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第三帝国第六工程远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翘楚,正是因为他是不断创造迹的地方,对于新式装备的研发也是一样,在整体陷入瓶颈之际,一项本来属于失败的试验,却让整个项目顿时迎来迹般的转机。
那是对一种带有腐蚀性的推进剂进行燃烧试验所得出来的意外结果,时至战争末期,德国的相关资源也极度匮乏,实验器材也是一样,本来对这种腐蚀性极强的推进剂需要用防腐材料进行试验。
奈何相关材料根本找不到,于是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便找来相对耐腐蚀的金属来作为密封容器,为了保险起见,外面又罩了一层金属罩,结果一点火,整个燃烧压力值根本不符合要求不说,竟然还得出一高,一低两种不同的压力值。
不用说,这是一次失败的不能再失败的试验,本来在查明原因后,便作为封存档案,彻底成为尘封的故纸堆,却没想到这个失败的试验却引起斯图腾贝格的兴趣,因为思维敏捷的他,从这个实验发现:
当内层金属溶蚀被腐蚀性推进器,侵蚀出几个细微小孔后,会在燃烧时形成内外两种不同的压力,而这样的高低压力会让弹药的膛压变得很小,如果将此类弹药的口径做得足够大,发射药达到一定数量,便可轻而易举的飞出数百米远不说,威力也会成倍提高,而得益于低膛压的优越性,完全可以将发射装置做成如机枪一般的连续发射。
得到这个结论,斯图腾贝格可谓是兴奋不已,于是利用高低压原理,斯图腾贝格等人便造出了一款45mm的低压榴弹,及其配套的简易发射装置,在成功演示后,立即得到德国高层的认可。
很快一款口径为45mm的自动榴弹发射器项目便开始正式马,然而在斯图腾贝格为此种装备加班加点之时,纳~~~~粹德国却被同盟国敲响了丧钟,45mm的自动榴弹发射器还没等完成便胎死腹。
斯图腾贝格于是匆匆销毁相关的资料,便急急的准备离开东普鲁士,准备回到慕尼黑藏起来,或干脆向英国投降,却没想到火车刚出站,被杀到的苏军坦克给截住,于是斯图腾贝格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苏联的俘虏。
不过斯图腾贝格也知道,关于45mm自动榴弹发射器会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弄到手,毕竟他所领导的第三帝国第六工程院只负责45mm低压榴弹的研制,发射系统则交给了本土的几家大型军工复合体,他这里可以把资料全部销毁,不见得本土的几家军工复合体也能办得到。
是以如果给他讲解高低压原理的是个苏联人或者是美国人,斯图腾贝格都不会如此震惊,可偏偏事情这么吊诡,说出这些的竟然是被他一项看轻的国人,若尽于此也算了,凭着斯图腾贝格强大的神经还能忍受。
却没想到人家国不但搞出了榴弹发射器,并且还投入了实战,这让斯图腾贝格不能淡定了,要知道这可是当年他费尽心力想要搞出的改变战争进程的新式武器,其所寄托的期望简直难以想象。
好像是自己的孩子,打一出生便寄托了做父亲极大的期望,于是花了很大力气进行培养,结果却发现,这个孩子在自己手里毫无作为,反到是被隔壁老王拿了去后大方异彩不说,还让老王从此成为孩子“名副其实”的父亲。
如今的榴弹发射器便是如此,本来是斯图腾贝格最先发现的,却被名不见经传的国捷足先登,这般巨大的落差下,斯图腾贝格很有种被隔壁老王带绿帽的感觉,震惊、彷徨、无奈、悲伤,统统化作十几万头***,从心头急速略过。
难以置信的情况下令他不禁拼命摇头:“不可能,绝不可能,国怎么可能搞得了如此前沿的领域,一定是苏联,没错……绝对是苏联,他们在德国的基础搞出了自动榴弹发射器……”
唐继先听了这话有些不乐意了,他虽然对自动榴弹发射器有些发蒙,可基本的道理却是懂的,于是脸色一沉,不满的提醒道:“唉,唉,我说你个新兵蛋子怎么说话呢?脑袋里的想法怎么跟那帮美国佬一个德行?啊~~我们国有好的东西全他娘的苏联给的,我们难道不能自己造?
我今天还告诉你,这种转轮式榴弹发射器不但是我们国人自己研制的,而且苏联的相关技术还是从我们这里获得的,怎么?你不相信?不信你可以问问特派员,他可是被苏联人成为榴弹发射器之父……唉?你去哪儿?”
“我去找榴弹发射器之父”还没等唐继先把话说完,见斯图腾贝格撂下一句话,便急忙转身往回跑去……
:
第两百三十二章 无坐力炮的难题()
在斯图腾贝格发了疯似的往小木屋跑的时候,柏毅正靠在温暖的壁炉前细细的读着手的信,这是昨天下午刚刚收到的,随后柏毅用了大半个晚的时间,用一本民国时期的《百科全》,才将这份武云哲亲笔写的信给重新破译出来。
之所以使用如此隐秘的写方法也是没办法,毕竟无孔不入的克格勃私窥旁人信件的名声,简直蜚声全球,加之内多少要提到些有关两款无坐力火炮的研制进度,保险起见,在出国之前,便规定往来信件全部采用密写方式。
具体操作方式说起来简单,是用一本工具作为密码本,用基本字的笔画数,确定所需要的字所在密码本的页数、行数和列数,以此类推,便可通过密码本将真正的内容,听去挺高大的,可做起来却十分麻烦。
拿最基本的信件写来说,总不能满篇都是言语不通的字堆砌吧,至少也要有个信的样子,不然的话算是小学生都能看出这信里有猫腻,可要把这份密写信即写得像一份真正的“信”,又要符合密码本的要求,这相当考验写者的字功底了。
国内的情况柏毅是不知道,反正他每次写时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以至于破译也不容易,特别是长信,更是要耗很长时间,此时此刻柏毅手便是典型的长信,足足耗了柏毅大半个晚,外加一个早才总算破译完毕。
信内主要是对柏毅介绍这段时间两款无坐力火炮的研制情况,原来柏毅走后,作为兵器工业部研发规划处主任武云哲便正式接手两款无坐力火炮的研制工作,得益于柏毅留下的笔记以及有限元分析的广泛应用,研制进度进展得很快。
待柏毅前往西伯利亚之际,两款无坐力火炮便已经进入样试制阶段,只不过似乎是天有意不想让无坐力火炮研制组这么一蹴而,进入试制阶段的无坐力火炮项目好像触及了天花板一般,再也无法先前买入一步。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两个字——弹药
不同于其他武器装备,是先有了相关的配套弹药,再以这些弹药为基础筹划相关的发射系统,无坐力火炮研制组恰恰相反,是先有了相关的发射系统,在开发与之匹配的配套弹药,之所以如此,很简单,原本小组的领导者是个穿越者吗。
他所开发的两款无坐力火炮的原型都是前世经典的武器装备,一个是号称西方RPG,直到21世纪人们对其究竟是无坐力火炮还是火箭筒依旧傻傻分不清楚的瑞典经典装备“卡尔·古斯塔夫”无坐力发射系统。
而另一个,名气更是大到离谱,堪称一发入魂的典型代表——RPG—7火箭筒,由于两款装备的发射原理都采用无坐力火炮发射原理,因此柏毅干脆将两款装备暂时归类为无坐力火炮,至于以后怎么划分,那是研制完成之后的事了,在此之前为了提高装备的研发效率,柏毅还是归为一处的好。
正是基于两款前世的经典装备,柏毅才会有恃无恐,毕竟从打进军校那天起,这两款装备便频繁出现在教材,柏毅随着两款装备的各项技术特征不说倒背如流吧,也是相当的熟悉,所以柏毅根本不怕两款无坐力火炮发生有管子无弹的尴尬境地,因为只要有他这个金大腿爆棚的穿越者在,根本不可能
可人算不如天算,在项目推进顺利之际,“双引”工程也进入至关重要的筹备阶段,为了尽快将目标完成,柏毅被调离项目组赶赴西伯利亚,尽管临走前柏毅尽可能把思路全写下来,可时间紧迫之下不免百密一疏,特别是在弹药方面,有很多表述不是很详细。
如此无坐力火炮研制组如同蹒跚学步的小娃娃,突然失去了扶手的支撑,摔跤在所难免,而这其波折最大的便是脱胎于RPG—7的二号无坐力火炮项目,这款装备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班组级别的反坦克作战。
因此相关的反坦克弹药是必不可少的,可问题是国之前根本没有相关弹药的研制经验,虽然白云厂几枚德国铁拳的样和相关图纸,对其研究后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仅此而已。
如说内部的药罩,知道是铜,可由于战争末期的德国资源匮乏,为了减少成本,所用铜制药罩内添加了稍许的合金;还有是聚能装药采用的基本成分是“黑索金”,但却并不完全,其添加了很多有助于聚能爆炸的添加剂,这方面以国的现实情况根本破解不了;至于后半段的推进剂,却又太简单,根本无法满足二号无坐力火炮配套弹药的基本性能。
总而言之,德国“铁拳”的弹药,除了在结构让无坐力火炮研制组有了大致的方向外,其他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将研制组成员的思路给扰乱,以至于这款反坦克弹药迟迟拿不出来。
无奈之下,武云哲只能写信给柏毅,希望柏毅能够想想办法,毕竟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官兵对这种单兵反坦克装备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特别是第三次战役之后,越过三八线的志愿军方才发现,朝向南北的地形差异竟然如此巨大:
北部山岭密布,南方却是一马平川,在北部作战时,得益于崇山峻岭的限制,美军的机械化展不开;可在三八线以南,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可谓是如鱼得水,从而在平坦的原野纵横驰骋,打不过一脚油门躲远远的,等时机成熟便开足马力迅速来个回马枪。
往往此时,依靠两只脚的志愿军还没有撤到安全地带,便被美军坦克给咬了,无奈只能用血肉之躯,同美军的钢铁一次次的碰撞,如此,前线的伤亡也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志愿军司令部几次催促二号无坐力火炮要尽快拿出来
柏毅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赶紧规划了两套方案,送回国内,却没想到方案尽管突破了瓶颈,但较之当初的设计规划还是相差很远……
:
第两百三十三章 你是谁?()
柏毅给出的方案很简单,采用紫铜作为反坦克弹药的要型罩,毕竟这种低速反坦克的弹药基本采用的都是破甲弹原理,所谓破甲弹是以高温金属射流为击穿装甲防护,从而达到毁伤装甲目标的弹药种类。
早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便首先将穿甲弹投入实战,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破甲弹更是得到飞速的发展,直到战后十数年,这种弹药依旧是坦克装甲车辆的主要克星。
直到复合装甲出现,破甲弹的地位才逐渐沉寂下来,不过在眼下的50年代初,世界各国依旧大范围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的均质装甲,破甲弹对于装甲目标来说还有着很大的杀伤力。
然而想要提高这类弹药的作战效能,内置的锥形药型罩是根本,特别是在选材,必须采用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才能更好的达到要求,紫铜的密度在诸多金属密度较大,形成热流时流动也较容易,能够形成均匀的金属射流,从而提高弹药的杀伤力。
至于后端的发射药,柏毅的意见是采用白糖和硝酸钾,以4:6的例混合。这种混合物,在前世经常被航空爱好者当做探空火箭的推进剂来使用,其推力足够大不说,两种所需材料也非常简单。
国南方是糖类的主产区,特别是两广地区的蔗糖,质相当好;至于硝酸钾,听去这名字很陌生,其实是各地硝石提炼而成,工艺很简单,广大农村地区可实现制备生产,因此获得并不困难。
有了柏毅的建议,反坦克弹药的试制也逐渐走了正轨,很快第一批样弹便被制造出来,打靶测试的结果也还算不错,在一百米的距离,能够贯穿100mm厚的均质装甲,只不过当柏毅看到这个结果时,一双眉头却深深皱起。
要知道这款脱胎于前世RPG—7的二号无坐力火炮的初始设计目标是在300米的距离击穿200mm以的装甲目标,而如今在100米的距离才能勉强打穿100mm厚的均质装甲,这个数据甚至连当初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都没达到。
更何况以国内的技术水平,所提供的均质装甲的质量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最起码较之跟美国和苏联这种超级大国的均质装甲要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