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荩忱似乎早就有所预料,手一反,正好握住她的手腕,然后手指在乐昌的手心里轻轻挠了挠。

    乐昌惊讶之下,甚至就连手里的勺子都差点儿没有拿稳。

    而旁边的萧湘和尉迟炽繁等人对视一眼,无奈的摇头。

    要论没脸没皮,在座的加起来都不是陛下的对手,所以皇后面红耳赤的败下阵来,乃是情理之中。

    “陛下,长史、骠骑将军和横海将军求见。”回廊外传来袁大舍的声音。

    李荩忱登时没好气的说道:“告诉他们,让朕吃完这碗粥!”

    这三个家伙,起的还真够早。

    骠骑将军萧世廉是昨天才到建康府的。

    这一次他从北方回来主要是为了述职,大汉的官员,即使是大将军这一层的,也不能常年在外面,每隔一年都要回京城述职,同时也方便朝廷对人才进行调动。

    北方最近很是平静,宇文宪和大汉都分外珍惜这难得的和平,拼命地积攒力量,而西北的长孙晟也主动出击了几次,汉军骑兵向西北最远已经挺进到了沙州城下,算是彻底震慑住了之前蠢蠢欲动的吐谷浑,让吐谷浑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

    大汉现在并不是没有力量和吐谷浑决战,主要是两面开战会增加朝廷的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社会各界的压力,既然没有必要,那李荩忱就在尽量避免出现这种可能。

    更重要的是,吐谷浑并不算什么,现在的吐谷浑刚刚走下高原,还没有站稳脚跟,远没有历史上唐朝面对的吐谷浑那么强大,问题是李荩忱一旦击败吐谷浑,不管大汉愿意还是不愿意,就要被卷入西域的烟尘之中了。

    李荩忱自问现在是没有那么好的胃口的,大汉能够拿下河西,但是短期内绝对拿不下整个西域,所以这也是让李荩忱尽量避免和吐谷浑直接爆发冲突的另一层理由。

    北方的平静自然也就意味着朝廷没有必要把当朝的两个大将军都丢在北方,甚至都丢在关中这一个地方。这一次萧世廉进京,主要就是和太尉府一起处理军队的事情,短期内大汉的军队注意力是放在南方而不是北方的。

    当然了,因为长安还有萧摩诃在,所以留下萧世廉而让裴子烈回来的话,难免会惹来非议,因此萧世廉回到建康府,而裴子烈接替他主持长安以东的战事。至于长安以北的战事,都在韩擒虎的掌控中,长安以西,则是长孙晟和徐德言在负责。

    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让一个大将军坐镇,韩擒虎和徐德言他们也能胜任防守和局部冲突。

    “臣参见陛下!”萧世廉走在最前面,杨素和横海将军王昌跟在他之后、位列左右。

    李荩忱定睛打量萧世廉。

    自己的妹夫,应该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最熟悉的人之一了。

    北方的风雪,让他的脸上也没有了当初和李荩忱在吕梁山中摸爬滚打的青涩,皮肤黑了一些,胡须不算长,挂在下巴上像个倒三角形,站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当初轻浮急躁的样子,已经颇有大将之风。

    相比于裴子烈,萧世廉的性格急躁,是出了名的“一言不合就是莽”的主儿,为此每次李荩忱让萧世廉挂帅的时候,都有不少人明里暗里提出非议,认为萧世廉是个敢打敢冲的将才,但是怕算不上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不过李荩忱最终还是力排众议。

    事实证明,萧世廉并没有辜负李荩忱的期待。

    如今的他锋芒内敛,看上去成熟稳重了很多。而真正了解萧世廉的人都知道,战火和挫折并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他依旧是那个和李荩忱一起冲锋、天不怕地不怕的萧世廉,只不过现在他已经能更娴熟的控制自己的这股力量,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发挥出来横冲直撞的气势,什么时候要沉下心来和敌人周旋。

    “伯清远来辛苦了,”李荩忱点了点头,“入座吧。”

    跟在萧世廉身后的杨素和王昌虽然目不斜视,但是心里还是多少都有些羡慕的。

    君臣有别,不管是大家和陛下再怎么亲近,君臣的身份摆在这里,就像是有一层不存在却让人不敢逾越的屏障一样。可是李荩忱和萧世廉之间,似乎让人看不到这样的屏障存在。

    整个大汉朝堂上下,能被李荩忱直接称呼表字的,就只有萧世廉和裴子烈了吧?

    因此说羡慕,是真的羡慕。

    因为这代表陛下真的把他们两个当做自己的兄弟而不是臣下。

    “谢陛下!”萧世廉笑着说道。

    而李荩忱的目光紧接着落到王昌的身上:“朕看了南方的战报,海军打的不错,这一次面见朕,是有什么事?”

    海军,可以说是李荩忱现在最放心的兵种了。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海军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或者海军已经所向披靡。

第一五四一章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荩忱知道什么叫做海军。

    十年的陆军,百年的海军。

    海军从来都不是一个短短几年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兵种,需要几十年几代人的摸索,而海军那种独有的拼搏大洋和无畏风浪的精神,也需要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同时海军也是一个吞金巨兽,在没有通过获取海外领地以弥补支出之前,就算是朝廷也不敢拿出来所有的钱财发展海军。

    因此现在大汉的海军只不过说才刚刚进入发展的轨道罢了,甚至就连快车道都算不上,只能是在稳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向前走。

    李荩忱知道历史上欧洲列强的海军有多么强大,也知道曾经代表华夏在海洋上全盛时期的郑和船队有多么庞大,现在只不过拥有一些大海船和快船的大汉海军,甚至连给郑和提鞋都不配。

    不过好在这个时代不是千年之后。

    人生在世,全靠同行衬托。

    大汉的海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放眼现在大汉周围的敌人,乃至于整个世界,都没有这么强大的舰队。比如林邑,甚至所谓的水师就是些内河舢板罢了,又比如北周,虽然其在北方也有水师,但是那些破旧的船只恐怕出港都难,而且多数都是改造的内河楼船,就算是全新的船只也很难适应海上的大风大浪,只能沿着相对波浪平静的海岸线前进。

    因此海军反倒是李荩忱最放心的军种,这一次南征也证明,大海上,目前大汉并无敌手。

    所以李荩忱的确有很久没有见到主管海军的王昌了。

    王昌最近一直蹲在船厂之中监督海军新的玄武大舰的建造,玄武大舰规格更在青龙大舰之上,更重要的是玄武大舰上将第一次开始装备工部已经定型的火炮,取代之前的投石机成为海军的主力装备。

    王昌可不傻,海军的强大他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有李荩忱在背后撑腰,长期以来海军的经费也从来没有少过,相比于因为人数众多而天天哭穷的陆军,海军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因此王昌没事绝对不会出现在陆军将领们的面前,否则的确是有拉仇恨和挑动军队内部矛盾的可能。

    王昌的出现,的确让李荩忱有些惊讶。

    难不成是玄武大舰的建造出了问题?

    玄武大舰实际上就是后世的风帆战舰,图纸是李荩忱勾勒轮廓,工部集中造船大匠共同商议出来的,几乎可以说汇聚了这个时代所有的航海经验和造船经验,有小问题是情理之中,但是肯定不会有什么大毛病啊?

    “启禀陛下,南方之战,海军承蒙陛下重托,转运兵马,已经成功拿下象林和卢容,但是大战未停,海军却只能完成兵马运送之任务,将士们颇有怨言,希望能够为大汉拼杀在一线。”王昌急忙说道。

    李荩忱登时眉毛一挑。

    海军想要功劳,他是清楚的。

    看着陆军杀得痛快,海军肯定坐不住。

    但是让海军上岸的话······李荩忱的目光转向旁边的杨素和萧世廉。

    杨素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海军和陆军都是大汉的军队,作为居中统筹调度的太尉府,虽然大多数人都出身陆军,而或者和陆军有很大的渊源,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陛下对于海军的重视,所以在海军和陆军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自然要一碗水端平,否则到时候就是给自己惹麻烦。

    因此明知道王昌此次就是来抢功劳的,杨素也不能说话。

    杨素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不说话。

    萧世廉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海军征服远洋,陆军征战山川,各司其职,现在横海将军让海军上岸,岂不是牝鸡司晨?”

    李荩忱饶有兴致的再看向王昌。

    萧世廉回来就遇到了这件事,肯定要为陆军开口说话。

    如今陆军的大多数将领都征战在外,朝中反倒是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随着蒋元逊等老将都退居二线、当起了书院里的教书先生,朝堂上陆军的将领更是屈指可数,而且在官衔上和位同四征将军的王昌自然没法比。

    李荩忱让萧世廉入京,也有平衡一下陆军在朝堂内外力量的意思,军队和将领都在朝堂之外,可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导致出现矛盾,当然李荩忱顾虑的矛盾是军队、文官和太尉府之间的矛盾,却没有料到萧世廉刚刚回来,海军和陆军之间就先出了矛盾。

    看来萧世廉回来的也是时候。

    其实李荩忱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发现自己倒是有些高估了文官和武将们之间爆发冲突的胆量。历朝历代,朝堂多在文官掌控下,边境躲在武将掌控下,双方爆发冲突乃至于直接引起叛乱也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大汉以武开国,文官的话语权本来就弱,再加上有李荩忱坐在上首虎视眈眈,文官和武将倒是并不倾向于从对方的手里再争夺什么权力,现在文官管着律法制度的制定和施行,有各种刁民需要对付,而武将更不用说,外面还有好多敌人,所以大家也都没有心思先对付自己人。

    因此之前李荩忱平衡武人在朝堂和地方上的力量,倒是多虑了。

    不过也歪打正着的平衡了海军和陆军的力量。

    否则到时候杨素不说话,海军很有可能很轻松的占到便宜,陆军少不得会有意见。若是李荩忱直接开口阻拦的话,又难免会让海军心生不满。

    想到后世某个国家之中陆海军难容,甚至互相觉得对方是智障的景象,李荩忱就有些无奈。

    大汉可不能那样。

    “陆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处,海军做出一些弥补,恐怕也没有什么问题吧?”王昌冷笑道。

    “牝鸡司晨”说出来,他也有些生气。

    萧世廉皱了皱眉,瞪着王昌。

    你们海军是要硬抢功劳了?

    而王昌毫不示弱,盯住萧世廉,陆军和海军本来就是分开的,海军直接听命于陛下和太尉府,虽然王昌的横海将军比萧世廉的骠骑将军低,但是萧世廉也管不到他,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他的目光似乎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

第一五四二章 海军上岸?陆军下海?() 
杨素知道自己再不开口的话,这两个人有可能直接打起来——以萧世廉的暴脾气,真的不见的不可能,而王昌作为从龙元老,也不会示弱——所以他必须要说点什么:

    “两位将军,你们这样争执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王昌和萧世廉本来就不想直接吵起来,李荩忱就在旁边看着不说,海军和陆军作为大汉军队的一部分,也不能直接就闹出来这么大的矛盾,这对于军方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军方的竞争对手是文官,敌人是外面的那些大小国家,绝对不是自己人,海军和陆军打起来,只会让这些竞争对手和外敌看笑话,更会让陛下大失所望。

    所以至少表面上的和气还是要维持住的。

    小动作可以不断,大动作一个都不能有!

    因此杨素开口,算是给了两个人一个台阶下,两个人自然很聪明的借坡下驴。

    不过这话既然说出来了,杨素也就必须要给个准确的说法。

    “陆军负责地面上的,海军负责海面上的,这是各自的职责范围不假,”杨素微笑着说道,“但是总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这一次跨海远征林邑,陆军乘坐的是海军的战船,所以实际上海面上的事情陆军也掺和了。进攻象林和卢容的码头,海军战船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实际上地面上的事情海军也管了。”

    “所以战事吃紧,海军帮忙,如何不妥?”王昌径直说道。

    萧世廉不忿,冷笑道:“谁说战事吃紧?十万大军,雷霆犁穴,如何就战事吃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