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60章 调侃() 
第三章调侃

    “殿下一日三喜,奴婢在这里恭喜殿下了。”正事办完了,王亭初首先向李贞道贺。

    “八弟获封越王,七哥在这里恭喜你了。”李恽的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也展开笑脸对李贞祝贺道。

    “对啊,而且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八弟的食邑是一千户诶,五哥我也才八百户,八弟你比五哥还要足足多了两百户呢。”李祐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嫉妒。

    李祐这人说白了就是个混不吝外加流氓头子属性,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人,不过现在毕竟年纪还小(李祐的生年不详,不过根据李泰620年出生,李贞是627年出生,所以李祐肯定是在620年——627年出生的,再加上李贞和李祐中间还隔着李愔与李恽两个人,大概可以猜出李祐应该是625年之前出生的,到现在年龄也就在五岁到九岁之间),还能调教回来,至少这一段时间李贞就将他调教的不错。

    在李贞的慢慢引导下,李祐慢慢产生了欺凌弱小算不得真本事,只有打赢同等级的人才是真本事的错觉,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去祸害百姓了。

    不过此刻李祐是真的嫉妒了,都是父皇的儿子,凭什么你李贞能获封千户,而我们却只有八百户?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贞心中咯噔一声,心道不好,自己的担心还是出现了,就知道会有人因为自己的食邑比他们多而不满。

    “众位哥哥不要误会,其实我的食邑是和你们一样的,至于多出来的那两百户是弟弟我从父皇那里换出来的。”李贞将硝石制冰换封地的事情说了出来,虽然解释之后依旧会有人暗中不满,但至少也能接受了。

    “原来是这样,倒是四哥误会八弟了。”李泰刚开始的时候是和李祐一个想法的,我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孩子,我都没有一千户的食邑,你凭什么得到这么多?

    “原来是这样啊,不过硝石制冰确实值两百户食邑。”李恪是最洒脱的一个,甚至还主动帮李贞解释:“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整个天下都因为硝石制冰法而受益无穷啊,往年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酷暑而热死,今年虽然也有人热死,但只有往年少了的一成,这是何等大的功德?我甚至都觉得两百户食邑都有点少了。”

    “多谢三哥,我当时以为的是二十户呢,觉得父皇忒小气了些。。。。。。”李贞将当时的误会说了出来,大家顿时一片大笑,都觉得这件事太好玩了,心中的不满也随着大笑削减殆尽,气氛重新回归。。。。。。个屁啊?

    “八哥,这第二道圣旨上说的什么?武家次女媚娘是谁啊?越王妃是什么?”就在大家热热闹闹的准备大开宴会的实惠,在座最小的小屁孩李治的话将宴会的气氛降低到了极点。。。。。。然后是更强的爆发。

    “哈哈哈。。。。。。”听到李治问李贞这个,所有人都忍不住了,纷纷哈哈大笑,李贞的脸色也绿了,只有李治还是一脸懵懂。

    “小孩子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李贞从李治手里夺过圣旨,将其放在最高处。

    “说起来,咱们还没有恭喜八弟娶得美娇娘呢。”李泰调侃道。

    “对对,恭喜八弟娶得美娇娘。”李愔紧跟着附和。

    “话说八弟,你什么时候把弟媳妇领来,让哥哥们给你把把关?”李恪坏起来也是不要不要的,亏我还以为你是个好人呢。

    “。。。。。。”

    “去去去,我正郁闷着呢,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好好的给我娶一个王妃干什么?”被兄弟们调侃,李贞想要吐血,不满意的嘟囔道,心里更是郁闷不已,不说咱在历史上就是被武则天弄死的,就光论年龄,武则天可比我大三岁的,难道父皇也信“女大三抱金砖”的谣言吗?

    “哼,你真是不识好人心,那武家次女可是朕亲眼看过的,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能看出是一个美人胚子了,你有什么不满意的?”一道声音在众人背后响起。

    “见过父皇(皇上)。”作为李世民的儿子,根本就不用回头,只用听就能知道声音的主人是谁。

    “都起来吧。”李世民其实已经到了,看着李贞兄弟们兄友弟恭的样子,李世民的心里也很是欣慰。

    因为他是靠着兵变干掉了自己的哥哥与弟弟而上位的,所以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也走上兄弟相残的老路,然而可惜的是历史上的的他终究没有避过去,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恪三人斗的你死我活,结果三人式都没有好下场,最终让李治捡了便宜。

    这一世的李贞也不愿意看到如此惨剧发生的,所以从一开始就着手维持兄弟们之间的感情。再说了,李贞觉得大家的格局未免太小了一点——说到底不就是一个皇位吗?这方世界的面积大了去了,去哪里当皇帝不是皇帝啊?何必要死盯着中原这块地方不放呢?

    你说什么?那些地方都是有主的?

    哼哼,那是以前。

    现在老子来了,中原之外都是无主之地。

    “承乾呢?”李世民环视一圈,发现所有儿子里居然没有李承乾的影子,眉头不禁皱了起来,难道因为当了太子,就可以无视自己兄弟们了吗?

    “父皇误会了,大兄功课还未完成,所以今天没有过来,以前都有过来的。”李贞看出了李世民的想法,赶紧昧着良心打圆场,心里却是无奈的紧。李承乾哪里来过他这里?每次宴会他都邀请了,但李承乾都会以各种理由推拒,原本李贞还不觉得奇怪,只以为李承乾当上了皇子,自信心有些膨胀了,不把弟弟们放在眼里了。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了李承乾是在故意避着自己。因为有一次李恪邀请大家去他郊外庄园赏荷,那一次两人都去了,只是在看到李贞只后,李承乾的面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就连别人与他打招呼都是爱理不理的,最后只是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离开了。

    今天只能这么多了,从回来就一直头晕,趴在床上一直睡到了现在,连文都没有码,对不起了。

    (本章完)

第61章 原来是监军啊() 
第四章原来是监军啊

    这下李贞要是还不知道李承乾是在刻意的针对自己的话就真的是傻子了,只是让他疑惑的是,自己和这个大兄的交集并不是很多,除了自己落水刚穿越那一次狼人见过一次外,也就是在平时皇家聚餐的时候偶尔碰过几次面而已,壳好像自己也没得罪过他啊。

    李贞却是忘记了自己前一段时间有多出彩,可以说那一段时间皇宫里关于李贞的传说就没有停下过,以至于就连李承乾的风头都给完全盖过去了。

    李承乾可不是个胸怀大气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说出‘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这样的混帐话了。如今见自己的风头被李贞掩盖,能对李贞有好印象才怪了呢。

    如果说风头被掩盖只是让李承乾对李贞厌恶的话,那李贞越发受宠却让他感到了真实的威胁——虽然现在还是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之前好像算成630年了),李承乾还没有说出上面的那句混帐话,也没有因为偷牛摔断腿,更没有表露出对突厥文化的崇仰,所以李世民乃至朝野上下对李承乾的印象都还算不错。

    可同样的,李承乾也刚获封太子没有几年,在朝中的根基不稳,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完全不似李贞只是短短时间,不但献上了硝石制冰法,更在后来陆续献上了造纸术,印刷术,马蹄铁以及《三百没有千》和众多蒙学经典。这些蒙学经典就连李承乾也都在使用,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也能算出李贞的功劳来,虽然在表面上大家都说这是李世民拿东西从李贞那里换来的,但只怕在李世民心里也给李贞记下了不少功劳。这些功劳在李承乾看来,已经能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了。

    更让李承乾痛恨李贞的却是潞国公侯君集透露的一点内情(不知道侯君集是什么时候投靠的李承乾,这里记为李承乾刚当上太子,侯君集就投靠了过去)——就是那日在少监府李贞离开后,李世民那一番莫名其妙的语气与动作。

    李承乾听完之后更是怒不可遏,虽然李世民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李承乾却以为李世民已经把李贞列为太子候选,也就是在这时,李承乾已经将李贞当做了自己的毕生大敌,彻底断绝了招揽的心思。

    可惜啊,现在的李承乾毕竟还是太年轻(李承乾是武德二年生人,现在是贞观三年,也就十一岁),没有城府,几乎将对李贞的痛恨描刻在了脸上,直接拒李贞与千里之外,而不是刻意亲近,然后在关键时刻把李贞阴死。

    也幸亏如此,让李贞有了心理准备,省却了不少的大麻烦。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李世民面色好看了一点,他当然知道李承乾对李贞充满了厌恶,所以此时这个好脸色是对李贞的顾全大局而展现的。

    “对了父皇你来的正好。”李贞突然想起一件事,拿出第三份圣旨,皱着小脸苦兮兮道:“父皇您给孩儿的圣旨写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这上面的字孩儿每一个都认识,可一旦连起来,孩儿就不知道写的到底是啥了。”

    “噗!哈哈哈。。。。。。”听到李贞这可怜兮兮的话,所有人都笑喷了,李恪和李泰抱在一起,差点被李泰勒死;李祐正在喝水,闻听此言一口水全喷在了李恽的脸上;李愔的发冠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头发披散着落下,再没有了亲王形象;就连最小的李治都咧开了大嘴,只是那迷茫的眼神告诉大家,他这笑纯粹是因为大家都笑了,至于大家为什么笑,那就不好意思了——I'm sorry, I don't know!

    李世民也笑了,一边笑一边在李贞的屁股上轻轻的拍:“说的什么混账话?这也就是在你的哥哥弟弟们面前,要是让那些言官们听到了,只怕又要参奏你了。”

    “可是孩儿真的听不懂啊。”李贞‘委屈’道:“孩儿只听明白了一句去卫国公账下听令,其余的什么都不知道。”

    “八弟原来你是问的这个啊。”李恪好不容易从李泰的怀中挣脱,强忍着笑意解释道:“其实圣旨上写的很简单,就是封你为定襄道行军长史,归派卫公账下听用,说白了就是监军。”

    “监军就监军吧,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而且都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没有一点新意。”李贞嘟着嘴合起了圣旨:“三道圣旨的开头一模一样,写圣旨的人也没诚意了吧?父皇您可得好好的训他一顿。”

    “哈哈哈。。。。。。”众人再笑,敢当着李世民的面数落圣旨的不是,他们对李贞的大胆也是服了。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的拍了李贞的屁股一下。

    其实这三道圣旨都是他写的,不过想着这毕竟是中旨(皇帝亲笔发出,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的命令或诏令),还是给自己儿子看的,也就起了偷懒的心思,反正圣旨的开头都差不多,干脆一字没改就这么连着抄了三分,此时被李贞提出来,自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孩儿不说了。”李贞吐了吐舌头,收口不言,但在心里却嘀咕这老爹不给力啊,弄了半天就给了一个监军的职位。

    监军是什么?

    虽然监军也是一种军职,而且还是仅次于大总管的高级军官,但说白了这就是一尊菩萨,在军中根本就是个摆设,除了监视军队主帅的言行之外,根本没有一丝权利,就更别提掌控军权了。

    当然,这是在唐朝,实际上在宋元明清,监军的权利还是很大的,毕竟监军大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可以直接面见皇上,所以一般的军队主帅也不敢过于得罪,生怕监军参奏。甚至还有的主帅干脆直接听监军的命令行事,就是为了不得罪监军。

    李贞嫌弃,殊不知李恪和李泰却已经羡慕嫉妒恨死了,皇家子弟想要上战场是非常难的,特别是直系皇子,一般情况下哪个皇帝也不会把自己儿子送上战场。而且亲贵不领军,这是历朝历代基本上都遵从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李贞情况特殊一点,在老爷爷的借口之下,李世民才勉强答应了他。就算如此,也只是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监军,其用意很明显,派你过去就是让你去镀一层金,至于一线战场你是想都别想了。

    当然,李贞上了战场也不是没有好处,他毕竟是大唐皇子,如果这个身份传出去,对整个大唐军队的士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堂堂越王殿下都不惜危险跟着咱们出征了,咱们这些厮杀汉还有什么好怕的?难道咱们一条贱命还比得上人家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