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月-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历史的发展,随着各类医学知识的源远传承,每个时代的杏林之中,总是会出现一个或是一群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医神医。

    虽然他们的名气或许很难超过前人,但是在行医的过程中,在面对着各类各样病人及各种新奇古怪的病症时,总会有人把他们自己的行医经验总结起来,以供后世子孙参考。

    时间久了,传承多了,自然也会有不少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医书出现。

    而李丰满赠给孙思邈的那几本医书,除了《针灸甲乙经》与《肘后备急方》是唐代之前的医书之外,其余几本医书,皆是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之中所汇聚出来的比较出彩的医学著作。

    一些新药的应用,一些新方的辩证,还有针灸手法的改进,以及一些新学医理的阐述,这些东西,都绝对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医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东西。

    尤其是那本《温病条辩》,更是让孙思邈茅塞顿开,读之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之爱不释手。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被当时的医者归属于伤寒范围。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之中,也有关于温病学的类似记载,但是却还是没有将其中伤寒这一大概念之中摘脱出来。

    后世又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历时数百年的转变,温病才开始渐渐脱离伤寒的范畴;时至明清时期,才有人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而这本《温病条辩》,就是清代名医吴瑭为温病通论所作的医书,里面详细论述了温病学的各类辩证基础,更是首次提出并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被誉为清代温病学说的标志性著作。

    李丰满拿清朝的医书来给唐朝的名医观看,中间的理论进程相差了足有千年时光。

    哪怕孙思邈是唐代的药王,在后世也被诸多名医推崇备至,可是还是被这千百年之后的新兴中医理论给整个得有点懵圈,医书中哪怕是最常见的一些观点,也都能让他眼界大开,惊为天人。

    楚钰的目光则放在了《针灸甲乙经》与《肘后备急方》上,这两本医书都是先于唐代的名著,《针灸甲乙经》是出自西晋皇甫谧,《肘后备急方》则是出自东晋葛洪。

    楚钰对这两本医书早有耳闻,可是却因为数百年间的流传缺失,一直都不得见其全貌,现在突然在废太子这里得到了全本,他自然是喜不自胜,恨不得直接把这两本医书全都印到自己的脑子里面。

    两位当世名医,全都沉浸在李丰满所抄写的几本医书之中,孜孜以求地汲取着书中的各类医学知识,并在脑海里与自己所学相印证,去芜存菁,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医术理论。

    “别去打搅他们。”听到老富贵儿的禀报,李丰满轻摆了摆手,道:“那些医书不看完,他们是不会出来的。你只需记得一日三餐给他们准时送去即可。”

    老富贵儿应了一声,然后探声道:“可是四小姐的身体……”

    “无妨的。”李丰满不以为意道:“兕子的危机不在现在,只要能将孙思邈留下来,根治只是早晚的问题。”

    晋阳公主的身体现在恢复得不错,只要坚持服用药膳,她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好,眼下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还有一点儿李丰满并没有明说,那就是他也在盼着孙思邈在看了那些后世的医学著作之后,本身的医术能够再更进一步,那样的话,再为小妹医治的时候也能更多一些把握。

    “再有,你去把刘敬也给叫来,让他也到孙道长的房间去凑个热闹,就说是我吩咐的,让他对孙道长礼貌一些。”

    李丰满决定再次把刘敬给推出去,这么好的套近乎的机会,岂能白白错过?

    老富贵儿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入夜。

    大约是在夜里八九点钟的时候,外面的雨水依旧,李丰满在屋子里随意活动了一下就准备要去卧房安睡。

    这个时候老富贵儿突然急步过来禀报:“老爷,涪川县的赵府君前来拜访。”

    “赵宣来了?”李丰满眉头一挑:“他脑袋有毛病还是怎的,这个点儿小兕子都已经睡下了,他还来拜会个甚?”

    就算是小兕子没睡,按照礼制,也不可能会在半夜里接见外臣,这个赵宣在搞毛线?

    老富贵儿道:“老爷您误会了,赵宣此来是专程来拜会您的。”

    “拜会我?”李丰满闻言不由呵呵轻笑了起来,自嘲道:“我一个被发配的平头百姓,怎能当得起他一个县老爷的拜会?”

    “再说,他不是一直要避嫌嘛,总是躲着不敢冒头,生怕会跟我扯上半点关系,怎么现在反倒是积极起来了,不害怕再被我这个废太子给牵累啦?”

    老富贵儿道:“具体的他没说,老奴也没细问,若是老爷不想见他,老奴这就去把他赶走!”

    对待这个赵宣,老富贵儿也没有什么好印象,自打他们一行到了涪川,赵宣做为县令没有露过面也就算了,就连前两次李丰满遇刺也没见他们县衙有什么明显的防卫措施,好像巴不得他们全都被刺客给宰掉才落个轻便。

    对待这样根本就不把他们老爷给当成一回事儿的县令,老富贵儿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刚刚看到赵宣带着两个随行官员过来叫门,老富贵儿扫了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听到赵宣的拜会意图,老爷子甚至连让他们进门都没有就啪的一声把大门关上,然后缓步进来向李丰满禀报,就那样让赵宣一行在门外生生候着。

    “别呀!”李丰满伸手叫住老富贵儿,“怎么说人家也是涪川的父母官,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否则的话,白天的那场大戏岂不就白唱了?”

    一想到白天的时候,赵宣竟然带着两百余人出来一路护卫,造成了若大的声势,搞得这一次出行,几乎闹得满城皆知,多少还算是有些魄力。

    看在他这么卖力配合的份儿上,李丰满还是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毕竟想要在涪川这一亩三分地上做生意混日子,与涪川县的父母官打好关系亦是他早就定好的打算,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我原还想着,这位赵府君至少还要再过两天才会想着过来与我会面,不想他竟是个急性子,连一个晚上都等不了,竟然趁夜就过来了。”

    李丰满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正色道:“你这就去把人请来,我在偏院小厅候着他们。”

    “是,老爷!”老富贵儿应了一声,躬身退出。

第203章 这不是在耍无赖么?() 
李府的门外。

    雨水淋漓,微弱的灯光摇曳。

    赵宣垂身而立,县丞范征撑着雨伞站在赵宣的旁边,在他们二人的身后,还有范征的儿子范同也在撑伞相候。

    本来这种层次的会面,是怎么也轮不到范同这种无官无职且还整日里都游手好闲的二世祖参加的,但是没办法,谁让在他们认识的人中,也就只有范同与废太子还算交好呢。

    赵宣之前调查得很清楚,范同可是知味轩的常客,听说还是知味轩的第一位黄金会员,甚至还跟废太子在一起吃过酒,勾肩搭背,以兄弟相称。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虚情假意,是不是废太子做生意招揽客人的手段,但既然有这样的关系在,怎么也要利用一下才是。

    “大人,咱们这算不算是吃了闭门羹了?下官看那个老管家对咱们的态度,似乎并不怎么欢迎咱们。那个李丰,该不会不见咱们吧?”

    范征站得有些腿疼,胳膊举得也有些酸楚,身为涪川一霸,他何曾受过这样的冷遇,一个门子竟然也敢给他甩脸色,真是岂有此理!

    如果这个院子里面住着的是真的太子也就罢了,哪怕是跪着等那也没得说,可是他们现在要拜会的是一个已经被贬为庶民的废太子,无权无势,落了毛的凤凰,还牛批个甚?

    “放心,他一定会见的。”

    赵宣倒是气定神闲,刚刚门房发生的那些不愉快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他白天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不就是为了逼咱们出头吗,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不可能会避而不见。”

    一提起这个,范征就一阵遭心。

    废太子的意图,他也是在事后才有所察觉,后来经赵宣稍一点拨他才算是彻底通透。

    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不管他们最初出动那么多衙役的真正目的是不是为了保护晋阳公主的安全,从他们带人迈出府衙的那一瞬间,他们其实就已经与废太子扯上了关系。

    这是近大半年以来他们一直都在极力避免的事情,可是临了还是没能躲过。

    “这个李丰,实在是太阴……太过狡猾,竟然连赵大人您都敢算计!”

    赵宣轻摇了摇头:“淡不上是算计,从晋阳公主殿下来到涪川的那一刻起,咱们就注定再不能置身事外。现在只不过是把时间稍稍提前了一些而已。”

    “那您也没有必要亲自过来拜会,下官还是觉得,咱们始终都不宜正式与他会面。”范征再次出声建议,现在走的话应该还来得及。

    夜黑风高雨水疾,但是也难保某处没有一双窥探的眼睛在盯着他们,所以说吃了闭门羹其实倒也未偿不是一件好事情。

    “你还是不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了。”赵宣无奈道:“难道你还想让今天晋阳公主上山拜佛的事情再多上演几次?”

    “你信不信,如果今天咱们不主动过来拜访,晋阳公主出行的场面指定隔两天就会发生一次,到时候你说咱们府衙的差役到底是跟还是不跟?”

    “跟的话就如今日一般,耗时耗力来回奔波,衙内空虚,甚至连正常的职能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而不跟的话,纵使没有刺客这回事儿,咱们也难免会落下个轻慢之罪,更何况这暗中还藏着刺客,谁敢轻怠?”

    范征一愣:“这……这不是在耍无赖么?”

    为了晋阳公主殿下的安全,他们就是跑死了也得跟啊,否则真有哪个刺客不长眼伤了晋阳公主,他们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晋阳公主不是废太子,废太子身份虽然特殊,但他到底也是个庶民,死了也就死了,只要不是他们做的,最多麻烦一些而已,并非真的一点儿也承担不起。

    但是晋阳公主不一样,人家可是真正的皇亲贵胄,在长安的时候就皇帝的心头肉,谁敢让她在这里出事?

    “这就是在耍无赖。”赵宣的神色再度恢复平静,“可是,你有能够破解的办法吗?”

    范征直接哑口,他能有个毛的办法。

    想要去哪是人家公主殿下的自由,他一个小小的县丞岂能干涉得了?

    “所以,咱们现在才会出现在这里。”赵宣瞥了范征一眼,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而废太子无疑就是系铃的那个人。”

    想要解决问题,却又不想受牵连,如果真有这么两全其美的方法,他赵宣又何至于会大半夜的跟做贼一样地出现在废太子的门前。

    范征虽然老练圆滑,但是一辈子没有出过涪川,格局还是太小了些,眼界也不够开阔,对于那些上层人物的勾心斗角,更是没有半点经验。

    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看出来,手中有了晋阳公主这张王牌的废太子,想要折腾他们一个小小的县令与县丞,简直不要太轻松。如果一直都认不清形势,到最后被人家给折腾死的可能都不是没有。

    “范同!”赵宣把目光投到了一直呆立在那里没有一句言语的范同身上,“你跟李丰有过接触,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哦?哦!”

    听到赵宣叫自己的名字,范同这才从一直懵逼的状态中清醒过来,随口就是一句:“嗯,李掌柜做得菜很好吃,绝对是一个优秀得不能再优秀的厨子。”

    赵宣与范征的脸上都是一黑,这小兔崽子,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谁特么问你这个了?!

    “小兔崽子!”范征怒声喝道:“赵大人问你话呢,给老子好好回复!”

    范同无辜道:“我说的就是实话,李掌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厨子。”

    “除了做菜好吃之外呢?”赵宣再次问道:“他的脾气怎么样,为人如何,可有什么特别的嗜好?”

    范同想了一下,道:“李掌柜的脾气还好,对谁都笑呵呵的很是和善,反正我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

    “为人嘛,虽然贪财了些,不过该大方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吝啬,仗义!就好比上次知味轩走水,他自己本身的损失就已是不小,可是为了安抚那些受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