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大名以及附近的广平府等地招募的。

    如今故地重游,固然有仕途顺利的意气风发,然而沿途所见,尽是一派萧瑟,也让卢象升的心情格外沉重。满清入寇再加上寒冬提前到来,使得本不富裕的当地百姓日子更加难过,他不由得想起自己上任之初对大名百姓许下的承诺:“给本官三年时间,定要让大名老有所终、幼有所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现在看来,自己的承诺是彻底落空了。卢象升不禁长叹一声道:“我愧对大名百姓啊!不知何时才能海内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在五明骥的侧后方,则是刚刚划归卢象升节制的关宁铁骑将领曹文诏、曹变蛟叔侄。其实按照品级,曹文诏刚刚升任副总兵官,是正二品;卢象升这个三边总督是从二品,曹文诏比卢象升级别还高半级。但明朝一向以文制武,朱由检也无意改变这个国策,所以曹文诏对卢象升还是毕恭毕敬。

    见卢象升感慨,曹文诏忙笑道:“总督大人,依末将愚见,这一天不会太远啦!当今圣上可是有道明君,而且登基不到一年,已经御驾亲征两次,打得鞑子吃了大亏。如今又派总督大人剿灭流贼,只要流贼一灭,朝廷就可以一心一意地经营辽东,局面很快就会大有改观吧!”

    卢象升则摇头苦笑道:“曹将军,学生当然也是如此想,可是你没和流贼打过交道,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

    这几日接触下来,曹文诏和曹变蛟都了解了卢象升的为人。他虽然治军极严,令出必行,但同时又爱兵如子,饮食住宿等一切标准均与普通士卒完全相同。而且平易近人,记忆力极佳,几千名天雄军,竟有大半他都能叫得上名字来。有如此主帅,将士焉能不效死力。

    曹变蛟到底年轻气盛,又知道卢象升不端架子,便笑嘻嘻地问道:“总督大人,难道流贼都是三头六臂,比鞑子还厉害么?”

    “小曹将军,流贼的厉害,并于他们能作战。”卢象升肃容道,“恰恰相反,流贼多是乌合之众,打起仗来毫无章法,往往一触即溃。但是他们有三大优势,却是官军所不具备的。”

    见曹氏叔侄二人认真倾听,卢象升也知无不言道:“第一,流贼人多。各地卫所官军,多的能有几千人就不错了,除去老弱士卒,真正能作战的也没多少。而流贼则动辄聚集数十头目的全体部下一起行动,初时往往只有马贼数十,然俄尔数百,俄尔数千,倏忽之间,老营俱至,常有数万之众。攻陷一地之后,则会裹挟更多百姓加入,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第二,流贼大多乘马,来去如风,官军则受到卫所辖区限制,胜流贼易,将其全歼难上加难。然若不将其斩草除根,尤其是消灭流贼头领,就算是大获全胜,杀贼十九,剩下的那一小点过不了几个月,就又死灰复燃。

    “第三,官军作战需要粮饷,可是流贼不需要,因为他们可以抢。流贼所过之处十室九空,非十年不能恢复元气,更不要说上缴田赋。而越收不上来赋税,户部就越没钱,越没钱就越无法养住官军。朝廷剿贼数年而流贼益强,道理就在于此。”

    二将听罢均义愤填膺,曹变蛟恨声道:“这流贼太可恶了!总督大人,您就敲好吧,只要让关宁铁骑碰上这些卑鄙无耻之徒…”

    正说到这里,前方突然传来一片鼓噪之声。卢象升立即警觉道:“莫非是流贼?全军准备战斗!”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回家卖红薯() 
情况不明,卢象升立即命令全军列阵严阵以待。△¢頂點小說,曹氏叔侄率领五百关宁铁骑位于最前,等那帮鼓噪的人渐渐接近,曹变蛟却差点没捧腹大笑起来:这是一支什么部队?

    只见这支部队清一色全是步行,身上也没有盔甲,最奇怪的是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大多是木棍、铁锨,甚至还有扒粪用的粪耙子。而且也全无阵形,只是乱糟糟地向前冲,士气倒是很高昂,一个个拧眉瞪眼,真是一副拼命的架势。

    “总督大人,这就是流贼?”曹变蛟实在憋不住了,笑问卢象升,“这样的流贼,我们五百关宁铁骑收拾他五万人也话下!”

    卢象升也是一怔,凝神仔细看了一会儿,却释然笑道:“不是流贼,是大名府的老百姓。”

    说着便催动五明骥上前,离着老远便挥手高声叫道:“各位父老请勿误会,我们全是官军,卢象升在此!”

    这“卢象升”三个字好像有一种魔力,数百名老百姓听到这名字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扔掉兵器,就地跪倒含泪高呼道:“卢青天呀,您老人家可回来啦!”

    卢象升等人不明其故,忙吩咐将士们收回兵器,缓缓上前。这时对面的百姓已经迎了上来,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卢象升一看便喜道:“这不是姚老夫子么?”

    “知府大人!”老者抢前两步就要给卢象升大礼参拜,卢象升忙跳下马去双手搀住。

    老者牵着卢象升的手,满含热泪地望着他道:“知府大人…啊不,想必您现在已经高升了,老朽过去叫惯了知府大人,一时竟改不过来了!”

    “我们卢大人刚被圣上晋为三边总督。”卢象升的中军官杨陆凯也与这老者熟识,善意地提醒道。

    “嘿!恭喜大人,看来当今天子真是明君啊!”老者感慨地道,“卢大人在这小小的大名当了好几年知府,若换了别的官早升上去了。可是卢大人生性耿直,一心为民,从来不懂得巴结上峰,结果迟迟不能升官。现在终于遇到明主了,大人必能大展宏图,全大名府百姓欣慰之至!咦,您身后这两位,还有这五百铁骑是?”

    卢象升不好对老者明说自己的任务,只简单地介绍道:“这两位是曹文诏、曹变蛟二位将军,后面的五百骑兵是‘关宁铁骑’。”

    “哦!久闻大名!”老者惊喜地道,“关宁铁骑忠心护主、屡挫鞑虏,民间说书的都编成故事了,但凡我大明百姓,谁人不知!”

    卢象升又对曹氏叔侄介绍那老者道:“这位老先生姓姚,名讳上东下照,乃是大名府知名学者。前些年学生在大名为官时,多亏姚老夫子多方奔走联络,才帮学生组建起这支‘天雄军’来。”

    这时城中百姓已经得知来的是卢象升的天雄军,早大开城门迎了出来。天雄军中的将士很多都是大名人,现在就等于是回家探亲了,抬眼望去,到处都是亲朋好友,军民无不欣喜若狂,欢声雷动。

    卢象升一行便被百姓不由分说簇拥着进了大名府,他边走边有些不安地道:“姚老夫子,学生有皇命在身,时间紧迫,原是不宜进城的。不过既然来了,也想见见现任知府,呈上兵部行文,支应些粮草再走。却为何不见府衙中人?”

    “嘿,别提啦!”一说到这个话题,姚东照登时怒气冲冲地道,“那个知府跑啦!”

    卢象升等人闻言皆大吃一惊,忙细问其故,姚东照便一五一十地介绍起来。

    原来卢象升被紧急调任宣府巡抚后,新任的这位知府名叫张缙彦,行事作派却与卢象升大不相同。此人只喜寄情山水,公事一概不问,更别说像卢象升那样主动募兵追剿流贼了。

    而且张缙彦胆小如鼠,两个多月前满清大举入寇时,他就想撇下全城百姓逃跑,只因清军没有越过保定府,他这才留了下来。

    可是好景不长,数日之前,突然流言大起,说皇帝朱由检因为行事暴戾,引发公愤,在潭柘寺被人刺杀了,各地文武官员公推洛阳福王继位。很快便有不明身份的人找到府衙,要求张缙彦向福王效忠。张缙彦并不傻,他当然知道福王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万一福王真的登基,他没有拥立,那可就是祸灭九族的大罪。于是这家伙干脆来了个脚底抹油,借口“丁忧”,也不待吏部批准,便卷铺盖逃回原籍去了。

    曹变蛟听罢不禁怒骂道:“这叫什么父母官,一出事自己先跑?不过跑了也好,圣上亲口对我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众人听了不禁侧目,一是觉得此语颇为俚俗,不该从皇帝口中说出;二是也不知道“红薯”是个什么东西。不过卢象升并未注意这些,他又问姚东照:“刚才老先生引着那么多百姓出城,还拿着棍棒等物,却又有何缘故?”

    姚东照赶紧道:“学生真是老糊涂了,差点忘了说这件大事!总督大人,近日邯郸马服山上的土匪非常猖獗,已经连抢了附近好几个县的几十个村子,近日又放出话来要来大名抢掠。现在知府,府衙群龙无首,学生觉得不能让这班土匪如此轻易地得逞,这才组织了数百人准备迎击。刚才听见北面马蹄声响,还以为是土匪来了,望总督大人恕罪!”

    “哦?”卢象升蹙眉道,“学生任知府时,没听说马服山上还有土匪啊?”

    “这股土匪来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彼时大人已经离任,所以不知。”姚东照道,“据说匪首叫‘钻天猴’,手下有千余土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卢象升还没说话,曹变蛟却来了精神问道:“老人家,你说这帮土匪经常离开山寨,来平原地区打劫?”

    “正是,两天前还在临漳!”

    曹变蛟立即兴奋地向卢象升请示:“总督大人,要不要端了这股土匪?”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铁骑剿匪() 
直到进了大名府,卢象升才听到皇帝遇刺的流言。¤頂點小說,虽然不大相信,但是出于稳妥起见,他还是决定暂时在大名府驻扎一天,以便用飞鸽传书向京师验证消息。

    在经过连续五天的急行军后,天雄军的将士们也终于有了一个休整的机会。但是卢象升治军极严,他把军营设在了大名府城外,无故禁止外出。很多将士家就在城里,近在咫尺却无法回家看望,不免略有遗憾。

    但是这难不倒大名府的百姓们,将士们出不来,他们就主动找上门去,隔着军营的木栅栏与这支子弟兵亲切地交谈。而且没有一个人是空着手来的,尽管家中也很困难,但他们还是挎着篮子,把鸡蛋、大枣、甚至是刚蒸出锅的大白馒头隔着栅栏往里递。

    当然天雄军军纪严明,没有一个士卒敢私自接受百姓的馈赠。这些百姓就委托姚东照出面找卢象升,要他无论如何也得收下。卢象升深受感动,但还是坚决拒绝道:“姚老夫子,大名父老的一片心意,学生和将士们心领了。但是今年庄稼收成又不好,百姓把这些东西都给了我们,漫漫严冬怎么熬得过去?因此绝不能收,还望各位父老海涵!”

    姚东照见卢象升态度坚决,急得老泪纵横,哽咽着道:“总督大人,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假,可是将士们更苦!刚才同他们聊天,乡亲们都知道了:鞑子入寇,天雄军在宣府连战连捷,可是也有一百多子弟兵长眠沙场,有的连媳妇还没讨!现在京师粮食极度困难,万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督大人从京师出来,只带了十几天的口粮,再往后就要沿途筹措。难道说将士们在前线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现在路过自家门口,还要挨饿不成!如果总督大人不收下这些粮食,东照无法完成乡亲们的嘱托,宁愿一头撞死在辕门之前!”

    见姚东照如此激动,卢象升只得含泪收下。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点粮食对于五千多天雄军和关宁铁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刚才进城时他去府衙看过,知府张缙彦固然跑了,可银库和粮库同样空空如也,他虽有兵部行文,也无法提到一粒粮食。虽然卢象升愤怒至极,在飞鸽传书中狠狠参了张缙彦,可眼前的困难还是无法解决。

    这时曹文诏也向卢象升请求道:“既然大军暂时驻扎,末将倒是赞同曹变蛟之议,求总督大人下令关宁铁骑去附近追剿那伙土匪。末将曾听圣上讲过,当年在陕西为藩王时,就多次派兵剿匪。一方面是保境安民,另一方面,那些无耻的土匪往往富得流油,端掉一窝,我们的粮饷就都有啦!”

    卢象升一想也对,虽然皇帝给自己的命令是去与洪承畴交接,可是现在谣传洪承畴已反,在得到确切消息之前,自己还不如先把附近的土匪肃清。反正自己的职责就是剿贼,在哪里剿都是一样。因此颔首道:“就依二位将军之言!不过关宁铁骑只有五百人,贼情不明,最好先派哨探打探,然后再出兵击之。”

    曹变蛟却是立功心切,向上顿首道:“总督大人,土匪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等哨探报信,只恐贻误战机。况且我们关宁铁骑兵力不多,本身就可以做哨探用,真要遇到大队流贼,谅他们也拦不住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