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霸业-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子!”

    刘德见自己的亲兵身亡,悲痛欲绝的冲上前来,将长枪刺穿了吐蕃百夫长的锁子甲。

    那吐蕃百夫长难以置信的盯着刘德,显然没想到唐军中还有如此勇武之人。

    吐蕃军队的甲胄配备相较于唐朝军队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寻常军卒根本就没有甲胄护身,最低一级的军官着皮甲,百夫长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着锁子甲。

    但即便是锁子甲也无法抵御长枪、长矛、马槊等长兵器。

    而唐军便是最低级的士兵也配备了两档铠,精锐部队更是有明光铠这样的极品甲胄。

    装备的差距在这时候很好的体现了出来,那百夫长牙齿打了打颤便轰隆一声跌倒在地。

    “虎子!”

    刘德一把抱住虎子的尸体,不甘的用双手揉着他的脑袋。

    虎子不光是他的亲兵,还是他的胞弟。

    大唐军队有制度,一家需出一人服役。

    这实际上是皇帝陛下体恤民情的一种表现。毕竟普通农户家总得留下一个小幺防老,若是全部征兵了去,战场之上刀枪不长眼,若是出现什么意外,普通人家就很有可能绝户。

    由于刘德出来的早,已经在军中混的有头有脸,故而他想帮衬着胞弟刘虎子一把。这便强行说服了自家阿爷,娘亲,将刘虎子带到了军中。

    开始的几个月事情发展的很顺利,刘虎子跟当年的刘德一样吃苦耐劳,很快就得到了队正的欣赏,在训练中重点指导了一番。

    加之刘德的身份地位,刘虎子的前途十分远大。

    后来荀冉进入左千牛卫,利用个人魅力征服了刘德,刘德也下定决心跟着荀冉闯出一番天地来。

    后来荀冉被皇帝陛下封为剑南道节度使,刘德也理所当然的跟着荀冉来到益州,成为了荀冉的一名心腹。

    从旅率直接升为游骑将军,这可是刘德之前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既然入了行伍,就要觅得马上封侯,不然混混噩噩的混日子,有的恁意思。

    成为游骑将军后,刘德理所当然有资格组建一只自己的亲兵队。刘虎子被选入亲兵队后直是分外欢喜。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可以和自己的大兄有时间相处了。

    本来日子越过越好,刘德是打心眼的高兴。寻思着等过些日子替刘虎子找一个好生养的媳妇,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可谁曾想,谁曾想今日刘虎子竟然惨死在吐蕃人的刀下。

    “啊,啊,啊!”

    刘德仰天长啸。

    一番悲恸长啸后,他将刘虎子的尸体放下,抽出横刀奋而继续杀敌。

    芦苇荡一时间变成了绞肉场,无数断肢残臂飞闪而过,吐蕃人的人头,唐军的人头随处可见。

    双方皆是杀红了眼,不接受任何性质的求和。

    一名吐蕃百夫长被几名唐军校尉围到了死角,自知无法突围,那百夫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几名唐军校尉却是毫不动容,挥刀便向吐蕃百夫长砍去。

    瞬间那百夫长便被乱刀剁成了肉泥,死状极为可怖。

    “杀光吐蕃蛮子,不接受投降!”

    刘德奋力高呼着,他要替虎子报仇,他绝不接受投降!

    荀冉在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不时弯弓搭箭将企图近身刘德的吐蕃士兵射翻。

    两世为人,他自然能够理解刘德此时的心情。

    但作为一个男人,便要独自将这一切扛在肩上,不能随意的放弃。

    他当然可以率玄甲亲卫一拥而上,但他更希望刘德靠自己发泄心中的怒火。

    这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别人代替不了,更无法帮助他成长。

    荀冉能做的便是保护刘德在发泄的过程中不至于有生命威胁。

    十几名吐蕃军士被唐军围到了岸边,还没来得及咒骂便被弩机射成了筛子。

    在这个距离弩机的冲击力实在太过恐怖,巨大的冲击力将吐蕃军士钉死在石块上,鲜血喷撒了一地。

    荀冉见情况差不多已经得到了控制,便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的亲卫队出击收割最后的人头。

    一军主帅首先要做的便是不与下属抢功。

    故而他一直选择让手下将士自由发挥,能够割下多少敌军士兵首级,能够累积多少军功便全看他们自己的。

    不过这一切建立在唐军已经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虽说慈不掌兵,但荀冉毕竟是两世为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家袍泽弟兄去送死。

    但当兵就是在刀口上舔血过活的,荀冉也不可能将所有人护卫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杀光他们,一个不留!”

    荀冉目光冷冷的扫过所剩不多的几百名吐蕃士兵,声音冰寒的让人发抖。

    这句话也断送了吐蕃士兵最后的希望,他们像野兽一样的冲向数倍于自己的唐军,顷刻间被剁成了肉泥。

    荀冉转过身去不再看唐军士兵挥刀割首级的场景。倒不是他害怕,而是这样的场面见得实在太多了,难免有些麻木。

    而领兵的将领最忌讳的便是麻木。

    他要让自己时刻保持一股新鲜感,对生存的渴望不容或缺。

    。。。。。。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荀冉收徒() 
求订阅,求订阅

    荀冉在大泽一役歼灭了吐蕃三万精锐,可谓重创吐蕃。

    经此一役后,吐蕃人已经没有了继续跟唐朝叫板的实力,理所当然的放弃了继续攻伐剑南的计划。

    吐蕃赞普是个识时务的人,当即换了一副嘴脸,命特使前往长安求和。

    当然在此之前,荀冉呈上的大捷奏表早已呈递到大明宫紫宸殿中。

    当今皇帝陛下本就是个英明神武的领袖,所谓英明神武换句话说就是好大喜功。

    皇帝陛下虽然已经贵为天可汗,但其实这个名头多少有些虚。

    看看那些入长安参加大朝会拜见天子的番邦,除了已经被灭国的波斯,几乎找不出一个大国。

    西突厥人刚刚和大唐大战过,如今划碎叶分治,自然不可能对唐朝俯首称臣。至于高句丽,自打前隋起便是一根啃不动的硬骨头。

    隋炀帝三伐高句丽,最终败掉了大隋基业,成了亡国之君。

    当今天子自然不想倾举国之力去啃这么一块硬骨头,所以只要高句丽不太过分,皇帝陛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至于其余奚族、契丹族、室韦族则都是一些小部落。这些部落在之后或许会成长为横扫亚欧的超级部族,但那都是后话,在唐朝他们绝对不可能和突厥、回鹘相比。

    再就是西南了。

    南诏一直是个令皇帝陛下头疼的问题。

    这个并不算但也不能算大的国度对唐朝的态度几经反复,并最终投入死敌吐蕃的怀抱。

    这次南诏与吐蕃联合侵扰剑南便是看准了时机,若不是荀冉料事如神,在野狐岭与大泽一线部署了重兵,真会被他们绕过去直取益州。

    皇帝陛下是个恩赏分明的圣人,荀冉不仅擒获了南诏国主,还痛击了进犯的吐蕃人,端是为大唐朝廷出了一口恶气。不过荀冉年纪轻轻却已经贵为护国公,剑南道节度使,可谓位极人臣。再行封赏,那可就得是封王了。

    自古异性封王可没有什么好下场,荀冉活的好好的,自然不想去触这个霉头,当即谢绝了皇帝陛下的美意。

    皇帝本就是做做样子,也乐得荀冉拒绝。

    最后英明的天子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那便是允许荀冉将家眷接到剑南。

    这个恩赐说大不大,但说小也却是不小了。

    要知道大唐祖制不允许驻守边防的大将携带家眷,为的便是防止他们造反。

    虽然这一招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但大多数的武将心里还是会有所顾忌。

    不是所有人都是人渣,只要对亲眷有挂念,武将的头上便悬着一柄长剑,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皇帝允许荀冉将亲眷接到剑南,等于是传递了两个信号。

    其一自然是对荀冉绝对的信任。这一点,长安城中的老妪,总角孩童都能看出来。

    其二便是告诉荀冉,他的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皇帝能够把荀冉的亲眷送到剑南,自然也有办法将他们再掳掠回长安。

    这是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自信,只要这个天下还姓李,皇帝便有这份自信。

    不过荀冉却是不会去管这许多,能够与梅萱儿重聚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大喜事了。

    人得学会知足,不然若是当了节度使想当王爷,当了王爷难道还要造反当皇帝吗?

    荀冉不是一个野心膨胀的人,自然不会主动去造反当皇帝。至于之后会不会被逼的造反,那是另外一回事,荀冉现在也不愿意去想。

    遇到一个好皇帝是一件幸事,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才是王道嘛。

    不然若是弄得双方都剑拔弩张,又是何苦呢。

    当然,此恩旨一出免不了御史台的言官又会参奏荀冉。荀冉便是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这是晋王在从中授意,不过眼下晋王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圣倦也大大降低,荀冉完全不用担心。

    相反,荀冉有些担心的是太子。

    太子殿下虽然也写了一封私信称赞了荀冉几句,但荀冉明显能够感受到太子态度的冷淡。

    感情是骗不了人的,当一个人虚情假意的时候便是笔墨间都会透漏出痕迹。

    荀冉两世为人,虽然不敢说阅人无数,但吃过的盐也不是太子这样的小屁孩可比的。

    眼下的情形十分微妙,作为皇帝自然是愿意看到太子和荀冉关系疏远的。

    这样他便可以居中调停,随时干预。不管最后荀冉和太子是合是分,对于皇帝陛下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替天子牧守一方从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毁誉参半荀冉倒是不怎么在乎,他只在乎自己在意的人能不能够顺心的生活。

    梅萱儿如今成了他的妻子,将来他们势必会子孙绕膝,这些都是荀冉在意的东西,他不允许任何人去破坏。

    期间蜀王李秀倒是邀请荀冉到府中作客了几次。

    对这位老朋友,荀冉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这人虽然说不上仗义,但也不是背后捅刀子的小人,可以说几句心里话。

    李秀最近迷上了临摹字帖,听说荀冉有一副绝品兰亭序摹本,自然厚着脸皮求上门来。

    荀冉那副兰亭序摹本本是为了整垮独孤家做的诱饵,最后独孤家没来得及整垮,倒是把摹本省下来了。

    白白从王维手中赚了一副绝品,荀冉自然很是得意,却不曾想转眼间蜀王李秀便凑了过来。

    荀冉虽然对字帖也十分喜爱,但却对王羲之并不怎么崇拜,索性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字帖让给了李秀。

    蜀王得了字帖也是心情大好,决定让幼子李逍拜荀冉为师。

    蜀王李秀的世子和荀冉差不多年纪,可幼子却是小了许多,只有八岁。

    八岁的年纪便是在唐朝也说不上年长。

    小王爷虽然已经有人开过蒙,但却并未行过正式的拜师礼。

    在蜀王李秀的安排下,荀冉稀里糊涂被小王爷拜了师。荀冉这下可好,虽然不能做帝王师,但好歹也做了一回王爷师父过了把瘾。

    己为人师,荀冉自然要多多考虑一些。只是该教小王爷些什么呢,帝王之术,经纬之略肯定不是适合他的。

    荀冉真的很忧伤啊。

    。。。。。。

    。。。。。。。

第二百五十章 小正太李逍() 
求订阅,求订阅

    与世子的少年老成不同,小王爷李逍是个彻头彻脑的虎小子。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蜀锦袍衫,荀冉真认为他和普通农户家的淘气小子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要做师父自然要有师父的样子,荀冉特地换了一件藏青色长袍,又戴了僕头,得亏下颌没有留有三缕长髯,不然真是一副西席先生的样子。

    不过有了教书的样子,教什么可不是一件容易决定的事情。

    要知道李逍再怎么调皮也是小王爷,是皇室子孙。

    荀冉两世为人,优势却不是那些经史子集。他的优势毫无疑问是视角的宽广和高屋建瓴般对局势的理解。

    换句话说在唐代有本事有学问的人多了,真正出将入相的有几个?

    在大唐官场上混,最重要的永远是与人相处的本事。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讲的便是如此。

    不过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显然不需要太过提防,荀冉发愁的是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点。

    蜀王府荀冉曾经路过一次,但并未进去过,这次得蜀王盛情相邀,荀冉总算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