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南方运河是为了经济上的需求,从京口继续向北修建的运河,则更有军事上的意义。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 
早在春秋的时候,后世褒贬不一的吴王夫差,为了能够尽快向北转运兵马,就开通了邗沟运河连接大江和淮水。

    通过这条运河,大江和淮水才算是第一次联系到了一起。

    南北朝以来,双方沿着淮水没有少展开拉锯,一直到后来吴明彻北伐,淮水南岸才算是落入南朝手中。而为了加强对淮南的控制,南朝也没有少下功夫,诸如钟离、梁郡等重要沿线城镇,都经营的如铁桶一般。

    但是有一个问题便是从南方向北运输兵马粮草之类的,却总总因为道路年久失修而受困,若不是淮南军队已经积极地进行开荒等等,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让淮南军队守住防线,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还是足够的,但是想要让淮南军队凭借这样的自给自足凑够粮食北伐进攻敌人同样坚固的淮北防线,就未免强人所难了。

    因此建立从江南这主要粮食产区到淮南这军事前沿的需求一直以来都很强烈,上一次大汉入关中之前李荩忱巡查淮南前线,就曾经经历过先乘舟再换马车的舟车劳顿之苦,只不过朝廷后来大举进攻关中,淮南这边的优先度自然就没有那么高,这件事虽然提上了日程却久久没有落实下去。

    大汉入关中之后,朝廷有所富余,便开始着手修建这条运河,并且运河已经在七月份修通,中秋节之前已然正式通航。

    有了这条运河,大汉的内河水师终于不用再冒险经过外海进入淮水,随时可以通过运河入淮水支援淮南大军的作战,从而为内河水师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同时来自南方的秋稻也源源不断的送入淮南前线的军营之中,足够支撑淮南军队为来年的征战做准备。

    新的道路和新的运河修通,无疑为其余各地做了榜样,现在各个主要州府之间相互联络的道路正如火如荼的建设着,眼睁睁看着南方各个地方州府都在新建道路上受益颇多——货物的快速流通降低了货物转运成本,沿途州府物价大幅降低,百姓们高兴,州府官员自然也就等于白捡了政绩。

    这种“何乐而不为”的事情,自然让各地州府开始更加积极主动的修建道路。

    如果说之前秦代修建直道劳民伤财,因此引起了百姓的不满,那么现在大汉修建新的道路,在保证政治和军事目的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经济因素,道路为百姓带来了新的福利,就算是短期内税收可能稍微调高、居住环境变差,百姓自然也能为这种长期内有大好处的事情做出让步。

    任何一个能够在历史长河混了五千年而延绵不绝的民族——好像也就华夏这一家——绝对不会目光短浅,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本来就是华夏民族的天性。

    没有人想要在明知道的情况下还损害自己后辈的利益,哪怕是自己吃点亏、受点苦,如果真的做了什么害人害己的事情,那是要被左邻右舍在背后戳脊梁骨的。

    各地道路的快速修建,自然是为大汉之后调动军队和粮草提供了绝佳的便利,至少汉军不至于和原来进攻岭南那样,全军上下眼巴巴仰仗着一条灵渠过日子了。

    当明月从屋檐上升起的时候,李荩忱收到了从江陵到襄阳的道路修通、从巴陵连接长沙郡的道路也马上要完工的消息,他由衷的舒了一口气。

    通过建设这种高速路网,将会让大汉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再加上商贸网络、文化网络、军队调动等等或明或暗、或虚或实的关系网络影响,大汉将会越来越难出现某个地方割据独立的现象,因为每个地方都已经融入到了大汉整体的产业链当中,没有了从别的地方来的廉价原材料和另一个地方的高价收购,任何一个地方的产业都不可能独自存在。

    而随着大汉各地对商贸和工业的依赖加深,一个地方脱离大汉,那么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动荡,百姓也好,名门望族也罢,都不会答应。

    李荩忱通过这些网络,最终完成对大汉每一个角落的控制。

    朝堂上不少臣子在看到新道路的修通之后才如梦初醒,只不过天下熙熙攘攘,已经都在陛下和朝廷的掌控之中了,无论是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不能影响李荩忱真的将天下从世家的手中连根拔起,最终收入自己的囊中。

    前几天科举秋试第一场,看着那些来自大汉各地的士子们年轻的面容和自信的神情,便知道不只是天下的利益、天下的军心和民心,便是这天下的人才,也都是陛下的了。

    放下奏章,李荩忱似乎才从自己的构想之中回过神来。

    身边有小孩子的欢笑声,晋陵小丫头正带着几个已经能蹒跚学步的弟弟妹妹抢着去吃新鲜出炉的太师饼。

    太师饼是江浙沪一带百姓在中秋的时候用来祭奠商代忠臣、太师闻仲的,从商周时期就有这个风俗,饼圆馅甜,风味不一,类似于馅饼,被认为是从唐代出现的月饼的前身。

    从新元二年年初回到建康府之后,李荩忱这个天天外面跑的皇帝陛下总算是消停了一年多,而这一年里他也没有少辛勤劳作。

    萧湘、徐素和沈婺华已经先后为他诞下子女,让大汉的皇子公主群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而那些原本天天为大汉皇家子嗣问题担忧的老臣们,也总算是眉头舒展。

    大汉,算是后继有人了。

    加上之前的晋陵公主和李沧海,现在李荩忱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如果再算上刚刚怀上的陈月仪、孔望仙和杨丽华——为了免得给后人街坊之间的八卦留下什么把柄,李荩忱还是故意的多等了一段时间,否则以他耕作的能力,不会这么长时间还怀不上。另外乐昌的小腹也微微隆起,皇后娘娘身先士卒,已然有了第二胎。

    至于张丽华现在李荩忱身边得力的女官都被尉迟炽繁征调的干净,李荩忱真的不敢让剩下的这唯一一个休产假了,否则恐怕李荩忱真的要押着陈宣华和杨妙两个来当女官了。

    

第一五九七章 但愿人长久() 
以这两个快被后宫宠坏了的小丫头性子,当女官真的会出事的。

    而元乐尚这一段时间一直跟着尉迟炽繁在外面为义学和慈善堂的事情奔波,李荩忱好久都没有牵过元乐尚的小手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耕耘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荩忱撇过目光,看向元乐尚,这个好久都没有和自己有过肌(和谐)肤之(和谐)亲的小姑娘,此时也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正好看过来,两个人对视一眼,元乐尚先害羞的低下头。

    至于让李荩忱害羞,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小孩子,李荩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便宜大舅哥陈叔宝和北周的荒唐皇帝宇文赟,这两个家伙被李荩忱集中安置在了城东一座山下,严密保护,实际上就类似于软禁。而这两个曾经的皇帝现在比邻而居,恐怕纵观整个华夏历史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吧。

    李荩忱并不谋害这两个人,是因为考虑到在他们的身前身后,依然还有很多内心对南陈或者北周有怀念和牵挂的人,诸如徐陵、李穆这样的老人,多半辈子的心血都在前朝身上了,他们固然接受了改朝换代,但是对于前朝有些许留恋和牵挂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些老人手中也几乎都没有什么实权,等到他们这一代人离去之后,再下一代人自然也就不用指望他们再对前朝有什么留恋。

    而这两个家伙也是没心没肺到一定程度了,身为亡国之君,每日里一起饮酒作乐,倒是颇有几分找到了知己的感觉,不说别的,单就美人和美酒来说,两个人就颇有共同话题。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人饮酒作乐之后,常常拉扯着自己的女人滚在一起。

    李荩忱倒是没有“残忍”到剥夺走这两个皇帝最大的爱好,而且以他们的自理能力,如果没有人跟在旁边伺候的话,恐怕过不了两天就得饿死,因此陈叔宝的妃子龚氏和宇文赟的妃子冯小怜留在身边伺候他们两个。

    原本的时候当然是自家老婆伺候自己,不过这两个家伙喝过酒之后称兄道弟,自然就不知道是谁伺候谁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个闹得实在是太乱,原本就住在他们斜对面小山坡上的杨坚,虽然一向和这两个家伙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也受不了他们闹得乌烟瘴气,干脆搬到金陵书院隐姓埋名去当先生了,倒是让金陵书院的山长萧琮受宠若惊。

    而现在,龚氏和冯小怜竟然先后都有了身孕,这更让李荩忱惊讶之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真不知道这两个人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一个姓陈、一个姓宇文,还是两个都姓陈,而或者两个都姓宇文?

    这也算是现在大汉高层官员们茶余饭后的一点儿谈资了。原本的时候,李荩忱也的确担心这两个家伙会不会凑到一起想出来什么阴谋诡计,而现在他们的表现,只会让那些就算是还对前朝存有一点儿好感的人也都摇头叹息。

    不怪我们变心,实在是你们不争气啊。

    这两个末代皇帝的笑话虽然很好笑,但是很快旁边儿子和闺女的吵闹声就吸引了李荩忱的注意。

    “陛下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孩子气。”尉迟炽繁正和乐昌、元乐尚以及杨丽华几人聊天,借着入秋之后国库和内库都颇为充盈,义学、慈善堂和药房的建设也都稳步前进,所以她们的心情都不错,看到远处李荩忱在逗弄自家小孩们,尉迟炽繁不由得掩嘴轻笑。

    李荩忱拿起来一块太师饼,掰成了两瓣,自己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表示这个东西真的非常香,然后放到腰间的位置,引的晋陵小公主和小沧海努力伸手去抓,每一次看着闺女就要抓到了,李荩忱就稍微提高一点,让小公主抓了个空。

    最后小公主气不过,怒气冲冲的嘟着嘴冲着自家弟弟招了招手。

    小沧海直接扑上去扯住了李荩忱的裤腿,扭来扭去,而晋陵则扑到另外一边,也是抱着李荩忱的腿不撒手。

    这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既然我们直接抢抢不到,那就撒娇好了。

    毕竟小孩子撒娇起来,那就真是天下无敌可爱了。

    李荩忱很快就缴械投降,抱着小儿子,牵着大闺女,一大一小手里都拿着一块太师饼,吃的满嘴都是饼渣。

    乐昌等人相视一笑,就算是堂堂陛下,也终究还是有弱点的。

    不过换句话说,就算是她们,对上撒娇的孩子,也的确没有什么抵抗力,也只能从了。

    明月越升越高,乐昌看着月下和自己的孩子玩闹的李荩忱,再低头看看自己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想到了当初李荩忱曾经送给自己的那首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曾经自己和陛下天各一方,所能寄托思念的,除了烽火之中的寥寥可数几封书信,就只有这一轮明月了。

    当时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和他长相厮守,哪怕是隐姓埋名做一个山村野夫和野妇也好,哪能料想到今日?

    世事繁杂,变化多端,真让人感慨万千。

    想那也不过只是五年前的事情罢了,五年之后,竟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不过“但愿人长久”的梦想和期望,总是不变的。

    “这一大一小也得准备启蒙了。”李荩忱把还挺沉的小沧海递给忙不迭赶上来的奶妈,沉声说道,“可不能就让他们一天天的这么玩的开心。”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道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乐昌不由得好奇问道。

    晋陵小公主还好,毕竟是姑娘家,早一点晚一点没关系,而小沧海已经到了岁数,可不能再这么荒废,毕竟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小沧海未来是要继承大汉皇位的,这个年岁开始启蒙不算早了。

    因此就算是李荩忱不管,乐昌也得管了。

    而给李沧海选启蒙老师自然也非常重要,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成为少傅的,少师或者少傅可以说是这些皇子们人生中所能拉拢到的第一股势力,也算是上一辈唯一能够帮他们指定和拉拢的力量。除了启蒙老师之外,还要有同样出身高官显贵家族的人作为陪读。

    

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读() 
和皇子同龄并且一起读书的少儿们,长大了自然就是皇子的得力助手。基本上历朝历代的太子组建自己的东宫官僚,都是以当初少傅和陪读作为基础的。

    因此乐昌不可能不关心。

    一旦人选选错了,将会诱导着小沧海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等到发现再想挽回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