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的汉人也都被妥善安置,而这几个代表则作为证人来看对诃利的审讯。

    “参见将军!”

    于玺大步走进来,营帐之中已经在等候的几名仗主同时起身,那几个汉人代表也想要站起来,但是他们应该是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安心的坐下休息了,站起来的时候都是颤颤巍巍的,看上去丝毫不像是三四十岁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反倒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不过他们谢绝了旁边将领们的搀扶,自己努力站起来。

    “请坐。”于玺急忙上前几步。

    看着这些就算是喝茶都小心翼翼的汉人奴隶们,再想想刚才外面给他们发放干粮和衣物的时候那畏畏缩缩的样子,于玺有一种莫名的心痛。

    身为军人,保家卫国,职责所在。

    这些百姓多数都是从北地边境被掳走的,换句话说也都是北周的子民,而朝廷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一直到今天。身为一名将领,一直到现在、在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倒下之后方才把他们救出来,于玺更有难言的愧疚。

    这些苦,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受的。

    这乱世,必须要结束,北面这些该死的突厥人,必须要解决掉。

    紧接着于玺把目光落在已经乖乖跪在那里的诃利身上。刚才抓住诃利的实际上就是于玺,说实在的这也是他第一次用侯秘送给他的马槊和横刀作战,当时风雪一起,于玺在混乱之中也和自己的亲卫走散了,若是刚才诃利也跟着冲上来,于玺在对自己手中的兵刃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还真的不能保证能够把他们三个都解决掉。

    只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诃利没有这么做。

    这家伙在想什么?这绝对不是于玺熟悉的突厥首领应该有的模样——以至于诃利还让汉人奴隶和突厥俘虏来回辨认了很多次——毕竟在于玺之前的接触之中,一般这种突厥首领是很难被抓住的,比如阿史那金还有之前于玺和侯秘曾经消灭的一些小部落,甚至就是下面的普通小头目,都很难有活口。

    之前于玺和侯秘他们在率领骑兵北上的时候,也曾经抓到过一个部落首领,为了从他嘴里掏出来情报,军中的白袍都上阵了,最后用了挠脚心的“酷刑”方才达成。

    可是眼前的这位,竟然直接跪在地上求饶,这是于玺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这家伙一直就不喜欢打仗,他的部落每次对南面劫掠的时候也都是跟着喝一口汤,”一名校尉低声解释,“但是比较喜欢和来往的商人甚至是边关守将做生意,所以他这里倒是什么东西也不缺。”

    于玺顿时瞪大眼睛,没有想到眼前的竟然还是一位“和平人士”,难怪当时他求饶的时候,汉语说的那么流畅。

    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说说吧,为什么你们会在这里。”于玺皱眉看向低着头的诃利。

    诃利急忙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一边说着,他一边悄悄看向于玺,发现于玺似乎并没有什么神情变化,急忙又加了一句:“要是将军愿意的话,小人可以带着将军前往山谷的北侧入口,小人都认识道路的,只求将军能够饶得小人的性命!”

    “将军,不能饶了他!”这个时候一名汉人奴隶霍然起身,伸手指着诃利,声音都跟着有些颤抖,“此人花言巧语,最擅长蒙骗,我等原本就是客商,被他好言骗到草原上,结果变成了他的奴隶,若不是将军出现,我等恐怕都要埋骨风雪黄沙之中!”

    “是啊,这家伙手上的血也不少!”

    “杀了他!”

    诃利脸色微变,急忙连连叩首:“将军饶命,将军不能听他们的!”

    “老子不听他们的,难道还听你的!”于玺一脚踹在诃利的肩膀上。

    诃利惨叫一声,趴在地上:“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将军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汉() 
“好,”于玺微笑着低下头,“如果你想要求的性命,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某说什么就做什么,可否?”

    “可以,可以!”诃利急忙大叫,若不是他被绑的结实,恐怕这个时候会忍不住去抱于玺的腿。

    而那几个汉人奴隶还想要多说什么,不过于玺对他们做了一个眼色。能够在这塞外风雪之中活下来的当然也都不是傻子,也知道于玺肯定会给他们一个交代,也就不再多说。

    等到亲卫们把已经尿了裤子的诃利拉出去,于玺一摊手:“这还真是某见过的最没有骨气的突厥人了,要是之前被咱们宰掉的阿史那金知道还有这样的同胞,恐怕会被气的直接活过来。”

    “将军,”旁边的校尉也笑道,“我看还是不必了,只有死了的突厥才是好突厥。”

    顿时营帐中的将领们大笑起来,而于玺紧接着对那几个依旧愤愤不平的汉人奴隶说道:“诸位还请放心,这诃利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不管是真是假,他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只不过现在我们还要对付突厥叶护,所以还留着他有用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某于玺以人格担保,只要这一场大战之后,我们会和他算账的,对我们汉家同胞犯下的罪行,功不抵过!”

    “将军英明!”

    “我等多谢将军!”

    而一名汉人想起来什么:“敢问将军,是周军还是齐军?”

    “啊?”于玺怔了一下。

    几名汉人对于于玺的反应也有些奇怪,对视一眼之后,一个人试探着说道:“此处被掳掠的之人,有周人,也有齐人,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家······”

    顿时营帐之中将领们下意识的对视一眼,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心酸感。北齐被灭也已经有几年了,也就是说这些在草原上的汉人奴隶,已经被掳掠了有些年头,甚至都不知道中原现在已经翻天覆地。

    刹那间很多粗通文墨的人都想到了五柳先生陶渊明那一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和眼前的情况何其相似。

    只不过那山谷之中的人们过的是乱世之中仙境一般的生活,而这些汉家奴隶,却是在乱世尘埃的最深处。他们没有“黄发垂髫”,没有“桑田美池之属”,

    而且这里的将领有的是大汉所属,有的是于翼麾下,大家并肩作战这么久,之间的隔阂早就已经淡化了,甚至都快忘了双方的身份区别,而现在这么一说,无疑给于玺出了一个难题。

    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才能描述眼前这一支有些怪异的军队呢?

    深吸一口气,于玺沉声说道:“齐国已经亡于周,而我们不是齐人,也不是周人,而是汉人,是大汉的军队。”

    营帐之中顿时安静下来,那些本身就属于大汉的校尉和仗主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对于这个说法他们很认同。而那些属于于翼麾下的将领们则神情微变,少将军的这个说法,未免有些“离经叛道”,不过老将军之前就已经在各个方面流露出来类似的意思,大家也都在私下里多有讨论。

    投靠大汉,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事情,只不过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出来罢了。在窗户纸没有捅破之前,一些事情还是要保持默契的不说话的,而现在于玺骤然说出来,当然让他们神情各异。

    不过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听着他们的控诉,对于现在这个称呼和这个身份,他们也没有多少意见。

    “大汉?”几个汉人惊诧的说道,相比于其余的将领,显然他们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罢了。

    这······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称呼了,曾经属于一个地跨东西万里,称雄于世界之巅的王朝,那个可以为了保护她的子民而远击北海、横扫草原的王朝,那个不会坐看着百姓沦为奴隶的王朝。

    那个波澜壮阔而又安居乐业的时代,好像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可是她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关于“汉人”的称呼,现在汉地百姓一般被称为“汉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根源还在那个庞大的王朝,甚至在最初入主中原的时候,鲜卑人以及其余的蛮族也在想方设法的把自己和那个王朝扯上关系。

    “大汉······什么时候出现的?”一名汉人的手都在颤抖。

    于玺正想要回答,却被另一个更铿锵有力的声音打断。

    “她从未灭亡,只是曾经销声匿迹罢了,不过只要我们每一个还自认为炎黄子孙的人在,那么她就亘久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帘幕掀开,一束光照进来,侯秘就这样逆着光大步走进营帐,而他的话每个字都敲打在听到的人的心上。

    只要我们还相信,那么她就一直活着,在天上、在地下,在我们流淌的血脉之中活着,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也支持着我们。

    几个汉人奴隶已经抱头痛哭。

    当他们沦为异族铁蹄下的奴仆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天,有被阳光这样照耀的一天。

    那个曾经封狼居胥、曾经三十六骑就能够横扫整个西域的王朝,这一刻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无比鲜活。

    听着大老爷们的哭声,在场的每一个将领都默然无语。

    而于玺先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看向侯秘:“又让你出风头了。”

    侯秘笑了笑:“某只是说了事实罢了。”

    “你变了。”

    现在的侯秘已经不是于玺初见的时候那个年轻气盛、甚至还有些莽撞的年轻将军。

    “你不也是么。”侯秘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一战打得不错。”

    “只不过是因为这个诃利根本就没有什么警惕罢了。”于玺摆了摆手,“你怎么这么快就赶到了?”

    “你们打得快,某若是不抓紧跟上的话,万一你被突厥援兵包围了,那某岂不是还要来救你们。”侯秘翻了翻白眼,“好了,说说吧,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某初来乍到,还真不知道你们这里都是怎么个情况。”

    于玺伸手指了指营帐外面:“还得问那位诃利首领啊。”

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 
风雪已经停了,冬天里的阳光分外无力。

    峡谷的两侧都是青黑色的石头,层层叠叠,地面上同样也是乱世嶙峋,一点一点延伸向远处的大河。

    之前的风吹走了石头上的积雪,让更多的石头裸露出来,那深深的颜色直直的刺进每个人的眼睛之中,也刺进心底。对于即将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走在道路上的人实际上心中都没有数,他们的目光时不时的瞥向在前面带路的那个突厥人。

    谁知道他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投靠了大汉,愿意做这个带路党,毕竟前方的河谷之中,可是有足足数万突厥人在。

    沿着河谷之中的道路向前,视野逐渐宽敞,而走在最前面的于玺做了一个安静蹲下的手势,这些士卒多数都是军中的精锐斥候,否则也没有资格能够作为前锋,这个时候他们很自然的就地卧倒,或者就近寻找掩体。

    而就在前方,一个规模不小的突厥部落出现在视野之中,一直延伸向远方。

    “这里就是北口?”于玺眉毛一挑,看向旁边的诃利。

    侯秘终归是这一支大军的统帅,所以于玺还是用相同的借口从他的手中抢夺下来了前锋的统带之权,毕竟别人也没有这个资格。

    而他们的计划也非常简单,河谷实际上道路也并不顺畅,他们可以通过诃利这个突厥带路党尽可能的向前推进,无论是强攻还是突袭,总之是可以解决掉突厥人前几层防线的,之后自然就是依托有利地形节节防守。

    这个战术和当初李荩忱在苍溪谷之战中采取的战术相差无几。

    关键就在于诃利这个突厥带路党绝对不能出什么问题,为此侯秘和于玺也是下了不少功夫,主要是封住了那些被解救的汉人奴隶的口风,好在那些汉人奴隶也比较能理解打败整个突厥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件事上还是很配合的。

    当然侯秘还直接许诺了官职和赏赐,至于到时候朝廷是不是愿意兑换这个承诺,更或者诃利还有没有命能够活到那个时候,那就不是侯秘关心的了。出身将门的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些承诺实际上在现在的大汉严密的官职体系下是漏洞百出的。

    不过根本和大汉没有什么接触的诃利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至少从现在来看,他还是很真诚的想要活命。

    “没错,”诃利伸手在前面比划了比划,“从这里过去,大概是一里长的防线,一直延伸到大河,在小人离开之前,这里总共用万余人,而可战之兵在五六千以上。”

    顿了一下,诃利急忙解释了一句:“当然外围还有我们这些部落在,所以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