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可旺登时勃然大怒。其实他本姓孙,跟着张献忠造反以后,为了取得张献忠的信任,不得不做了张献忠的养子,改为姓张。每日白天磕头请安,晚上还得为张献忠打洗脚水。其实他为人性骄气傲,此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而最忌别人当众提起。

    而郝摇旗却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句“爹多娘少”将骂得面红耳赤。张可旺气得咬牙切齿,也不答话,抡刀就向郝摇旗剁来。

    那郝摇旗也不含糊,挺枪便来相迎。他本名郝永忠,是明朝边军中的旗手。因与蒙古人作战十分勇敢,经常摇旗呐喊着冲锋在前,故此得了个“郝摇旗”的绰号,慢慢地叫响开来,本名倒没几个人知道。

    见张可旺与郝摇旗厮杀在一起,张献忠和李鸿基也沉不住气了,忙呵斥二人回归本队。

    张献忠先是反手抽了张可旺一记耳光,佯怒道:“两边大人都在,有你这娃娃说话的份?”

    其实张可旺比张献忠也小不了几岁,可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好捂着脸讪讪地退在一旁。

    教训完张可旺,张献忠对着李鸿基哈哈大笑道:“闯将,小孩子不懂事,你可莫怪!”

    李鸿基也淡淡一笑道:“八大王太客气了。都是自家兄弟,偶尔言语失和也是常事,也不必太责怪可旺贤侄了。”

    张献忠仍是笑吟吟地道,“既是自家兄弟,咱们说话也不用走那些弯弯绕。闯将你行事可不大规矩啊!也难怪可旺生气,你就这么不言不语地闷声发大财,难道不怕大龙头责怪?”

    郝摇旗还要说话,李鸿基帐下大将刘宗敏却将他止住,对着张献忠粗豪地大笑道:“张敬轩(张献忠字敬轩),我们闯将敬你是个人物,才没有怪你挡路,你可别蹬鼻子上脸,颠倒是非!谁说芮城是你打下来的?明明是咱们两支义军一同入城,机会均等,谁先拿了便算是谁的!你眼界不如我们闯将高,下手不如我们闯将快,这会子看我们搂着宝贝了,却又眼红,真是不讲道理!”

    张献忠闻言大怒,心中已隐隐动了杀机,向李鸿基冷笑道:“闯将,你也是这个意思么?”

    李鸿基却不慌不忙地道:“公道自在人心。大龙头马上就要进城了,让他老人家裁处,岂不更好?”

    朱由检此时正化装成乞丐,缩在街角里冷眼旁观。他见张献忠与李鸿基竟似有火并之意,不由得心头暗喜,便想和蕊儿借着混乱之际,偷偷地溜出城。可他无意中目光一扫,猛然发现李鸿基的身后还押着一大堆人,其中一人看着十分眼熟。定睛一看,竟是陕西商帮的少帮主李自诚!

    朱由检不由得心头一紧,暗想这李自诚怎么此时也在芮城?自己还借给他不少银子,若李自诚被流贼杀死,岂不要人死帐销?再说两人相处多日,关系还算不错,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掉脑袋。

    可流贼人多势众,朱由检也万万不敢强行出手相救。就在他冥思苦想,一时想不出如何解救李自诚时,李鸿基因为被张献忠阻住去路,不好硬闯,两方人马便在大街上对峙起来。李鸿基倒也不太在意,闲着也是闲着,便开始盘问起他的那些俘虏来。

    这些人全是李鸿基从一家客栈里抓到的。李鸿基先命手下将这些人的盘缠夺了个精光,又亲自挨个盘问客人的来历。

    他似乎对有钱的商人特别痛恨,凡说自己是经商的,他便轻轻一抬下巴。旁边的亲兵会意,立即将人拉到一边,咔嚓一刀砍掉脑袋。不多时,便有十余人命丧李鸿基的屠刀之下。

    轮到李自诚时,李鸿基微笑着问道:“先生尊姓大名,籍贯何处啊?”

    李自诚此时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忙老老实实地报上名字。他从口音听出李鸿基似是米脂人,为了套套近乎,还强笑道:“小人家兄李自谦,现在米脂县任县丞,不知大王可认识?”

    孰料李鸿基怔了一怔,突然仰天大笑道:“自成,这个名字却好!自成一家,自我而成!将士们,从今往后,我便改名为李自成!”

    朱由检听了哭笑不得,他就是想破脑袋,也猜不出“李自成”这个名字竟是由此而来!

    李自成大笑之后,脸色却猛地沉了下来,瞪着李自诚道:“这么好的名字,让你给占了,真是可惜!你不提李自谦那狗官还好,他自从到了米脂县,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我李自成早就想杀了他,替天行道了!今天你既在此,就请替你哥哥挨这一刀,也算我谢过你送名之恩!”

    说着,李自成便将单刀高高举起,欲向李自诚颈中砍落。李自诚万料不到自己的马屁竟拍到了马蹄子上,也只好自认倒霉,闭眼等死。

    朱由检眼见李自诚就要一命呜呼,突然灵机一动,想起宋献策那套忽悠人的把戏来,忙扯着嗓子高呼道:“十八孩儿主神器!”

    李自成将刀在空中生生顿住,凌厉的目光如闪电般向朱由检扫了过来,厉声喝道:“你是何人?在那里胡言乱语什么?”

第二百零八章 十八孩儿主神器() 
面对一代枭雄李自成那咄咄*人的目光,朱由检暗想成败就在此一举了。若能蒙混过关,那以后他也要不了自己的命;若糊弄不过去,自己也就别费劲了,直接交待到这,这次穿越之旅就这么结束吧。

    “这位大王,贫道姓尤名俭,是茅山的道士,旁边这位是贫道的师弟。”朱由检一边大言不惭地吹牛皮,一边偷偷地观察李自成的神色。

    而蕊儿根本没料到朱由检会主动招惹李自成,此时再想阻止也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低头跟在朱由检身后,生怕被人看破了女儿身。

    “哦?你们真是道士?为何不穿道袍?”李自成半信半疑地道。

    朱由检脑筋转得飞快,满嘴放炮道:“师尊命贫道师兄弟二人下山游历,临行之时特意叮嘱,不可暴露身份。皆因茅山道术玄而又玄,贫道二人又年幼无知,惟恐歹人觊觎,利用贫道的道术做坏事。”

    李自成听说对面之人是茅山道士,心中不住地惊疑。在这个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普遍信奉宗教,具体而言就是佛道二教。其中,又以道教最为盛行,就连嘉靖皇帝都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

    而茅山派则是道教中的一个分支,因其自诩可以通过修道获得长生不老的神力,行事又神神秘秘,倒颇能唬住一些无知的民众。李自成当然也听说过茅山道士的种种玄乎传说,却从未亲眼见过,因此倒也不敢小觑朱由检。

    他死死地盯着朱由检,沉吟片刻才道:“刚才你喊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见李自成没有立即动手杀自己,便知有了三分希望,当即顺口胡诌道:“贫道自从下山游历,已经三年没有回茅山了。方才贫道忽觉困倦,靠在街边的墙上小憩片刻,忽得一梦!

    “梦中师尊大人对贫道言讲:若遇到名叫‘李自成’的人,便必须口诵‘十八孩儿主神器’这句谶语,其中自有莫大玄机。说完师尊便倏地不见,贫道惊觉,这才知道是师尊托梦。正在此时,大王高呼自己的名字,贫道不敢不遵从师尊的法旨,因此才口宣谶语。不期惊扰了大王,万望大王恕贫道死罪!”

    朱由检刚刚忽悠完,刘宗敏笑骂道:“原来是个牛鼻子道士!闯将,这道士妖言惑众,留着必生祸患,不如一刀杀了!”

    朱由检登时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这刘宗敏看来在李自成的营中是个颇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若李自成听信他的话,那自己可就要立马归西了。

    李自成却沉吟不语,他虽然文化程度极其有限,但“神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还是明白的。

    他身旁的另外一员大将、他的族侄李过也插言道:“二爹,这道士杀不得!‘神器’不是指传国玉玺、禹王九鼎这类的宝物么,谁主神器,谁就可掌控天下!”

    李自成的眼神倏地一亮,压低声音喝问朱由检:“‘十八孩儿’是谁?也是义军的首领么?”

    朱由检苦笑不得,心道这李自成果然是个大老粗,自己变着法地恭维他,他还听不出来。只得故作神秘地道:“‘孩儿’即为子,‘十八孩儿’应为‘十八子’之意。不过这‘十八子’是指什么,贫道也不能知晓,此乃天机!”

    李自成却心头猛地一喜,暗想这“十八子”不就是“李”字么?自己就姓李,这道士说的谶语之意,不就是说姓李的要坐天下么?而且自己才刚刚改名为李自成,这道士便说出谶语,岂非上天有意,让我拥有神器?

    与其他只知打家劫舍、抢夺金银美女的流贼首领不同,李自成从开始造反那一天起,便暗下决心要推翻明朝,自己登基坐殿。但空有远大理想,他的实力却不怎么样,现在还不得不依附于老丈人、“闯王”高迎祥。

    可此时朱由检的这句“谶语”,却一下子说到了李自成的心坎里去,让他信心大增,觉得这正是上天降下吉兆!

    想到此节,李自成对朱由检的态度一下子和缓起来,竟跳下马来,双手扶住朱由检,又深深一躬道:“道长在上,请受李自成一拜!”

    而刘宗敏、郝摇旗等人连这种简单的谶语也听不懂,正在纳闷之时,李自成伏在他们的耳朵上,悄悄地把谶语的含义告诉了他们。

    这些人均是李自成的死党,当然希望他能当上皇帝,那样他们也就都成了开国功臣了。因此听明白之后,无不欢呼雀跃,还得让李自成赶紧提醒他们,万勿过早声张。

    见气氛缓和下来,朱由检虽然脸上故作平静,心头却是一阵狂跳,暗想自己这一把是赌对了!

    他忙指着李自诚,对李自成笑道:“师尊在贫道梦中还交待,若遇到与‘李自成’重名之人,须得带回茅山,在此人身上做法,方可保真正的李自成平步青云。依贫道之见,大王还是不要杀这人,让贫道将其送至师尊处。”

    “好说好说!”李自成此时心情极好,对朱由检的要求是百依百顺,当即命人放了李自诚。

    李自诚死中得活,刚想过来谢谢这位茅山道士,突然认出了朱由检,惊讶地道:“你不是尤…”

    朱由检生怕李自诚一语道破天机,忙趁人不注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口中却打岔道:“贫道正是游历天下,今日方算功德圆满,可以回茅山复命了!”

    李自诚在生意场上闯荡多年,自然也是反应极快。他马上明白了朱由检的用意,赶紧闭口不言,老老实实地站在朱由检的身后。

    朱由检正寻思着下一步该如何脱身,只听城门处又是一阵大乱,纷乱的喊声从远处渐渐传来:“大龙头和各位头领到了!”

    朱由检虽然不知道这“大龙头”是何方神圣,张献忠和李自成却均是面色一凛,知道自己惹不起的大人物到了,均喝令手下人闪开道路。

    不多时,几十匹马缓辔而来,为首一人生得面目凶恶,尤其是脸上一道用马刀砍出的伤疤,从左眼角开始,跨过鼻梁直接咧到右脸蛋子上,既触目惊心,又让人心生畏惧。

    张献忠和李自成见了此人,均下马拱手施礼道:“大龙头!”

    来人正是明末农民起义、或者叫明末流贼作乱的始作俑者、号称“大龙头”的贼首神一魁了。

    其实神一魁与他的哥哥神一元原本也是边军,还担任过把总一类的小头目。只因朝廷一再拖欠军饷,主官又对士卒极尽盘剥之能事,搞得怨声载道。他们兄弟便趁机发动哗变,率三千叛军杀出延绥镇。

    但是神一元不够走运,没过多久便被官军杀死。于是统兵权就落入了神一魁的手中,他却比他的哥哥更为狡猾,专攻明军防备薄弱之处。

    他先是攻破新安、靖边、保安等陕北重镇,趁官军焦头烂额之际,突然虚晃一枪,直扑宁夏。宁夏的官军久疏战阵,又因多年吃空饷等原因,根本就没几个能作战的兵,只得望风而逃。一时间神一魁声威大震,沿途裹挟民众,竟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成为流贼中实力最强的一股,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其他流贼推选为“大龙头”。

    跟在神一魁身后的,则是另一名大首领王嘉胤,以及王嘉胤的两员大将:“紫金梁”王自用和“闯王”高迎祥。

    那李自成尚且是高迎祥的部属,在“大龙头”神一魁的面前,就更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而在后面,尚有几十名流贼首领鱼贯而来,什么飞山虎、大红狼、曹*、老回回、闯塌天、射塌天、滚地雷、蝎子块、点灯子、革里眼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其实这些人当然有自己的真名,但因干的是掉脑袋的买卖,多少有些怕连累家人,因此全用假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