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出冰块,即是‘出兵’之谐音!”戚美凤兴奋却又极度忧心地道,“看来圣上处境危险,这是要我们立即起兵勤王啊!赫尔哲,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她们昨天走到哪里了?”

    “子时刚刚接到飞鸽传书,车仗刚到潼关。”

    “唔…马上给皇后娘娘传书,并且通知解将军他们,立即来行宫议事!”

    不过片刻功夫,解胜、李定国、李来亨和郝永忠四位秦兵高级将领已经全身披挂、头缠孝带,面色凝重地坐在了原秦王府、现已升级为皇帝行宫的议事厅内。除了解胜本来就驻扎在秦王庄外,其他三位团长都是在王恭厂大爆炸的第二天,就收到了赫尔哲转发自红娘子的飞鸽传书,从各自的驻地匆匆赶到的。

    至于他们头上缠的孝带,名义上是为刚刚驾崩的熹宗皇帝所戴,但人心里都清楚,这实则是为保护圣上而香消玉殒的李贞妍所戴!

    见戚美凤缓步议事厅,几位将领轰然叩拜道:“末将等参见令妃娘娘!”

    “几位将军免礼。”戚美凤强忍着妊娠反应带来的不适肃容道,“刚刚接到了圣上的飞鸽传书!”

    说着她便取出盛着冰块的木匣让众人过目,并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李来亨当即兴奋地一跃而起道:“早该如此!既然圣上有密谕,末将等即刻起兵勤王!”

    解胜却沉思着道:“来亨,先不要急。我觉得娘娘分析得不错,圣上必是受到阉贼胁迫,无法控制朝局,甚至连安全都无法保证,这才要我们立即起兵。这说明什么?说明魏忠贤已经控制了京师的官军!其中仅三大营就有十余万兵力,就算有吃空饷的,六七万人总还是有的。我们秦兵统共有三万多,若要火速兴师勤王,显然只能用骑兵,那就只有一万五千左右了。劳师远征,又是以寡敌众,我们未必有十成胜算。只要稍有差池,就会害了圣上,不可不慎!”

    话音刚落,李定国胸有成竹地道:“这个不妨。三大营兵力虽多,但一则多是步兵,二则驻在城外,三则久疏战阵,若真与我们的骑兵对阵,一个冲锋就把他们打垮了。而且我们是奉圣谕勤王,就算三大营的将领党附阉贼,下面的军官和士兵却未必会替他们卖力。只要我们出其不意擒获那些将领,三大营就不足为虑了。只是京师内的五城兵马司有守城之利,我们若要强攻,逆贼就有可能狗急跳墙伤害圣上。”

    戚美凤听了点点头道:“圣上既有密谕,皇后娘娘又已经启程,我们只有先秘密起兵勤王,到时再随机应变。兵贵神速,你们立即给所部骑兵营、侦察营飞鸽传书,见信立即起兵!”

    “遵命!”几位将领齐声应诺,郝永忠又建言道:“娘娘,既是秘密起兵,又要抓紧时间,我们不应走潼关、洛阳、开封再折向北这一路线。虽然这条路都是平原易于行军,但难以掩盖大军行踪,而且也兜了个大圈子。现在天气寒冷,黄河已经封冻,依末将之见,不如各军化整为零,径向东北踏河而过,穿过山西到京师西南的房山附近集结待命。这条路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两千里,我军都是轻骑兵,就算日行三百里,六天之内即可抵达京师!”

    戚美凤蹙眉道:“如今天寒地冻将士们在山西的崇山峻岭中每日跋涉三百里,这…”

    “圣上有难,秦兵当以死报国,何畏艰险!”几位将领同时禀道。

    戚美凤感动得眼中泪光闪烁,刚要传令,李来亨又坏笑着道:“咱们毕竟有万把人,就是从山西过,也难保不会泄露行踪。末将倒有一计,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京师,不过,就是要麻烦郝大哥,这活儿就他干最合适…”

    说着他就讲出了自己的计划。众人听罢均面露微笑,只有郝永忠笑骂道:“好你个贼娃子,哪有这么排遣你哥哥的,阴损坏你都占全了!回去我就让我女人告诉小凤她以后都不理你,你就打一辈子光棍去罢!”

第七百四十六章 双簧表演() 
就在戚美凤决定起兵勤王的同时,朱由检也在酣睡中被红娘子轻轻摇醒。他悚然一惊坐了起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万岁,已是辰时一刻,该上早朝了。”红娘子不无心疼地道。

    朱由检心中暗骂:这太祖皇帝朱元璋哪都好,就是有些农民习气不改,早朝的时间定得也太早了!辰时一刻,按现代时间不过是清晨五点半,哥在前世可是经常睡到**点钟啊!

    可当了皇帝自然身不由己,朱由检也只得揉着熬得通红的双眼起身,匆匆穿衣洗漱,不到五分钟就端出了一副君临天下的架子来。在对红娘子嘱咐一番后,朱由检推门出殿,狠狠吸了一口凛冽清新的空气,头脑立即清醒起来,对恭候多时的王承恩等太监道:“去上朝吧。”

    “万岁爷起驾乾清宫了!”王承恩扯着脖子高喊一声,朱由检随即乘上八人抬的大轿,孤独地赶赴乾清宫,心里想着今天又有哪些心怀叵测的家伙,要上些什么狗屁奏章呢?

    由于尚未举行熹宗的出灵大礼,紫禁城现在还是到处挂孝,沉浸在一片白色海洋里。不过乾清宫是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灵柩不能在此久停,已经暂移到奉先殿去了。

    见朱由检的御驾逶迤而来,在此恭候多时的数百位朝臣轰然跪倒,山呼万岁。待朱由检升座,却仅有数十位四品以上官员有资格大殿内奏事,余者非奉诏不得擅入,只能在清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几日朱由检每天都按时上朝,看起来比荒于嬉戏而屡屡不上朝的天启是强多了。但大臣们都知道,这位崇祯爷不过是个应声筒,但凡内阁、都察院及六部官员按照魏忠贤的意思上的奏折,他基本上还未听完,就一概诏准,上朝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今天也是如此,黄立极等内阁辅臣先是禀报了熹宗皇帝的丧礼筹备情况,又议了册封蕊儿为皇后,以及追谥朱由检的生母刘氏为“孝纯皇太后”的事宜,最后还建议张太后应立即“移宫”,也就是搬出坤宁宫,挪到较为僻静的其他宫殿去。

    这些事情虽也算是大事,但不过是皇帝的家事而已。而那些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奏折,却早在魏忠贤的授意下,由内阁写出“票拟”,只等朱由检一点头,便至司礼监用印生效。

    朱由检虽然心中暗恨,可也只得隐忍不发,一律点头同意。这里面就包括嘉奖南京守备太监管宁、加宁国公魏良卿为太师等一系列阉党成员的自我封赏行为。

    朱由检不禁暗悔,当时天启弥留之际连下圣旨,自己就忘了恳求他把朱存棋与自己的婚事也以圣旨的形式定下来。结果导致先前的指婚依然有效。幸亏因为天启驾崩,婚娶一律暂停三月,否则朱存棋现在就得嫁给魏良卿了。说起来,这也是朱由检急于扳倒魏忠贤的原因之一,他可不想坐在皇帝的御座上,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保护。

    不过对于让张太后“移宫”的奏请,朱由检却沉吟半晌道:“先帝刚刚驾崩,太后伤心欲绝,此时移宫未免不近人情。容后再议吧。”

    黄立极等人本就是趋炎附势的懦弱之徒,见朱由检的语气不容置疑,倒也不敢争辩。朱由检望着满殿道貌岸然却各自心怀鬼胎的朝臣,厌恶得一秒钟也不愿多待下去,刚想退朝,却见一人犹豫再三,终于鼓足勇气出班奏道:“臣右副都御史杨所修,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及吏部尚书周应秋,有奏本在此陛下御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因为人都知道,杨所修要弹劾的这几人,全是阉党的骨干分子,尤其是崔呈秀,更是魏忠贤手下第一得力干将,称阉党“五虎”之首。这杨所修难道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公开与阉党作对?更或是有人指使?

    朱由检也吃了一惊,现在他势单力孤,秦兵未到,可绝不是与阉党公开翻脸的好时机。况且这杨所修,他在这几天翻阅往年奏章的时候,也看到过他的奏章,感觉此人应该和阉党是一路人,不过是个趋炎附势之辈,怎么今天这么有种,竟在朝会上公然弹劾崔呈秀?

    朱由检不禁仔细打量起杨所修来。这一打量不要紧,他敏锐地发现,杨所修突然与离他不远的崔呈秀隐秘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朱由检登时有几分醒悟,一边翻阅奏折,一边听杨所修侃侃而言,心中愈发豁亮,不禁暗暗冷笑。原来这杨所修并非参奏几人有什么贪赃枉法之事,而是讲这几人父母亡故,本应“丁忧”,也就是回家守丧三年;却由于天启“夺情起复”,得以做官。大明以孝治天下,此举有违纲常,望皇帝令这几人辞官回籍。而周应秋身为吏部尚书,此事由他主管,他有失察之过,也应贬斥。

    朱由检此时心中已如明镜一般,暗想这杨所修明明与阉党中人是一丘之貉,却上了这道避重就轻的奏折,真正的用意无非是试探自己。如果自己急于除掉这几个魏忠贤的爪牙而准奏,那么这几人只是暂时丁忧,而并非因罪罢官,将来还可以起复。如此一来,就会立即引起魏忠贤的警惕,说不定还会迫他铤而走险对付自己。

    而如果自己不准奏,却也对杨所修责罚不得,因为他讲的是“孝道”人无可诘责。总之准奏与否,杨所修都立于不败之地,既可在表面上撇清与崔呈秀等人的关系,又不会给崔呈秀等阉党分子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打击,真可谓是机关算尽。

    想到这里,朱由检轻描淡写地道:“既是先帝夺情,并非崔卿等人之过。杨所修无事生非,还不速速退下。”

    说这话的时候,朱由检的眼角余光却死死地锁定了崔呈秀。只见他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却也出班跪倒奏请辞官。朱由检心中更加笃定,坚决不允,又申斥了杨所修几句,才宣布散朝,快步走出乾清宫。

    观看了这场而又卑鄙的双簧表演,朱由检身心俱疲,用力地吸了几口空气,才觉得胸中郁闷之气稍稍散去。不知飞鸽传书传到没有,解胜他们能不能猜出自己的谜题,火速来京勤王?只有那时,才可以将这帮宵小之徒一网打尽!眼下则只能忍耐,也许还得忍耐很长时间!

第七百四十七章 手炉传信() 
散朝之后,不过刚刚卯时正,也就是早上七点左右,天光还没有完全大亮呢。朱由检二话不说就回文华殿睡了个回笼觉,一方面是制造“皇帝懒散”的假象,另一方面,又熬了一个通宵,他也确实是极度疲乏了。

    当然,由于大事压在心头,这个觉也没法睡踏实,只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朱由检就被噩梦惊醒了。接下来就是每日千篇一律的几件事:至奉先殿为天启守灵、向刘昭妃问安、向张太后问安。

    这个时代最讲究一个“礼”字,皇家犹然。皇帝不论做事,大到朝会典礼,小到吃喝拉撒,都有一套华丽而繁琐的程序。就拿“问安”来说,朱由检须得在宫门十步之外下轿,以示恭敬之意;然后由贴身太监高声唱道:“万岁给皇祖太妃请安了!”然后才开启宫门,放朱由检进去,只在院落中叩拜一下,包括跪的姿势都有讲究。

    太妃则并不出迎,只在殿内由宫女传话,翻过来掉过去也只是“皇帝辛苦了,保重龙体”之类的话;朱由检再谢恩叩拜,倒着退出宫门,太监高喊一声:“万岁起驾了!”并由负责“起居注”的太监当场记录:“某月某日某时,上谒某宫问安太妃。”

    这一套程序下来,至少也得折腾十几分钟,大把的时间就在这种看似隆重,实则却毫无意义的礼仪中被浪费掉了。幸亏朱由检现在也无事可做,否则真要被这种规矩折磨得抓狂了。

    向太妃问安毕,就该向张太后问安了。其实朱由检是很想和这位皇嫂好好促膝长谈一次的,但碍于礼制,也只能和太妃那里一样循规蹈矩。是以尽管每天都要来坤宁宫,朱由检和张太后却一句有用的话都没说过。

    今天又是如此。朱由检叩拜已毕,见坤宁宫的宫女正大包小包地收拾东西,看来张太后知道了朝臣要自己尽快“移宫”之议,已经开始自己做准备了。

    朱由检不禁心中一阵刺痛,暗想张皇后年龄不过二十出头,正是青春年少之际。可随着天启的驾崩,她就只能在寂寞的深宫中孤独地生活下去。就算是这个时代比较封建,民间死了丈夫的寡妇也还可以改嫁;而太后虽然身份尊贵,看起来光鲜无比,可就连这个最基本的权利都没有,每夜只能孤枕入梦,细想起来,也算得上是天下最可怜的女人了。

    想到张皇后对自己屡有大恩,朱由检就更觉得自己应该为她做点什么,最起码不能在天启尸骨未寒之时,就急急忙忙地把张皇后从居住了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