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对两千,对于已经习惯于以少战多的汉军骑兵来说,可不算什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他们手中的马槊,或许显得有些笨重,但是在逼迫敌人和掌控形势上,却颇为好用。

    和一般更倾向于通过骑兵的突击能力和简单的迂回包抄来完成对敌人快速打击的草原骑兵不同,汉人在作战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阵法和计谋,通过控制和改变战场形势,一点一点的让胜利天平向自己倾斜,这也就是所谓的“兵法”。

    马槊长而笨重,对于以速度见长的草原骑兵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当双方距离足够近的时候,马槊可比不上马刀来的灵活,因此汉军将士在那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用横刀对敌。而马槊的主要作用,实际上是在骑兵冲锋和即将接敌的时候,利用长度优势先对敌人造成杀伤,同时逼迫敌人转换阵型,以让战场节奏落入我方手中,为接下来的布阵和变阵创造条件。

    可以说马槊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为排兵布阵而生的武器,现在它们也起到了作用。

    北周骑兵不得不后退,而他们的身后,大队的汉军步卒已经压了上来。

    元谐很果断的再一次派遣一队五千余人的步卒赶过来增援,只不过汉军左翼人数众多,淳于量的反应也不慢,径直下令抽调出来七八千人,这足以拦住他们的去路。

    左翼的战局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移动,但是汉军右翼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他们需要面对北周骑兵的突击,而从元谐只是抽调出来五千人支援左翼战场就可以看出,元谐的目标,也在汉军右翼。

    元谐寄希望于自家的那一队骑兵和五千步卒能够拖延住战局,并且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右翼,北周大军紧跟在骑兵之后压上去,声势浩大,甚至就连元谐的亲卫队,也都直接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孤掷一注啊。”淳于量紧紧盯着眼前战场上转眼间的风云变化,忍不住感慨一声,“传令,中军投入右翼作战,前锋向东再折而向南迂回包抄敌人的侧后方,全军上下,半步不许退!”

    “诺!”汉军将领们也是轰然应诺。

    “传令,左翼战斗速战速决,告诉唐孝,半个时辰之内不能击溃敌人步骑,军法从事!”淳于量的声音依旧很稳重,也仿佛给周围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把唐孝这员敢打敢冲的猛将放在左翼,就是要让他速战速决。

    大战进行到这一步,局势已经分外清晰,汉军若是想要取胜,就需要在击溃北周这一队步骑,之后就能够凭借人数优势完成包抄迂回。而元谐的突破点,就在于趁着汉军的精锐步骑被缠住的时候,直接突破汉军的右翼。

    几乎是同时,元谐做出了牺牲七千步骑的打算,而淳于量也做出了牺牲右翼的决断。

    接下来就完全是一场比拼血肉意志的战斗。

    哪边先崩溃,哪边就注定了再也没有回天之力。

    下一刻,冲锋在前的北周骑兵像是一枚锥子,撞入汉军右翼,并且继续向前,汉军将士用血肉之躯艰难阻挡着这些敌人的前进,而他们虽然还在突击、还在向前,进攻速度却终究一点一点的变慢。更多的汉军将士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长枪短剑一起向敌人招呼。

    不过很快元谐带着北周步卒杀到,若不是汉军中军也及时赶到增援,在北周骑兵的突击下损失惨重的汉军右翼,恐怕已然崩溃。

    而左翼的战场上,北周骑兵左冲右突,却无济于事,而那五千北周步卒虽然来得及时,奈何他们人数太少,一时间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于玺甚至还抽调出来五百多骑兵绕过去,杀入这一队北周步卒之中,径直把他们的队形冲散。抓住机会的唐孝放弃了包围北周骑兵,而是身先士卒,带着亲卫队直接迎上,汉军左翼将士们紧随其后,这一队人数明显不足的北周步卒,率先崩溃!

    左翼的战局,骤然变化。

    在折损了足足半数人手之后,已然成为孤军的那队北周骑兵也勉强杀出重围,可是他们不过只剩下千余人,而身后汉军骑兵如狼似虎的咬上来,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

    战局变化之快,即使是淳于量也没有料到,看到唐孝的旗帜已经穿过了敌人的队列——这说明汉军已经杀透了那五千步卒的大阵。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自己没有指挥,于玺抽调那五百骑兵迂回突进,以及唐孝抓住机会掩杀敌人步卒,这也绝对算得上配合紧密的神来之笔。这两名年轻将领在短短一刻钟内打出的默契配合,不但直接让敌人兵力单薄的这一队步骑直接失去了战力,而且整个战局也开始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变化。

    风云阅读网

第一四四零章 后生可畏() 
正是因为这些年轻人的果断,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大汉这边倾斜,似乎都快沦落到只能观战了的淳于量,也不由得抚掌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淳于量并没有因为于玺和唐孝他们已经开始自作主张而感到气愤,他此时此刻感到的只有欣慰。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之前淳于量对汉军年轻一辈的看法,甚至包括李荩忱这个年轻一辈之中最出众的人也是这样。

    所谓初生牛犊,终究是牛,它们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无知和懵懂而表现出凶狠的一面,但是老虎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之后,依旧可以扑上来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咬断它们的喉咙。

    年轻人不缺气血和勇气,但是他们没有经验,缺少临机应变的能力,他们唯一的优势也就只有敢打敢冲和敌人对自己的不了解罢了。所以当敌人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处于劣势。

    可是现在淳于量眼前的这些汉军年轻一辈的将领不一样,他们真的在成长,并且也有能力独当一面了。

    要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淳于量想到了侯安都,想到了黄法氍,想到了徐度,也想到了垂垂老矣的吴明彻······也是将星云集的一代人啊,只可惜当时他们终究没有这么好的时势,也没有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统帅。

    相比于那些已经去世的袍泽们,淳于量还能看到今天这一幕,不知道应该是庆幸还是感慨。

    于玺留下千余人缠住北周骑兵,自己带着剩下的人直接杀入北周步卒的阵列之中,区区五千步卒,很快就被汹涌而来的汉军左翼步骑淹没,紧接着唐孝调转矛头,直接向着元谐的中军冲过来。

    元谐之前已经把手中能用的兵马全部都派了上去,所为的就是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突破汉军右翼,可是现在汉军将士浴血厮杀、死战不退,北周军队的进攻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成效。

    这一支经历过当初灵武防御战的汉军,最擅长的可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并且是面对突厥人所发动的人海攻势的防守。相比之下,今天的周人虽然队列整齐、士气高昂,但是人数可远比不上当时全民皆兵、甚至就连七八岁小儿都抄起家伙上阵的突厥人。

    汉军将士已经养成了同伴之间的配合,一个人倒下,自然就有一个人顶上去,一个人受伤,身后的战友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他拖下去,然后顶一个人上去。

    换人、变阵、弓弩掩护、盾牌遮蔽······对于这些汉军将士们来说,这些动作已经不是娴熟,而是潜意识了。

    再加上汉军还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北周军队的进攻远没有元谐想象之中的那么顺利。

    元谐现在就需要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继续向前进攻的话,北周军队或许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取得突破,但是那样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且不说,现在元谐的中军已经很单薄,只剩下两三千人,凭借这些人,元谐能够挡得住迂回过来的唐孝和于玺么?

    七千步骑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凭借两千人,可能成功?

    鸣金声响起,元谐几乎没有犹豫,果断的下令收兵。

    他其实并没有多少赌博的资格。

    北周军队开始缓缓后退,打到现在,他们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毕竟从五原一路急行军,这支军队也几乎没有多少停下来休息的机会,长途跋涉已经让他们很是疲惫,若不是对胜利的渴望和身为精锐的责任感、自豪感在驱动着他们,这支军队早就崩溃了。

    相比之下,汉军以逸待劳,挑选了这么一个不远不近的战场,几乎占尽了优势。

    北周军队一撤,淳于量就果断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不过即使是追击,淳于量也不敢使出全力。

    他能够看出来,北周军队士气还在、军心尚未崩溃,整个军队阵列依旧是在平稳的后退,而元谐的将旗也至始至终飘扬在军队靠近后方的位置,这说明是元谐亲自断后。

    如果此时汉军贸然追击、阵型出现破绽的话,保不齐元谐就会转头重新杀回来,那个时候淳于量可就真的难以掌控局势了,他可不想先胜后败。

    这一场战斗,本来就是本着稳中求胜的原则,淳于量并不奢求能够全歼北周军队,只要能够拉大双方的兵马数量差距、有效的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就可以了。

    当汉军冲下山坡,而北周军队还在徐徐后退,甚至可以称为三步一回头的时候,淳于量就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汉军左翼唐孝部前出列阵,于玺带着骑兵游弋在外线,而损失不小的右翼被左翼掩护在了身后,汉军重新依托西侧山坡布阵。

    元谐在亲卫的护卫下退到了东北侧的一处山丘上,看着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盆地的平渡沟战场。

    北周军队的尸体从山坡下一直铺到汉军阵前,有冲锋的时候倒下的,有撤退的时候倒下的。

    古老的河床,再一次被液体滋润,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水,而是鲜血。来年那些枯黄的草,应该会长得很旺盛吧······

    汉军的防御坚如磐石,这是元谐之前就有所预料的,但是淳于量在自己鸣金收兵之后,丝毫不为所动,这倒是让元谐有些惊诧。

    “这个老匹夫,真不知道他是胆小还是谨慎。”元谐冷笑一声。

    的确正如淳于量所猜测,元谐手中并非没有一点儿反击之力,他至少还有一千多骑兵没有动用,一旦汉军开始乱无章法的向前追击,这些骑兵通过穿插等战术,就足够让他们彻底混乱。

    但是淳于量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元谐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的确小瞧了这个老将。李荩忱把他放在这里,摆明了就是要借助他的稳重,而淳于量明显做到了这一点。

    “这个元谐,不愧是周人年轻一辈之中的佼佼者。”此时淳于量也感慨道。

    军阵稳定下来,唐孝和于玺都过来复命,刚才的激烈战斗,让他们脸上还带着激动神色。

    虽然一切都以稳妥为上,但是这依旧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战斗。

    

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鸡蛋() 
“他好像并没有想要撤退的意思。”于玺皱眉说道,“难不成还打算和我们战一场?”

    “不会了。”淳于量淡淡说道。

    唐孝和于玺都有些诧异,同时看过来。

    老将军出了名的性情稳重,而平时很少说出这种绝对的话来,他又哪里来的信心,一反常态?

    淳于量晃了晃手中的战报:“刚刚八百里加急传来的消息,车骑将军攻破银州,杨坚大军已经崩溃,虽然杨坚不知所踪,但是现在杨坚手中已经只剩下孤军一支、孤城一座,车骑将军紧紧跟在后面,杨坚难道还会让元谐继续进攻么?”

    “又让杨坚跑了?”唐孝和于玺的关注点倒是不一样。

    事已至此,元谐的确只剩下撤退这一种选择,毕竟五原这杨坚仅剩下的一处城塞也丢了,那天地之大,还真的没有杨坚立足之地了。既然元谐退兵已成必然,那大家更关心的自然就是杨坚。

    这个家伙真是命大。

    淳于量微笑着说道:“天下虽大,但是杨坚真的能跑出我大汉的手掌心?他跑到五原,我们就杀到五原好了,这灵武,距离五原可不算远啊。”

    于玺和唐孝顿时打了一个激灵,眼神之中也泛起斗志。

    是啊,既然裴子烈和韩擒虎他们放跑了杨坚,那就是把这个功劳拱手让给我们啊。

    这可不是什么可惜的事,而是不折不扣的好事!

    听淳于量的意思,他们也不会在这里顿住脚步,接下来就要进攻五原了?

    “武威那边战事不明,老夫尚不能放心,毕竟吐谷浑破有野心,趁火打劫的可能很大,”淳于量紧接着说道,“老夫已经奏请陛下,引兵三万南下增援武威,而剩下的兵马交给你们两人带领,一同听从萧关徐巡抚的命令,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