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对付南陈,裴子烈肯定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建康府的情况他也知道,李荩忱可以说九死一生方才逃出来,而裴子烈的父母家人现在都在江州,和建康府以及建康府代表的南陈朝廷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了,真的杀向建康府,裴子烈眉毛都不会皱一下。

    但是萧摩诃不同,可以说李荩忱他们有今日,都是因为萧摩诃,更不要说萧世廉是萧摩诃的嫡长子,而裴子烈现在也算是萧摩诃的准女婿,怎么面对萧摩诃,长久以来都是李荩忱团体在努力回避,但是大家都清楚早晚有一天会到来的问题。

    到现在,这个问题是怎么回避都回避不掉的了。

    “如果直接让你和大将军动手,你会么?”李荩忱看着裴子烈有些愤怒的神情,淡淡说道。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盆冷水,直接从头上浇了下来,让裴子烈从头到脚只觉得凉的通透。

    他脸上的愤懑已经逐渐消散,讷讷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一时半刻根本没有办法给李荩忱答案,只能喃喃说道:“难怪你会让伯清到北面去,现在就连我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办法回答,更不要说伯清了。”

    顿了一下,裴子烈苦笑一声:“说句实话,之前可能会和大将军产生摩擦,是在意料之中的,某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要说真的和大将军对阵,某是真的没有想过,不过看现在的形势,大将军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进入襄阳,到时候怕是势必少不了一番争端,”

    李荩忱静静看着裴子烈,裴子烈又这样犹豫不决的想法,并不让李荩忱觉得奇怪,否则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和裴子烈说这件事。沉默片刻,李荩忱低声说道:

    “大士,我们前往襄阳城,恐怕大将军之前也没有想过,现在他心中的矛盾应该并不比我们少到哪里去,只要双方心中还有些犹豫就是好事,这样至少就有坐下来好好谈一谈的可能,因此此去隆中,你的进攻一定要快,攻破隆中之后直插檀溪,抢占襄阳西北阵地。”

    裴子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舆图,郑重点头。萧摩诃的主力是从东南的岘山过来的,和西北的檀溪正好处于对角线上,可以说檀溪北岸已经是李荩忱所能够选择的最后一片阵地,所以李荩忱必须要在作为偏师的任忠抢占檀溪之前进入这里,只有这样,李荩忱才能占据对襄阳的攻击位置,也才有机会可以和萧摩诃对等的谈话。

    “明白,”裴子烈咬牙说道,下定决心一般,“世忠你放心,这些将士你交在某的手上,某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如果大将军真的想要挑起矛盾,那么某也不会一味退让!”

    李荩忱只是一笑,他相信裴子烈,这个家伙倒是有几分商君、季布的习性,重承诺。而李荩忱也知道,能够让裴子烈做出这么一个决定,也很考验他了。

    要知道寻阳郡太守裴猗奉命转运鄱阳一带粮食北上荆州,暂时就任萧摩诃的后军行军司马,这对于当了大半辈子员外散骑常侍的裴猗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谁都知道,大将军这一次对襄阳城是势在必得,只要能够参与到这一场大战之中,自然是少不了功劳。

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 
只是在李荩忱看来,突然征辟裴猗作为后军行军司马,萧摩诃肯定不单单是看中了裴猗的能力,更多的十有**还是落在裴子烈身上,想到这里,李荩忱不由得叹息一声,让裴子烈狠下心来对付萧摩诃,李荩忱还是有这个本事的,但是让他去对付自己的父亲,那实在是太为难裴子烈的。

    如果对面出现的是李成,李荩忱自问也不敢的。

    百善孝为先,哪怕是战争和乱世,这也是一个讲究孝道的时代。如果不是还有孝道维系,整个社会纲常恐怕都已经彻底乱套,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可怕的乱世。

    似乎察觉到李荩忱脸上的神情为什么无动于衷,裴子烈苦笑一声:“世忠,相信我,我会尽力的。”

    李荩忱微微一怔,旋即大笑一声:“我若是不信你,就不会让你去了,只可惜······”

    李荩忱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更多几分无奈。而裴子烈皱了皱眉:“只可惜什么?”

    “只可惜你和伯清都是我的好兄弟,这一次我也只能让你们之中的一个人不去面对这样的情况,”李荩忱叹息道,“相比于伯清,你更加成熟一些,我相信你会做得比他好。”

    “你做的没错,”裴子烈直截了当的说道,回过头看着粼粼流动的水面,“反正人这一辈子总得有一些问题是要面对的,这些问题我们来解决,总比让伯清为难来得好,更何况兵戎相见,恐怕大将军自己也不愿意看到。”

    李荩忱默然不语,只是微微颔首。

    萧摩诃是不愿意看到,可是萧摩诃真的能够代表所有人的意志么,可是建康府那云端之上的衮衮诸公真的会眼睁睁看着李荩忱和萧摩诃和平相处么?

    李荩忱没有那么天真,当双方的利益冲突剧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萧摩诃自己也有可能会主动出手。

    在这乱世之中,所谓的血缘和亲情终究都是在能够保证利益的情况下、保证自己可以过得更好的情况下。

    虽然很残酷,但是却也很现实。

    裴子烈看着李荩忱的神情,轻轻叹息一声,他知道李荩忱正在担心什么,身为一个团体的统领、身为未来注定要成为王者的人,他现在就必须考虑一些本来不应该是这个年龄的人去考虑的问题。

    从建康府到这房陵城外,裴子烈可以说看着李荩忱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只有雄心壮志的少年成长为现在别人口中不世出的枭雄。

    裴子烈知道,李荩忱并不是一个枭雄,但是他为了带着麾下这些文武、这些将士和百姓艰难的活下去,必须要学会有如枭雄那样的思考和谋划。

    这样很累的,可是没有人能够代替李荩忱,因为李荩忱不可能也不会允许自己变成陈叔宝那样的人。

    “世忠,霹雳车在攻城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裴子烈果断的转移了话题,他能够谈到的话题也就只有军事了,“但是只是有霹雳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规模更小一些的投石机才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现在的石弹数量虽然比较多,但是轻重不一,每一次都需要重新调试,否则很容易造成没必要的浪费,甚至有可能将石弹丢到自己人的头上。”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些情况都在预料之中。霹雳车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想要运转起来都是需要一个完整体系的,从寻找石块、搬运石块再到投掷,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七八个人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李荩忱缓缓蹲下身,他的手中正拿捏着一个鹅卵石,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这些鹅卵石的表面很光滑。裴子烈有些诧异的也跟着蹲下来,打量着李荩忱手中的鹅卵石,实在是没有看出来什么名堂。

    “对石弹进行打磨,”李荩忱随手将鹅卵石一丢,拍了拍手,“让吴凭根据经验制定出来五个可以区分石块大小的标准,记录下来这些标准石弹投掷出去应该需要的角度和力道,将不同大小的石弹分别打磨成各个标准的石弹,按照标准投掷。”

    裴子烈一怔,大致明白了李荩忱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实际上他并不是没有见过,在蜀中的工坊之中,所打造的兵刃和器械也都有类似的标准,比如弓弩,就会精确的区分出来弓弩射程和使用寿命等等。尤其是李荩忱在蜀中工坊使用的都是流水线形式的生产,使得标准更容易达成。

    而显然现在李荩忱打算将这种制定标准的方式也在军中贯彻下去。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看着裴子烈匆匆告辞之后就向着辎重营而去,李荩忱微微一笑。裴子烈这个家伙的心思终究还是在行军打仗上,不过这对于李荩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萧世廉和裴子烈执意要掌控地方大权,李荩忱实际上很难拒绝,不过显然他们两个并没有这样的兴趣。

    更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会傻乎乎的和李荩忱说这种事。

    至于投石机的石弹······李荩忱现在已经尽量将后世的生产和管理理念,尤其是这种统筹的思维贯彻下去,想要让自己麾下的这些工坊有着比别人的工坊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只有这样,李荩忱才能通过装备更加先进的兵刃和器械来达到和敌人相抗衡的目的。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尤其是根深蒂固的千百年的思维,是很难的,李荩忱一句话两句话的影响自然很难和几百年、几千年、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思想所比肩,但是他相信当自己的这种思路展现出来优势的时候,这些工匠也好、将领官员也罢,也就会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至少现在李荩忱能够利用自己的强势将一切都推动着实行下去,就已经足够了,其余的就要交给时间来证明了。

    “若不是这乱世,真的想要在荒野之间做一个优哉游哉的种田翁,安心过这一生啊。”李荩忱伸了一个懒腰,自语一声,旋即抽出马鞭,招呼亲卫,“我们回城!”

    因为他知道,现在也好,未来也罢,自己都已经没有了这样的选择。当乱世的阴霾压在李荩忱的头顶上,当那些该死的周人将无辜的村民赶尽杀绝······

    李荩忱就已经注定了无处逃避。

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里城外() 
“裴子烈攻隆中,李荩忱攻邓塞,来的倒是快。”萧摩诃缓缓放下手中的战报,忍不住感慨一声。

    而站在他左右首的任忠和淳于量都是一言不发。这两个都快人老成精的家伙可都不傻,这一次北上襄阳,襄阳城中的孤军固然使他们的敌人,在襄阳城北突兀出现并且虎视眈眈的李荩忱,又何尝不是另外一支有威胁的力量?

    李荩忱这一次陡然转兵南下,一路突破定军山和房陵等薄弱的防线,直接扑向襄阳,可以说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不过如果不出乎意料,也不是李荩忱的一贯作风了。

    但是在场的大家心里可都清楚,这一头饿狼不是乖乖过来帮忙的,他既然来了,肯定就是想要吃肉,少不得就是襄阳这一块肥的流油的肉。对于李荩忱这一只饕餮来说,恐怕也就只有将整个襄阳城一口吞下才能够满足他的胃口。

    关键在于这个家伙的胃口好,消化也不错,偌大的一个巴蜀,当初在南朝手中就一直是反抗中央的沃土,到最后甚至直接割据,而北周人进来之后,也弄的一片乌烟瘴气,变成了累赘,结果谁曾想到李荩忱到巴蜀之后,竟然统筹了一盘散沙一般的峡江唐氏,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又把巴人从山中引出来,自然而然的补充了足够的人力,让整个巴蜀竟然再一次变成了天府之国。

    甚至就连缺少人才的问题都被这个家伙通过集中培养胥吏给硬生生的缓和了。

    可以说李荩忱擅长打仗,也擅长将土地彻底变为己有。

    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家伙,被他盯上的猎物还没有跑掉的。

    任忠和淳于量等人交换眼神,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有理由怀疑,李荩忱早在当初进攻江陵的时候就有拿下襄阳的企图,只不过当时就算是拿下了襄阳,那也是萧摩诃的功劳,所以李荩忱干脆先取巴蜀,通过这样一个弯弯绕的办法最终让一切变成了现实。

    不过转念想想,这个家伙甚至都可以硬生生的将自己虚封的汉中侯变成实封,这些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虎头山的营寨已经破败不堪,曹孝达死守的可能不大,估计过不了两天就会撤退,”淳于量沉声说道,“末将认为应该抓紧派遣斥候入岘山打探敌人下一道防线的虚实。”

    说完他还不忘瞥了任忠一眼。

    作为前锋,淳于量终于将虎头山这个外围防线攻破,接下来的岘山几乎是贴着襄阳城,因此可以说是冲到了襄阳的内圈防线了,相比之下任忠现在还在檀溪一带停留,没有多少进展,自然让淳于量有炫耀的资本。

    对于淳于量的眼神,任忠只是哼了一声,心中多少有些愤愤不平。曹孝达虽然在襄阳城南布置了两条防线,但是这两条防线或许是因为依托山丘的缘故,所以兵马并没有在西北的多。

    更多的兵马沿着檀溪摆开,挡住了任何任忠可以强渡的道路。

    檀溪虽然不算宽阔,但是水流湍急,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办法泅渡,只能选择上游水流平缓和下游汇入沔水、水面宽阔的地方,而显然曹孝达对于这些地方更为熟悉,早早地安下了营寨。

    这些天任忠几次强攻,却只是让檀溪和沔水上飘了不少尸体,尤其是想到淳于量这些人在沔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