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澳洲-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英军比较大意,所以甲板上的英军,并不多见。就是巡逻的英军,也因天快亮的缘故,而放松警惕。于是很多该值守的要点,都出现缺勤的情况。就是还守在岗位上的,也都趴着睡觉。这刚好方便了明军动手。

    使得一炷香没到,甲板上的英军,就基本解决完毕。但就在他们准备深入船舱时,一声敌袭,陡然划破夜空。却是撤下的风帆上,正站着一个满脸惊恐的英军。

    说时迟那时快!陈家胜话不多说,就举起火枪。便听砰的一声,扳机扣响。一道人影,立时从风帆上栽落下来。这枪法,也是准之又准了。

    待撞上船身的栏杆,船上又发出噗通闷响。那尸体,也接着掉入大海。早就抢食的鲨鱼,立即围了上来。

    没多久,几片沾满鲜血的碎布片,就浮上海面。

    但那声呼喊,已成功引起了英军的注意。因此不等他们下去,几个英军,就举起火枪,从楼梯口中,冲了出来。他们全都衣衫不整的,有的,还裸着上身,两眼迷离。

    早就整装待发的陈家胜等人,立即毫不留情的开枪。

    砰砰砰···咚咚咚···枪声是那样透,那样响。

    死去英军,纷纷从楼梯口滚了下去。这又引发了数声闷响,引起更多英军的注意。杂乱的脚步声,马上从脚下的船舱中传了出来。都已经暴露了,陈家胜也顾不了那么多。就大喊一声,带头冲了进去。

    立时枪声大作,惨呼声不止。海面上的风声和浪花声,也被压了下去。

    与其相隔不远的运兵船上,也在之后不久,响起了清脆的枪声。显然那边,也暴露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反击 (三) 亚齐海战() 
等到一轮红日高挂于天,两艘停泊于海湾外的运兵船,也鼓起风帆,向漫无边际的大海行进。陈家胜和一众明军,则站在船头,看着锡默卢岛上的滚滚浓烟,嗅着混着硝烟和血·腥味的海风。脸上,流露出说不出的哀·伤和悲切。

    尽管他们夺下了运兵船,但为此,还是付出了好几十条人命。这些都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兄弟,眼看着就这样逝去。心里的痛,实在无法言表。

    而这仅是船上的!那锡默卢岛上的兄弟,估计都无法活着回来了。所以他们冒着风险,让运兵船绕着海岛环游了一圈。把船舱里还剩下的弹药,都毫无保留的打了出去。

    虽说并没打死多少英军,但心里的怒火,总算发·泄出来。也算是为那些长眠地下的兄弟,讨回一点利息。

    念及此,陈家胜转过身,来到船的另一边。看着那烟波浩渺的海面,他心下坚定非常。无论如何,他都要搬回救兵,为刀脖子他们报仇。

    只希望泉下有知的刀脖子,能感受他的心意。

    但事实上,刀脖子根本不可能感受到他的心意了。因为当下,刀脖子正生死不知的,躺在炮火堆里。而他身旁,则都是穿着英式军装,身体中弹的明军。

    这衣服,是他们潜入英军的帐篷,偷来的。临走前,还不忘杀人放火,大闹一番。直到接连捣毁五个英军军营,才将一直搜捕他们的英军大部队,给吸引过来。

    后来英军用印度雇佣兵则炮灰,不计人命的,将他们围困在一个驻扎点。使得刀脖子他们,无奈败北。

    当下一个个戴着大帽子的印度雇佣兵,正在本土英军的监督下,将尸体堆成一团。然后浇上火油,蹭的一声,将其燃成灰烬。但在抬刀脖子的时候,那个印度兵,发现刀脖子,发出无意识的闷哼,好像有活气。

    立即喜出望外,将这报告给监督他们的英军。

    也难怪他们这么积极了!毕竟明军崇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使得交手这么多天,英军很难抓到活的明军。就是有侥幸被捕的,也想方设法的,自·杀身亡。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活着的,英军自然欣喜非常。连带着,发现刀脖子的印度兵,也获得了在印度境内,晋升上等人的机会。

    只是这些事,陈家胜他们,还蒙在鼓里。

    于是经过五天多的航行,带着复仇之心的他们,终是回到了大尼科巴群岛。但不等说明情况,他们就得到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那就是英军,已和第二陆战师编队,在苏门答腊岛的亚齐市近海,展开激烈的海战。

    至于亚齐,原本是一个国名。地域和大明控制的北苏门答腊镇相等。大概在十六世纪初期,它才发展成一个****的穆·斯·林国家。由于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所以凭借地势之优,演变成了马来群岛一带的贸易中心。

    在荷兰涉足苏门答腊岛时,亚齐虽然已经衰落,但因荷英矛盾,还保持着独立。后来大明来了,亚齐苏丹还联合荷兰人,反抗大明。结果苏丹被俘,亚齐国灭。

    ‘亚齐’二字,也从国名降级成了市名。原本信奉伊·斯·兰·教的亚齐人,则都被遣散到安北、安东、安南三大行省。少量的汉人、越南人、马来人、爪哇人,则通过人口置换,移了进来。

    只是现在仍地广人稀,偌大的亚齐市,人口也不超过三万人。

    英军正是看中了亚齐人口稀缺,才直奔亚齐而来。尽管他们也知道,亚齐市,驻扎了不少大明陆军。但英军也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只新式战舰,就有三十四艘。旧式风帆船,足足两百艘之多。据说为了凑足战舰,印度殖民地千吨以上的分帆船,都被印度总督给以军事需要为由,给免费征收了。

    接到警报的第二陆战师编队,第一时间就赶了过去。这还是两天前的事情,算算日子,现在应该打起来了。

    听到这消息,陈家胜等人,瞬时大惊失色。

    如果说英军明地里进攻亚齐,那锡默卢岛上的英军,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英军是要兵分两路,让大明措手不及么?

    这里面的军事谋划,他们是深想不到了。已醒过来的上尉,更是顾不得和陈家胜他们怄气。马上命令船员,扬帆赶往亚齐。欲要将锡默卢岛的事情,以最快速度,报告给最高指挥官……欧子文。

    虽然通过飞鸽传信,显然比他们要快上很多。但现在是战时,飞鸽传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细细想来,还是亲自跑一趟最好。而且去得早,还可以帮上一把。别看他们只有两艘船,但都是还能战斗的旧式战舰。不管怎么样,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说不定,还能出其不意,带来惊喜。

    就这样,一行人才踏上陆地不久。却又回到船上,风尘仆仆的,奔赴亚齐市。

    在这期间,兰芳国的使船,也来到了台·湾的打·狗港。

    适时天气清朗,似乎预示着,会有一个美好的傍晚。而当下按照大明历,已是六月末了。南洋的热带风暴,也逐渐盛行。因此这样的好天气,弥足珍贵。

    由于事先已打过招呼,所以江武麟带领的使者船队。刚停靠打狗港不久,当地的清国官员,就带人过来迎接。便在摆渡人的引领下,使者船慢慢渡过海湾。

    待靠到岸边,就见一个个船居村,紧凑的排列在一起。其中有的船,放在大树下。有的船,则靠在岩石边,底下有木质的支柱撑着。还有一些看起来相对有钱的人家,就在地上嵌入木桩,一层之上再加一层。四周则用木板围着,盖上稻草或藤茎做房顶。并在房子的四个角落,用四根竹子做支柱。

    这样安排,是为了在竹子和木板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隙。从而使房间,更通风、透气。

    像这样类似于洞穴的房屋,一般只能住下五·六人。而体型相对高大的欧洲人,估计最多只能挤下两个人。

    此刻一些扎着总角,光着屁·股·蛋·子,全身黑一块、白一块的小孩,满地乱跑。那天真的模样,欢声笑语的神情,凭白的给简陋的船屋,添了些许喜气。(。)

第三百六十三章 台湾 打。狗港() 
其实这就是后世的高雄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扼台湾海峡的南口,是台湾南部的海陆大门。东连高雄县凤山,西濒台湾海峡,南临高雄县林园乡,北接高雄县桥头乡和梓关乡。

    经济极为发达,人口超过百万。和当下这穷乡僻壤的景象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最早从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开始,高雄就被划入两州之一的万年州。明永历三十七年,又被划入凤山县。现在是嘉庆元年,仍属于凤山县管辖。

    这些历史,江武麟在大明的国家图书馆,查阅过。只是有关于后世的记录,因级别不够,是不能查阅了。

    而对于这样洞穴一样的房子,江武麟并不陌生。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辈们刚到兰芳立足。生活拮据下,也住过这样简陋的房子。直到后来,父辈淘金致富了,才住上相对舒适的砖瓦房。

    现在看到这样的场景,倒是勾起了他对于儿时的回忆。

    在他想着这些时,早就侯在岸上的台湾知府杨绍裘,正带着凤山县令,和当地的士绅,一起迎了上来。个个留着常见的猪尾巴辫子,穿着长炮马褂。那满脸油光的,显然吃得不错。

    见到江武麟等人下船,作为台湾知府的杨绍裘。故意挺起腰板,显出倨傲之情。江武麟见状,马上客气又谦卑的跪拜道:“南洋小国兰芳,都统之子江武麟,拜见天·国上使。”。随着他的声音,一众随行人员,都跪拜了下来。

    这杨绍裘,乃是浙江余姚人。在1787年,因林爽文民变,台湾知府孙景燧阵亡。清政府便派了只是增贡的杨绍裘前往台湾,接任知府之职。

    他和前台湾道杨廷理,展开双杨合作。配合福康安的部队,将民变,逐渐平息。随后又前往贵州,补实知府之职。到了今年五月,他又被派回台湾续任。

    从资历上看,这杨绍裘,显然有两把刷子。再加上久在官位,脾气也上来了。看到江武麟等人,都剪了鞭子,顿时有些不高兴。也不说起来的话,就语气不满的质问道:“我听说兰芳小国的子民,好像都是不服教化,从我清国流出去的弃·民吧?”。

    这话说得,可是赤·裸·裸的打脸了。尽管他说的是实话,但这是心知肚明的事,没必要拿到台面上说。现在又是大庭广众之下,实在是尴尬至极。

    一些跟随杨绍裘的官员士绅,马上见风使舵道:“可不是吗?浙闽一带,总有不服王化的山民,跑到烟瘴之地的海外小岛上讨生活。久而久之,这些弃·民就聚在一起。还过家家似的,建了一个什么兰芳国?你们说,这不是胡闹吗?”。

    到底是官场摸爬滚打过的,那逢迎之态,十全十学到了家。以致杨绍裘只稍稍表露不满,下面的官员,就沆瀣一气的捧高踩低。江武麟等人,立马黑了脸。

    杨绍裘见了,这才摸了摸嘴角的胡须,流出些许得意之色。那逢迎的官员,立马乐开了花。其他人见状,更是不甘落后,纷纷抢着贬低兰芳使团。

    虽说兰芳国已经灭了,还是江武麟自己,亲手送了最后一成。但到底是父辈们的成果,里面包含了很多父辈们的血·泪和汗水。所以该有的感情,还是有的。

    现在听着一群清国官员,趾高气昂的羞辱兰芳。心里就想打翻的调料瓶,五味杂陈。跪在地上的双腿,也被细小的石子,咯得生疼。但这和心里的难受相比,完全算不得什么。

    正要说话,杨绍裘又出声道:“好了!好了!虽然他们本是清人,但现在已经是弃·民了,就算不得清国子民。这鞭子不鞭子的,也就罢了。况且到底是过来朝拜的,咱们也该体现出天·朝该有的礼仪。”。

    说着,就做了个虚扶的动作。早就跪得膝盖酸痛的江武麟等人,立即忍着疼痛,强装镇定的站起身来。一群七嘴八舌,官场嘴脸的狗·腿·子们,也立马闭上嘴巴。

    足足和杨绍裘对视了十几秒后,江武麟才开口道:“天·使大人,在下是带着兰芳国的三十万百姓,特意向天·朝求援的。尽管我们是天·朝弃·民,但我们对天朝的忠心,苍天都看在眼里。那发辫,也一直保留着。只是大明强势入主婆罗洲,兰芳覆·灭在即。我们为了躲避大明的眼线,不得不剪掉头发,伪装一番。这才躲过横祸,得以回到天·朝。

    现在大人如此轻视我等,实在有辱天·朝威仪。”。

    这套说辞,是在出发前,就商量好的。尽管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推翻英国向清国呈送证词的事情。但明面上,却决不能显露半分。便将大明侵·入婆罗洲的事情,拿来做幌子。向清国,请求援兵。

    反正以婆罗洲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清国极端落后的水师部队。乾隆皇帝,显然不会大张旗鼓的,跨越千里,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