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澳洲-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以婆罗洲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清国极端落后的水师部队。乾隆皇帝,显然不会大张旗鼓的,跨越千里,渡洋远航,救·援一个丹丸之地的岛国。

    且当初兰芳建国时,也不是没向清国呈上并入满清版图的贡书。可是因为组建兰芳国的弃·民,都是汉人。所以鞑子皇帝,不希望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便拒绝了兰芳都统的提议。

    现在说救援,更是不可能了!反正满人和汉人,毕竟是有区别了。兰芳小国没了,才更有利于满人的统治。

    正是这些原因,情报司才决定,让江武麟,用这套说辞。也算是结合实情,让人难以识破。

    当下江武麟,又是一个十足十的演技派。那说话的神情,情异常庄·严与神·圣。掷地有声的语气,也异常坚定与高昂。

    好像不是陈述事实,而是在说什么庄重的誓言一样。

    杨绍裘听着,也收起了轻视之情,变得郑重。在场的清国官员,则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于婆罗洲的事情,他们也有所耳闻。虽然因闭·关·锁·国的政策,台湾的消息,也很闭塞。但到底是海岛,南来北往的海商,还是有的。再加上金煞海盗团,也经常在台湾沿海,采买物资。

    这婆罗洲的事情,就或多或少的传了过来。只是消息并不全面,也并不及时。所以这套往大明泼脏·水的说辞,正合在场清国官员的心意。看向江武麟等人的目光,也柔·和了很多。(感谢静静的书呆的月票,非常感谢你的支持,以及中肯的建议。也感谢黄薯,秦汉唐明,深红色的小熊,愿得一心人,好人好梦,吃货张某人的推荐票和支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台湾 (二)民情() 
之后江武麟等人,便在杨绍裘等地方官的带领下,坐上木轮马车,一路往凤山县颠簸。这舒适感,完全不能和大明的新式马车相比。好在兰芳使团,基本都不是一般人。除了少数原兰芳官员,养尊处优惯了,以致被颠簸得头晕脑胀外。其它人,都气定神闲,脸色如常。

    到了晚上,还参加了县令府邸的宴席。这是为款待兰芳使团,而特意设下的。酒菜虽比不上满汉全席丰盛,但各种台湾本地的野·味,也是数不胜数。吃起来,也别有一番味道。

    且因台湾移民,基本都来自浙闽一带。所以菜肴,也都带着浓重的浙闽口味。

    而江武麟他们的父辈,本就是从浙闽移居婆罗洲的。因此口味上,也都保持了原来的味道。以致现在吃起来,倒让他们产生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于是宴席间,觥筹交错,杯盘狼藉。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藏在使团中的情报司特工,则趁机溜出县令府,和大明设在台湾的情报站,取得联系。

    待交换情报,传达情报司,对情报站的最新指示后,特工又悄无声息的返回。刚好宴席也接近尾声,江武麟假意醉酒,提前回到住处。

    刚合上房门,早就等着的特工,立即从暗处走了出来。话不多说,就呈上刚获知的情报。里面有清国在台湾的军事布防图,以及驻军人数。

    这是最重要的!日后大明过来,台湾的军事漏·洞,就完全暴露在大明眼前。那样的话,也方便了大明轻取台湾。

    还有相关的民生资料!比如台湾当地的汉人数量。这是根据清国官方的统计,而得出来的原始数据。记录了从康熙帝收复台湾,岛上汉人数量的增长情况。

    最开始,只有几万人。发展到现在,汉人总数,已达到一百一十九万人。再加上一些黑户,都突破了一百二十万。这得益于福康安平息林爽文之乱后,没有循规蹈矩的沿着历任台湾知府的做法,因噎废食,禁止汉人移民,私自偷渡台湾。而是采取全面开放台湾的移民政策,只要申报当地的官府,就可以自动加入台籍。

    使得汉人移民,就像开闸的洪水,大力迁居台湾。人数也从每年递增一万人,而暴涨到每年递增十万人。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一股极为紧要的有生力量。如果全部被大明吸收,必定改变大明的族·群结构。使得稳步上升的汉人比例,骤然暴增。将大明第一族群……澳洲土著,给挤到第二。也避免了逐日攀升的越南移民,变成一家独大。

    不过当下,这些汉人移民,在台湾过得不甚如意。因为台湾近些年,旱灾、水灾、风灾、地震不断,新来的移民,又多是贫苦无依的流民。好不容易种的庄稼,一碰上天灾,就颗粒无收。

    使得台湾本地的闲杂游民,越来越庞大。且渡海来台的,基本都是成年男子。一成为闲散人员,就很容易走上打家劫舍的道路。也是台湾的男女比例,达到了七比三,极端畸·形。

    这没成家的男人,也就无牵无挂。做起为非作歹的事来,也就毫无顾忌。为此,台湾民间,还将这些整日游手好闲的男子,称为罗·汉脚。近些年,台湾民变不断,就与这与日俱增的罗·汉脚,有莫大的关系。

    只是大明可不怕人懒,人坏!毕竟大明的职业学校,专治各种不服与刺·头。只要进去,大棒子敲着,洗·脑的话听着。久而久之,自然会被教化。反正没改造成功,是别想出来。也就谈不上威胁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

    所以对于这些罗·汉脚,大明是一点都不嫌弃的。

    同时情报站也搜罗了一些清国最新动态。比如朝廷命官的升迁,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事件。

    比如五月开始的,白莲教大起义。从川陕鄂开始,陡然爆发。三省交界之地,全都人走屋空,一片荒凉。清廷已经下了剿杀令,但收效甚微。不仅如此,清军在起义军手上,还连吃败仗。

    不过因一等忠襄公和穆鞅ǎ曷醯那』实郏两窕姑稍诠睦铩

    这些事情,让江武麟,在来日登陆清国时,有了相应的心理准备。此后江武麟以采买物资为由,刻意在台湾,停留了几天。一些当地官员,就得杨绍裘吩咐。带着兰芳使团,四处走走停停,看看台湾的民生百态。

    这让江武麟,对台湾,有了进一步认识。期间他还私下和台湾百姓接触,走访生番、熟番等土著部落,问询他们的生活情况。发现番人部落,汉·化的程度很深。无论穿衣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与汉人无异。且番人和汉人通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因很多汉人,仗着番人见识短·浅的劣势,而对番人土地、财物,进行低价买卖、巧取豪夺。使得番人对汉人的成见,异常之深。

    同时他也访遍了凤山县周围的汉人村落,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百态。了解到汉人村落,大都以宗族为单位,群聚在一起。两个不同姓氏的村落,则常常因为不同的利益,而发生纠纷。有的,甚至演变成两姓械·斗。

    而整个台湾民间,不管是番人还是汉人,民风都比较彪·悍。他就将这些观察结果,一一记录下来。等传给情报司,好让大明的决策者们。在日后统·治台湾时,能因地制宜的制定治台之策。

    就这样,耽搁了五六天,江武麟又带着兰芳使团,一路北上。中间在宁波府短暂的停靠了两三天,补充物资,并参加了当地官府置办的宴席。然后就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到达渤海湾,停靠天津府的大沽港。

    在与清国官员一番虚礼后,又乘坐马车,赶往清国的政治中心……顺天府。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顺天府的地位,无与伦比。第一次到访清国的江武麟,也很好奇这距离最近天子的顺天府,又是何等高贵与繁华。(。)

第三百六十五章 嘉庆帝() 
而这时候,清国紫禁城的毓庆宫。

    这是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建筑群。前前后后,共有四进。正门为前星门,入内,就是第一进院落。里面有值房三间,西墙则是开阳曜门,和斋宫相通。

    再经过院子,就是北祥旭门,为第二进院落。正殿是惇本殿,东西有配殿各三间。然后是第三进院落,里面东西两侧,各有围房二十间,直抵第四进院落!正殿即毓庆宫,建筑式样为工字殿。其中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的歇山顶,前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后殿室内明间悬挂了一副匾额,曰:继德堂,西次间为毓庆宫的藏书室,东山墙接悬山顶耳房,与东围房相通。

    内里的装饰,极为精细。布局,也极为考究。尤其是后殿,被隔断成了小室数间,门也有真有假,构思精妙,被称为‘小迷宫’。

    最后就是第四进院子,内有后罩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的悬山顶,前檐出廊,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也是槛窗,东西两侧,建有耳房。刚好与东西庑房的转角,完美衔接。

    原本这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胤礽所建。但在雍正以后,就不再预立皇太子。于是这地方,就变成了皇子居所。

    乾隆皇帝,在十二岁到十七岁间,就一直住在这里。

    即位半年之久的新皇嘉庆帝,也从五岁开始,就和兄弟子侄,住在此宫。后来成年了,才迁往别处。但就在去年岁末,他又迁回毓庆宫。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按照祖制,他应该住在养心殿。可是太上皇乾隆,一直不愿迁居装饰一新的万寿宫。使得嘉庆无奈之下,只得屈住此处。

    且他还不能流露出一星半点的不满。到了人前,还要强颜欢笑,讨太上皇的欢心。这样的日子过着,也是憋屈无比。

    像现在,他就在自己的寝宫。扶着额头,烦心不止。这是因为今天,他在太上皇跟前,提了提白莲教势大,祸乱三省的事。结果被太上皇跟前的红人,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筹等一揽子职务的和窖杂锏模蚍⒘耸隆

    弄得太上皇,还以为他想插手军政要事。所以语气极为严厉的,斥责了他一番。并让他回寝宫后,抄十遍郭居敬的《二十四孝》。都是做皇帝的人了,却还被罚抄孝经。说出去,别人只会说他不守孝道,败坏名声。

    这让他心里,对和暮抟猓衷隽艘环帧

    毕竟现在,太上皇对和茄蕴拼印A飧鲂禄剩疾坏貌豢春瞳|的脸色行事。也不知要等多久,他才能真正即位掌权,施展自己的治国之策。到那时候,就再也不像现在这样,天天做些祭祀、庆典之类的闲杂之事。

    这样想着,他就不耐烦的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散落在地。那翻开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也被漆黑的墨汁侵染。他静静的看着,有些出神。

    正是这时,紧闭的殿门,突然被人敲响。他顿时一惊,害怕别人看到屋内的情况。又瞬时想到自己还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在这毓庆宫,做得了主。便镇定心神,语气略严道:“我不是说了吗!现在处理公务,闲杂人等,一概不要通禀。”。

    门外立时噗通一声,像是有人叩拜在地。跟着就听到太·监扯着嗓子,冤·枉道:“万岁爷!这可错怪奴才了。是如嫔娘娘见天气渐热,就特意煮了绿豆汤,给陛下消消热气。”。

    一道略带娇·柔的声音,也接着响起,只听:“陛下恕罪!还请不要错怪李公公了。都是臣妾心忧陛下,才让李公公通禀的。”。

    听到这声音,嘉庆皇帝的面上,浮出几许柔情。便语气放缓道:“容嫔,进来吧!”。

    吱呀一声,一个身着水粉色棉锦袍的妙龄女子,立时推门而入。她的皮肤算不得白,但五官很精·致。让人一眼看之,就忍不住生出赏心悦目之感。尤其是那樱桃小嘴,粉·嫩·粉·嫩的。以致一张一合,都像勾·魂似的,带着奇妙的韵律。

    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青丝,则牢牢盘在脑后。一只翡翠色的步摇,斜斜的插在青丝里,刚好相得益彰。

    尽管宽厚的袍服,掩饰住了她曼·妙的身姿。但那由内到外的秀美,却怎么也遮掩不了。

    此刻她正拎着一只双鱼嬉水的食盒,将半只脚,踏入正殿。眼见地上的狼藉,她马上露出惊容。但很快,又敛了下去。便不动声色的,挡在殿门边,防止有人窥·见。同时悄悄的掩上殿门,直到完全闭合后,才赶紧放下食盒,静静的,收拾着地上的笔墨纸砚。

    嘉庆帝见此,脸上的柔·情,瞬时变成怜惜。

    大概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地上除了一滩黑墨,就再无其它。嘉庆帝也连忙用手绢,仔细的帮容嫔擦拭着指尖上的墨汁。这引得容嫔谦让再三,最后拗不过去了,才羞·答·答的任嘉庆帝施为。

    这副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