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要盐,那是因为朝廷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要是朝廷肯给钱,谁还会要盐。

    毕竟要了盐,大伙也还不是要再卖出去?

    如此折腾,那赶上直接拿钱来的方便。

    更何况,信王殿下还不是要大伙回到京城才给钱。

    殿下是让大伙把货运到宁远就给钱。

    对这一点,郑英泰尤其满意。

    这就意味着,在宁远大伙手中就能拿到现钱了。

    这也意味着,大伙不需要再去筹备购买回程商品所需的现金了。

    大伙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看看宁远或辽东地面,还有什么值得往回带的东西。

    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商品,那这一趟的利润可就远超以往了,大伙算是来回都能挣钱了。

    最最关键的,是郑英泰已经想清楚了。

    只要宁远这趟跑成了,那信王殿下就有资格把朝廷其他边塞开中的活,全都完整的接下来。

    宁远能行,那其他边塞估计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才是所有山西老乡最梦寐以求的东西。

    到那时,大伙祖传的商路就算找着新的出路了。

    只要祖传的商路能再次打通,那不是比什么都强?

    那才是大伙传世的根!

    真当大伙愿干哪些提心吊胆的走私活路?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他妈愿意干那种杀头的活路。

    只要是宁远这事真搞成了,说信王殿下是大伙的再生父母都不为过。

    郑英泰相信,就冲信王殿下给的这份希望,他的山西老乡就绝不会让信王殿下失望的。

    郑英泰连向朱由检告辞行礼都忘了,他一边激动的想着,一边急三火四的离开信王府,召集他的山西老乡去了。

    信王的安排,事关晋商的未来,郑英泰现在可比谁都着急,也比谁都上心。

    当郑英泰把消息传出时,京城的所有山西籍商人都开始沸腾了。

    依靠满怀希望的山西老乡,郑英泰轻而易举就组织起所有劳军所需物资的货源。

    当朱由检从魏忠贤手中拿来10万两银子和详细的物资清单后,早已饥渴难耐的晋商们,就开始全力发动起来。

    晋商的能力确实不是吹得。

    价值四十万两银子的劳军物资,晋商竟然能在一周之内就大致备齐,并主动开始向宁远输送。

    为了表达他们的诚意,晋商们竟然连定金都没向信王府收取。

    当得到郑英泰物资已经开始运输的汇报,朱由检对晋商200多年经营出的能力,还真是感到有些咂舌。

    啧啧,单就这工作效率,晋商还真是远超朝廷啊!

    朱由检一边称赞着晋商的工作效率,一边赶忙安排去宁远开分店的员工,急速启程赶往宁远。

    可千万别闹出晋商把货运到了宁远,却找不到兄弟货栈的乌龙。

    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朱由检一边在心中暗暗的念叨。

    晋商竟然会跑到他的前面,这真的大出朱由检的预料。

    真没有搞错,朱由检确实是才要到宁远开分店。

    此前的宁远,还真没有朱由检的分店存在。

    没办法,宁远城那边可是妥妥的属于军事要塞区啊。

    宁远城的一切,那可完全都是属于军事管制。

    没有合适的名义,就算是朱由检这样的藩王,想在宁远开店也不是容易的事。

    像关宁军那些地头蛇,他们可是有的是让你有苦难言的手段。

    这也就朱由检想让晋商到宁远的兄弟货站来交付货物,这才把宁远分店提上了日程。

    要不然宁远那种战区,实在是不太适合开分店的。

    当然,只要借这次调配宁远劳军物资的机会,朱由检能把宁远开中的活拿到手中,那宁远分店就非常适合开了。

    有了开中的权利,那不光宁远要开分店,借此机会,朱由检还准备名正言顺的将其他各种分店,都一路开到辽东去。

    朱由检已经想好了,就算赔点钱也不要紧。

    只要大众钱庄和兄弟货站的分店,能在辽东站稳了脚跟,那不论将来做些什么事,应该都会方便一些,不是吗!

    朱由检望着皇宫方向,心中充满了斗志。

    老魏,我现在搞个商业联盟,扩张、扩张商业,你会怎么应对呢?

    皇宫

    魏忠贤走进司礼监,把一份奏章重重的摔在一个中年内侍面前。

    “刘若愚,这就是你递上去的奏章吧?你有没有脑子啊!”魏忠贤厉声喝道。

    被魏忠贤呵斥的有些摸不头脑的刘若愚,捡起那份奏章翻看了一遍,小心翼翼的问道:“督公,不知这份奏章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魏忠贤气呼呼的吼道。

    “这是信王要求就藩的奏章吧?”

    面对气愤的魏公公,刘若愚愣愣的点了点头。

    从刘若愚那司礼监直书房经管文书的专业眼光看来,这份信王要求就藩的文书,遣词造句和行文规范上都没有丝毫出错的地方。

    就连奏章内容也是中规中矩要求就藩的内容。刘若愚没有看出有任何不妥之处,他实在不明白魏公公到底在气愤些什么。

    看刘若愚呆头呆脑的还没明白他的意思,魏忠贤轻轻狞笑一声。他伸手拿过奏章,猛然狠狠地抽到刘若愚脸上。

    “什么不妥,这就是不妥。谁让你把这本奏章送到圣上面前的。”魏忠贤一边抽,一边大声吼道。

第二七一章:被打脸的魏忠贤(求订阅、推荐、收藏)() 
    魏忠贤感觉都快被这些不省心的家伙气死了。

    说实话,魏忠贤并不想直接挑战信王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地位。

    虽然赶藩王离京就藩,在大明属于绝对的政治正确。

    可魏忠贤清楚的知道,当今的天启皇帝可与别的皇帝不太一样。

    当今圣上对感情看得,可远比别的皇帝更重许多。

    对天启皇帝重感情这个特性,魏忠贤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为天启皇帝的这个特性,魏忠贤本人实在是受益不浅。

    魏忠贤能做到今天独掌朝纲的地位,更多的就是得益于天启皇帝的这个特性。

    也正因为魏忠贤自身受益不浅,所以魏忠贤才更清楚:家人,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地位。

    对于信王,魏忠贤能做的,也只是稍稍的把天启皇帝的目光,多多的引向信王。让信王隐藏的实力多暴露在天启皇帝面前一点。

    魏忠贤其实只是想从侧面提醒天启皇帝,让天启皇帝注意信王现在所拥有的实力。

    不过这一切都要由皇帝自己来发现、自己来生疑才好。

    在皇帝生疑之前,魏忠贤可从未想过要直接挑战信王,他更不想和信王直接撕破脸。

    手中信王自请就藩的这道奏章,明显就是信王对他魏忠贤的反击。

    特别重感情的天启皇帝,怎么可能允许信王现在就离京就藩。

    信王虽然成了婚,可毕竟信王才16岁啊!

    这份奏章一递上,不是在提醒皇帝吗?

    像信王的这种奏章,魏忠贤早就做好了直接压下的准备。

    这种奏章只要不让天启皇帝亲眼看见,那就算留中了。

    魏忠贤估计,信王肯定也不是真就要去就藩。他压下这份奏章,不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

    信王府也肯定不会追究的。

    只是,魏忠贤万万没想到,他一个没留神,信王要求就藩的奏章就让刘若愚给直接递了上去。

    看到奏章,天启皇帝果然勃然大怒。

    略一思索就反应过来为什么的朱由校,直接就将奏章砸到了魏忠贤脸上。

    那奏章打到脸上的感觉,再次让魏忠贤认识到天启皇帝的特质。

    也真切的提醒他,信王的地位,暂时还真不是他魏忠贤所能比的。

    此次若非前面魏忠贤那高超的演技,让朱由校认为他只是无心之失,那今回魏公公的麻烦恐怕就大了。

    狠抽了刘若愚一顿,看着刘若愚被抽肿了的脸,魏公公总算出了一口闷气。

    “督公,这事都怪我。是我没有审核好,奏章才会被刘经管无意中送了上去。怪我,怪我。”

    看魏公公的气消散的差不多了,李永贞这才一叠声的检讨。

    看李永贞把过错揽了过去,刘若愚忙着磕头的脸上露出几分感激的神色。

    “罢了。”

    转头盯了李永贞一眼,魏忠贤疲惫的发了话。

    “看在李系笔的面子上,就罚刘若愚半年常例吧!记着,以后给杂家多张长记性。再有下次,那可就没这么便宜的事了。”

    既然李永贞开口了,那李永贞的面子魏公公还是要给的。

    更何况,刘若愚也确实是真正的无心之失。

    魏忠贤并不知道,那本奏章其实是李永贞亲手放到刘若愚桌案之上的。

    同样熟知天启皇帝特质的李永贞,对信王的拜托还是非常在乎的。

    发泄完闷气,魏忠贤开始处理正事。

    “宁远评功结果,怎么还没有送来?”魏公公再次烦躁的大叫。

    没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魏忠贤又开始感到郁闷。

    宁远之战的详细奏报已经送到了京城。

    按朱由校的交代,朝廷必须把宁远有功之臣的升迁和荫封尽快确定下来。

    魏忠贤没想到,评个功竟然也会有麻烦。

    朝廷接到宁远的奏报已经超过5天了,到现在竟然还没能把宁远具体的战功等级评定下来。

    这种效率怎么能不让魏公公着急加上火呢!

    魏忠贤可是听说了,信王召集的商人已经开始向宁远转运物资了。

    魏忠贤才因为信王吃了挂落,要是评定个战功再等皇帝催促,那他岂不又要挨批。

    这往日顾秉谦、冯铨、崔呈秀等人不是挺能干的吗?

    今回这是怎么了?

    魏忠贤盯着桌案发起呆来。

    仗打输了,推诿塞责定不下责任,这魏忠贤能理解。

    可仗打胜了,评定个战功也这么麻烦,魏忠贤就很难理解了。

    而且,在魏忠贤印象中,天启二年平灭山东白莲教叛乱时,朝廷众臣评定战功那是非常迅速的,一两天之内就评完了所有功臣。

    阉党不是一向比东林党效率高吗?

    这次怎么竟会如此的拖沓呢?

    其实,魏公公忽视了一点,正因为朝廷现在的文臣大都是他阉党一系,才导致宁远评功的缓慢。

    没办法,宁前兵备道袁崇焕毕竟是由东林党、由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袁崇焕的身上有着很深的东林印记。

    如此鲜明的东林党人,阉党该如何评定袁崇焕的功劳呢?

    功劳评大了怕魏公公不高兴,功劳评小了又与文官的传统相违背。

    毕竟,袁崇焕可是宁远名义上的最高领导。

    按大明文官的惯例,宁远之战的胜利都应该归功于袁崇焕才对。

    不把首功给袁崇焕,难道要给武臣满桂吗?

    不过袁崇焕身上的东林痕迹太浓,阉党又怎么敢这样评功。

    若不是有这个顾虑,依照大明文官的习惯,早就把袁崇焕吹到天上去了。

    就像天启二年山东平白莲,文官对袁可立和赵彦的大肆吹捧,甚至都引起了天启皇帝的反感。

    大明都多少年了,一直不都是有功劳就是文官的,有过错才会找武臣顶缸。

    魏忠贤才执政几年,他对大明文官的这种惯例、这种传统认识的还不够深。

    魏忠贤不知道,他一日不开口确定对袁崇焕准确态度,阉党就一日无法评定袁崇焕的功劳。

    而袁崇焕的功劳不确定,底下那些武臣的功劳就更无法确定。

    阉党也是文臣组成的,也是要遵循文臣的规则不是。

    而且随着魏公公掌权日久,阉党也不自觉的划分出各个派系。

    朝堂上现在虽然仍是阉党独大的局面,实际阉党内部几派间已经开始了相互摩擦,虽然还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也快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了。

第二七二章:努力奋发的魏忠贤(求订阅、推荐、收藏)() 
    朝堂上,当东林党已经失去了威胁后,阉党中人就开始了自己内部的争权夺利。

    魏广微因数次做事不合魏公公的心意,最先被排斥了出去。

    后来者冯铨和顾秉谦在内阁产生了数次明争暗斗,而自命为魏公公铁杆心腹的崔呈秀又另成一派。

    阉党的这几派,虽然在魏公公的压制下,表面还能勉强维持和平,台面下相互之间却都没少给对方下绊子。

    对于几派的暗争,心知肚明的魏公公倒是十分乐于见到。

    也正因相互角力,几派也就更关注魏公公的眼色。

    在几次阉党聚会上,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