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查抄之事虽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但国库有一大笔银子入帐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有这些钱在手,即使没有其他收入,也足够给官员发几年的俸禄了。

    另外有了这一大笔钱,朱琳渼规划之中的很多事情也就可以上马启动了。

    单是进行海外贸易这一项,每年至少能给朝廷增加四五百万两的收入。

    这还是只官方直隶船队的贸易额,再加上征收民间对外贸易的海关税,单是吃海,每年的收入大约就有千万两白银之多。

    而等他规划中的钢铁、玻璃、化工、橡胶、精细加工等等一些列工厂投入运营,所带来的收益还将更为可观。

    这些在他之前编写的《大明发展纲要》中已做了详细的安排。

    所以他压根就没把朝臣这点俸禄放在心上。便如他所言,三倍还只是临时标准,等朝廷富余了,五倍六倍都不是不可能。

    随后,朱琳渼又当众宣布在六部之外,设立新的宣部之事。

    朝中众臣还都沉浸在“涨工资”的喜悦之中,很多人几乎都没留意此事。

    而且据辅政王的介绍,这宣部与当前六部皆无交叉重叠,管的还是带班演戏之类的琐事,又不需要朝廷拨银运作,是以谁都没有反对的动机。

    加之新任宣部尚书乃是路振飞,现在跳出来反对岂非打路阁部的脸?

    于是,在一团和气之下,设立宣部之事便这样顺利通过了。

    趁着气氛不错,朱琳渼又让新任吏部尚书黄道周宣读了一批朝中的职务安排。

    由于朱聿奧倒台,苏观生、王应华、何吾驺等人原先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另外此次斩了近二百官员,便令朝中出现大量空缺。

    朱琳渼原先在朝中政治基础很不牢固,正好便利用此次机会安排了不少自己人担任朝中要职。不过他作为一个对历史人物十分熟悉的后来者,为每个职位安排的也都是极为适合的人才。

    “兵部左侍郎,张家玉……

    “兵部右侍郎,余新……

    “工部左侍郎,宋应星……

    “工部郎中,徐尔路……

    “户部尚书,杨廷麟……”

    感谢:灯火见人家,135******81给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们的支持于厚爱,合十拜谢!

    因为在下想跟大家更密切地交流,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想要红包的亲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异常艰辛,特别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给在下。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才能及时把握方向,将本书写得更好!

    (本章完)

第258章 兵部和工部的改革() 
    散了朝,众官员们缓步走出午门,仍似清晨等待上朝时那般,三三两两聚成一堆。

    但他们此时的话题已完全不同了,便是早上大言“天兴府中怎能不乱”的那位,正乐呵呵对身旁几人道:“要说这辅政王殿下虽是年轻,却极通人情,历朝少有啊。”

    “正是如此,殿下实为不世出的人杰,我等有生之年或可见社稷中兴。”

    “是矣,是矣。”

    旁边却有人不放心道:“只不知以朝廷眼下的进帐,这俸禄能否按时到手。”

    “嗨,尽可放心,你没见这几日天兴府中到处抄没,怎的搜不出百多万两来。”

    “对,此外福京、江西两地的税收已还归朝廷,实在不够,稍提些税额便是。辅政王殿下既已承诺,便定有主张。”

    “嗯,言之在理。”

    又说了会俸禄的话题,有人忽道:“我说几位大人,今日这官职调动,却是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朱继祚朱阁部执掌礼部,黄阁老重回吏部这都在意料之中。

    “但这杨阁部的兵部尚书正做得有声有色,江西战局亦颇为顺利,却将他转去了户部。要说,他可算是辅政王的人啊。”

    “这有何奇怪?户部乃钱粮要地,近来天兴府中大行抄没,府库中定入了不少银两,不放个自己人盯着,又怎能安心?”

    先前那人点头道:“原是这般。但为何调离杨阁部之后,这兵部尚书一职却还空悬。哦,对了,工部尚书也未有人选。”

    吕大人也是愣了愣,“这,在下便不知缘由了。”

    他自然不会知道,朱琳渼正酝酿着一场军队转制以及工部结构改革,毕竟大明的军队和工部的积弊太重,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军队的卫所制度死气沉沉,毫无战斗力,还圈占了大量耕地。而能打仗的将领又多养私兵,士卒皆只认军官不认朝廷,这些人后期大多变成了割据军阀。

    而工部自上到下贪污成风,朝廷拨款能有一成用在制造器物上就算不错的了。加之工匠身份低微,官吏盘剥工匠极为严重,导致工部造出来的东西质量如狗屎一般。

    别的不说,战场上作战的士卒看到鸟铳上“工部”字样,至少要把火药减少一半才敢发铳,否则便会三天两头的炸膛。谁手里能拿到一支私铸的火铳,那简直跟过年似的。

    虽然大明在商业、税收、官吏、科举等诸多方面也急需改革,但兵部和工部对国家的影响最为严重,是以朱琳渼首先便是要对这两个部门动手。

    在这二者还未完全理顺之前,他便先让两个尚书衔空着。换句话说,便是由他自己临时兼任,这样在进行重大调整时效率才能更高一些。

    也正可趁此机会将杨廷麟这个不熟悉军事的兵部尚书换个适合他的位置。朱琳渼考虑到他对江西战局最大的贡献便是筹措了不少粮饷,当是对此道极为熟悉,便干脆调他去管户部。

    那吕大人又接道:“诶,对了,诸位可知此次升迁的工部侍郎宋应星和工部郎中方以智是何来历?”

    他身旁有位在礼部任事的官员道:“我记得这方以智乃是崇祯十三年的庶吉士,任过翰林院检讨。至于宋应星……好像只是名举子。”

    翰林院检讨仅是七品官,至于宋应星这举人出身就更是难入这些朝廷大员的法眼了,一时间几人皆在摇头,以为这仅是辅政王任用心腹私人罢了。

    “还有新安插进我们礼部的那个郎中徐尔路,以前不过是个八品的工部司务。至于新设的宣部郎中和主事等人,叫什么来着?据说以前都是地方上的八品小员而已……”

    “嗨,这便是跟对了人。如今辅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提拔些自己人有甚奇怪。好在吏部、户部、礼部、刑部主官皆是朝中清流,便是宣部不也交由路阁部执掌?

    “看来这辅政王殿下初掌朝权,还得依仗原来的这班朝臣,他自己的人却也未得太多要职。”

    礼部、工部向来没什么大权,新立的宣部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带班唱戏的,故而算起来朱琳渼的人还真都未掌要职。

    不过等朱琳渼的《大明发展纲要》完全实施下来,他们定会目瞪口呆,这些他们原本认为无足轻重的职位才是真正的炙手可热!

    而这些人都很默契地没有谈及此次进封的大量军职。例如新晋副将,破虏营统领甄真和龙卫军营总余新。新晋参将朱家弟、赵士超、陈雄飞、夏孚先等九名。新晋游击将军刘国轩、李瑛、刘长、马德、施琅等十一名。

    毕竟龙卫军和破虏营这大半年来平江西、定福京,俘毙清军八九万人,此番升迁均是论功行赏。

    而且陈王乃是以兵起家,这些人算起来都是他的嫡系,以后北伐收复失地也要依靠这些将领。是以纵然辅政王对他们如何大加封赏,朝中文官却也不敢过多置喙。

    其实在龙卫军进驻天兴府之后,朱琳渼已公布了新的士兵军饷标准,所有士兵和军官的饷银基本上都提高了六到七成。

    破虏营那边也实行了新的军饷制度,改由兵部承担军饷发放。至于每名士卒具体拿到的饷银,虽比龙卫军要低一些,但放眼整个华夏大地,那也绝对算得上是“高薪”了。

    在朱琳渼的老部下中,只有顾炎武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进封的名单中,不过这个默默无闻的原兵部职方司主事根本没人在意他。

    而朱琳渼安排给他的,乃是一个极为重要又有些神秘的职位。

    ……

    待朱琳渼自文华殿回到王府书房,屁股还没坐热,石霖便来通禀,“大人,余将军和张侍郎求见。”

    余将军?张侍郎?朱琳渼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应是余新和张家玉,早上二人刚升迁了职务。他忙笑道:“快让他们进来。”

    两人仍是按军中习惯敬了军礼,只是一人明显喜气洋洋,另一人却似有些焦急。

    (本章完)

第259章 尔敢赖账?() 
    张家玉转头看到余新的表情,略退后半步道:“还是创之先说吧。”

    余新也不推辞,朝他点头示意,又对朱琳渼拱手喜道:“大人,查抄犯官之事进展颇为顺利。

    “眼下仅抄毕三成左右,已得银、钱逾三十万两。另有房产、地契、珠宝、古玩等物,作价七十万两以上。”

    这么多?朱琳渼暗暗惊道,刚抄了三成便有百万两之巨,等这一百七十多人全部查抄完毕,怎么着也得有三百多万两吧。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一品大员年俸也不过折合千两银,三品侍郎则只有五百来两。而这些贪官平均家产竟有近两万两!也就是说,即便三品官,也得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攒下这副身家。

    难怪传说当年李自成进北京之后能从京官身上搜刮七千万两白银,明末的这些贪官们还真有油水!他心中不禁腹黑道,自己是不是下手还不够狠?

    当然,这年头也就那么一想罢了,毕竟他和李自成这种强盗是完全不同的。

    余新又道:“只是,大人令我先拨五十万两给户部赈灾,现抄出的银钱全部拨付外,尚缺近二十万两。而房地古玩等物须臾间难于换做现银……”

    他这么一说,旁边张家玉的脸更黑了。正是因为他负责追讨之前官员应承的“资助粮米饷银”不力,辅政王才转令将抄没的银两先拿去赈灾。

    算起来倒是他给余新添了麻烦。他立刻拱手道:“禀大人,属下现已追讨到十万两欠银,还有十万两定在三日内补齐,不令创之为难。”

    朱琳渼皱了皱眉,入城这么久了,竟还有六分之五的人赖账。他问张家玉道:“可是有甚的阻碍?”

    张家玉叹了口气,“这些家伙只是哭穷,但他们皆为朝臣,属下却也只能好言相劝……”

    朱琳渼这个气,这些贪官们一个个家财万两,怎么?看这会天兴府太平了,就不用“资助饷银”了?

    他略做沉吟,示意张家玉附耳过来,小声叮嘱一番。

    “这……”张家玉惊道,“这合适吗?”

    “欠账还钱,有何不妥?就这么办!”

    张家玉吸了口气,立正敬礼,“是!”

    三人正说着,石霖进得书房,向朱琳渼敬礼又将一本小册子递了过来,“大人,刚到的邸报。好像是广信大捷。”

    朱琳渼忙接过封面印着大红“邸报”二字的册子翻开,果如石霖所说,正是破虏营和杨廷麟所部在广信大破刘光弼虏军的捷报。

    所言破虏营抵达广信次日,便在顾炎武指挥下协同广西狼兵强突刘光弼大营。

    刘光弼那边已得到福建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正是士气低落之时,加之其战力本就逊于破虏营,故而战斗过程毫无悬念,虏军一战之下大溃而逃。

    早就伏于侧翼的朱由槙部骑兵跟在刘光弼后面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上饶以北,正又遇到在此袭击建虏粮道的戴修远部。

    刘光弼被搞得焦头烂额,等跑到饶州附近时,两万大军除了一千多汉八旗兵马外已皆被俘毙。

    邸报最后写道,永宁王和戴守备仍在追剿溃敌,现已近徽州。

    “打得好!”朱琳渼将邸报交给张家玉,“如此建虏南犯便之兵便已俱被清缴,江西全境再无战事。

    “接下来我们便要趁建虏一时无力南下之机,尽快处理好大明内部的问题。”

    他说着望向北面,“再往后,便该我们去找建虏算账了!”

    广信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兴府,城中百姓皆是奔走相告,欢声笑语盈城。

    但此时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赵立却正在家中惊慌失措地指挥下人,将一封封银两置于门前的称上,不断催促持称的龙卫军士兵,“军爷,您再快点。”

    他不能不急,因为正有数名龙卫军鼓号手在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