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神话-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义覆灭了

    于是在河中的阿拉伯人不干了,有一名叫做沙里克的阿拉伯人,是一个什叶派分子,曾参加过反对倭马亚朝的运动,但也不同意阿拔斯族任哈里发。所以他提出的口号是:“我们为反对倭马亚朝进行了斗争,流血牺牲,并不是要臣服于阿拔斯朝!”

    当时他奉命驻守在昭武九国安国都城布哈拉,也就是捕喝城。在750年夏天,他联系了一些什叶派阿拉伯人,在捕喝城竖起反旗造反了。很短时间就聚集了三万人之众,其中少部分是职业军队,大多数都是原来白衣大食时代的民兵。

    这完全就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矛盾的爆发,于是驻扎木鹿的并波悉林派遣大将齐亚德率领一万呼罗珊宗教战士军前往镇压。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沙里克麾下这三万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却有着十分强悍的战斗力,他们在捕喝城外设伏,一战就歼灭了齐雅德麾下一万呼罗珊官军,齐雅德仅以身免,只身逃往安**队那里寻求庇护。

    安国和其他昭武九国这时候的态度是全力支持并波悉林和齐雅德的。原因非常简单,前文我们一直有说阿拉伯帝国扩张过快,白衣大食依靠武力,非常残暴的统治被征服地区的民众。

    河中昭武九国的粟特人同样被白衣大食阿拉伯人掠夺,压迫了几十年。他们被这些阿拉伯人赶出捕喝城,只能在城外筑堡居住,他们的田地,他们的一切都被阿拉伯人强占,还要负责阿拉伯人所有的需求,同时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税赋。所以这些昭武九国粟特人无比仇视阿拉伯人,而波斯人在这之前跟他们一样被阿拉伯人奴役,波斯人和昭武九国都信仰祆教,并且语音还非常相近,所以这些昭武九国人对波斯人(呼罗珊人)充满了好感。

    于是昭武九国主动帮助黑衣大食平乱,安国出兵一万,米国出兵一万,同时并波悉林再次派呼罗珊大军前来平叛,安国国王是地头蛇,他到周围的村庄活动,使乱党得不到粮食和饲料,成功切断了沙里克军的的给养。三万反叛军坚持了三十七日之后不得不突围,结果在在若康达沙里克被齐雅德追上击毙。

    沙里克一死,乱军群龙无首,很快被平息下去。为报复当地居民,阿拔斯军占领捕喝城后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大部分居民被杀害,没有死于刀下的人都被吊死在城门上。胜利者最后纵火焚城,据说大火一直燃烧了3天。之后齐雅德继续率军前往花剌子模平叛。

    不久之后又出变故,齐雅德从花剌子模平乱回到捕喝城的时候,把安国国王屈底波(三十多年前安国被反对白衣大食的突厥人占领,呼罗珊总督屈底波赶跑了这伙突厥人,扶植原来的安国王室笃萨波提为国王,笃萨波提为感谢屈底波,就把儿子改名也叫屈底波)杀了。

    齐雅德杀安国国王的原因有很多种,有说是屈底波背离了胡大而被处死,也有说是他曾偷偷给唐朝写信请求讨伐黑衣大食被发现而被杀死。这里我倾向第二种说法,因为第一种说法完全是扯淡嘛,在这个时期,昭武九国的所有国王本来就是信奉祆教而不信奉胡大的,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

    而第二种说法是有可能的,因为齐雅德在获胜之后的残暴行为,或者因为屈底波看清了呼罗珊人其实比阿拉伯人好不到哪里去,感觉自己赶跑了一只狼,来了一只虎,向唐朝求援是可能的。不过也有可能就是没有任何原因,齐雅德或者并波悉林认为昭武九国这么多军力不利于他们统治河中,或者干脆就是为了立威,为了抢劫。

    总之,齐雅德从花剌子模一回来,就直接杀死了安国国王。这一举动立刻在河中昭武九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脾气暴躁生性好战的昭武九国人顿时就不干了。他们见识过这些呼罗珊宗教战士的战斗力(之前齐雅德一万正规军被沙里克打得全军覆没),以为对方不过如此。于是他们纠集数万军队造反了。

    但是呼罗珊战士战斗力虽然菜,昭武九**队战争却是更菜,很快齐雅德就率领一万多呼罗珊骑兵将数倍于己的昭武九**队打得一败再败。继安国国王被杀之后,米国、史国国王也被杀死,数百昭武九国德赫干被处死,呼罗珊军队在河中到处屠城

    强调一点,这些事情都发生在750年七月之后,而高仙芝屠石国是发生在750年二月或者三月。

    再说一下战斗力的问题。冷兵器时代如果正面无任何技巧硬刚,那边会赢?一支军队的战斗怎么判断呢?

    我认为,主要要看三条:1,军队的士兵是是否有善战的传统;2,士兵是否足够的训练和作战经验,纪律性和组织性怎么样;3,士兵的士气、斗志、作战时的气势。

    波斯人有数千年的战斗史,本就是个善战的民族,这些呼罗珊士兵虽然刚刚放下锄头不久,战斗经验欠缺。但善战的因子天生就有,加上皈依胡大之后狂热的宗教信仰,让他们悍不畏死,打起仗来非常疯狂。所以这支成立不久的呼罗珊军队打败了士气低迷的,气势全无的白衣大食主力。

    那为什么他们又打不过再河中造反的白衣大食民兵呢?因为阿拉伯人同样善战,并且这些民兵都是有十几年作战经验的老兵,这一点远胜呼罗珊军队。重要的是这个时候他们被呼罗珊人逼到了绝境,造反是为了生存而战,比起之前的白衣大食官军士气低迷,气势全无的弱点来,他们现在的士气和斗志一点也不比呼罗珊军队差。所以呼罗珊正规军打不过临时组织起来的这支民兵很应该。

    那为什么昭武九**队战斗力这么差呢?因为他们这三条一条都不占。他们的祖先被匈奴人打败于是逃到河中,之后他们安息国打败,然后臣服安息国,后来又在东汉和匈奴两边骑墙,再后来他们被萨珊波斯打败,再被突厥打败,再被唐朝打败,再被白衣大食打败他们是被奴役惯了,做惯了奴才的,骨子就没有善战的因子。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更没有了,不打胜仗如何有经验;至于第三点,他们也没有,他们的骨子就是色厉内荏,因为上千年来被打脸打多了,所以他们在私下里在与自己差不多的人面前,就像阿q和小d一样,脾气非常火爆,一见面就要争吵打架。他们在平时看上去骁勇无比,极其好战,但骨子却是非常怯弱,一旦意识到对方比自己强大,一打被打痛,立刻就会瞬间奔溃。

    所以昭武九**队的战斗力就是渣渣中的渣渣!

    所以一万多的呼罗珊军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数倍于己的昭武九国杀得大败,河中很快平定下来。这时,差不多已经到了750年的年末,半年多以后就是怛罗斯之战。三万安西联军对战十多万呼罗珊联军。因为前面说的这三点原因,真正的百战精锐同样打得这支呼罗珊军大败,杀死对方七万多人,安西军损失微乎其微。最后葛逻禄突然反水,安西军腹背受敌,一下大乱,最终惨败收场。

    同时黑衣大食被安西的战力震撼,虽然打赢,但没过多久立刻遣使来唐朝求和之后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被腰斩,一蹶不振。

大唐经营西域记(下)() 
五、怛罗斯之战的前因后果

    1,黄姓突骑施反叛,唐朝转而支持黑姓突骑施

    739年,唐朝北庭大都护、碛西(安西)节度使盖嘉运运筹之下同时出兵进攻碎叶、怛罗斯城的黑姓突骑施。之后碎叶被黄姓突骑施占据,怛逻斯城被拔汗那占领,次年唐朝册封有功人员,看上去西域似乎已经大定。

    然而矛盾在这时已经产生,黄姓突骑施和石国走得太近,唐朝深为提防。将怛逻斯城分给东拔汗那,当做一个钉子钉在二者中间,为后来石国和宁远国相争埋下了伏笔。

    但先爆发的却是另一个矛盾,这就要说到唐朝在西域最最愚蠢和错误的一个政策了。就是抬出僵尸政策,扶立早已过时的西突厥汗裔阿史那氏为十姓可汗,妄想靠这个办法稳定西域。

    西突厥汗裔早已离开西域多年,威望和实力全无,在动乱的西域向来是靠实力说话,以力为尊,你抬出一个几十年前可汗的子孙来,谁会给他面子,况且之前那个可汗就没什么民心和威望。

    唐朝强行抬出原西突厥可汗的曾孙,生于长于长安的阿史那昕,让他地位在所有西域部落头领之上,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心服。第一个不服的就是莫贺达干,于是他提出抗议:“首诛苏禄,我之谋也,今立史昕,何以赏我?”

    于是唐朝立即册封莫贺达干为突骑施可汗,但突骑施已经有一个娑葛后裔黄姓可汗,唐朝并没有对他进行安排,莫贺达干名不正言不顺,无法统御旧部。

    天宝元年(742),唐朝遣兵护送阿史那昕赴任,行至碎叶西之俱兰城,为莫贺达干所杀。西突厥阿史那氏汗统遂绝,唐朝长期坚持的这一过时政策终于彻底破产。这种行为当然等于当面打唐朝的脸,公然反叛,于是唐朝改而支持黑姓突骑施。

    好在三年前,被俘的吐火仙可汗押送到长安并没有杀掉,于是在同年六月册之为三姓叶护,赐铁券,并放吐火仙还蕃。之前碎叶之战带领少数部族逃脱的都摩支也率部降唐,唐朝命令都摩支辅佐吐火仙。但是唐朝并没有立即对莫贺达干动手,原因是这个时候唐朝正与吐蕃打得火热,同时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后突厥又发生严重内乱,唐朝的重心在吐蕃和后突厥。直到两年后,暂时腾出手来的唐朝这才命令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高仙芝前任)攻打莫贺达干并将他杀死。之后唐朝册立苏禄的儿子吐火仙为十姓可汗,希望通过册立这一黑姓可汗稳定西域局势。

    但事实并不如唐朝所愿,其一,夫蒙灵察虽然杀死莫贺达干但黄姓突骑施根基还在,并且依然占据碎叶城;其二,吐火仙虽然为十姓可汗,名为所有突厥人的王,但属于他自己的部族几乎没有,全在三年前被盖嘉运那次双线进攻杀光了;其三,在这之前,从苏禄死后,到黄黑二姓相攻,原来依附突骑施的各个部落也纷纷脱离突骑施的统治,比如怛罗斯之战中发挥重点作用的葛逻禄部,便在苏禄死后没多久,就脱离突骑施的统治,这个时候葛逻禄在唐朝那里的地位几乎是突骑施平起平坐了。所以吐火仙这个十姓可汗完全名不副实,一点威信和行政能力也没有。

    另一方面,黄姓突骑施既然与唐朝决裂,不得不开始找寻盟友和靠山,他的盟友就是石国和流落到碎叶川一带的昭武九国难民,他的新靠山,就是大食!

    2,这段时期,其他地方的情况

    首先,唐朝打败苏禄可汗并在开元二十七年击败两位黑姓突骑施可汗之后,原来依附突骑施的河中昭武九国纷纷改为依附唐朝。这段时间,唐朝批量册封昭武九国国王,如在天宝三年和天宝四年,分别册封康国王为钦化王,米国王为恭顺王,西曹王为怀德王,安国王为归义王,塔巴里斯坦王为恭化王并在天宝三年改东拔汗那国为宁远国。

    但事实上,唐朝这个时候并没有一兵一卒进驻河中,相反大食开始对河中步步蚕食,这个时候帮助唐朝攻打碎叶的石国副王莫贺咄吐屯应该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伊捺吐屯屈勒接替他的位子,为石国副王,大唐顺义王。伊捺吐屯屈勒就在开元二十九年(741)上表请讨大食,但唐朝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答应。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原来河中霸主突骑施势力消散,大唐和大食开始在河中角逐,不同的是,大唐得到了面子和名义,大食得到了里子和实惠。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到怛罗斯之战爆发之前,大食的势力基本已经覆盖河中昭武九国除了石国和宁远国的其他所有地方。

    大唐不出兵河中是因为这个时候,大唐两个地方正在用兵,其一就是吐蕃,其二就是后突厥。在唐朝看来,大食不过很远很远的一个类似突骑施的蛮夷而已,而且河中之地虽然名义上归安西都护府统辖,实际上唐朝从未看得上这块地方。在女皇时期狄仁杰甚至向武则天建议放弃整个安西,只守住河西走廊就好了。总之,在唐朝看来,吐蕃和后突厥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它们都能直接威胁到长安的安全。

    这段时间唐朝正在与吐蕃大打出手。自玄宗登基以来,唐与吐蕃在陇右,青海,黄河九曲之地就一直争斗不断,但规模一直不是很大,而且唐朝都占据优势,几乎全胜。但问题是都是小胜,吐蕃未伤筋动骨,一打输了,吐蕃就撤回高原,唐朝因为之前的教训,也不敢追击。双方一直在青海黄河九曲,大非川,石堡城一带拉锯,就在741,吐蕃突然攻陷了石堡城。这是唐朝不能忍的,于是立即将战斗规模升级,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