无所不能的英雄来安稳人心。

    无疑不管陈顼和朝廷愿不愿意承认,萧摩诃和李荩忱就是这样的“英雄”,京城的爷们儿,提到这两个名字,谁不是叫一声好?

    这可是以后咱大陈的架海紫金梁!

    好在这是过年,城中的茶楼和酒楼都不开张,否则可以想象,那些京城百姓得吐沫横飞说成什么样子。

    沈君高站在东宫大门外,伸手弹了弹衣服,并不是他的衣服脏——这是今天刚刚换上的新衣服——而只是沈君高的个人习惯罢了。

    做完这一动作,他方才快步走上东宫的台阶,前几天建康府下了一场雪,只不过雪并不大,现在只剩下台阶角落中还能看到些许残留。因为大年初一大多数东宫属官都已经放假的原因,所以原本并不起眼的些许残雪,此时点缀着空无一人的东宫大门,平添几分萧索。

    不过如果只是看大门就觉得东宫已经消停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走入东宫的大门,就可以看见来往忙碌的东宫下人,还有那些从各地送过来堆积如山的礼物。

    现在谁不知道朝堂上势力最大的就是东宫派系,整个南陈绝大多数的兵马都掌握在忠诚于东宫的将领手中,甚至就连文官之首、一向两不相帮的徐陵也一直在为东宫说话,而原本东宫最大的敌人——陈叔陵更是已经彻底失势,所以现在的东宫派系可以预见,必然是陈顼去后的整个朝廷体系。

    因此只要有点儿心思的人,都想在这个体系之中占一个位置。

    对于这些堆满庭院的礼物,沈君高视而不见,直接穿过庭院向东宫的书房走去。来往的下人当然也都认识这位支撑起东宫半边天的沈大人,忙不迭的让路行礼。

    沈君高对此都只是微微颔首示意,脚步根本不停留。他这样的动作更是让这些东宫下人们面面相觑,旋即心中咯噔一声。

    沈公可是东宫众多大臣之中出了名的生性淡薄,平时见了大家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心情好的时候甚至还能随便和谁开几句玩笑,让下人们受宠若惊。

    但是今天大年初一就是这表情,可是在告诉所有人,不知道哪里的局势又开始变得严峻了!

    沈君高快步走入书房,而周确和傅縡都已经早早的等在那里,甚至就连一向不见踪影的陈叔宝也端端正正的坐着,只不过从陈叔宝的表情来看,他应该不怎么情愿。

    “从北地刚刚传来的消息,上柱国韦孝宽拜镇西大将军,率军三万南下入蜀;同时尉迟迥加拜镇南大将军,和韦孝宽共同节制大军。”周确见到沈君高过来,急忙说道。

    沈君高一惊,诧异的说道:“这样周人在巴蜀就汇聚了五万大军,还不包括蜀郡等地原本就有的驻军······”

    之前大家都已经得到消息,韦孝宽会率军南下,谁曾想到北周竟然赶在年前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显然这意味着巴蜀的战事应该比所有人想象中来得还要快。

    更意味着北周朝廷上的纷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尖锐,至少宇文宪和杨坚还没有相互争斗到不知道真正棘手的敌人是谁的地步,他们还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占据巴郡、虎视蜀郡李荩忱对他们的威胁有多大!

    “杀鸡用牛刀,这一次世忠那小子有的受了。”傅縡缓缓点头,“韦孝宽和尉迟迥,可没有一个等闲之辈啊······”

    “当初行险进攻巴蜀,现在看来,那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周确的声音之中也带着一丝苦涩,他在荆州呆的时间长了,对了北周的军事体系了解更为深入,当然明白北周出动的这个阵容意味着什么。

    两大名将、五万战军,就算是尉迟迥和韦孝宽之间存在矛盾、互相节制,那也不是好对付的,毕竟李荩忱手上的兵马不过万余,经过数月的战斗已经是刀残剑钝!

    “世忠那边有没有说什么?”沈君高皱眉问道,他们毕竟不是身在巴蜀,对巴蜀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现在东宫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全力支持李荩忱,就算打不赢这一仗,能够将尉迟迥和韦孝宽两员名将拖在巴蜀也是好事。

    周确摇了摇头:“还没有消息,不过根据之前的来看,重要的还是要钱要粮,反正他也清楚,咱们是给不了他多少兵马······”

    “如果将咱们大陈,至少是荆州的兵马全都调入巴蜀,这一战说不定还有胜算!”傅縡伸手一拍桌子。傅縡是信仰佛教的,平日里脾气最为温和,现在连他都气的拍桌子,足可见东宫众人此时的心态。

    他们就像是被束缚了手脚的巨人,看着敌人打上门来,却只能在这里跺脚干着急!

    周确和沈君高对视一眼,唯有苦笑。

    这无疑是能够解开现在巴蜀困局的唯一方式,毕竟在之前的战斗中大家都已经看明白,只要李荩忱手中有足够的兵马,这小子是真的可以创造奇迹的。

    可是偏偏东宫给钱给粮都可以,但是直接调兵马入蜀却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是陈顼的底线。

    沈君高下意识的抬起头,目光穿过半掩的窗户,看向不远处的高墙。在高墙之后就是南陈的皇宫。而南陈的九五之尊就在那里,手中掐着巴蜀的咽喉。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 
    “陛下,你在想什么啊······”沈君高喃喃说道,“你这样只会让李世忠和咱们大陈越走越远······”

    “粮食的话,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湘州的粮食并没有外调吧?”周确也听见了沈君高的低语,很干脆的转移开话题。

    不管沈君高说什么,陈顼能听进去的可能性都不大,反而话说多了有可能惹祸上身。东宫虽然现在不是没有直接和陈顼叫板的能力,只不过此时正是北周和南陈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南陈朝野之中起了矛盾,那恐怕最高兴的就是北周。

    沈君高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点了点头:“当时为了预备荆州之战,所以当时湘州等地的粮食都集中在了巴陵,并没有按照往常运往淮南等处。”

    荆州南部多数都是山地,也就只有湘州,即现在的长沙附近有足够的平原可以用来耕地和屯粮。这也是为什么南朝为了防范荆州的文武将领坐大,而专门将湘州从整个荆州体系之中划出来的原因。

    之前在荆州方向上,南陈和西梁以及北周只是简单的对峙,双方都没有充足的兵马大打出手,所以对粮食的需要并不多。因此一般湘州的粮食只有小部分供给荆州,其余的都会北调淮南。

    结果因为上一次荆州大战缘故,粮草都汇聚到了巴陵准备支援萧摩诃,谁曾想到萧摩诃竟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荆州。所以还有大量的粮食囤积在巴陵。

    而这些粮食名义上还是归属鲁广达管辖的,也在东宫掌控范围之内。现在北周开始调兵入蜀,荆州这边是打不起来了,这些粮食自然可以调动。

    “这些粮食的调动还是需要陛下同意的,毕竟数量太大。”沈君高眉头紧锁,“周公,你的文采最好,你来写奏章,咱们去面见陛下请求此事!”

    周确无奈应了一声:“写奏章好办,但是······”

    沈君高和傅縡都陷入沉默。

    是啊,奏章对于周确这样学富五车的人来说,不过就是挥毫泼墨、转瞬之间的事情,关键在于陛下会不会同意。

    “不管别的,咱们总得试一试!”沈君高咬着牙说道,“先不要直接去见陛下,我们去找孝穆公,去找裴大人。兵调不了,甚至连粮草都调不了,那我们三个家伙还在这建康府干什么,还不如直接抄起家伙到巴蜀和那蛮夷拼个你死我活呢!”

    沈君高这是动了心火,周确和傅縡也是同样郑重点头。

    他们为官半辈子,但都不是那种喜欢在背后捡便宜的人。李荩忱和萧世廉等大好男儿在前线吃冰卧雪、浴血奋战,而他们这些老家伙在背后一点儿忙都帮不上,这老脸还挂不得挂得住?

    等到百年之后,大家又有何颜面去见那些在他们前面拼杀的将士?

    “这打的是国战,陛下就算是不同意,我们也得劝动陛下!”周确的声音切冰断雪,“就算是李世忠有再多的不是,这一战也不能输,否则毁的就是我大陈的基业!之后大陈想要再往前进一步,不亚于登天。走,老夫去找孝穆公,你们去找都官尚书裴大人,甚至还可以找吏部尚书袁大人,就算是他们平日里不偏不倚,这个关头也得明白轻重缓急。”

    都官尚书裴忌一向站在东宫这边且不用说,吏部尚书袁宪则是以性格刚正出名的,曾经多次得到过陈顼的赏识,如果他能够帮助开口的话,陈顼不可能当耳旁风。

    毕竟无论怎么说,袁宪现在还没有明确表态站在东宫这一边,因此对于这些中间派的大臣,陈顼必须得更牢牢抓住。

    沈君高和傅縡对视一眼,都应了一声。

    正如周确所言,现在他们打得是国战,不管以后如何,这一战输不得。

    甚至就连原本昏昏欲睡的陈叔宝,此时也霍然起身:“诸位卿家所言甚是,孤这就进宫,联络四弟和乐昌妹妹,这件事的轻重想必他们也清楚,必然会施以援手!”

    沈君高等人的脸上不由得露出喜色,第一次他们感觉这么长时间来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陈叔宝终于也能站起来承担责任了,这才是他们心中想要侍奉的君王。

    乐昌公主自不用说,这个丫头和李荩忱之间的弯弯绕,明眼人都看的清楚。而陈顼的四儿子长沙王陈叔坚,一向和陈叔宝这边关系不错,同样是对陈叔陵不满意的人,算是半个战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