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二百多名秦兵蜂拥而入。

    直到这时,叛军才有所反应。

    此时盘踞在重庆的叛军主将,正是永宁土司奢崇明的女婿樊龙。自从奢崇明率主力西进攻打成都,他就在重庆当起了土皇帝,每日纵酒银乐,逍遥快活。

    因为他很清楚,四川为数不多的官军都去守成都了,重庆这里四面环山,极难通行,朝廷就算从外省派军来援,至少也得走上三五个月。等不到那时,他早把重庆城值钱的东西搬空了,那时他就可一把火烧掉重庆,大摇大摆地返回永宁老家。

    至于老丈人奢崇明,愿意当大梁王就自己当去,成都有本事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他也绝对不会去救。樊龙的小算盘打得很精,他已经能够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旦奢崇明失利,他就可占据永宁,就算朝廷大军来围剿,万不得已之下,还可以和奢崇明划清界限,投降官军。如此一来,他就会成为新的永宁土司,这一手也是几百年来各土司降而复叛、屡试不爽的招数。

    可是樊龙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宿醉未醒之际,官军已经杀入城中!不单是李守俊的一营,其他各路由于选择了根本无人防守的关闭城门,也都没遇到抵抗,等叛军反应过来,八座城门已经全部落入官军之手!

    大雾之中,叛军根本不知道官军来了多少兵马,但震天的喊杀声已经让他们吓破了胆。永宁土兵的战斗力,说实话比普通农民也强不了多少,只因凭借人数优势发动突然袭击,再加上原来的官军太无能,才能占领重庆。当然土兵中也有些个人格斗能力突出的,不过都跟着奢崇明去打成都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平时连像样的训练都没有,更遑论什么战略战术了。

    樊龙也被喊杀声惊醒,第一个念头就是大事不妙,第二个念头就是赶快堵住城门,不让官军杀进来。

    可是出来才知道,官军已经从关闭的城门杀进来了,他的一万人由于猝不及防,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指挥,已经是各自为战,城中早已打乱了套。

    樊龙的脑筋转得还是很快的。他马上就判断出来:城池已经守不住了,现在必须马上突围。彝族土兵对山地作战较为擅长,只要遁入山中,他有把握官军都追不上他,那时他就可以伺机反击,说不定还能重新杀回来。

    想到此处,樊龙大吼一声,率领着几百亲卫就直奔南面的金紫门而来。金紫门离他居住的总镇官署很近,只要冲出城去,官军可以借着大雾杀进来,他自然也可以借着大雾逃出去。

    可是樊龙跑到这里才发现,茫茫雾气之中,已经有一小队浑身被露水湿透的官军,排出一个古怪的阵形,将城门死死封锁!

第八百八十六章 葬身鱼腹() 
叛军主将樊龙在金紫门被挡,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赶紧冲出去。至于这里为什么只有十几个官军,自己手下的守城土兵又跑到哪去了,他就无暇细想了。此刻樊龙身边还有几百人,都是土兵中的精锐,人数上无疑占有绝对优势,便将手一挥,直接向城门洞杀了过去。

    而十几名官军并不慌张,全部退入城门洞中。站在最前面的三人各自拾起就地取材的三块门板,将正面遮得得严严实实,阻挡了叛军的视线。

    土兵们倒也没太在意,心想就凭这么几块门板,难道还想挡住几百人的冲锋么。他们很快就冲到门洞跟前,不过由于门洞宽仅八尺左右,就算是再多人来,也最多只能并排站三四个,剩下的只能在后面挤着。

    前排的土兵自是抡刀便剁,官军则用门板封挡。几名土兵刚剁了没两刀,突然发出凄厉的惨嘶!原来官军上面用门板挡住土兵的刀,在门板下面却探出两三柄单刀来,趁土兵不备一通横削。几人猝不及防之下,全被削断了双腿,颓然倒地。

    后面的土兵稍一犹豫之际,几扇门板立即向前压迫,将倒在地上的几名土兵“吃”了进去,不过仅前进了几步就退回原位。再看刚才那几名受伤的土兵,全都身首异处,惨不忍睹。

    见同伴死得这么干脆利落,死相如此之惨,土兵们血液中的凶残嗜杀也被激发起来,再次向门洞发起了进攻。可惜这次进攻与上次如出一辙,几扇门板一退一进再一退,又有几名土兵先是被削断腿,然后被吞入阵中乱刀砍死。而官军仍保持着原来的队形,也不急于攻出门洞,就那么堵着。

    这时土兵们也有点看出了门道:这肯定是官军的一种阵法!既然门洞内太狭窄,单刀无法施展,土兵们这次又换了一队长枪手,在门洞外面用长枪猛刺,心想自己的长枪比对方的单刀长,这回你再砍腿就砍不着了吧。

    孰料几块门板突然放下,露出了后面开弓如满月,蓄势待发的十名官军。就在双方照面的一瞬间,利箭离弦!

    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土兵又非常密集,根本避无可避,顷刻间就倒下了七八个,后面的一阵大骇,赶紧退开。

    这时前后近二十名土兵的尸体,已经在门洞口堆成了一小堆,更加阻碍土兵的进攻。而官军方面则是无一人受伤。

    本来城池在大雾中被攻破,土兵们就正在惶急,如今见十余名官军,就能连续挡住数百人的几次进攻,士气更加低落。

    还是樊龙脑筋转得快,一看从城门直接冲难以奏效,立即大吼一声道:“冲上城墙,直接跳城出去!”

    土兵们这才醒过味来,纷纷涌向城门洞两侧的马道,乱哄哄地往城墙上跑。重庆城的城墙高约两丈,从这个高度直接跳下去,难免会有人受伤,可是叛军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樊龙在十余名亲兵的簇拥下登上城头,发现空无一人,不禁心中窃喜。这时很多土兵已经用手扒着垛口,将身子尽量下探,然后松手坠下。一些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这一摔就摔断了腿,再也无法动弹。

    樊龙也如法炮制,他体壮如牛,只是墩了一下,还能忍痛站起。此时雾气开始渐渐散去,樊龙才发现,逃出来的土兵还真不少,仅南面这个方向就有一两千人,却都傻愣愣地站在原地。

    “你们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撤退,难道等着汉人来杀么!”樊龙气得大吼一声。

    土兵们却咧嘴道:“将军,没有渡船,我们无法过江啊!”

    樊龙这才猛然醒悟:是啊!城墙虽然好翻,但十余丈外就是宽达二里的长江,没船怎么能过去!他这才有些明白,官军为什么会任土兵翻城墙逃跑了。

    可惜现在明白过味来,已经太晚了。只听身后隆隆作响,金紫门已经缓缓关闭,城头突然杀声暴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数百官军,仿佛神兵天降一般,将还没来得及跳城的土兵也全都从城头赶了下来!

    此时城墙和江边狭窄的十余丈范围内,二千多名土兵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挤作一团混乱不堪。城头则是弓弦响动之声不绝,无数支利箭带着“嗤嗤”的破空之声,如同密集的雨点般向叛军罩下,顷刻间江边就变成了一个血色的世界!

    东、南两面都是长江,北面是城墙,土兵们现在只有一条逃生之路,就是沿着江岸往西面跑。樊龙在亲兵们血肉之躯的掩护下,拼命向西逃窜,而城头到处是官军在开弓放箭,他身边的土兵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好不容易从金紫门逃到西南角的南纪门附近时,樊龙身边已经仅剩不足一百土兵,余者大多命丧箭雨之下。

    南纪门再往前就是金汤门,金汤门以西就是绵延不绝的丘陵地带。樊龙心中窃喜,暗想只要山区,官军就追不上了,此役虽然损失惨重,最起码自己这条命是保住了。

    可还没等他高兴完,前方突然又是杀声大震,紧接着不少原来负责防守西城墙的土兵如潮水般被官军驱赶着败了过来,樊龙徒劳地想收拢部下,可此时叛军兵败如山倒,根本收势不住!

    樊龙心里清楚得很,既然土兵从四面败了回来,说明前方的路已经被堵死了。而转身回去,更是死路一条。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踉跄着跑到波涛滚滚的长江边纵身跃入,奋力向对岸游去。

    其他叛军走投无路,也只得纷纷跳江。有不少土兵根本就不会游泳,刚下去就被江水吞没;其余的虽然奋力划水,无奈水势越到江心越是湍急,大部分人都在力竭之后,被滚滚长江冲向下游。一眼望去,江面上到处是起伏不定的土兵尸体,其状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李来亨亲率的四营,也从西面包了上来,与李守俊的一营胜利会师。将士们自是欢呼雀跃,傅宗龙却望着江面上的浮尸,颇为不忍地道:“这些夷人原本也是我朝百姓,如今葬身鱼腹,殊为可叹!”

    李来亨却大马金刀地坐在江边,哈哈一笑道:“谁要他们叛乱呢?圣上多次告诫我们,对敌人心慈手软,就是对人民犯罪!”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八十七章 报捷京师() 
李来亨用傅宗龙之计趁雾渡江奇袭重庆,取得了一场出乎意料的辉煌胜利。

    对于秦兵来说,守城战他们打过很多次,但是攻城战还是第一次。如果叛军有鸟铳等火器的话,战斗无疑会艰苦很多。但幸运的是,土兵的装备很差,完全没有火器,而且秦兵又沾了浓雾的大光,直到攻上城头,也没被叛军发现,后面的战局就已经无法更改了。

    当然在具体战术上,李来亨的布置也可圈可点。一年多前在秦王庄,秦兵打过一次的守城战,对手是李自成的流贼。在那次战役中,秦兵故意放弃外城诱敌深入,将那时还叫“郝摇旗”的郝永忠一举擒获,也彻底粉碎了流贼驱使老百姓攻城的毒计。

    在那次大战后的总结会上,郝永忠就提出,如果流贼不是轻敌冒进,而是占领外城后首先控制好城门和城墙,那么自己就算败退,也不至于被生擒。

    这条意见非常,大家很快达成共识:以后如果遇到攻城战,一旦攻上城墙,根本无须急着向城内发起进攻,只要牢牢控制城门和城墙就行了。守军最大的依赖就是城墙,没了城墙,就会在慌乱中自行瓦解。攻方若急于求成,反而会陷入艰苦的巷战。

    这次李来亨正是这样布置的。四个营攻上城头后,并不急于入城厮杀,而是牢牢守住十七座城门,并因地制宜使用简易鸳鸯阵,使得叛军根本无法从城门逃跑。

    又由于重庆三面环江,李来亨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地形,故意放叛军翻过城墙,然后在城墙上放箭。这就等于攻守双方掉了个,叛军无路可逃,不是被射死就是在江中淹死。

    最后清点战场,一万叛军中,有三千多在战斗中被杀,一千多被俘。剩下的都跳了江,伤亡情况就无法统计了,不过十个里都未必能活下来一个。

    惟一让李来亨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叛军的主将樊龙没有抓到。按照他原来的想法,得赶快渡江去追赶叛军。不过傅宗龙建言,土兵最擅长翻山越岭,一旦钻入大山,就很难摸到了。李来亨也知道秦兵连续急行军和一场大战之后,已是强弩之末,只好作罢。

    这一战秦兵的减员也很严重。虽然在战斗中阵亡的将士并不太多,只有二三十名,受伤的也没超过一百人,但由于极度疲劳,昨夜在潜伏中又受了寒,普遍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全军近五千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生病,就连平常像铁打一样的黑有功都发起了高烧,李来亨只得改变策略,先固守重庆再说。

    接下来就是善后了。首先,李来亨派各营严守城墙,尤其是十七座城门,以防叛军反扑。

    其次,他派出各营的侦察排渡过嘉陵江和长江,在离重庆城十里的范围内布下多处岗哨。因为重庆的雾实在是太大了,叛军就是吃了这个亏,李来亨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只要敌兵来袭,侦察排发现后,可以立即举火为,秦兵就会有所准备了。

    第三,收敛双方阵亡将士的尸首。对于秦兵阵亡将士,当然是要用棺木妥善盛敛,待战局平定后,运回故乡隆重安葬。

    对于叛军的尸体,因为秦兵统计战功从来不用首级,所以这些尸体的存在,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若刨坑掩埋,还得费时费力,留着又容易传播瘟疫。李来亨倒也痛快秦兵将这些尸体堆在一起,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重庆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

    第四,就是处理内政了。秦兵进城后首先出榜安民老百姓各司其业。然后在百姓的告发下,抓了一批投靠叛军的人,这其中还包括不少重庆府原来的官吏,甚至还有一个正六品通判。李来亨将这些人和被俘的叛军一起囚入大牢旨后再做处置。

    与此同时,李来亨也请傅宗龙代为清点各处府库。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