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品。
此事过后,萧去病力大无穷的形象不胫而走。在这之前,很多安西军只以为萧去病是个靠关系的小白脸,自此以后无论安西军还是葛逻禄雇佣兵,无人敢再对萧去病有轻视之心。
同时这件事也一下折服了葛逻禄部雇佣兵,每个人都都对他十分尊敬。输了三支金雕雕翎箭的阿米尔江反倒更加用心教授他箭术,毕恭毕敬。萧去病用心学习,进步飞速。几个时辰之后,在飞驰的战马上,他连发三箭,箭箭射中路旁一百多步的一棵胡杨树。心里笑道:“就说是箭的问题吧”
天快黑的时候,大军开始扎营,整个场面既热闹有忙碌。葛逻禄叶护顿毗伽立在刚搭好的大帐前,对身边的问道:“打探清楚了吗?那个跟阿米尔江学习射箭的白面书生模样的少年郎,是什么底细?”
“只打探到,此人名叫萧去病,字辅臣。是高副都护的义弟,大约十天前随高副都护来到安西。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会不会是朝中贵人的子弟,送到安西来历练,立军功的?”
“有这个可能。”
顿毗伽沉吟许久,道:“若真是如此,倒要对他殷勤一些才是。”
正当顿毗伽等人对萧去病的身份猜测不已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则是让他们更加看不懂了。
皇帝的圣旨到了!
“诏曰:封萧去病为寿昌县侯,实封五百户,见圣旨即刻随天使进京面圣,不得迟延!”
乖乖,这么年轻就封县侯,所有的人都露出羡慕,嫉妒的表情。而且圣旨还要他即刻入京面圣,想来到时候还有赏赐。这个萧去病到底什么来历?不但得高中丞如此看重,认为义弟,现在又得皇帝如此宠信?
周围的人羡慕,热切得恨不得以身代之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跪在地上接旨的萧去病此刻正郁闷非常!
第二十五章 树敌()
三军肃然,静静地看着躬身接旨的萧去病,萧去病一动不动,既不接旨,也不谢恩,一脸沉默。
很多安西军士已经为他着急起来,到底是太年轻,兜不住,猝逢大喜之下,竟然高兴傻了,连接旨谢恩都忘记了。
高仙芝也在替萧去病高兴,辅臣此次归京,定然得到皇帝宠幸重用无疑了。虽然他是唯一知道内情的人,按萧去病自己所说,他此次下山,为的就是帮助自己打赢河中之战。不过,他认为萧去病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知道了大食的内情,河中形势的详细情报,又有了五雷天心正法这个秘密武器,这河中之战,自己再无可能会败!
此时此刻,萧去病想的也是同样的事,这次高仙芝出征河中,一定能赢吗?他的带兵和挥能力,自己是毫不怀疑。但是还有葛逻禄和蛇牙这两个大的变数,鬼知道到时候会生出什么变故。
萧去病心中苦笑,当初虚言要献宝皇帝,只是为了取信高仙芝,让他能听自己把话说完,谁想得到李隆基竟会此心急?就算是对我好奇,难道就不能等几个月,等我从河中战场回来再说?
与第一天见到高仙芝的时候不同,那时候的萧去病只想安身立命,抱一条粗大腿,好在大唐混下去。然而现在的萧去病已经不满足于这个了,如果还想抱大腿,谁有李隆基的大腿粗?可是现在心心念念想着的却只有:亲身参与到重大历史事件中去,在自己手中,亲手将历史走向改变。
机会就在眼前,河中大乱方平,人心未定,昭武九国被大食压迫惨了,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大唐入主河中,驱逐大食势力的最好时机!鬼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高仙芝怎么会大败而回,损兵折将?萧去病每次读史,看到这一段,都是扼腕叹息。现在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怎能突然退出!
况且这也不是仅仅是个人遗憾问题,更是民族气运问题。在另一个时空,大唐非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入主河中,怛罗斯之战战败后,汉文化再也没能辐射到西域,千年之后,这里已是伊斯兰。更为悲剧的是,怛罗斯一战,安西军精锐尽失,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封常清只能带着几万洛阳新募之兵去平乱。
河中之战,这次绝不能败!
现在跟着传旨人回去,无非是做个幸进之人,讨好皇帝,然后获得大量赏赐,住大宅子,娶几个老婆,荣华富贵。可是这样一个身份,想要有所作为,却是难上加难。而四年之后,就是安史之乱。
而现在,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参与河中之战。有自己这个先知先觉的后世之人给高仙芝做参谋,安西军的胜算总是要更高一些。而且自己现在已经跟葛逻禄人打得火热了,自己亲自盯着他们,也能更放心一些。多保存一些安西将士,到时候安禄山造反,也就多一分平乱的力量。
还有另一方面的意思,大乱将至,只能靠武力平定。统领大军,征战四方,平定天下,正是萧去病最大的理想。这次跟随高仙芝征战河中,未尝没有向高仙芝学习怎么带兵打仗的想法;同时还可以建立功勋,作为日后崛起的政治资本。如果现在转身离去,不管此战胜负如何,萧去病都会有遗憾。
胜了,萧去病失去一次学习观摩的好机会,失去一次建立功勋的好机会;败了,萧去病会一直这样想,如果当初我不走,说不定就不会败,这会成为萧去病一辈子的心魔,一辈子纠缠自己。
萧去病许久没有回应,围观的众人都焦急万分,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
传旨的宦官也急了,面色变得相当难看,有些不耐烦道:“萧侯,接旨啊。”
这死太监的声音又尖又细,语调阴冷,听的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萧去病一下被惊醒,抬头就看到宣旨太监那张阴阳怪气,满脸不豫的脸色,像谁欠了他几万贯钱没还一样。萧去病的火气一下也爆发出来了,你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他一下做了决定,索性站直身子,豁出去了:“这旨我不接。”
传旨太监目瞪口呆愣在那里,他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声音颤抖道“什么,你敢抗旨?”
萧去病脑子里各种念头转得飞快,关键时刻,灵台一阵空明。他想起在汉唐也有很多不接圣旨的例子,最后也都没事。唐朝不同于明清,皇权不是很大,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很多时候也相对平等,像是朋友。比如魏征就多次当面给唐太宗提意见,唐太宗也只能笑呵呵耐心听他说完,为此还憋死了一只猎鹰。再比如宋璟,张九龄就多次顶撞,驳回唐玄宗的意见。这个时候接圣旨也是不用下跪的,平常朝会的时候大臣和皇帝也是一样,大家都坐着。
貌似就在唐朝,就有很多次皇帝下旨相召一些大儒和道士,他们却死活不去的例子,最后皇帝也没拿他们怎么样。好在唐朝的皇帝还比较讲理,不是很专权。如果换做是野蛮专横的“我大清”,萧去病就是有千般不愿,也不敢违逆半点。就赌这一次了,萧去病大声道:“天使借一步说话。”
高仙芝的中军大帐,萧去病一躬到底,做了个大揖:“萧去病奉师命下山,师父命我先到安西相助高中丞;再至长安,辅弼陛下,因此下山之前给我取字辅臣。此次高仙芝出征河中,实在是关系到大唐今后百年国运,请恕我现在不能奉召,待河中事了,我自然会跟天使回长安参见陛下。”
宣旨的宦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家的老熟人,原来安西军的监军中使边令诚。进入大帐之后,王承恩就给萧去病做了介绍。边令诚死死盯着萧去病,一双眸子满是怨恨,威胁道:“咱家只管按圣旨行事,却管不了那么许多!”
萧去病道:“我可以写一份奏疏让天使带给陛下,详细说明原委,陛下宽厚,想来不会责怪。还请天使成全。”
边令诚冷冷道:“不行,陛下着急见你,你必须现在就跟我回去。”
萧去病笑了,他走开两步,打了两下太极拳架子。身体的骨骼肌肉发出一阵阵轰隆隆的雷音,好似有滚雷在身旁炸响。通过这十多天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萧去病的拳术已经练到筋骨齐鸣,雷音随手的境界。他正色道:“天使莫要相逼,否则我若要跑,你们谁能拦得住我?”
边令诚一下被惊得呆若木鸡,好半天没回过神来。王承恩赶紧过去相劝边令诚;高仙芝,段秀实则一脸尴尬,恨不得别人能把他们当做一团空气。
不得不说,萧去病的这一手确实把边令诚唬得不轻。一下反应过来,看到对方是仙家弟子没错了,皇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着急要见他。既然是这样,他要跑自己还真拿他没办法。如果他真的跑了,皇帝不知道该怎样责怪自己,看来只能照他的说的那样做了。
只是这样一来,难免会被皇帝认为自己没用。辛辛苦苦,日夜兼程跑这么一趟,不但一点功劳不会有,反而会受到皇帝的责罚和冷落。突然之间,边令诚就把萧去病恨得牙根痒痒的。
萧去病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倒不会得罪皇帝李隆基。最多当时郁闷一下,只要到时候自己能帮助高仙芝在河中立下大功,李隆基高兴还来不及呢。但肯定是把边令诚得罪死了。想到边令诚在另一个时空的所作所为,萧去病就觉得头大。还没到长安,就给自己树下一个大敌。算了,到时候小心应对就是了。
好半天,边令诚终于咬牙切齿,悻悻地同意了萧去病的折中办法。拿了萧去病写的奏疏,对高仙芝,王承恩挽留他留宿一夜的话听都不听。转身就带着几名万骑骑兵,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安西军大营,前往不远处的驿站。
经历了这个插曲之后,一路上都没什么事情发生,大军每天行军一百多里,距离安西四镇最西端的疏勒镇也越来越近。然而高仙芝,段秀实的脸色却一天差似一天,原因无他,他们早先在龟兹就派出去的斥候,一个都没有回返。
这太不正常了!
第二十六章 初遇蛇牙()
葱岭,位于安西四镇最西的疏勒镇以西,是几条山脉的汇聚处,也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葱岭横隔东西,隔绝内外,葱岭以东,就是安西四镇,以西就是河中昭武九姓。
葱岭有两条道,向南,可经小勃律进入吐蕃,或者折向西南,可经吐火罗(今阿富汗)进入天竺。这条路多高山险阻,偏僻难走,却是吐蕃北上进入河中或者安西的必经之路。四年前高仙芝攻占小勃律之后,就牢牢卡主了这条通道,遏住了吐蕃进入河中和安西的咽喉,吐蕃与大唐的西域之争,大唐牢牢占据了主动。
疏勒向西,沿赤河北上,翻越葱岭则可以到达宁远国的渴塞城,这条通道正是安西军进出河中的必经之路。而宁远国正牢牢卡在这条通道的出口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难怪大唐对宁远国格外重视。
萧去病此刻就行走在这条山道上。大军还未到疏勒镇的时候,高仙芝就发觉出事情的蹊跷,派出去打探河中情报的斥候一个都没有回来。直到李嗣业从疏勒派人来回禀情况,才知道这些斥候在去往宁远国的路上都遭到了伏击。十几个斥候只有两人挣扎着逃了回来,且身受重伤。
萧去病所在的这支十人队伍,正是高仙芝派出的第二批斥候。这是萧去病提议的,十人都身手不凡,精通骑射的精锐,安西军四人,除了萧去病,还有顾小俊,李二狗,和一名叫做王河水的斥候老兵;葛逻禄人五人,由射雕手阿米尔江带领;还有一个带路党曹阿揽延。十人二十马,为大军先行开路。
这条路很不好走,好在一路上也没什么事,在翻过海拔六千多米的葛罗岭之后,十人的队伍进入一条地势稍低的谷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高原缺氧的感觉真不好受。大家跳下马来,紧一紧跑松的马肚带,鞍具扶正一下,再给马挂上布槽,喂一些马料。等忙完这一切,才有人坐到地上休息,喘着粗气。
顾小俊靠在一块大石头上面,低声说道:“沿着这条谷道一路向西,走大约两天半,然后再折向北走三天,就到宁远国了。这条路我跟着中丞走过两次。”
阿米尔江嘴里叼着一根草茎,听到顾小俊说话,呸地吐出草茎,附和道:“走了七八天,眼看就要到宁远国了,不是说有敌人伏击我们的斥候吗?怎地我们都哨探这么远了,连个鬼影子都没哨探到!”
萧去病摇了摇头,淡淡笑道:“说不得他们就在前面等着我们呢。顾小俊,前面的路地形怎么样,好走吗?”
顾小俊坐了起来:“前面路还好走,地形太过险峻,有很多峡谷。”
萧去病点点头:“这就是了,这样的地形不是正适合埋伏狙杀么?”他突然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