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龟兹镇以前本就是安西都护府府治,后来为了表明安西对抗西突厥的决心,程昱武才上报朝廷,将府治迁至碎叶。故而碎叶城被突厥人攻破后,程昱武毫不犹豫的将龟兹重新定为安西都护府驻地。
龟兹本是佛国,唐军在龟兹原国址建镇后除了加强军事部署,并未刻意改变其百姓信仰。故而走在龟兹的大街上,会发现很多穿行的僧尼。这些僧尼与粟特人、葛逻禄人、乃至安西军士的家眷都相处极好,未曾爆发过什么矛盾。
大唐的羁縻统治政策在龟兹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行,营造出胡汉一家的景象。
相较于繁华雄浑的长安城,龟兹的规模要小上不少。因更强调军事意义,龟兹将最紧要的资源留给了军队。
军营建在城南,紧靠着城门。
宋高在大都护程昱武一行的陪伴下打马从城北的都护府而来,一路并未作停留。
到了军营前,众人轻踢马凳跳下,将马匹交给上前挽缰的军卒。
程昱武侧出身位,单臂延请。
“阿翁请。”
宋高也不客气,挥了挥衣袖率先走上前去。
程昱武跟在他身后,冲身侧王师古使了一个眼色。
王师古点了点头,立刻小跑着走向军营另一侧。
此时的龟兹军营中,满是挥汗如雨砍杀演练的军士。
喊叫嚷骂声不绝于耳,甚是纷乱。
宋高虽是阉人,但毕竟是天子近臣,整日在大明宫中养尊处优,哪里来过军营。
但他自己作出的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反悔。
那些军卒见程昱武来了,纷纷停下来冲程昱武抱拳行礼。
程昱武微笑着点头致意。
“大都护,这安西军平日里便是这般训练的?”
宋高皱着眉头朝那些被汗水浸透衣衫的军卒点了点,心中生出一股厌恶。
程昱武不知宋高这么问是何意,试探着问道:“这只是平日里演练的基本招式,还有陌刀步阵、长枪步阵等更为重要的阵势会单独演练。”
宋高奇道:“陌刀阵?某在长安时便听人说起过,听说这陌刀足有一人长,挥起来连战马都能拦腰砍断。不知某说的可对?”
程昱武点了点头:“阿翁所言非虚。这陌刀队是我安西军中精锐,对西突厥、吐蕃几次重要战斗都派上了大用。不过陌刀阵要配合轻骑兵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呦,那某定要瞧上一瞧,不然回到长安圣人问起来,某连陌刀步阵都没见识过,岂不是要闹了笑话。”
程昱武既然领宋高来了军营,便做好一切准备。这陌刀阵虽然神秘,但宋高是中使,让他看上一看也不碍事。
“阿翁,这边请!”
“大都护请!”
二人一番虚让下穿过几处牛皮篷布搭起的大营,来到一处空旷的演武场。
程昱武拍了拍手,立时便有一队军卒手持陌刀列队站好。
这些军卒身高足有七尺,个个身材壮硕,手持齐人高的陌刀直是威风凛凛。
程昱武高喝一声,冲身侧亲兵道:“传我将令,进!”
那亲兵抱拳领命,取来一只赤色小棋奋力挥动。
那些列队站好的军卒纷纷将陌刀举起,朝前方挥去。
宋高吸了一口气冷气。
这些军卒站的极近,但他们挥动陌刀时几乎没有犹豫,只管向前砍去,这得是一起合练多久才能养成的默契和信任啊。
“收!”
亲兵举起另一只黑色的小棋,那些陌刀手纷纷将挥出的陌刀收了回来。
“进!”
一番命令下,陌刀手将手中利刃划过一个美妙的弧线,奋力朝前挥去。
令行禁止,绝对的服从,这便是安西陌刀队的要求。
毕竟在战场上,一刻的犹豫和分神带来的都是毁灭性的后果。
“程大都护,这些军士战时也是这般穿戴吗?”
宋高见这些军卒皆只着一薄衫,好奇问道。
程昱武笑道:“让阿翁见笑了。这陌刀队身负绞杀敌军骑兵的重任,所着皆是明光铠。”
宋高心中一惊。这陌刀已是极重,加上这明光铠,这陌刀队的军卒得有多大气力啊。
“阿翁可还满意?”
宋高道:“难怪安西军所向披靡,原来是有陌刀队这样精锐的军队。不过,这些军卒中似乎有不少胡人啊。”
程昱武心中一沉。该来的还是要来,宋高果然又绕了回来。
他赔笑道:“阿翁有所不知,陌刀极重,寻常人举起都是问题,更不要说挥动自如,杀阵杀敌了。这些胡人大多身材健硕,气力非凡,由他们组成陌刀队是再合适不过了。”
宋高听后却是摇了摇头:“程大都护这话某可不敢认同。胡人力气非凡,我大唐男儿就难道全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辈吗?程大都护这么说,难不成是认为我大唐儿郎不如胡人?”
程昱武叹了一声:“阿翁,程某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我安西军本就兵力匮乏,要从有限人选中选出足够适合编入陌刀队的军卒实在不容易,程某这才起了招募胡人的心思。”
宋高冷冷一笑,心道好一个程昱武,终于肯承认招募胡人是无奈之举!
“这便是程大都护你的不对了。既然招募胡人是无奈之举,便要想好对应之策。胡人非我族类,便是要用也要慎用。程大都护为何不把这些胡人单独编为一营,加以区分监视,而是混编入安西军?”
他这一番诘问可是把程昱武逗乐了。
胡人非大唐族类,当然不能按照唐人军卒对待。但正是如此,才不能让他们抱团。将他们混编入唐军之中,这样便是他们有异心,在绝对多数的汉家儿郎面前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这宋高没有领过兵,竟在此胡乱评说,真是笑煞人也。只是他又不能如此跟宋高解释,只得点了点头:“阿翁所说的,程某会考虑的。”
宋高以为自己说的在理,得寸进尺道:“其实某也不过是给程大都护提个醒。具体排兵布阵还得程大都护自己去安排。罢了罢了,今日某也看的够了。程大都护不是说要给某接风洗尘吗,咱们便回都护府罢。”
。。。。。。
。。。。。。
第八十二章 南诏隐患()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啊!)
长安城,终南山,辋川别业。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荀冉初次来到大唐已经一年有余,有些记忆变得模糊起来,有些事情却仿佛初次发生一般,清晰的印在少年脑中。
阮千秋、王维、李贞、卢仲臣、常子邺。。。。。。
呼!
王维端着煮好的新茶来到荀冉近前,笑道:“怎么,徐之兄才来山里清修几日,便想念长安城中的红尘紫陌了?”
荀冉与王维已是相熟,也不拘束,淡淡道:“荀某心性不似摩诘兄洒脱,到底还是俗跟未褪,尘缘未了。让我像摩诘兄这般吃斋念佛,荀某真是做不到啊。”
王维将茶末刮干净,为荀冉和自己各冲了一杯茶水。
“徐之兄误会王某的意思了,王某并不是让徐之兄像王某一样信佛,而是希望徐之兄能够抽身出来,多研习下兵法,分析下边关形势。”
王维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荀冉有心搭上安西军这条线,故而常去安西进奏院向陈善、卢钰二人学习兵法武艺。但这些东西由老将们讲出是一回事,变成自己的东西又是另一回事。荀冉并不缺兵法相关的知识储备,缺的是自己对兵法的理解。
长安城那种纷繁嚷闹的地方,显然不利于理解兵法奥义,研究边关形势。故而王维才希望荀冉能够多来终南山修养,利用空闲时间思考学习。
“摩诘兄所言在理。”
这些日子荀冉并不好过。高适离开长安后不久,晋王一派的御史台官员便上了奏表,参奏崖州商贾与州县官员狼狈为奸,侵吞海盐税金一事。
这件事情一时间成了朝野热议的话题,那些原本支持让利于商,换取军饷的朝臣个个羞愧难当,抬不起头来。而那些原本反对将海盐晒制权力下放给商人的朝臣,则是得理不饶人,吐沫星子都快喷到同僚脸上了。
荀冉作为崖州荀家的大房长子,自然也成了那些朝臣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这件事情发展至此,便是太子想要袒护荀冉,也无从下手。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崖州诸官吏,至于涉案的崖州三大家族则被取消了海盐晒制权。
太子为了保护荀冉,向皇帝上奏,请天子降恩,允准荀冉入终南山清修。
荀冉这也算因祸得福,落了清闲,得以在终南山这等人杰地灵的地方好生休养一番。
终南山除了佛寺众多,还有一处鬼谷学宫,讲授的是经略之术。
荀冉倒也有些兴趣,便去听了几次。但不知那些讲师是哪里来的方士,讲的尽数是些经天纬地的奇诡之谈,荀冉一笑置之,索性便来辋川别业找王维小聚了。
“还是摩诘兄对我好。”荀冉对王维赠予的地图十分感激,这东西平铺在书房之中,占据了整整半间屋子。大唐所有州县,包括各藩镇边关都有明确的标识,看起来一目了然。
荀冉每日除了读些兵法,剩下的时间都会花在研究地图上。
纵览地图,大唐直是外敌换伺。
东北有契丹,北面有回鹘,西北有突厥、大食,西南有吐蕃、南诏。
大唐为了应对如此之多的强敌,不得不在边关广置藩镇,以藩镇为屏障拱卫中原。但这样做的坏处就是藩镇会尾大不掉,成为巨大的隐患。历史上唐朝由盛转衰便是因为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谋反,虽然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带领下唐军收复了两京,但至此以后大唐王朝却是苟延残喘,再无一丝盛唐气象。
荀冉如今身处的唐朝,看似强盛,却面临与历史上李唐相同的问题。
老实讲,荀冉并不认为募兵制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既然土地兼并导致府兵制名存实亡,为了保持绝对的兵力,适当的募兵也是必须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藩镇的权力,毕竟节度使兵、财权兼有,简直跟土皇帝没有什么区别。
出于历史的惯性思维,荀冉首先关注的自然是幽燕一带,好在此时大唐东北的形势还较为安稳。至于西北,有万人敌程昱武在,相信突厥人也不会占到什么大便宜。更何况,不日晋王便要作为特使前往安西,颁布推恩令,授予西突厥可汗的弟弟阿史那思啰靖和可汗的头衔。一国不容二主,如此一来西突厥必定会土崩瓦解。
至于吐蕃,似乎自大非川一战后已经呈现出不可逆的衰败态势。
而现在还蛰伏的回鹘,似乎并没有与大唐争霸的念头。
至于南诏,南诏。。。。。。
荀冉的目光落在了这个与大唐剑南道接壤的小国上。
老实讲,南诏这个小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其国力与吐蕃、突厥更是完全不可比拟。但便是这样一个小国,给大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历任剑南节度使最头疼的问题便是南诏的反复。南诏几次降唐又几次反叛,与吐蕃人相互勾结一起攻陷西蜀,不知劫掠了多少财物、女子。
西蜀虽然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但也经不起这么多磨难啊。
皇帝陛下曾有意征伐南诏,一举将这个心腹之患铲除。可南诏人甚是狡猾,充分利用了地形的优势。每当大唐军队征伐之时,他们便躲入深山之中。唐军不熟悉南诏地形,总会被敌军分割蚕食。
南诏人就像一群饿狼,只要唐军有落单的部众,他们就会扑上来一阵撕扯。。。。。。
大唐军队几次失意而归后,民怨沸腾,皇帝陛下不得不暂时放下征伐南诏的心思,接受了南诏国君称臣的请求。虽是称臣,实际上南诏从未向大唐进贡过。在南诏国君任免一事上,大唐更是毫无话语权。
“南诏,似乎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啊。”
荀冉幽幽一叹。
“摩诘兄,你看这里!”
荀冉在地图上点了一点。
“此处道路险峻,剑南道的军队根本无法驻扎,若是南诏国君派出散骑从此处切入,嘶。。。。。。”
这样简单的问题,既然自己想到了,南诏人便没有理由想不到。
王维眉头紧皱:“徐之兄,我们要不要写上一封奏疏,递交给陛下?”
荀冉点了点头:“如此,最是稳妥。”
。。。。。。
。。。。。。
第八十三章 试探()
(推荐一本朋友的新书,轻语江湖的《辅国权臣》,有历史武侠味道的江湖故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至于本书,正渐渐展开,还希望大家多多收藏,投些推荐票!)
写奏疏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