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霸业-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此一事后,杨怀也对荀冉心服口服,甘愿为他赴汤蹈火。

    与此同时,荀冉将精力更多放在了府军的训练上。

    如果吐蕃真的侵入剑南,抵御他们的主力势必是募军。但如此一来,驻守各州的重任便落在了府军身上。

    若是他们还像以往一般散漫着混吃等死,荀冉实在是放心不下。

    好在训练兵勇比他想象的要容易一些。

    一来这些府兵好歹是混迹行伍多年的老兵油子,便是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呢,稍稍加上一些训练量,他们便能够找到感觉。

    最初的几天可能会有些艰难,但只要挺过最初的几日,事情就好办多了。

    粮草辎重这些倒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益州是整个剑南道的中心。

    吐蕃要想侵占剑南就一定要拿下益州。

    从吐蕃到益州只有西和北两个方向,无论从哪个方向来,从益州开始运送的粮草辎重都能在第一时间运抵边防。

    威望是需要战斗来树立的,经过与乞力罗赞一战后,荀冉在募军尤其是玄甲军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野狐谷与三丈原是吐蕃人入剑南的两条必经之路,果然不出荀冉所料,在沉寂了多半个月后,吐蕃人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全军向剑南出击。

    由于乞力罗赞败得太惨,这次吐蕃赞普决定分兵两路,分由西线与西北线向益州进军。

    荀冉在从斥候队正阮安口中得到这个消息后,抚掌称快。

    一切尽在他预料之中,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这个布袋口子慢慢收紧,再瓮中捉鳖了。

    剑南的地形就是这样,看似平坦实则多是密林。

    吐蕃的骑兵很难在剑南各州县冲击起来,加之吐蕃人对剑南地形不熟,甚至有迷路的可能。

    而唐军则可以隐藏在暗处,随时准备伏击。

    以最小的代价战胜对手这一直是荀冉的战斗哲学,如今也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对抗吐蕃的战斗中。

    便在大战一触即之时,从长安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圣旨让荀冉更加坚定了决战的信心。

    皇帝陛下褒奖了荀冉和一众军士,并表示让荀冉抓住时机,重创吐蕃军。

    这个意思便很明确了,皇帝陛下看吐蕃早就不顺眼,无奈不想背上主动出战挑起事端的骂名。

    现在好了,吐蕃人竟然自己按捺不住进了荀冉设下的圈套。

    如此一来,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愿,便要痛打落水狗,绝不给吐蕃人一丝一毫逃脱的机会。

    如果能够在剑南境内全歼或者重创吐蕃主力,那么看似强大的吐蕃便会真正变成一只纸老虎,再也对大唐构不成威胁。

    一旦没了西南的威胁,大唐便可以腾出手来好好教训一番在西北跋扈无礼的突厥人。

    整个战局牵一而动全身,皇帝陛下能不能够坐实天可汗这个威名,便看荀冉这一战了。

    战斗气氛越来越紧张,荀冉也率玄甲骑兵离开了益州,前往野狐岭。

    从野狐岭往前十数里,便是狭窄的山谷。

    吐蕃人若是从这里出现,便没有退路,只能一举冲过山谷。

    唐军早在这里设下了埋伏,等到吐蕃军队大部进入山谷,就推下山石,阻断他们。

    荀冉前往山谷视察,王勇封随侍左右。

    见唐军皆住小帐,荀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几日便先委屈一番弟兄们,等到战胜了吐蕃,某再好好设宴庆贺一番。”

    王勇封嘿嘿笑道:“别的东西都无所谓,这军功可得给弟兄们记上一笔。谁不知道陛下最痛恨的便是吐蕃蛮子。若是谁能够割下吐蕃将领的级,说不准就能封个万户侯呢。”

    荀冉虚踢了王勇封一脚笑骂道:“你倒是真仗义,还没开战呢便先替那帮兔崽子邀功了。也罢,某便答应你,如果他们谁真立下大功,某便在呈递朝廷的奏报中替他多美言几句。”

    荀冉的话如今当是举足轻重。

    他只轻描淡写的在奏疏中夸奖了阮安忠义,皇帝便褒奖了阮安,并封其为云麾校尉,加封定襄县男的爵位。

    这一来阮安便是野鸡飞上梧桐枝,成凤凰了啊。

    如今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荀冉的褒奖,因为这便意味着他们能在陛下面前有露脸的机会。

    “末将便替弟兄们先谢过荀将军了。”

    “少耍嘴皮子,芦苇荡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荀冉笑骂了一句,复又严肃了起来。

    野狐谷虽然险要,但若是吐蕃人遭到了伏击,还可以撤退到附近的池沼。

    那里有一大片的芦苇荡,只要人钻进去,根本就不可能找得到。

    “荀将军你就放心吧,弟兄们早就布置好了。那些吐蕃蛮子本来就不谙水性,他们不进芦苇荡还好,若是他们进去了,便把他们煮成鸭子包给荀将军!”

    “是旱鸭子进热汤,白跳吧?”

    二人相视一笑。

    荀冉拍了拍王勇封的肩膀道:“勇封啊,你这年纪也不小了,我也得为你考虑考虑。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姑娘,等大败了吐蕃人我给你说项说项?”

    。。。。。。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泽() 
求订阅,求订阅

    听到这里,王勇封面颊登时涨的通红。

    他连连摇头道:“荀将军这是说的什么话,俺老王是啥人将军你还不清楚?俺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莽夫汉子,连字都认不全,有哪家的姑娘能看上我?”

    荀冉白了他一眼道:“我不许你这么贬低自己。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若是人人都去吟诗作赋,舞文弄墨,谁来扛着刀枪保家卫国?没有你这样的汉子,咱大唐怎么可能打下这么辽阔的疆域?美人哪个不爱英雄?你听我的,只要我替你说项说项,保准媒婆把你的府邸门槛踏烂了。”

    “我,我。。。。。。”

    若是放在以前,王勇封还可以用荀冉未成家推脱过去。

    可是现在荀冉已经与梅萱儿成婚,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王勇封若再拿荀冉做挡箭牌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年龄的事情。大老爷们的年纪便是大些又有何妨,男人们年纪越大越有魅力。”

    荀冉经常会说一些王勇封听不太懂的话,这他已经习惯了。细细听来,荀冉这话说的倒真是有道理。

    王勇封虽然面颊通红,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男人谁不想左拥右抱,妻妾成群。

    但更多地还是得讨一个好生养,能过日子的婆娘生娃续香火。

    尤其是像王勇封这样出身贫寒混行伍的汉子,所得的一切都是靠真刀真枪拼来的,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持家打理上下的贤内助,而不是附庸风雅每日涂装抹粉勾搭汉子的富家小姐。

    想通了这些,王勇封也有些期待了。

    这一仗后,他怎么也能累积不少军功,到时升到旅率是肯定的事情。若是有荀冉牵线搭桥,说不准真能娶回去一个不错的婆娘哩。

    “嘿嘿,这俺就先谢谢荀将军了。”

    “咱们俩还说什么谢!”

    便在二人有说有笑之时,有斥候纵骑来报,说在十里外发现了大量吐蕃军队。

    但是吐蕃军并没有向野狐谷的方向来,而是直接奔向了芦苇荡。

    荀冉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惊讶,忙问道:“你可看清楚了?吐蕃人当真直接奔向了芦苇荡?”

    那斥候连连道:“某怎么敢扯谎,荀将军,他们至少有三万人,我怕大泽那里的弟兄们抵挡不住啊。”

    荀冉摆了摆手示意斥候莫要再说,让他静下来好好思考一番。

    原先他认为吐蕃军队肯定会取道最近的野狐谷,故而选择了将主要兵力布置在这一线。至于不远处的芦苇荡,荀冉只留下了五千余人,命他们埋伏在大泽之中,将可能潜入的吐蕃败军剿灭。

    如今看来,肯定是吐蕃人得到了情报,这才会舍近求远,舍易求难改变了行军路线,选择从池沼进发。

    虽然知道肯定是出了内鬼,可荀冉现下却是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查清消息是谁透漏给吐蕃人的,只能暂且压下,去调配兵力驻防大泽一线。

    王勇封攥紧拳头道:“这帮蛮子还真是狡猾,居然想要从大泽横渡。俺听说那里都是泥巴,一脚踩下去就会深陷。只有靠近芦苇荡的河道能够行船,难不成他们造好了船只打算渡过去?”

    王勇封的这番话提醒了荀冉。

    此前荀冉一直认为大泽一代尽是泥沙,不宜行军。故而才会笃定吐蕃人会从野狐谷行军。可如今看来,吐蕃人如果能够提前准备好船只,甚至会比走野狐谷来的更快。

    “是某失策了。这样吧,你且先带一万五千人前去大泽驻防。剩下的兵卒便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荀冉虽然没有明说,但明显还是不放心。

    天知道狡猾多端的吐蕃人会不会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回来,若是将全部兵力布放在了大泽一线,岂不是有可能让吐蕃人平白捡了便宜。

    见吐蕃人这次行军的路数与上次乞力罗赞猛攻姚州有很大不同,荀冉已经断定吐蕃军中有高人指点。

    军师这种东西作用虽然不似后世演义中那么夸大,却又是不容小视的。

    相同的兵力,不同的行军路线,其最终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从这次吐蕃的反应来看,恐怕三丈原那里也不可能轻易应付了。

    荀冉只希望孙五能够随机应变一些,不然很可能让吐蕃军中这个隐藏的高人钻了空子去。

    兵者诡道也,只是荀冉不曾想到竟然会被吐蕃人在这个时候摆了一道!

    。。。。。。

    。。。。。。

    在距离野狐谷不远处的大泽,五千名唐兵由刘德统领,分驻五个河口。

    大泽深处便是芦苇荡,芦苇天然的把这片池沼分成了几片。

    虽然其中河道纵横,河口众多,但沙洲分割开的主要河口也就是五个。

    唐军埋伏在这五个河口两侧,若是有吐蕃溃军来到,便可以一举将其歼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德命所有军卒用芦苇掩饰身上甲胄,并尽量匍匐在芦苇丛中,未得将令不得发出任何异响。

    严苛的军令换来的是整齐的军容,整只军队在大泽芦苇荡中趴了半天,都没有一句怨言。

    便在这时,距离刘德不远处的一处河道弯角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匍匐在芦苇丛中的唐军纷纷屏住了呼吸,一些年纪轻的娃娃兵甚至抽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弩机,手指已经扣在了扳机上。

    手弩的射程比弓箭要远,但每支弩箭都极为珍贵,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

    带到船头转过河口,众人方是松了一口气。

    “是荀将军和王副将!”

    一名芦苇丛中趴着的军将低声道,刘德顺着望过去见果真是荀冉着实有些惊讶。

    “这是为何?”

    荀冉和王勇封此时不应该率军驻扎在野狐谷,等待吐蕃人的主力抵达吗?怎么他们也坐船进了大泽?难道他们在野狐谷败给了吐蕃人,逃到了这里?

    不可能,荀将军勇冠三军,足智多谋。有他在一旁指挥,吐蕃人便是玩出花来也不可能取胜。何况野狐谷易守难攻,荀将军怎么可能让他们冲过来?

    想到这里,刘德稍稍安心了一些。

    。。。。。。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擅战者擅谋() 
求订阅,求订阅!

    在刘德看来,这个计划本就是万无一失。

    吐蕃人虽然马战骁勇,但不谙水性。只要把他们从野狐岭引到大泽之中,唐军没有一丝一毫落败的可能。

    擅战者擅谋,荀将军就是这么一个擅谋的人。唐军有他的谋划,本就是旱鸭子的吐蕃人更是没有任何机会。

    可是荀将军此时不是应该在野狐谷督战,阻击吐蕃人并把他们引到大泽中吗?

    他还顾不得发问,荀冉便急忙冲他挥手。

    船还未停稳,荀冉便一个箭步跳上岸来。

    “刘德,快快命军士做好准备,吐蕃人就要来了!”

    刘德闻言心中大喜。

    看来荀将军已经在野狐谷大胜吐蕃军,这些溃军慌乱之下一股脑的扎进大泽来。

    不过这些事荀将军派一个亲随来通知即可,何必亲自前来呢?

    “荀将军,吐蕃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您且看末将如何把他们全歼于此!”

    刘德拍着胸脯作保,直是豪气干云。

    荀冉连连摇头道:“不是溃军,吐蕃人根本没有去野狐谷的打算,看来是我们估计错了。刚刚有斥候来报,说在十里外发现了吐蕃主力,他们现在正全力扑向大泽。”

    “什么,荀将军说吐蕃人直接向大泽而来?他们有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