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帐篷,忙得不亦乐乎。

    看样子,女真人并不打算立即进攻,而是要与明军展开对峙了。

    而此时,城南的明军也加快了推进的速度,二千骑兵一马当先,冲向城东和城西,封住女真人绕行的道路。而其余步卒则开始跑步前进,尤其是那些推着红夷大炮的士兵,拼命地喊着号子,一时间挥汗如雨。

    朱由检忙道:“大小姐,祖将军,我们赶快接应援军进城吧!”

    祖大寿嘴上答应,却对李崇瑶躬身施礼道:“大小姐,您看…”

    李崇瑶眼中含着热泪道:“祖大寿,叔祖已逝,宁远再也没有什么城主了。李家全体子弟,皆是大明臣民!你是军中将领,就统由你指挥!”

    祖大寿心头一热,大吼一声:“遵令!”然后才带着何可纲、吴三桂等人匆匆离去。

    不多时,宁远南门城门洞开,城中的守军、其实就是李家子弟,约有百人,扛着长长的木板冲出城外,将这些木板铺在壕堑和护城河上。

    有了这些木板的帮助,援军跨越这些障碍的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那些笨重的红夷大炮,幸亏有这些木板的帮助,才能顺利进城。

    明军鱼贯入城之际,数骑快马从城门飞奔而来,直至鼓楼脚下。为首者正是宁前道、监军袁崇焕,他三步并作两步地上了楼,对朱由检行大礼参拜道:“罪臣袁崇焕参见殿下!罪臣累殿下受惊,罪该万死,请殿下重重惩处!”

    原来昨夜前屯兵变之后,袁崇焕发现朱由检被劫,自知大事不妙。若朱由检被杀,或者是让叛军送给女真人,这就叫“失陷藩镇”,罪名极重。别说他袁崇焕,就是督师孙承宗,以及所有边关将领,全都得人头落地。

    于是袁崇焕先是派祖大寿火速追击,又飞马向山海关的督师孙承宗报告。祖大寿走后,他等得焦躁,索性尽起前屯之兵,向宁远追了过来。心想追上便罢,若追不上,反正也是个死,还不如战死沙场算了。

    幸亏朱由检冲破女真人的阻截,退入宁远城中。袁崇焕接到祖大寿的飞报,登时大喜,心想自己本来也是要到宁远筑城坚守,便催促明军全速进兵,务要在女真人之前抵达宁远。也幸得如此,明军才比女真人快了一步进城。

    听他介绍完经过,朱由检不由得想起一天多来的惊心动魄,心中暗恨袁崇焕做事欠考虑,不但没能制止佟养浩部的兵变,还差点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但此时袁崇焕亲率大军来救宁远,朱由检也不好斥责。只得堆出一张笑脸道:“袁大人辛苦了!你何罪之有,咱们还是抓紧时间,安排迎敌事宜吧。”

    此时祖大寿等明军将领也登上鼓楼,一场简短而紧张的军事会议立即开始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确定军事统帅。由于朱由检只是代天子出征,既无统兵权,也无带兵经验,当然不能由他担任最高统帅。

    而明军向来是以文官为帅,武官为将。此时城中最大的文官便是袁崇焕,他又正好是祖大寿部的监军,便当仁不让地执掌了总指挥权。

    第二件事,便是确认敌军的动向和目标,以及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

    由于女真人远远地扎住营寨,眼下又是深夜,一时无法准确估算敌军兵力。但祖大寿等人经验丰富,单从那隆隆的马蹄声中,便可猜出对方至少有三万以上的骑兵,汉人组成的步兵恐也不在少数,且后续人马还在不断赶来。看这架势,努尔哈赤这次又是倾巢出动,那么他的目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攻下宁远!

    而明军的兵力可就少得多了。之前祖大寿和何可纲率领的骑兵伤亡惨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之前的前屯兵变中,佟养浩部三千余众不但全部叛乱,还在混战中杀死了数百明军。虽然袁崇焕尽起前屯之兵,也不过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骑兵更是只有两千。

    就算加上宁远城内的李家子弟,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七千人,显然是敌众我寡,形势极为危急。

    第三件事,便是商定对敌策略了。这时,明军将领中产生了分歧,以祖大寿为首的李系将领,主张坚守宁远,直到敌军撤退或者山海关派兵来援。

    而其余辽东将领,则力言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应放弃宁远,先退至前屯,实在不行就退回山海关。

    袁崇焕听罢众人之言,拍案而起道:“兵法有进无退,本监军既已从前屯来到宁远,岂有不战而退之理!本监军身为宁前道,当与宁远、前屯共存亡!谁若想退回山海关,便请自去,本监军愿独卧孤城,以挡建虏!”

    他这么一说,其他将领虽有不情愿者,可谁也不敢吭声了。而李系将领则精神大振,纷纷表态,愿与袁崇焕一起,誓死保卫宁远。

    朱由检也在心中暗赞袁崇焕,心想这家伙虽然性格傲慢,行事鲁莽,但总还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国人,面对凶残的异族侵略者,敢于浴血奋战!仅凭这一点,他已经比那些只会吟风弄月、或者专事攻讦的文官强太多了!

    第四件事,便是研讨具体作战方略。

    袁崇焕侃侃而言道:“眼下敌众我寡,强敌已至,援兵未继,只有固守城池方为上策。军中运来十门红夷大炮,再加上宁远城中原有的两门,火力猛烈,定可狠挫建虏的锐气。”

    见众将纷纷称善,袁崇焕便分兵派将。他命祖大寿守北门,何可纲守东门,参将左辅守西门,副将朱梅守南门。每将各领军卒三千,其余士卒由袁崇焕居中亲掌,哪面战局吃紧便支援哪面。

    又将红夷大炮运上外城城墙,在四角各放置二门,其余四门做为机动。如此一来,不管女真人从哪个方向攻城,都有八门红夷大炮可投入战斗。

    安排完毕,袁崇焕就要让各将立即上城。朱由检却想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皱着眉道:“袁大人,万一女真人并不急着攻城,而是将咱们围困起来怎么办?城中粮草能支撑多久?”

    袁崇焕却笑道:“殿下放心,宁远是不必为粮草问题担忧的。”

    “却是为何?”

    “宁远东门不远处即是大海。”袁崇焕得意地道,“海中有一岛,名为觉华岛,宁远的储粮皆在岛上。建虏虽然善于骑战,但却根本没有海船,我军的粮草可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运来!”

    朱由检听罢不好再问,却总觉得有点担心,又说不出为什么,只得道:“既然袁大人皆已安排妥当,却不知本王该做些什么?”

    袁崇焕恭谨地道:“殿下只需在此高坐,看将士们杀敌即可。”

    此时,忽有士卒来报:“北城门外有敌将骂阵!”

    朱由检顿时来了精神头道:“本王干别的不行,要说到骂,那还算有点心得!昨天把豪格骂吐了血,今夜本王倒要看看是谁又来找骂,争取把他骂个半身不遂!”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七大欠抽() 
朱由检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北门的城楼,见后金的大部队仍在数里之外,只有一支十来人的骑兵小队,举着火把立在百多步的护城河外。

    李崇瑶眼尖,一眼发现为首的正是杀死叔祖的凶手李永芳,不由得气炸胸膛,当即就要杀出城去,为叔祖报仇雪恨。

    袁崇焕忙阻止她道:“李小姐,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大明素以信义布于天下,岂能做这种事情。”

    袁崇焕此时已经知道李崇瑶的身份。他早就听祖大寿说,李家有一支精锐骑兵,一直艳羡不已,早想将这支部队收入囊中,以其为班底,打造一支可与女真人野战抗衡的骑兵队伍。因此他对李崇瑶倒是彬彬有礼,并未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

    但此时袁崇焕毕竟是最高指挥官,李崇瑶就是再不情愿,也只得将满腔怒火强自压抑下去,眼中噙满仇恨的泪水,死死盯住李永芳。

    祖大寿见李崇瑶极其委屈,心中不忍道:“袁大人,大小姐说得对!李永芳这个狗汉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无非也就是劝降而已,听不听有什么分别?不如直接给他来一炮,炸他个粉身碎骨!”

    朱由检却坏笑道:“别,千万别!”

    李崇瑶还以为朱由检要为李永芳求情,不由得对他怒目而视。

    朱由检赶紧道:“大小姐,你别着急啊!我的意思是,李永芳现在距离咱们太远,咱们想收拾他,恐怕没那么容易!如果要开炮轰他,推炮车那么大的动静,他能看不见?早把他吓跑了。所以倒不如把他骗得再近一些,趁机给他一枪。”

    众人听得满头黑线,心想这信王殿下可真够阴的。李崇瑶却兴奋地大叫:“好好好!就听王爷的!”

    袁崇焕本来也不想攻击来使,便命人打开城门,派几个士卒跑到护城河边,搭起木板,放李永芳等人过来。

    可李永芳也不傻,只是策马过了护城河,在行进到距离城墙五六十步的一道壕堑时,却再也不肯前进了。他自忖在这个距离,已经进入红夷大炮的射击死角。而凭借自己的身手,即使城头万箭齐发,也可以全身而退。

    他昂首端坐于马上,极其傲慢地高声叫道:“宁远守将听真!大金覆育列国英明大汗帐下使者、三等总兵李永芳,奉大汗之命,来城前宣读圣谕!”

    李永芳中气十足,虽隔着五六十步,声音仍然十分清晰地传至城头。

    朱由检知道自己表演的时刻到了,当即扯着脖子大喊:“你他娘的呜噜什么,跟蚊子哼哼似的,听不清楚!”

    李永芳听了大怒,却又不禁头皮一阵发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他本是明军驻守抚顺的游击,也出身于李家。当努尔哈赤大兵压境时,他一枪未放便开城投降,成为明军将领中第一个投降者,也算得上是个老牌汉奸了。

    因为他为投降派带了个好头,努尔哈赤对他高看一眼,还将七子阿巴泰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其实阿巴泰的女儿出过天花,满脸疤坑,奇丑无比,但李永芳却感激涕零,自认与努尔哈赤成了一家人,更加死心塌地为努尔哈赤卖命。

    从那以后,他就如同一条对恶霸主人忠心耿耿的恶犬,努尔哈赤兵锋指向哪里,他便咬向哪里。后金军队先后攻陷清河、辽阳、沈阳,他皆身先士卒,杀起同胞来比女真人还狠。

    尤其是在万历四十七年,明辽东经略杨镐率大军十余万,诈称四十七万,分四路向后金当时的都城赫图阿拉合围,企图将努尔哈赤一举剿灭。

    而正是这个大汉奸李永芳,向努尔哈赤献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努尔哈赤采纳了他的方案,将数万精兵集结于一处,充分发挥女真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数天之内连战连捷,在萨尔浒附近将几路明军一一歼灭。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再无能力主动向后金发起进攻,从而彻底地改变了辽东的战局。

    按理说,李永芳为女真主子立下如此多的战功,本应受到更大的重用。可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所有女真人,都对汉人猜忌甚重,只将投降的汉人视作看门狗,稍稍喂些残羹冷炙便罢,决不肯让它吃饱。

    而李永芳还以为自己立的战功不够多,仍是拼命地为主子效力。他深知李家镇守辽东多年,战斗力更甚明军,心想若能将其劝降,那可又是大功一件。

    因此,在努尔哈赤的授意下,他与李家家主李成用多次书信往来,劝他献城投降。而李成用也越来越动摇,李永芳遂在努尔哈赤面前夸下海口,说不日之内宁远必降,还可将李崇瑶献给大汗为妃。

    努尔哈赤听说李崇瑶只有十五岁,又生得容貌出众,远胜皮肤粗糙、样貌丑陋的女真女人,不由得银心大动,破天荒地许下诺言:只要宁远投降,便封李永芳为破南王,永镇宁远。

    李永芳大喜过望,便亲自潜入宁远,说降李成用。

    孰料正赶上佟养浩兵变,镶黄旗南下接应。由于朱由检的搀和,不但叛军全军覆没,镶黄旗也损兵折将,一名甲喇额真、三名牛录额真战死,就连统帅豪格也气得呕血三升,险些丢了性命。

    而李成用在危急关头,到底也没有投降。李永芳恼羞成怒,这才突施杀手,将李成用杀死,连夜逃出宁远。

    此时努尔哈赤已经接到镶黄旗的战报,勃然大怒。他在广宁屯兵数月,早已做好再次进攻的准备,当即尽起八旗精兵,星夜直趋宁远。心想最好能当夜便进入城中,好好品尝李崇瑶那美妙的少女滋味。

    可李永芳未能劝降李家,袁崇焕的明军又抢先一步入城,努尔哈赤简直气得快要发疯。他将李永芳唤来怒斥一顿,差点将他一刀杀了。

    李永芳吓得体如筛糠,连呼饶命,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努尔哈赤表忠心,说愿意率领汉军八旗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