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闫文应之所以这么快的答应帮忙,其原因是他对苏诚的印象也不好,知道刘娥对苏诚的印象更不好。
所以才直接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刘娥。
刘娥对苏诚印象不好的原因,只是嫌弃苏诚打扮怪异,而且明明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却偏偏做起了最末等的商业外加庖厨,并不想把苏诚给怎么样。
虽然知晓苏诚所有的事情都带着一种神秘,但却也不想在此事上追究下去,也没意思。
人家苏诚能一夜之间做出五百份的菜来,可这对朝廷又有何好处。
况且这个时候,苏诚的风头正盛,动苏诚可是对朝廷的根基不稳。
前些日子的时候,仅仅是把苏诚抓到开封府关了几日,就有上百刁民去那里闹事。
刘娥不愿也不敢在这个事情对付苏诚。
因此,刘娥能做的也只是命令闫文应在用御林军带走苏诚的时候尽量搞得声势大一些。
最后便有了闫文应带着苏诚饶整个汴梁城走了一圈的事情。
刘娥如此做的原因是想让苏诚能够知耻,毕竟被御林军带着绕城走一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对于一些有骨气的读书人来说已经算是奇耻大辱了。
不过,很显然最后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那样。
苏诚对此毫不在意!
这倒是让刘娥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
在这几日的时间当中,唯一让苏诚特别欣慰的就是,全壮的进步出奇的大,在一些简单菜肴,他基本上能够独自完成了。
这不仅让苏诚的压力减少了不少,而且还特别的有成就感。
就熊建义那榆木疙瘩,苏诚对他可是下了不少的苦功,可他的学习并不是那么的不尽如意,让苏诚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了。
苏诚对于全壮的进步很满意,也打算日后把平顺酒馆的事情都交给他,所以他也渐渐的把一些事情都交给全壮去处理。
全壮这小子机灵,在调节人际关系上也很有一套,不仅酒馆当中的杂役对他赞不绝口,就连酒馆当中的食客都对他是无比的满意。
估计因为全壮那小子的功劳对酒馆的生意也增添了不少的作用。
经过几个月的不间断招募,平顺酒馆也找来了一个做文案的先生,负责平时记记账什么的大小事情。
而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酒馆还没有找到记账先生的时候,全壮为了记录每天的记账情况教其中的一个杂役用了自己特有的符号代替文字,也能处理这些事情。
因为全壮干得这个事情,流云从其中的劳累之中解脱了出来,对全壮那是赞不绝口。
其实,要是拿全壮与熊建义作比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为此,流云还不止一次吐槽苏诚的眼拙。
苏诚也是暗自叫屈的,他觉得熊建义老实,好用,没想到老实是老实,但却已经是笨了!
几个月时间过去,当初曹景休帮忙置办的那五百亩的田地,有些地方的青苗已经收割了,适合种植的地方也已经种植上了苏诚提供给他们种植,经过流云的一番指教也已经种植上了。
光是收上来卖掉的那些青苗再加苏诚拿出来的一些,凑够了一万两还给了曹景休。
为此,流云可是没少责怪苏诚。
“你拢共也没赚下多少钱,现在都给了曹景休,你何时才能买到房子啊?”
流云这么说其实也是为了苏诚好。
苏诚也知晓流云的心思,呵呵笑着道:“欠别人这么多钱心下总是不舒服,先还给他,日后我们再挣个大的!”
第66章 商量行动()
对苏诚所说的,流云当然是无济于事并不能做任何的干预了。
毕竟,人家苏诚是主人,他只不过是一个契灵。
又是几个月的时间,赵祯一手力促下堵塞的滑州决堤的黄河河道已经完工。
虽然用了大量的劳工但也算是平安无事的完工了。
这项工程的完工对黄河沿岸的百姓的好处的巨大且无穷的。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当中,赵祯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被百姓重新认识的新皇帝。
虽然现在赵祯还不能做太多利国利民的事情,但事情发展到现在,赵祯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在这将近五个多月的时间当中,苏诚对杨文广的新军没有看过一眼,也不知道平起军究竟训练到何种程度了。
自己这个挂名的参谋当得也实在是惭愧。
苏诚在一日晚上的时候,依旧是沈乐安把他请进了王府!
他依旧是骑着马去往王府的,只是这次流云躲在空间当中没有现身。
经过五个多月的发展,流云在空间当中已经能够知晓外面的事情了,只是还是不能离开苏诚太远而单独行动。
去了王府的侧门,赵元俨与赵祯依旧已经等在里面。
听到动静之后直接便迎了出去。
“先生!”两人齐齐的对苏诚恭敬的喊了一声。
苏诚也下马回礼,“陛下,王爷!”
“请!”苏诚跟着赵元俨和赵祯进了王府之后,便有家丁警惕的四下看了一眼之后关上了房门。
这次,虽然会谈的还是那间书房,但却在门外增加了不少的巡逻家丁另外估计还有暗卫潜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猫腰观察着这里的一切动静,只要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马就能够马上抓住。
而在那间书房之中杨文广与潘夙已经等在那里了。
五个月的时间,潘夙也终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杨文广等人的信任。
既然当初已经把潘夙安排在了新军当中,若是在行动的时候还不能放弃对潘夙的戒备,那即便是行动的时候也还是得担心受怕的,担心潘夙的泄露消息。
“苏参谋!”杨文广与潘夙齐齐的喊了一声。
虽然对于新军的训练,苏诚也没管过几次,但是潘杨还是把他当做了新军当中的一员。
“新军训练情况如何?”苏诚一开口便直接问道。
这些新军才是这次他们宫变取胜的关键。
“挺不错!”潘夙一点儿也不客气的直接道。
苏诚对潘夙的回答只是抬眼瞧了一眼之后便笑着把目光投向了杨文广,“他的话不足为信,杨教头你来说吧!”
杨文广冲着潘夙得意的看了一眼,好像是炫耀一般。
看来,杨文广与潘夙心中都在较着劲呢!
较劲不可怕,关键是两人的心往一处使就行!
“所有的人不仅能够在一盏茶内整装待发,而且经过为期五个月的训练,他们各自的武艺都强大了不少!还有,关键是这批新军已经达到了苏参谋你所指教的那样,团结!”
“能做到团结,令行禁止这我就放心了,至于他们各自的武艺有杨教头你的训练肯定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这样吧,今日先把具体事宜谈妥,等明日小可去查看一下新军,若是可以的话那即刻便展开行动,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那边再等等,五个月已经等了也再差这一小会儿的功夫了,是吧?”
“先生所言有理,那就如此办吧!”赵祯当即便拍板定了下来,“先生,你说说这次之事该从哪里入手。”
“这就简单了,若是可行的话直接发动宫变,陛下强制亲政就可了。”
苏诚先简单讲述了一下之后,便又大体介绍了一下,至于具体该如何安排还是要听赵元俨的,毕竟宫中的事情只有他是最了解的。
第一个方案便就是在早朝之上,苏诚直接提出自己亲政的决定,并让新军提前或是当下胁迫那些个文武百官们同意赵祯的亲政决定。
“好啊,原来。。。”
当潘夙听完苏诚所说的之后,直接叫嚷了起来,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便被杨文广给捂住了嘴。
看他眼睛了表情就知道他对苏诚所讲的那些根本就不知情。
五个月时间了,他竟然对接下来要做的时间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个保密工作做的还是蛮好的。
只是,潘夙这小子胆子也挺大的,连他接下来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哭着喊着的与杨文广混,这是不是脑子坏了。
“看来,潘公子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恐怕还不知晓?那现在也知道了,你打算如何做?杨教头,先放开他!”
杨文广听了苏诚的命令之后直接放开了还一脸诧异的潘夙。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很紧张的,毕竟,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完成,就差这一哆嗦了,若是因为潘夙的这个事情出点什么变故,那还真的是。。。
有点儿不值当。
“我若是不答应,你们会不会杀了我啊?”潘夙有些试探性的问道。
“看来潘公子是想试试这个后果了,那好吧,杨教头,动手吧!”苏诚轻轻松松的说了三个字。
对一条人命好像真的是没有放在心上。
就在杨文广将要动手的时候,苏诚竟然又与赵元俨笑着道了一句,“王爷,恐怕要脏了你的地盘了!”
赵元俨别看这么大岁数,对苏诚接下来要干得事情还真的是搞不明白。
怎么说潘夙都是潘家的人,潘家在朝堂之中也算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家族。
难道就把潘夙这么给处理了?
苏诚他做起事情来一贯都不是成竹在胸的吗?
要是知道潘夙有遭一日那大可不把潘夙留在军中,现在过去已经五个月,眼看着潘夙把新军的大小事情全部都掌握了,却又要处置了潘夙?
不仅赵元俨想不明白,就是赵祯和杨文广都没有想明白。
赵祯以为他今生所见的第一次所杀之人就是潘夙了。
而杨文广由于也搞不明白苏诚的意思,只能是被动的跟着苏诚的指令行事。
眼看着,杨文广的佩刀已经出鞘马上就要朝着潘夙的身上招呼过去的时候。
潘夙立马便出声喊道:“等等等。。。苏参谋,你也太草率了些吧,我还没有表态,你就要让仲容兄动手,万一错杀了好人可该如何是好?”
“就你也是好人?你死了这世上也算是少了一个祸害!”苏诚嗤笑陪一声道。
苏诚与潘夙两人有说有笑的样子,还真的就不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
潘夙逃脱了束缚之后,便又走到了苏诚的身边,漆皮笑脸的道:“先生本就不准备杀我吧,幸好我没有被吓得尿裤子,要不然那丢人真的是丢大发了!”
“这个问题还需问我,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切。。。不敢!”
在苏诚与潘夙的打闹之中,在场的其余人倒是真的松了很大的一口气。
即便潘夙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他们现在还什么事情都没干呢就杀人总归是不好。
第67章 赵元俨的深夜拜访()
潘夙一开始其实就没想着要站在苏诚等人的对立面的。
他从一开始死皮赖脸的非要跟着杨文广混就已经想到了今日的这个局面了,而且当初的时候他们可是早就已经讲明了的。
时间本来就紧迫,发生了潘夙的这个事情已经浪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了。
“先生,至于如何发动宫变还请详细讲一下!”
“王爷,你看呢?”苏诚直接问道。
赵元俨人家一个堂堂的王爷又不是傀儡,在这五个月的时间恐怕已经把如何发动宫变反反复复的想过很多次了。
“本王倒数也想过无数次,可想来想去也没有个合适的办法。。。”
不见得赵元俨没有办法,只是他不愿意罢了!
苏诚暗骂一声老狐狸之后便直接开口了,“小可倒是有个办法。。。而且不止一个,小可一遍都讲出来,至于到底用哪个还是几位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苏诚干得这个事情毕竟也是第一次,是得权衡利弊找一个最合适的。
“其一,陛下带着新军几人直接逼迫太后拿出同意陛下亲政的懿旨,反正朝中的大臣王爷那里已经联系的差不多了,这个懿旨一出,凡是反对者都罢官或者贬谪!
其二,可私下联系那些支持陛下亲政的大臣在早朝之上提出,等着太后的支持,不过,太后既然费劲千辛万苦才终于能够临朝听政的,想必不会那么轻易的答应的,在这个事情之上恐怕是会折损一大批的大臣,且还会很容易发生党争的,为了避免党争的发生,只能是请新军对站在我等对立面的大臣恐吓甚至是清楚了!”
“先生,第二种方法会不会有些太过血腥了。。。毕竟,很多大臣与太后站在一天战线之上也是迫不得已的,且如此做对国对民都是极为不利的。”
赵祯终究还是仁义的。
“是啊,就因为这个临朝听政的事情好多肱骨之臣被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