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ɑ拐婺艹桑 �
武惠妃听到李隆基这么说就知道此人确实是一个能臣,心中叹息道,你别怪我,我也是为了我王儿的幸福。
李隆基这些日子确实累坏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上朝就直接提名苏某人。
“苏爱卿,你可愿为朕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吗?”
苏致远还有点没睡醒了,反正也不是站在前排,他就打了一个哈欠,没想到刚好就轮到李隆基直接叫他。
“回皇上,微臣愿为吾皇分忧,这是微臣的荣幸!”
“好,你就代替朕去陇州处理粮荒之事!”
太监在一边提醒道:“还不谢恩!”
苏致远苦笑道:“微臣叩谢皇上!不过微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隆基声音威严:“说!”
“微臣的妻子这几天就要生产了,我希望能等我妻子生产之后再走!”
“准奏!”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难受是别离()
苏致远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孩子生产的节骨眼上,被委派去陇州处理粮荒的问题,其实处理问题苏致远倒不是感觉多棘手,而是无裳要生孩子了,本来自己从新罗出使回来就是为了能陪在无裳身边,没想到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多大臣都避之不及,旱灾加上蝗灾这可是天灾,这么棘手的问题谁能处理的了?
饥民,贪官,瘟疫,民变。任何一方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把自己这个小船翻在这个大沟里面。
有些大臣等着看着苏致远的笑话,有的还过来安慰他几句,至于李林甫,可能现在在家已经高兴的受不了了吧。
张九龄那样的一品宰相都没为人这样的任务,却直接落到了苏致远的头上,在很多政治觉悟敏锐的老臣眼中都知道,苏致远这是得罪人了。
而苏致远也不认为是自己之前拍的马屁说什么我要为皇上分担麻烦事,而让李隆基把这个事情交给了自己,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只是苏致远一时间没有想到。
不过苏致远觉得这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差事,如果自己能趁机在陇州做大,控制了那边的势力,而不是在李隆基的眼皮子底下,那么自己就有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一个权臣,如果发展的很好的时候,远离政治中心控制一方成为一方大员,将来就会有争霸天下的资格,苏致远知道安史之乱虽然对唐朝后来的破坏很大,但是唐朝后期各地的农民起义对大唐的二次伤害更大。
苏致远回到家里的时候没有说这件事情,因为无裳现在还没生产,他希望能等到孩子降生了再说。
这些天的时间里,苏致远一直陪在花无裳的身边,端茶倒水,擦手洗脚,样样亲力亲为,不用丫鬟。
不过苏致远没有忘记思雨,基本上两天过去看她一下,对她,他也没有说陇州的事情。
唯一知道这件事的是陆无双。
屋顶上,深夜苏致远和陆无双在这里聊天。
“你确定不告诉她们?”陆无双歪着头问到。
苏致远躺在上面,看着发光的月亮,心里突然有些恍惚,这么长时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跑了太多的地方,让他感觉自己好像太飘了点,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对于权力,好像也没有占有太多,虽然随着自己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苏某人开始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历史,但是每每接触朝廷中的很多事情的时候,他意识到,在这里,没有谁是真正的王。
李隆基是皇上,但是他不是,一帮士兵发怒的时候,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宠臣是吗?杨国忠被乱刀砍死!
而苏致远看看自己不过是一个来自未来的小人物,从一个做生意的小人物开始,在这个几百年前的时代,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自己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想清楚了,就简单了,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可以了。
“暂时不说吧,知道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并不好,我怀疑后面有人想搞我,不排除是李瑁动用了他背后的势力。”苏致远知道他背后就是武惠妃,但是对此他并没有什么办法。
陆无双不懂官场的尔虞我诈,只是她知道,苏致远走到哪里,她就走到哪里而已。
“多亏了,无双,要不然我会很累的。”苏致远把头靠在陆无双的大腿上,感受着上面的柔软,回想起了过去发生的那些事。
“其实你我两年前认识的,我也是两年前才来到这里的,但是这两年多的时间像是一晃而过,我什么都没感觉到,周围就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你我也从敌人变成了。”
苏致远本想说朋友的,但是他临到嘴边又改了。
“爱人!”
陆无双俯下身来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道:“致远,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子帮助你,看到你这么累,我也想为你承担一些,你就让我帮帮你吧。”
苏致远没说话,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嘴。
陆无双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刚才那一个是奖励你的,你可别想得寸进尺啊!”
苏致远叹了口气:“哎,刚才还说要帮我的,现在又说我得寸进尺,女人真是善变啊!”
苏致远此番前去陇州的时候,除了要带官银以外,还有承担押运粮草的职责,据说陇州那边发生粮荒之后,整个地区都乱了,多少人落草为寇,专门靠打劫生存,不少地方饿死了一片又一片的百姓,可以说苏致远面临的问题不光是粮荒的问题,还有不少是这个问题下衍生出来的新问题。
至于有没有人发国难财,或者趁机贪污朝廷钱粮的事情,苏致远心里很有数。
花无裳生了个男孩,苏致远在这个时候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要离开了,彩蝶和杨玉环等人留下来陪着花无裳,只能希望自己尽快回来,不要让她失望。
陆无双和属下这帮武林人士跟着苏致远出行,有一个清秀的兵士也趁机混进了队伍,这点没有人发现。
长安去往陇州路程并不远,但是他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因为粮草和官银的原因,所以他们务必要保障这些东西的安全。
其实官银也是到了那边为了买粮食准备的,而长安粮仓里存的粮食不多了,只能从国库里调银子救急。
实际上陇州的情况远比苏致远现象中的严重的多,这个时候的人们在蝗灾面前毫无抵抗能力,让苏致远看到了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与天斗,与人斗,与自然界斗的生存艰辛史。
苏致远身为押运粮草的钦差,也穿着盔甲,远远看过去,骑着高头大马的他就像是一个小将而已,盔甲比较大,他撑不起来。
天气变凉了,众人和兵士们不得不穿的厚一些,这下负担更重了,行进起来更慢了。
苏致远骑得高,看得远,他们的队伍还没到峡州,就看到了峡州门外遍布的灾民,而峡州后面才是陇州。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 峡州饥民()
峡州城外的饥民很多,足足四五千人的样子,很多人坐在路边,一动不动。
看到了这边的队伍过来,有一些饥民朝这边开始赶了过来,敏锐的嗅觉告诉他们这队伍可能是来这里发粮食的赈灾队伍。
站在边上的兵士立马把这里团团围住,不让任何人靠近。
“都走开,谁敢拦钦差大人的路?”
兵士们挥舞着兵器,饥民靠近不得。
“大人,快给我们点粮食吧,我们快饿死了!”
“是啊,大人,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嚎哭声,恳求声,纷乱入耳,饥民站在前方,完全封锁了他们从这边去往峡州城的路。
苏致远在上面看着这些人,有一些饥民面色发黄的厉害,皮肤干枯,嘴唇干裂,衣衫褴褛,显然都是正经的饥民无疑,不过有的饥民面色却很正常,衣服虽然都是粗布,但是却不破烂,相反,还很干净。
苏致远发现了这一点,不过他仍是按兵不动的样子,只是让兵士们直接停下来,架锅煮粥,准备给这些饥民分发粮食。
这次随行的将领依旧是经验丰富的刘某,上次和苏致远出使新罗,他可是被赏赐了不少东西,这次他依旧跟着来了。
“大人,这些粮食我们是要运往陇州给那里的灾民吃的,就在这里给这些人吃,合适吗?”
其实刘某这么想并没有错,陇州那边的情况要恶劣的多,这边的灾民都已经逃出来了,说句不客气的,这些人相比较那些还没逃出来的,也许不算是最需要这些粮食的人。
苏致远轻声道:“我自有分寸,拆除两袋大米放到五个锅里面,每个人只能领一次,谁多领了,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说话间,这些灾民分成好多队伍纷纷往前上涌,想排到第一个位置,后面的人急了,不住地往前推。
刘某直接带人冲到后面看到几个人在疯狂的推搡,直接把那个人拖了出来,狠狠的打了几鞭子,队伍的秩序才算是缓和了下来。
很快,水就烧开了,锅里慢慢的飘出了米粥的香味。
也许平常吃感觉不到什么味道,但是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人的嗅觉会很灵敏,所以粥香飘出来的时候,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咽喉咙里的口水,虽然一点也没有,但是就是情不自禁。
等到米粥都煮好了之后,兵士们让开,让这些灾民开始上前舀粥,有的人有器皿,自己带到一边去喝,有的没有,只能用官府给的瓷碗在原处喝完了,放下然后离开。
因为人很多,每个人舀的只有半碗,所以很多人有粥了之后,舍不得喝,就到了一边,一下只喝一点点,希望能让自己撑得更长一点。
有几个像是假灾民的人,领了粥之后,直接喝掉就转身离开了,还有人端着碗离开之后,并没有喝。
苏致远到一边吩咐了两个兵士去换成便衣,跟踪了过去。
这个清秀的小兵慢慢的走到苏致远身后轻轻碰了碰他。
苏致远回身一看,哎,这,这不是思雨吗?
“你怎么跟来了?”苏致远这一说话,很多兵士跟了过来,苏致远赶紧拉她到马车里说话。
陆无双在一边看着,其实她早就发现了,只是没说。
“你怎么来了?我这可是办正事呢!”苏致远的头大了起来,灾区不是好地方,环境很艰苦不说,说不定还有民变和瘟疫,然而这些东西他是没法说的,说出去很容易造成民变,
进而引出更多的事情。
思雨咬着嘴唇道:“我这不是想你吗?你上次一走就那么长时间,我实在是不想和你分开了。”话语里透着委屈。
苏致远一想,可不是吗,人家姑娘为什么放着家里好好的日子不过跟你来这里遭罪,还不是因为爱你?
苏致远知道也不可能送她回去了,只能拿出不少心里来这里照顾她。
“好吧,思雨,你来的时候,你姐知道吗?”
思雨尴尬的笑了笑:“我姐不知道。”
苏致远仰天冷静了一下:“思雨,下次回去的时候我估计你姐会杀了我。”
思雨不解道:“为什么啊?”
苏致远凑到她耳边道:“我偷走了你的人还偷走了你的心。”
(分割线)
粮食分发的很快,不少饥民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有小孩,有老人,也有青壮年人。
粮食分完了,这帮人并没有多少人选择离去,有的人吃了点粥,有了力气,脑子活络点的,朝着东部和南部,继续逃难去了,留下来只有死路。
“好了,都让开!不要拦住钦差大人的路!”兵士们收了锅,朝着峡州前进,但是很多灾民跟在救灾队伍的后面就是不走,看来想要跟着进了峡州城,这显然是不行的。
官兵们的语言驱赶是不行的,这些人根本不管不顾,死活要往上贴,苏致远拳头握了起来。
“大人,以前粮荒的时候我也跟过队伍,对待这些灾民千万不能手软,不然粮食不够不说,还容易出事情!”刘某在一边提议道。
不得不说刘某是一个经验很丰富的人,他办事的能力很强,知道的也比苏致远多。
“依你看,要下狠手驱赶他们才行?”
苏致远知道,这些灾民还没有到死的时候,只是他们很饿了而已,但是依旧能逃到其他地方,自己的粮食要救的是那些最需要的灾民,显然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了,何况时间紧促。
刘某点了点头,显然也等着苏致远下命令。
“我告诉你们,吃了粥,就赶紧往南部和东部去逃荒,你们还有活路,谁在跟着我们进城,格杀勿论!若是影响了朝廷去陇州救灾的事情,本官定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