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前,只有在宁远之战中,白甲兵曾经与关宁铁骑战过一阵。尽管李崇瑶亲自出战,但关宁铁骑还是处于下风,因为无论是兵力、力量、马匹、装甲等各个方面,关宁铁骑都比白甲兵稍逊一筹。而这些因素累加到一起,那就是相当明显的差距。若不是当时朱由检豁着自己的性命,不让袁崇焕堵塞城墙豁口,关宁铁骑可能就被白甲兵全歼了。

    此次皇太极见明军全军突围,这可是在野战中全歼对手的绝佳机会。而且对方阵中还有黄罗伞盖,速战速决,皇太极这才出动白甲兵。但他还是舍不得让白甲兵和关宁铁骑硬磕,而是瞅准对方阵形的空隙之处鳌拜的一千白甲兵突然插进去。明军的中军全是轻骑兵,对白甲兵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要击溃中军,抢下黄罗伞盖,明军必然崩溃,那时候就是后金军最愉快的“收割时刻”了。

    此时鳌拜果然遵照皇太极的部署,利用蒙古八旗缠住关宁铁骑的机会,突然插到了关宁铁骑和明军中军的中间。白甲兵名为“白甲”,可不是真的白色,而是浑身乌铁,如同一群刚从地狱中冲出地面的怪兽,在深夜之中更显杀气腾腾。

    “冲!”鳌拜一马当先,直奔明军阵中黄罗伞盖的方向杀了过去。千骑白甲兵也紧紧跟随,本来双方的距离就很近,转瞬之间就已杀至明军近前!

    可让鳌拜和他的部下感到奇怪的是,对面这支骑兵既不放箭,亦不拿刀枪,更不端鸟铳之类的火器,居然只是单手掌着火把,上身却显得臃肿不堪,似乎胸前还挂着一些圆球状的东西。

    鳌拜虽然奇怪,但也无暇细思,反而心中窃喜。心想既然你们赤手空拳,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当即暴喝一声,狠狠地对着最前排的敌骑撞去。

    可就在双方的距离骤然缩短到五丈左右时,忽见对方骑兵突然人人从胸前拽下一个圆球,用火把一扫,随即奋力抛了出来。

    鳌拜还不明其故,心想自己和麾下的白甲兵有三重甲保护,就即使被铁球砸一下也不要紧。难不成对方异想天开,想用铁球烫伤自己?

    可就在刹那之间,鳌拜忽觉眼前白光一闪,同时轰地一声,一个铁球已经在空中骤然爆炸!一股气浪裹挟着爆炸产生的碎片如同一堵墙般向鳌拜袭来,鳌拜就感觉像是撞上了坚硬的石壁,登时从马上被撞飞起来,重重地坠落于地,鲜血狂喷尺许!

    顷刻之间,雷鸣之声不绝于耳,成百上千个黑色圆球一齐在白甲兵阵中炸响!这下别说三重甲了,就是九重也不行,火药爆炸的威力无坚不摧,就是巨石都能炸得粉碎,何况血肉之躯!

    白甲兵猝不及防之下,冲在最前的一百多骑都和鳌拜一样,被巨大的气浪掀飞下马。后面的白甲兵就是再有勇气,也全被这不可思议的场景吓傻了,纷纷改变方向,躲避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有着无穷威力的黑家伙,阵形一时大乱!

    而明军绝不会错过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箭一般地迅速冲过白甲兵刚才堵着的区域。有不少坠马的白甲兵空有一身蛮力,此时却无法施展,被千军万马无情地践踏而过,很快化为一团血肉。

    只有鳌拜不愧“满洲第一勇士”的美誉,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能一跃而起,抓住从身旁疾驰而过的一名白甲兵伸出来的手,纵身上马落荒而逃,这才避免了被乱军踩死的命运。

    战场就是这么瞬息万变。本来多尔衮和多铎的左右两翼,已经把明军的左右两翼硬挡了下来。只要陷入混战,由于双方战斗力差距明显,用不了多长时间,明军的左右两翼就会被打垮。

    可现在形势陡变,明军的中路突然狂飙疾进,瞬间击溃了后金军最为精锐的白甲兵,前军、中军合为一体,向着后金大汗皇太极所在的黄罗伞盖发动猛攻。

    两顶黄罗伞盖,在战场上迅速接近!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三十章 中路突破() 
明军中路突进,直取皇太极的黄龙大旗,当真是锐不可当。而后金军原以为出动了最精锐的白甲兵,必能立竿见影,将明军的中军一举击溃;没想到被瞬间击溃的反而是白甲兵,立时军心大为动摇。

    尤其是负责硬顶关宁铁骑的蒙古八旗,本来已经伤亡惨重,而且几乎无法杀伤对手,只因为大汗皇太极就在身后督阵,害怕落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才兀自死战不退;可现在明军的三千中军又冲了过来,这下蒙古人可再也稳不住阵脚了,立即四散奔逃起来。

    后金军的中路一乱,左右两翼也大受影响。本来多尔衮和多铎各自率领正黄旗的一万精骑,已经彻底封死了明军两翼前进的路线。

    大队骑兵混战,这是女真人最路数。在万骑飞奔的战场上,女真人以数骑的小队为单位左冲右突,看似杂乱无章,却把明军的阵形搅得大乱,就在这种极度混乱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频频用利箭射杀明军。甚至在二马错蹬这种极近的距离,仍可用弓箭杀敌。

    反观明军,虽也竭力死战,但却缺乏女真人那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灵活与战场上的嗅觉,总想着与敌人对面厮杀,人家却不给你这种机会。不过盏茶功夫,左右两翼的战场上已经尸横遍野,当然阵亡的大多数是明军。

    可中路风云突变,也连带着让两翼的战局发生了变化。由于明军的整体阵形是一个大三角,中路突前,两翼稍稍堕后,因此刚才中路的白甲兵是位于两翼女真骑兵的侧后方。

    可是明军的中军突施杀着,数百骑白甲兵慌不择路之下,只能斜着插向两翼。他们都是重甲骑兵,冲起来就停不住,再加上有些战马因为爆炸受惊,更是不听控制地玩命向前跑。而两翼的骑兵注意力都放在前面,哪料到侧后方会被自己人冲击,一下子撞得人仰马翻,阵脚大乱。

    而明军负责两翼的将领祖大寿和何可纲,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怎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左翼,祖大寿虎吼一声,把因为曾欲投降而产生的羞愧、胆怯和自责全都转化为对女真人的刻骨仇恨,纵马直取对面的敌将多尔衮。而右翼的何可纲也在纵马驰骋之际,抽冷子同时扣上三支利箭,突然向百余步之外的多铎激射而来!

    多铎身旁的亲军急忙想纵马拦到弓箭前进的线路上,可那三支箭疾如流星,几乎是离弦即至,又哪里来得及!

    千钧一发之际,多铎挥舞马刀连劈三刀,将三支利箭尽数击落。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多铎今年只有十三岁,身手却绝不逊于一名女真大将。

    可多铎却是有苦自己知,因为这三支箭的力道十分刚猛,虽然自己都封了出去,可也被震得臂膀酸麻,马刀几乎脱手!

    见主将发威,两翼的明军士气大振,重新整理队形向前冲锋。而多尔衮和多铎虽欲奋战,却见中路兵败如山倒,心想若是大汗有失,在侧翼战场上胜了又有何用?因此也只好下令且战且退,最起码要护住中路的两侧,不能让对方把大汗包了饺子。

    再说中路,白甲兵和蒙古八旗溃败之后,皇太极的中军立即直接面对明军的正面猛攻。皇太极大惊失色,虽然他身边还有两千白甲兵,可刚才明军击溃白甲兵的经过,他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实在想不明白明军使用的到底是什么厉害火器,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当作战顺利时,固然可以乘胜追击;一旦不利,则会拼命遁走,以免被整体歼灭,造成灭族的严重后果。所以在与汉人军队的对阵中,游牧民族总是进退自如,即使大败,伤亡惨重的局面却极少出现。

    后金军亦是如此,皇太极眼见对方骑兵如同排山倒海般压过来,虽然有心死战,但又害怕那些不知名的黑家伙。权衡利弊之下,还是立即做出决定:向两翼散开,避过明军的锋芒!

    对于女真骑兵来说,其实这是在战场上临机做出的很常见的决定,也不会影响士气。但蒙古八旗和汉军旗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看大汗的黄罗伞盖在对方的冲击下挪了窝,就觉得已经战败了,本来就不算太高的士气一下子跌入谷底,形成了战场上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崩溃。

    最先崩溃的是蒙古八旗,他们本来已经被关宁铁骑杀得连连败退,一见大汗都闪了,那自己还在这卖命干嘛,因此更是不顾一切地飞马奔逃。

    可他们这一逃,就直接冲击了后面的汉军旗。汉军旗只有少量骑兵,大多数都是步兵。本来他们还想跟在骑兵后面捡点便宜,可转瞬之间风云突变,前面的骑兵都玩命地往回败起来。这些汉奸虽然无耻,但并不傻,骑兵都败了,他们哪还敢上,立即转身逃命。

    可是他们是两条腿,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很快蒙古八旗就乱撞入汉军旗中,人马自相践踏,死伤者不计其数。更有些心急的蒙古人嫌汉军旗挡道,竟然挥刀劈砍。这些汉奸在八旗军队里是标准的低等生物,只能逆来顺受,即使被自己人砍了,还是连个屁也不敢放,只能恨自己的爹妈没给自己多生两条腿。

    这种混乱具有极大的传染力,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带动着女真八旗也乱了起来。皇太极眼看战局无法挽回,如果再不扭转这种局面,恐怕后金军就会遭到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惨败,只得命令各旗将领拼命收拢部队开明军全力冲击的正面,在侧翼重整阵形。

    如此一来,明军的正面再无大股敌军阻挡,前军、中军和左右两翼的骑兵迅速越过原野,了地势渐渐起伏的医巫闾山区域。

    但女真八旗不愧是天下一流的骑兵,尽管遭受挫折,还是很快重整完毕,从两个侧翼如同一张大铁钳一般,向明军拖在后面的一万多步兵和三千断后的骑兵钳去!

第八百三十一章 火退敌骑() 
后金军见无法拦住明军骑兵的正面冲击,便退而求其次,欲将堕在后面的一万多明军步兵拦腰截断。这也是后金军的拿手好戏,想当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一战成名,正是利用骑兵的出色机动性,连续包围歼灭以步兵为主的明军,以六万大破明军十四万,才一下子打开了辽东的局面。

    原本朱由检是布置了一个大三角阵形,步兵被护在大阵的中间,因此之前还没怎么受到冲击。可现在正面之敌已经让开道路,骑兵前进的速度陡然加快,尤其是两翼的边军,好不容易盼到敌军让路,更是急着突围,因此也就顾不上本该由他们保护的步兵了,步兵的两翼一下子暴露在后金军的面前。

    皇太极正在为被迫变阵而懊恼,此时便把心头怒火全撒在明军的步兵头上。他亲率最精锐的白甲兵直捣明军阵中,其他后金军见大汗亲自冲锋,亦是士气大振,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凶神恶煞般地向明军步兵扑来。

    一万多明军步兵当然也清楚得很,是生是死就在这一战了。虽然他们平时畏敌如虎,然而今夜在强烈的求生欲,以及皇帝亲自率军来救的激励下,也将身体里的能量彻底爆发出来,玩命地向前撒腿飞奔。

    当然,步兵在野战中就是再怎么跑,也不可能跑过四条腿的战马;再怎么死战,也不可能是万马奔腾的骑兵的对手。面对缺乏骑兵保护的明军,后金军已经懒得放箭了,他们个个扬起雪亮的马刀,打算用这种最直接、最血腥、最痛快的方法,狠狠地撞击、践踏、劈砍和蹂躏对手,直到他们每个人都流尽最后一滴血!

    然而当后金军冲到距离明军两侧不足三十步时,他们突然发现,这些步兵都是双手掌着火把。其实以夜间突围这种军事行动来说,本该是越隐蔽越好,按理是不该掌火把的。可明军不但每人皆掌火把,而且是双手各掌一支。换句话说,这些步兵除了火把之外,并无兵

    后金军当然感到纳闷,心想不拿兵器就上战场,那不是送死么?不过既然明军要送大礼,没道理不照单全收,因此也未多想,纵马疾冲。

    然而就在双方马上就要接触之时,明军突然将火把往地上一抛。顷刻之间,整个明军所在的区域,突然变成一片火海!

    这下自然大出后金军的意外,心想难道明军自知难免,竟要举火**么?

    可是火光一起,八旗骑兵的战马全都迅速停了下来。动物怕火这是天性,战马也不例外。它们可以在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战场上纵横驰骋,因为它们知道这是人类之间的厮杀,与己无关。但对于熊熊燃烧的火焰,它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

    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大草原,草原被天雷击中引发火灾,烈火燎原、一切生物皆被吞噬的恐怖场景,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