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朱由检也照顾到了大臣们的情绪,剩下的十人让朝臣推选。并且规定中书舍人的任期只有一年,一年以后必须换人。东林党人当然大力推举他们这一派的青年才俊,结果十人全都是东林党人的后人。

    从第二天起,除十五名中书舍人还未结束培训外,内阁已经开始运转了。朱由检为此专门降诏:凡是一般朝务,一律先送内阁,内阁拟出票拟后再送呈御览。同时皇帝不再每日临朝,而是改为五日一次朝会。

    朱由检还特别拨出三大殿的第三殿建极殿,做为内阁的办公地点。阁臣和中书舍人颁发出入紫禁城的腰牌,即使夜间也可入内办公。如遇紧急情况,可以在时间在乾清门外递牌请见皇帝,皇帝则在养心殿召见。

    对朱由检这个决定,阁臣是非常欢迎的。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很多事都是自己做决定,早让大臣多有不满。现在内阁重新开始票拟,那就等于是阁臣做决策,皇帝只是同意或否决罢了,官员集团的权力无疑得到了加强。

    而且东林党到底与阉党不同,尤其是这八位阁臣,不管能力如何,从主观上还是想重振朝纲,逐渐恢复大明的国力的。因此虽然枚卜大典出了不小的状况,内阁组成也与他们预想的大不一样,众阁臣还是满含对皇帝的感恩之情,迅速投入到浩繁的朝政中去了。

    朱由检是要懒政了么?当然不是。在登基的这短短几个月中,他已经意识到了内阁的性。俗话说得好,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分事情大小轻重,全都亲力亲为,即使有秘书处的协助,也非得累死不可。

    而现在有了内阁,对于不太的、有成例的朝政,就可以放手让内阁去做,朱由检只需要最后把一下关就行了。腾出来精力,他就可以重点更为,阁臣却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政务。

    对于内阁过度揽权、甚至架空皇帝的问题,朱由检也做了一番考虑。扩大内阁规模,安排六部尚书和非东林系的周延儒入阁,正是制衡东林党。因为票拟是需要内阁成员一致同意才能做出的,若是东林党一味胡来,其他阁臣必不同意,那就还得皇帝出面解决。

    最的是,批红权仍然牢牢地掌握在朱由检手里。说白了,内阁成员只是打工仔,最后拍板的权力始终归于皇帝。

    接下来的几天,朱由检不用上朝了,果然在时间上灵活了很多。他第一件要处理的大事,就是新科进士的培训和上任。

    根据朱由检的旨意,六千进士每天都要到贡院接受培训,为期一个月。除了礼部的官员讲解官场礼仪外,剩下的就都是皇帝亲自安排了。

    第一天,朱由检亲至贡院慰问,并且与大家一齐“上课”。在礼部官员讲完之后,第一位老师、京师国子监祭酒左光斗被从人抬着登场,讲解前朝及本朝历史。

    朱由检对历史当然是很重视的。若不是稍微了解一点历史,恐怕他在这个时空早就挂掉了。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具备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是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左光斗是当世大儒,讲起史来自是游刃有余,进士们也是听得如痴如醉。其实对于真正的儒生而言,“经史子集”都是应该掌握的。可在科举考试的“指挥棒”之下,很多学子都过分重视“经”,也就是四书五经,对于历史却没什么深入了解。经过这一次“恶补”,自然大有收获。

    左光斗讲完之后,又轮到刚刚升任礼部侍郎的徐光启讲解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还好说,世界地理又让进士们大开眼界。这次徐光启可没像在日讲上那样受到责难,因为他是本科的副主考,相当于是进士的恩师,这些人当然得老老实实听着。

    接下来则是户部侍郎毕自严,他讲解的是如何看账簿。别看一本小小的账簿,大多数进士都被难倒了,因为他们平时只读圣贤书,根本都没接触过这东西。

    朱由检却知道,这些人?大部分是要外放到地方上去的,必然会面对各种事务。而事务中,经济必须排在第一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如果连账目都看不懂,怎么收支、怎么筹措粮饷,又怎么清查贪腐?

    过去正因为主官不懂钱粮账目,县丞、主簿这样的低级官员,以及书吏、师爷等才有捣鬼的机会。这些基层官吏的贪腐,造成的损害绝对是触目惊心,这也是朱由检决定从基层入手、刷新吏治的一个原因。

    毕自严讲完之后,又换了解胜登台,他的出场却引发了进士们的一阵骚动。很多人从骨子里是瞧不起解胜的,心想皇帝怎么派了个武夫来?他一个大老粗,怎能给满腹经纶的进士上课?

    朱由检见解胜有些尴尬,立即高声道:“朕问你们,今科的考题是什么?”

    一名年轻进士反应最快,起身应道:“回陛下,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陛下请解将军为臣等上课,臣已明白其中深意!”

    本月小弟冲榜,各位大大有鲜花请使劲往小弟脑袋上砸,多谢了!~

    【…精选】

    移动请访问:。…精选

第八百七十六章 军前赞画() 
“解将军乃行伍出身,臣等都是文官。”那名年轻的进士在朱由检的鼓励下侃侃而言道,“虽然如此,臣以为文武并不相斥。古之文人剑胆琴心,刚柔相济,方可辅佐圣君以定天下。我朝承平日久,世人重文而轻武,竟使‘文’、‘弱’二字相提并论,实乃大谬。方今海内不靖,兵戈四起,正是振奋之时。不论文臣武将,俱应懂武练武。圣上之意,必是要解将军教臣等习武。三人行必有我师,臣等定会不负圣恩,好好向解将军请教!”

    “说得好!”朱由检嘉许地道,“如今北有建虏,东有倭寇,南有洋夷,内有流贼,还有大大小小的土匪,早已不是太平盛世了。你们很快就要奔赴各地为官,说不定就会面对凶残的敌人。若不懂武,别说保境安民了,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解胜虽然年纪不大,也没正经读过书,但熟习兵法,指挥过几次大的战斗,战绩斐然。朕让他教你们一些简单的武艺,另外还有如何使用火器、组织守城。我朝前有于谦,中有王守仁,即当世亦有洪承畴、袁崇焕、孙传庭等文武全才之臣。希望你们以他们为榜样,甚至超过他们,名垂青史!”

    众进士被朱由检一番话说得心潮澎湃,再也没有芥蒂了,认真地跟着解胜练起武来。这里面确实有好多人手无缚鸡之力,动作滑稽可笑,但朱由检并没有笑,他心想过去自己不也是这副德性么?只要端正态度,假以时日,文恬武嬉的气象必能有所改观!

    中间休息时,朱由检将发言的那名进士唤过来问道:“刚才你说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那进士忙答道:“微臣陈天工,宁波人氏,此次恩科位列三甲第一千零三十七名。”

    “原来你就是陈天工。”朱由检笑道,“你的试卷朕看过,你对四川和流贼的分析很有见地嘛。对了,若是让你选择,你想做个什么官?”

    “臣听说陛下派定南将军李定国和平南将军李来亨各领轻骑五千,分兵进剿四川和贵州叛乱。”陈天工没有直接回答朱由检的问题,却忧心忡忡地道,“二将之勇自不必言,否则圣上也不会派他们劳师远征。成基命奉诏监军,但川南贵西之地全为崇山峻岭,二将追击叛军兵贵神速,因此成大人恐怕也无军可监。”

    朱由检倒没想到自己糊弄成基命的把戏被这个陈天工轻易看穿了,更是对他高看一眼,笑着问道:“朕看你似乎有些担心?”

    “正是。”陈天工认真地分析道,“二将攻克重庆不难,之后必会一路向南直捣永宁、水西,另一路向西去救成都。可是如此一来,重庆又空虚了。臣总觉得洪总督与流贼在湖北对峙的时间太久,流贼无粮之下,必然向四处流窜。若其溯江而上,抢占重庆,则不但二将没有归路,四川亦将大乱矣!”

    朱由检听罢沉默半晌,突然笑问:“你还没回答朕的问题呢!”

    陈天工忙肃容道:“臣虽不才,愿前往二将军军中赞画!”

    “唔…”朱由检想了一想便道,“解胜,你上课。陈天工,随朕回养心殿!”

    还真让陈天工猜中了,别看朱由检最近又是建医院,又是筑城,又是开恩科、选内阁,可一直惦记着李定国和李来亨。也不怪他牵肠挂肚,实在是四川和贵州太远,二将兵力又不多,这一仗朱由检赢得起输不起!

    几乎每隔三天,朱由检都会接到二将的飞鸽传信中了解到,这一万轻骑兵行军的速度是没得说,一天就是将近五百里,仅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到了湖北夷陵,而成基命这个时候才刚到保定。

    但因为是轻装前进,二将并没带多少粮草,全靠各地官府支应。可除了在大名府得到知府卢象升的大力以外,其他地方都以种种理由搪塞,能不给就不给,能少给就少给。尤其是到了襄阳,军粮已尽,洪承畴却以正筹划对流贼发动攻击为由,给二将来了个闭门不见,二将硬是一粒军粮都没要到。

    二将虽然生气,但考虑到兵贵神速,也没和洪承畴过多纠缠,饿着肚子跑到了夷陵。幸亏夷陵离襄阳不算太远,一天就到了,否则仗还没打,这支远征军就要出大麻烦了。

    但是到了夷陵之后,行军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入蜀的道路实在难行,另一方面,还是粮草难以为继。夷陵归荆州府管辖,荆州各府县均以“去岁大旱,仓中无粮”为由拒不支应军粮,导致三天以后,一万轻骑还困在夷陵。

    朱由检正在为大军的粮草发愁,陈天工又提出流贼的问题他耸然惊醒。是啊,如今数股流贼合兵一处,不下数十万人盘踞在湖北西北部的山中,离川东可是太近了。李定国和李来亨可以入蜀,他们自然也能入蜀;再想到洪承畴似乎有意纵敌以保存实力,历史上张献忠入川后大开杀戒,朱由检顿觉不寒而栗,都有些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将陈天工带回养心殿,也正是想讨论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

    陈天工听了朱由检的介绍,蹙眉沉思片刻,突然道:“陛下,臣倒有一策,可以解决军粮问题。但恐违反朝廷法度,不敢出口。”

    朱由检赶紧道:“朕赦你无罪,但讲无妨!”

    “夷陵不是归荆州管辖么?”陈天工小心翼翼地道,“荆王世居荆州,家产丰厚。如能让荆王劳军,这点粮草就不成问题了。”

    对呀!朱由检眼前一亮,他之前只想着让二将向沿途官府要粮,可没想到还有这些藩王呢!官府也许真的没粮,但这些藩王却绝对不会没有!

    不过,李定国和李来亨只是武将,年纪又轻,素无威望他们直接去找藩王要粮,恐怕会碰个一鼻子灰。朱由检的目光突然落在陈天工身上,急切地道:“你不是想去军中赞画么?朕给你一道圣旨你去助二将向藩王借军粮,怎么样?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那些藩王可不好惹,即使有朕的圣旨,他们也未必肯乖乖交粮。你能不能对付得了他们?”

    陈天工当即跪倒慨然道:“微臣万死不辞!臣若不能解决军粮,甘受斧钺!”

    “好!”朱由检兴奋地站起身道,“朕任命你为正六品兵部车驾司主事,给你一道密旨。你也不用再培训了,立即启程赶赴夷陵军中,协助二将解决军粮问题,务要尽快收复重庆。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精选】

    移动请访问:。…精选

第八百七十七章 军粮困局() 
七天之后,长江东岸。夷陵城外的远征军大营外,骑兵们一边小声咒骂着,一边忍着饥饿,牵出战马来在江边寻觅草料。对于骑兵来说,战马就是他们的生命,人可以挨饿,马可千万不能掉膘了。

    大营之内,定南将军李定国和平南将军李来亨也满怀心事,在营中漫无目的地踱步。李定国长久地盯着从东北方浩浩汤汤而来的长江水,一向足智多谋的他,如今也显得颇为无奈;李来亨却是急得满面通红,来回走了几趟,还是忍不住立定急吼吼地道:“定国哥,这样下去不行呀!圣上让我们速战速决,我们赶到夷陵来也算够快,可就因为没有军粮,大军已经陷在这里整整七天,把路上赶出来的时间又全搭进去了!这些天附近几个县我都去过了,都说没粮,催得紧了才给上几十石,只能勉强够将士们一天的口粮!我们两个可是在圣上面前吹过牛的,若再不进兵,成都陷落,别说圣上降罪,我自己就得抹脖子!”

    “我何尝不想火速进兵!”李定国微微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