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玄自然会格外注意。

    韩玄左思右想,既然自己要推行科举制,那何不再推行与之相辅相成的三省六部制?韩玄在江东大力发展商业,商人的地位不断上升,从而形成很多资金雄厚但没有政治地位的大家族,可以称他们为庶族。

    韩玄要推行科举制,他们无疑是受益最大的群体。等到他们当中有人进入官场,便会成为自己推行改革的助力,自己一定要着重拉拢他们,以庶族来对抗士族。

    江东士族的力量远比韩玄想象的强大,且说江东朝堂之上,张昭、顾雍、陈群、钟繇等大臣都是士族。陈群、钟繇等人表面上支持韩玄实行新政,或多或少在心里都有些抵触。

    徐庶和石广元还沉浸在对韩玄所说的科举之法的深思中,韩玄又提出一个令他们震惊不已的新事物:“为了推行科举制,我还决定于江东进行官制改革!新官制就名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直属于尚书省。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楚侯真乃奇思妙想,先是科举制,又推三省六部制。楚侯之才,庶不及也!”徐庶没想到韩玄除了带兵打仗和偶尔搞些小发明外,对改善内政还有如此多的良方,顿时对韩玄膜拜不已。

    韩玄又给二人详细解释了这些新名词。中书省是负责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是全国政务中枢。

    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省下分为六部,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也混合统一,既能相互制衡也能相互协同。

    然后是六部,首先是吏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郡钱粮外,也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礼部考查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宫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会、仓廪、祭祀等事务。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

    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长官为工部尚书。主要负责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另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

    韩玄说完连忙喝了口茶,他已经感觉自己将这么多年学的历史知识斗抖出来了,剩下的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改进发展了。现在最关键的是迈出第一步。

    韩玄对徐庶和石广元说道:“改革之事关系重大,二位乃我江东股肱之臣,又非士族。此事玄就交给二位推行,如何?”

    “敢不从命!我二人必将全力以赴,为江东开辟一番新天地!”二人齐声说道。

    韩玄交给他们,让他们放开手去干,自己在他们后面支持和指导他们。陈武见两人表态,也是义不容辞地说道:“士族若是敢反对新政,背地里搞些小破坏,我和我麾下无当军可就不给他们面子了!”

第六章 紫虚上人() 
徐庶和石广元各领命去了,韩玄又看向陈武,对他说道:“如今天劫门又有些小动作了,我江东正是改革之际,你也派人多打听打听。”

    陈武点了点头,说道:“你从倭国带回来的那个杨坤,之前不是天劫门的人么,可以向他详细了解一下天劫门的情报。”

    韩玄犹豫了一下,他没有与杨坤深交,就是怕这又是天劫门的阴谋。不过现在有陈武这么个顶级高手在此,也就不必担心了,韩玄和陈武一起准备去盘问一下杨坤。

    谁料二人刚出来,便碰上了陈群,陈群手上拿着厚厚一沓笔记,满脸欣喜的样子。陈群瞧见他们,当即拱手施了礼:“参见楚侯。陈将军也在啊。”

    韩玄问道:“长文急着来府上,可是有何要事?”

    “群闻楚侯欲推行新政,故废寝忘食撰写此书,以为我江东选拔贤才。请楚侯过目!”陈群将手上笔记奉上。

    韩玄接过一看,只见书目上写着《九品官人法纪要》。韩玄翻来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九品中正制无非是三个环节。

    首先是设置中正。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这点与之前许邵、许靖等人创立的“月旦评”有些类似。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

    然后是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其一是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其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其三是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在实际实行中,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也能位列上品。会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最后是选拔人才的依据,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清闲官职,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微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地位卑下事务冗繁之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陈群满脸期待地在等着韩玄夸奖他一番,谁知韩玄合上书,笑着对陈群说道:“长文,你所倡之九品官人法虽略微优于察举之制,然我已有一新法可胜九品官人法百倍!”

    陈群惊呼道:“在何处,可否借群一览?”

    “当然。谷利,将手抄本拿给长文。”韩玄吩咐身旁的亲卫谷利道。

    后者当即双手奉上,陈群接过一看,越看越心惊。陈群问韩玄道:“楚侯,此书可否赠群?群回府上再仔细端详。”

    韩玄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这只是手抄本,原本他已经让徐庶、石广元他们拿去讨论修改了,待形成正式文书后再统一印刷发行。

    陈群接过书后便辞去了,而韩玄和陈武也来到了杨坤的住处。他们到时,杨坤正在府中练剑,院中树叶被他的剑风卷落下来,组合起来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其身法诡僪灵敏也令陈武惊叹不已。

    见韩玄到来,杨坤立马收剑而立,那些树叶也全都被齐整地切成两段,并且整齐地落在地上。韩玄鼓着掌走过去,笑道:“杨大哥好剑法,此等精妙绝伦之剑术,除了王越、史阿,当今天下恐无人出杨大哥之右!”

    “楚侯过奖了。今日来寻在下,可有要事?”杨坤将宝剑放到剑架上然后问道。

    杨坤又看了看陈武,说道:“三位,屋里请。”

    谷利老老实实站在门口,韩玄径直和杨坤、陈武他们进屋了。韩玄说道:“杨大哥,我想听你说说天劫门的事。”

    杨坤看了一眼陈武,韩玄笑道:“不碍事的,他也是穿越者。”

    杨坤方才放下了心,韩玄问道:“关于这个世界存在穿越者的事,天劫门中人有多少人知道?”

    “为数不多,只有高层的几个掌旗使知道。”杨坤答道。

    “天劫门究竟是何时成立的?还有,门中的高手都是什么身份?”陈武也好奇问道。

    杨坤眉头微微一蹙,说道:“天劫门存在已有上千年,历朝历代都有天劫门维持秩序。我们门中的人都是自幼被人挑选出来的孤儿,送进山门,接受最严苛、最残忍的训练,最终能活下来的十不存一。因门中有无数上乘武功和内功心法,活下来的这些人的修为已经远超当世的二三流武将。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跻身高层,称为掌旗使,而掌旗使之上还有护法等存在,手段通天。我进入高层时,天尊告诉我们掌旗使,将有来自于未来异世界之人降临天下,也就是你们。我们要做的便是监视你们……”

    这些韩玄从于吉那里都听过了,看来这个天劫门的强大确实不是他们能想象的。韩玄想起了于吉,又问道:“你所说的天尊是何人?可是于吉?”

    就目前来看,于吉应该是韩玄见过天劫门中最厉害的了。可是没想到杨坤摇了摇头:“于吉只是天劫门的右护法。”

    韩玄惊问道:“于吉这等手段通天的妖人竟然只是一名护法,那天尊的实力得有多恐怖?”

    杨坤说道:“天尊神龙见首不见尾。他给我们下任务时,也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只是通过幻象出现。”

    “幻象?难道是邪马台国那里发现的那种镜子制作出来的?”韩玄立刻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邪马台国的镜子确实是天劫门中的人赐予卑弥呼的,不过门中法宝极多,无须此等凡物制作幻象。当时我违背天尊口谕,放了周不疑,致使门中三位高手一齐追杀我。我渡海逃到倭国,都没能逃出他们的手掌心,最终被打穿了琵琶骨,锁于卑弥呼的密道。若不是遇到楚侯,此生恐无法再见天日……”

    杨坤回忆起旧事,眼中充满了伤感和恐惧。韩玄的好奇心上来了,他想搞清楚这个天劫门的首脑人物“天尊”到底是何人,于是一再询问杨坤。

    杨坤说道:“对了天尊有个名号,叫做‘紫虚上人’。”

    却说刘度那边,刘璋听闻刘度杀了杨义,袭了涪水关后,大惊道:“不料今日果有此事!”

    刘璋于是聚文官武将,问退兵之策。黄权说道:“可连夜遣兵屯雒县,塞住咽喉之路。刘度虽有精兵猛将,不能过也。”

    刘璋于是令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以拒刘度。

    四将行兵后第二天,刘璝说道:“吾闻锦屏山中有一异人,道号‘紫虚上人’,知人生死贵贱。吾辈今日行军,正从锦屏山过。何不试往问之?”

    张任对算命之事不屑一顾:“大丈夫行兵拒敌,岂可问于山野之人乎?”

    刘璝说道:“不然。圣人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

    于是四人引五六十骑到山下,向樵夫询问上山的小路。樵夫指着高山绝顶上说道:“山顶上紫气萦绕之处,便是上人所居。”

    四人上山到庵前,见一名道童出迎,互问了姓名,将他们引入庵中。只见紫虚上人,坐在蒲墩之上。

    四人下拜,求问前程之事。紫虚上人说道:“贫道乃山野废人,岂知休咎?”

    刘璝再三拜问,紫虚上人于是命道童取纸笔,写下八句言语,交给了刘璝。

第七章 雒城之战() 
只见上面写着:弑帝之人,径入西川。毒士身死,伏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数当然。见机而作,勿丧九泉。

    刘璝又问道:“我四人气数如何?”

    紫虚上人淡淡回道:“定数难逃,何必再问!”

    刘璝又请问时,紫虚上人眉垂目合,恰似睡着的一般,并不回应。四人下山后,刘璝说道:“仙人之言,不可不信。”

    张任不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